更新於 2024/12/23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寫文章,找到「非寫不可」的動機(1)

這一首篇寫得有點長,只是想分享我寫了二十幾年專欄文章的感想,若有想從事寫作生涯的朋友,可以當作一種或者是其它的參考。

寫文章這件事,這幾年突然變成一門「顯學」,很多人開班授課,很多人捧著錢繳費,大學學測的作文考試心法班更是門庭若市,博客來上的作文書一本賣得比一本好,這是我看過從部落格以來最大的一股潮流,問題是,為什麼大家瘋寫作?賺稿費嗎?
我認為寫作是個好事,稿費雖然重要,是個動機也是個重要誘因。
我開始寫作當然是從小時候強迫自己寫日記的習慣,但是很自然的,日記會變成週記,週記最後變成月記,到最後新日記買來了,變成年記。我最後寫日記的習慣停留在部隊兩年服役期間,我當然知道在部隊寫日記基本上是違紀的,尤其是我經手的業務根本上見不得陽光,但我的日記裡強迫不記下這些點滴,而是記下我這兩年心理上與生活上的變化。

人生第一篇專欄:UCOM社區報
真正開始寫作的人生是在1997年我開始碰觸社區總體營造之後, 投稿當年屬於文化總會下的「新年社區成長委員會」(UCOM)下的月刊,到最後變竟然成特派員,採訪足跡北到宜蘭的白米社區,南到屏東大武山下的比悠瑪部落。
我想說的是,
寫作第一件事是找到心裡頭的出發點,也就是「非寫不可」的動機,否則,想要持久的寫作,並非易事。

為稿費而寫
當年我加入UCOM踏入了寫專欄的生涯,到現在也歷經了23年之久,論文章的發表數,坦白說也記不起來了,而當年「非寫不可」的動機當然是「稿費」。一則報導一個字2元,一張照片800元,一篇文章寫下來稿費約在2千元到3千元之間。一篇文章的稿費居然可以抵我一個月的房租,我當然卯起來寫。
稿費是最初的誘因,在準備領稿費之前,我先在大學裡修了新聞寫作、公共關係管理、新詩創作與社區總體營造理論,才讓我一出手的第一篇就有稿費入袋。
為稿費而寫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更何況是一份優渥的稿費,我一直寫到2001年UCOM解散,這五年的時間,累積起如何寫一篇報導文章與專欄的功力。
這是我在UCOM最後一篇寫的專欄:「淺談社區網站與行銷應用」,在當年,我是臺灣最早把社區網站導入社區的人,寫了五年之後,我的文筆逐漸從報導文學變成評論文章,這一篇後才開始我變成科普作家,用經濟學理論開始評論臺灣的諸多現象。

UCOM第53期/2001.01.01 特派記者 鍾文榮
傳統的經濟學認為,在資源匱乏的條件下人類的慾望總是會超過可用的資源。因此,在社區資源上,傳統的社區資源即便是「有資源」也是「求」多於「供」。但是,換個角度想,在當今網路資源發達與普及的網路經濟裡,使用者可以無限複製與下載智慧財,網路資源的應用其實是「供」多於「求」的。其中可以發現,若有效地運用網路的普遍性資源,並且視其為社區資源的一環,其實網際網路這個媒體資源是相當有趣的。
在網際網路的運用上,「社區意識」出現的相當早,而有時在網際網路上「社區」與「社群」的意義是等同的。社區網站所代表的基本涵義和最初網際網路發展出社群意識時,其實是非常相仿的。社區網站所具備的功能性條件是「互動」,將社區網站當成是一種可以參與討論的園地及交換意見的中心,社區網站所發出的整體經驗變成是一種互動的基礎與共同參與的平台,而社區的觀念在網路上已是經濟學家探討的重點觀念之一。
運用網路資源做為社區的工具性資源,並透過自我行銷的方式建立互動與共識,首先必須瞭解到顧客(社區居民)想要什麼?透過何種運用方式,顧客關係能夠維持的更持久?假設,每一個認同或參與的社區居民都是一種顧客關係,透過顧客關係管理是社區行銷裡非常重要的一環。
社區為什麼要做行銷?美國行銷學大師Philp Kotler在1972年即提出「組織公眾行銷」的概念,認為行銷的概念不只是應用於營利性組織,亦不限於組織對顧客進行市場與非市場的交易,更應該對所有「公眾」進行活動。在邁入21世紀之際,社區營造的範圍也跨越到網際網路上,營造成一個網網相連的社區資訊網。因此,社區除了在垂直面上耕耘社區活動之外,亦可持社區行銷的概念透過網際網路的推展,向外為社區爭取更多的資源。在水平的社區營造經驗分享上,透過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功能,將社區經驗分享給其他社區,亦將關心社區發展實務的資源透過網際網路帶入社區。
舉個實例來說,前些時候Mihu團隊(台中縣和平鄉自由村的原住民部落)在網路上發送的一封e-mail,促銷日本甜柿,透過這個實例來看看社區網路行銷的運作:
各位朋友大家好:感謝八月份水梨的直銷,現在,我們要進行日本甜柿的直銷,希望多支持災區水果的直銷。我們採取直銷有幾個原因:
  1. 直接受惠產地農友與消費者。
  2. 我們希望進行的直銷是以公司行號、機關團體、社區為主,特別是社區的部分,我們希望日後可以進行部落與社區的各項交流。
  3. 由於要進行交流活動,我們將農產品的直銷作為社區總體營造的一環來看待,換言之,我們要做的是日後城鄉交流的活動。
從這封e-mail我們可以發現到Miho團隊已經開始使用電子網路促銷該社區的農品,Miho團隊的產品是A級品的日本甜柿,而且從產地到訂戶只要化2至3天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價格只有市價的9成以下。這已經正具備電子商務的基本雛形,電子郵件發揮訊息擴散的作用,如果說Miho團隊能夠再配合社區網站的建置,讓網路上擴散流傳的訊息有個查詢與訂購的「點」,這樣更能夠加強訊息的重點,也能夠讓外界更能夠瞭解到Miho團隊對社區的經營與用心,更能夠從外界得到一些更寶貴的資源!
透過以上的例子,電子郵件在網路上所傳遞的爆發力是不容忽視的,據調查台灣上網人口約為450萬人,平均每個人只要將此信轉給10個人只需轉信7次就可以超越1000萬人次,全台灣上網人口中平均每個人會收到2次Miho團隊的e-mail,這就就是網路的魅力。
在「行銷」的定義上,所謂的行銷就是我們設定的特定目標,能夠充分滿足於團體或個人的一種計畫和執行的步驟,這種「特定的目標」可能是一種產品、服務或者是一種想法或概念等等。傳統的行銷學上不外乎4P的探討,我們來探討行銷的運用在社區網站上的一些關鍵要素與步驟:
  1. Product(產品或服務):社區提供什麼產品或服務?
  2. Place(通路):社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透過什麼管道讓外界知道?
  3. Promotion(促銷):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提高社區與產品(服務)的知名度?
  4. Price(價格):社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是多少?
我們再來檢視Miho團隊的例子:
  1. Product(產品或服務):Miho團隊提供水梨與日本甜柿的直銷。
  2. Place(通路):Miho團隊隊發送e-mail透過輾轉的傳遞提供訊息。
  3. Promotion:(促銷):Miho團隊的日本甜柿低於市價9成銷售,3天之內到貨。
  4. Price(價格):不同的包裝500至000元不等。
上述的方式是一種分析的方向,基礎上我們還必須做社區網站行銷的策略過程:
  1. 情境分析:確認與評估設立社區網站行銷的目的與定位。
  2. 目標設定:找出社區的特質。
  3. 行銷計畫:擬定社區網站建構計畫。
  4. 履行計畫:開始規劃進行,並獲得資源。
  5. 控制與回饋:從社區參與中發掘問題並進行修正與回饋。
南部地區很多是農業社區,基礎上來講社區「產品」的特性比較明顯,大多是農產品居多,當然也有一些是屬於景觀或文化型社區,譬如說台南縣白河鎮的蓮潭社區的蓮花就具有「景觀」與「特產」兩項特質,屏東縣萬巒鄉五溝社區就具有「景觀」特質,台南縣內門鄉就具有「景觀」與「特產」兩項特質等等,這些社區也同時在網站上展現彼此的社區特質,這也是社區行銷的一種。
也就是說把「產品」的定義說成「社區特質」會比較充分一點,這也符合行銷的策略方針。這幾個社區除了經營績效優良外,在社區網站上的經營亦是獲得諸多的肯定與仿效,如蓮潭社區在蓮花節這個特定的社區活動,在網站行銷上的運用就相當不錯,更發揮了良好互動性。客家聚落約五溝社區和住民排灣族聚落的比悠瑪社區在對內行銷上就發揮了強大的凝聚力,這其中更大的因素是族群特性的使然,這些方式的應用在社區內部行銷上也依然發揮作用。

我在UCOM五年的時間,從單純的社區報導,以比較感性的文風去描述這個社區的大小事,試圖去感動讀者,這一篇可以看出我早期的文風,絕對沒有像後來這樣的犀利與理性。
前後兩篇文章就可以看出筆風已經180度的大轉變,也實實在在和很多社造大老筆戰了多回,他們認為,網路資源並非人文並不適用於社區,我批判的指出,網路是一種資源,一種文化載具,如果可以讓社區文化發揚光大,為何視網路如洪水猛獸?
UCOM第22期/1998.06.01 特派記者鍾文榮
巷道,是社區居民除了家庭生活之外的另一個基礎的公共生活空間,然在現代化的街道開發之後,巷道紋理被迫改觀,已迫使應有的巷道人文色彩嚴重變形、扭曲,現代人喪失的除了是一個屬於社區居民的公共空間外,也同時喪失了對社區事物的一種凝聚與認同!
台中市南屯區楓樹社區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隔著溪的兩岸是儼然不同的生活景觀,鋼筋水泥建構的公寓大廈與聚落紋理明顯的合院建築,這不是原有的空間景觀。就在新楓樹溪誕生舊楓樹溪死亡後,這種突兀的景觀,就區隔著兩種不同的生活型態,傳統與現代隔岸相望。
新開發的三條街道,重新切割舊有的楓樹社區,解構的力量迅速蔓延整個社區,劃割出17塊大大小小的新的空間景觀。古宅被腰斬,四合院變三合院、轆轤把、一條龍,舊有的立面活生生的被無情的削去,新的景觀不再與舊記憶產生連結。
所有依附成長的記憶、回憶開始失去了連結性,這一代無法去回顧,下一代又何從追溯與思索?「回家」,開始成為每個人殷切的渴望,累了、倦了,我們多自然的就想回家。「回家」,一種自然的歸屬感。而少小離家老大回,物逝人非事事摧,回家,有時就變成了一種感傷,感傷這個存在卻非存在的情感連結。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個人從自我出發,只能獨善其身,傳統的儒家教育似乎忽略了社區與社會;「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試問我們遺落的空間又在哪裡?社區與社會,長年來我們失卻了對社區的參與對社會的思考!
楓樹溪,依然存在現實的空間裡,但,有多少人會將之與「溪」產生聯想?溪不再是溪,記憶不復記憶。舊楓樹溪活在社區耆老的心裡,新楓樹溪筆直的躺在現實裡。或許,幾十年後新楓樹溪又是舊楓樹溪,新舊之間只是一種相對,最重要的是楓樹溪活在這個楓樹社區的歷史裡。
溪,很可能只是一種印象(image),但絕非只是一種印象。此時,我們將和楓樹溪產生連結,下一代也將和楓樹溪產生連結、聯想,在楓樹的歷史裡。楓樹溪即將在新生活中被存續下來,而絕非只是一條印象的楓樹溪。

開始理性批判
這是當年在UCOM最為批判性的一則文章,我在中文系的同學與老師紛紛說,中文系可不是教你拿筆打戰的,怎麼失去了文學的靈性,變成一頭理性猛獸?收到這種批評,我只能苦笑了!
社區共構網站的思索
文-鍾文榮
隨著電腦的普及與網際網路的發達,部分建設公司開始思索如何透過網際網路將社區彼此串聯,甚至結合自身的優勢進行個案促銷,網際網路開始成為這些企業投入的另一個思考重點時,社區一躍成為各界的聳兒。從這中間不難發現社區在未來日子的發展面向上朝向更多元的發展機制,但是這其中必須更深刻的思考社區網站共構所必須面臨的不是以往建商所喊的單純網路社區機制,而必須是一種互動、開放、學習與共享的社區生活機制。
綜觀目前建設公司所建構的個案網路社區,尚只是停留於行政面向的提供,缺乏社區直接參與的機制,於是社區網站只是建設公司所提供的一種口號(因為所有建商所標榜的都是網路社區),建構社區網站也都只圖單向機能的提供,尚未達到共構社區網站所必須達成的前述四項機制,也因此建設公司所提供的社區網站必須脫離建商酬庸甚至是附庸的角色,社區才能夠在這基礎上與建商互動,而不是只是達成網路架好網路伺服器,在網際網路上出現一個『點』或『位置』即可輕鬆交代了事的。
筆者從事社區營造的工作上早在兩年前提出社區網站共構的構想,只是時間與資源上在當時沒有一個企業願意提供相當的資源給社區,而在去年時二月份開始各大知名企業不約而同的投入社區汲取商機的同時,還落在這些社區身上找商機,我們不禁要想的的是企業資源的投入是相當現實的,而面對這些社區到底這些資源的投入是否足以讓建商宣稱這是一種社區商機,在在都令人生疑,畢竟社區不是被利用的個體。
很顯明的例子出現在新竹梅竹山莊,這個號稱寬頻網路社區的網站竟然有兩種不同版本呈現的同時,引爆點就在於社區並不是想像的如此簡單,建商版本充其量只是社區行政的佈告而已,缺乏的是社區居民參與的精神(這其中所必須思考的重點是社區人文而不一種單純的機制提供)。
台灣的社區這半年來開始醞釀著一種聯合運動,建立一種聯合機制。如果說以社區總體營造在台灣社區施行的歷程看來,社區總體營造在分割社區成為一種獨有的特色與風貌,從中建立社區的共有生命體與凝聚省思。除了這些之外,還是得思索著社區的未來和發展性在哪裡?分割又如何?特有性又如何?
台灣的農業經濟從大地主分割為小農之後,就再也鮮少有以『農』致富的例子發生。再從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社區總體營造的歷程作一對照與研析,單一特色的社區外在資源投入,這包括公部門資源與私部門資源的投入,是否是一種經濟資源上的均等與效率,這都值得分析與討論。於是我們常常會看到一種社區現象,一些是所謂的超級明星社區,備受各界關愛與援助。另一種社區只能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之下自立運作,鮮少受到資源性的援助。
就經濟理論上資源的分配效率來看,資源是應配置到邊際上最後一份資源配置到一個社區的效用性應相等時,才是資源的配置效率,但就公部門實質上這種資源分配現象並不會發生。於是,往往就會出現一些「配合度」的問題,經濟上我們姑且稱之為『交易現象』,給這一份資源就必須「配合」做出一定成果呈報,於是就有很
多一年計畫、三年計畫、五年計畫紛紛出爐,結果能否被持續下去也都是一種疑問。
於是,網際網路的出現顛覆掉許多傳統經濟現象,也出現了許多少年白手起家的新經濟現象,這值得思索的是網際網路資源性已接近到零邊際成本的經濟,只需有創意就可在這早已無處容身的傳統現代經濟中殺出一條血路,這些當仁不讓的少年創業家往往使舊經濟體系起了一個大漣漪。如果社區視同一種企業的話(其實早是如此,美國一些社區就是一個共同企業體)新的資源往往是一種新的發展契機,網際網路的出現就是一種社區發展的契機。現實中還沒有一種資源的分配上能過做到上述資源分配的極致效率,而偏偏網際網路就可以辦到。於是這半年來社區使用網際網路的資源做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投入時,對照傳統營造社區,我們可以發現效率上的展現速度,而往往早期營造的社區卻有許多遲遲未搭上這部網路科技列車,或者還在觀望。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在區域分佈上得到答案,雖然社區網路大部分集中在北部地區,但是在其他地方,不管是山邊或是海邊甚至是離島,一些小社區就在此時展現她醞釀已久的風華。這正證明網際網路的資源性是實質的立足點平等,也可以達到資源的配置效率。
近半年來網際網路成為社區的一種新資源時,伴隨著電子商務與網路風潮成為各大企業爭相投入的目標。這其中的理由在哪裡?就在網路連結性與複製性這兩種特性,也就是在社區網路連結到某一經濟規模門檻時所爆發的經濟需求力量足以反轉供給力量,社區所需要的不再是分割而是聚集與複製。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而言,以往主婦聯盟在社區推展的共同購買機制很難跨社區或跨地域性將需求集結,網際網路新興的集體採購機制(其實在傳統上一點都不新)便可滿足以上條件,透過網路的分享與複製共同的需求集結就是一個巨大的『買方市場』,這個市場在未來前景上比台灣目前存在的任何一家網路公司所提供的合購機制都來的大。
網路社區與傳統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並不相違背與矛盾,傳統文化是依舊被保有與依存下去的,但是社區經驗是可以被複製與分享。因此,傳統特色與經驗透過網路分享更加發揚光大(這保有社區資源的獨特性),營造經驗透過網路分享而進行複製傳播(這進行資源的擴散性與學習性)。以往在民智未開的時期,公共議題的參與與投入,民意代表是一種公共議題的代理人,小市民參與的程度有限,關心亦是有限,但隨著網路資源的投入公共議題的參與可以提升參與度與降低門檻,小市民的言論有時往往足以撼動整個公共政策施行,這其中也是社區網路的聚集性與複製性,還有一個最獨特的參與性功能。
當一些人提出網路社區是一種『虛擬』的社群或是人群關係的同時,網際網路的發展和社區發展亦同屬年輕的階段,也都還在起步當中,之後互動與變化的程度也尚難預料。但根據社會心理學家指出,網際網路的互動關係往往勝於實質人際關係時,我們必須思考的是社區網路是實質社區的虛擬化互動園地,本質上亦是實質社區的衍生體,這並未脫離實質社區。人文學者提出『網際網路喪失空間與人的記憶和歸屬感』的同時,同時亦有人樂觀的認為在人文科技的進步之下,網際網路的進展可以找到現實社會中失卻已久的空間歸屬感與記憶,尤其是當現實空間的條件不再時,記憶的歸屬感卻是強過一切,而社區網站卻能彌補這一點不足!

「非寫不可」的第二個理由:我想影響社會
「非寫不可」的第二個理由開始從「稿費」變成是「我想影響社會」,如果我知道我的文章可以影響社會,我為什麼不寫?
在離開UCOM後,我取得MBA的學位,在等待學位證書之前,我開始第二段「影響社會」的經歷,進攻經濟日報企管評論。
我把早期的文章收錄於此,大家可以參考。接下來,我會談談在經濟日報寫專欄的經濟。
未完,待續......歡迎訂閱本專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