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偵測:在事後進行偵測,老師舉了一個新聞為例,一名女性收到孕婦用品的廣告傳單,父親對發出廣告的廠商提出告訴,認為這名廣告商損毀名譽。但是幾個月後,證實這名女性的確懷孕了,所以 AI 可以預測「懷孕」這個事實嗎?事實上,這名女性先有了小孩以後,可能上網先搜尋了某些資訊,或是被「偵測」到具有孕婦的行為,進而判定她懷孕了。機器無法預測,但可以偵測。 b. 預測:在一個時間點以前提早預測,即使無法改變未來,至少可以知道未來要發生的情況進而提高收益或降低損失。 c. 決策:機器可以提供我們做決策的材料,但是無法自行決策。
老師強調,我們必須很清楚「過去」、「現在」、「未來」,也舉了四個常見問題,讓我們思考:
1. 事件與狀態的不同
狀態發生於長時間:例如:欠債的定義為,連續六個月的違約,這就屬於狀態。
事件有明確的人事時地物:例如:購買的行為,很清楚是在哪裡購買、是誰買了、買了什麼。 2. Bad Model 的盲點
所謂的 Good Model 指的是:這個預測,會讓公司賺錢的事情,例如:電話行銷、交叉銷售。但是所謂的 Bad Model 則是這個預測,是會讓公司虧錢的事情,例如:風險管理、客戶流失。 但是盲點在於,當使用一個 Bad Model 的時候,最後壞事沒有發生,是因為「預測正確,精準預防」還是「預測錯誤」是很難洞察出來的。老師提到通常這個情況,只能透過「原有模型」與「後來模型」做比較,如果結果是好的,就上線吧。 3. 反果為因
老師舉一個「保險業」的實例:
他們發現=只要住址做變更,客戶就會來申請理賠。 事實上,是當事人唯有要申請理賠的時候,才會想起住址還沒變更。因此變更住址的速度較快,看起來好像是先申請住址,就是反果為因的實例。 4. 將現在的數據套在過去的時間上
過去的那個時間點,是拿得到這個數據的嗎?
就有點像是,在古裝劇裡面出現現代物品一樣,是不正確的。那做出來的模型是一定不準確的了。 當我們做出一個決策,最後的結果總是會有很多不同的影響原因。最困難的點就在於,我們並不能像在實驗室裡面,完全固定其他變因,而針對一個點下去做測試,然後得到很清楚的因果關係,也有時候就只有一次機會。 怎麼訓練邏輯思考?這也是我一直都很想要問的問題,最可怕的就是我們總有自己不清楚的「盲點」。「要怎麼知道自己的盲點?」這是一次在上院長的課的時候,同學提出來的問題。Gipi老師回覆:「沒辦法知道。」 有時候,我們甚至會渴望別人能夠點出我們的盲點,但是真的點出來的時候,又會產生抗拒心理,覺得「不是這樣的!是怎樣怎樣才對」。大腦可怕的就是永遠都在找尋一個會讓自己感到舒服的解釋,但是一旦我們開始有意識的去覺察自己的問題,或是透過別人的行為反思自己,或許就可以慢慢的縮小盲點區。 「有一個願意對你說真話的人,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