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越在地越國際(下)

    外國人眼中的台灣,總是都比我們自己認知的美好許多,想起看到朋友分享的文中提到:台灣的風景有其特殊性,不必和誰比較,也不必冠上「台版」,台灣的美應該有自己的名字。
    第一個月的業績創新低,雖然這是預期中的,但還是難免落寞,客戶前兩個月的詢問函大幅下降,於是從上個月開始就積極跟各地代理和客戶討論今年的市場策略,這時候B2B基本上就是聯盟,幾個客戶紛紛說,等到國際天空恢復飛行,一定要來台灣跟我碰面,他們都來過台灣,對於台灣人的熱情以及台灣景色印象深刻。
    這樣的約定,讓我想起先前朋友在臉書上分想的一篇文,原PO不認同媒體總把台灣美景冠上「台版」兩字,他提到台灣的風景有其特色,就應該有自己的名字,何必冠上「台版」!(原PO文這裡去:https://reurl.cc/raQ0ak
    我很認同他的觀點,接觸海外業務多年,我常常覺得外國人看台灣,都能看出台灣的美麗,但我們自己卻毫無感覺。
    意外因為疫情在台灣Long stay的外國客戶,這年他台灣小旅行的次數比我多,總是時不時和多分享台灣的美好,他也和家鄉的朋友分享台灣的生活點滴,我從來沒想到,台灣風土人文成了他口中的Amazing。
    就像疫情爆發後興起的「偽出國」風潮,雖然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名詞,但我了解這是商人的行銷手段,也沒有甚麼特別的批判,某個層面來說,不能出境對我有好有壞,壞的是身為一個海外業務少了商旅,其實在衝刺營業額上是有壓力的,好的是能夠好好調理自己的身體狀況,而且有更充裕的時間讓自己在島內來個小旅行,不管是自在的自由行,或是跟著優質旅行社看台灣,才有更多機會去了解這塊土地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
    在無法出境的時間又延長時,透過網路依舊跟全球聯繫,依舊有客戶在談生意的同時,交換彼此國家疫情衝擊狀況,台灣猶如平行時空般的安穩,幾乎成了全球奇蹟,這反而就是客戶為什麼和我約定要在疫後來台的原因,他們想來看看這個小島為什麼創造奇蹟,因疫情來台而無法回歐洲的客戶,意外在台灣long stay,這年他在台灣的小旅行次數比我還多,他驚喜的告訴我台灣是個奇妙的小島,想要到海邊,開車一小時就可以去看海,想要到高山,台灣這麼小竟然有268座超過3000米的高山,全世界高山密度的島嶼之一,在台灣 一天之內就能上山下海任遨遊,而且台灣還有世界級的潛水點,他去離島看見驚人的玄武岩,他說全球只有兩個地方有,他沒想到其中一個竟然在台灣;他時不時分享著他在台灣小旅行的照片,以及旅程中發現的風土人情,問我是否曾經去過,其實我幾乎都去過了,只是我沒想到,在他眼裡,這些都成了他口中的Amazing !
    客戶看我分享休假去學潛水的照片,除了海景還有其他的景色,他說這和他印象中的不同,原來台灣景色超乎他的想像!
    多元文化構成的台灣文化,竟豐富又多變,有許多不同的故事,相當吸引人,第一次環島是跟著客戶,這是客戶的夢想之一,我都沒想過就此開啟數年後我的數次環島,台灣很小,小到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環島,每個台灣人ㄧ生都應該至少環台一次。
    客戶也曾經問我,台灣似乎是個多元文化融合的島嶼,我仔細想想,光是原住民就有十多族,堪稱南島語系的先祖,加上後期從廣東福建沿岸移入的漢人,以及因為戰爭而留下的荷蘭、日本文化和更多眷村文化,而海島居民天生就具有往外求生存的本事,從事海外貿易多年,不難發現全球都可以看見MIT的蹤影,真心佩服當年通訊交通不那麼發達的年代,那些提著一卡皮箱,用著不甚流利的英文,和外國人比手畫腳接單的前輩們,因為他們開疆闢土,讓很多人來到台灣,也讓台灣讓很多人知道。
    幾年前,有個客戶來台商務拜訪兼環台,他要求我幫他安排所有的一切,他特別說不要那種購物式的行程,他想看看台灣的風土民情,他要深度旅遊。我當時都沒想過我第一次環島,竟然是跟著客戶環的!我記得和客戶初見慕谷慕魚的美,幾乎說不出話來,客戶說無法以文字形容,他在這樣的景色中告訴我,我這輩子有三個夢想:
    第一個夢想創建一個百人以上的公司 (當年他的公司幾百員工),第二個夢想就是要來看看美麗的台灣,第三個夢想就是兒子能繼承他的事業,他很高興在我的安排下,完成他的第二個夢想。
    環台後兩年,他因為突發的心肌梗塞離世,我去向他太太致意時,他太太特別提到還好當年有到台灣,留下很多的照片回憶,因為先生忙於事業顯少出門旅行,當年因為和我們配合,加上他懷著台灣夢,所以決定來台參觀工廠兼環台,誰也沒料到當時的決定,圓滿他的人生,只是原本約定等他二次來台帶他看更多地方的承諾,再也沒有機會實現,也是因為他,開啟之後幾年後我幾次的環島旅行,
    台灣很小,可以用任何喜歡的方式環繞一圈,我總覺得,台灣人一生至少要環島一次,好好認識這塊土地滋養出來的風土人文。
    曾經在環島的路上,在那個偏僻的背包客棧,下著雨的夜裡,一群來自各地的旅人坐在一樓客廳中,一起為世大運的台灣選手加油,突然有人敲著門,民宿管家上前詢問,是個單車環島的騎士問路,得知下一段路途要很遠才能看到店家,二話不說就決定留宿,淋了一身濕的他,換洗後端著泡麵和我們坐著看比賽,聽他的口音才知道他是中國來的,他說他特地來台灣騎車環島,因為他早就聽聞台灣很美很適合單車環島,但他沒想過這麼美,一下看山一下又看海,台灣人也特別熱情,管家告訴他,接下來會看到更美的(因為他要往花東去),他說,他很期待也很興奮,因為他事前就蒐集很多資料,也看了不少照片,他想親眼看看傳說中鬼斧神工的太魯閣。
    不能出境的時候,少了匆促的展覽與商旅,慢下腳步,反而更能深入經營客戶關係,更能看清楚自己的方向,就像旅行也應該放慢腳步,慢慢玩,慢慢看,這是生活文明的一部分。
    沒能出國的這年,旅人們只能在島內轉,就在旅遊業大受衝擊哀號之餘,嚴長壽先生卻出來疾呼,這是台灣旅遊業改變的契機,確實如此,當我們無法商務飛行時,我們被迫要去找出其他方式來維持基本的營業額,也因為這樣我們反而更深入傾聽客戶的聲音,更清楚地去思考如何優化製程、品質和售後服務,少了每年許多來去匆匆緊湊的展覽與商旅,放慢下來,反而更清楚該走的方向,而我開始發現到有些旅遊行程開始推動發掘台灣深度旅遊,這是在商業市場上不怎麼受青睞的項目,卻是嚴長壽先生所嚮往的生活文明的一部份,
    多元文化的熔爐,讓台灣人更願意去接觸其他不同國家的文化,也提醒我們別只用自己的文化去看待他人,更應該去欣賞與包容,國際商場雖然都是現實,但了解背後的文化素養,就會明白為甚麼對方會這麼反應,又該用甚麼方式與對方交手, 等到客戶來台灣的那天,我想透過飲食、文化與生活型態,讓他們知道是怎樣的底蘊,才能形塑成優良的MIT品牌。
    越在地越國際,越是對自己的土地了解,就越能找出自己的競爭力,我銷售的不只是商品,還包含身為台灣人的一份驕傲。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MIT有感
    #越在地越國際
    #台灣不完美但很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