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閱讀心得/真實的美國

出色文化/出版
出色文化/出版
偶然在圖書館與這本書相遇,書況宛如新書,2018年出版的,看的出在那時存在的美國問題到如今依舊存在,甚至某些暴力惡劣更勝。
編者收錄36名作家對美國長期以來種族問題的真相,有以詩詞表達的,也有敘述性的故事。每一位作家皆在美國土地上遇上相同的問題,種族的歧視、階層的歧視等不合理的現象,甚至演變為「食物的歧視」。
何謂「食物的歧視」呢?作者道:「經濟地位的高低決定了階級與飲食,我們根據什麼人最初吃什麼來安排一個飲食等級制度。當白人菁英份子對窮人吃的食物產生興趣時,食物的價錢就走高了。所造成的結果是,阻止了窮人去吃他們原先所吃的食物。食物的地位提升了,但窮人的地位並沒有,他們能吃東西越來越少。」不禁想起我們能吃到的食物選擇是那麼的多,(提外話,實在是不能浪費食物,看到碗盤沒吃乾淨的人都覺得很…可惜。)
諸如此類活生生血淋淋的真實情況在生活中上演:要靠不停捐血換取收入的人們、黑人只是聚在路旁聊天就被盤查壓制(甚至黑人女傭的薪水少的可憐還誣告人家偷竊)、無家可歸的遊民們、南方農業區的勞動白人們被稱謂「白種垃圾」…等等。「但是,人並非垃圾,我們是地球上推動文明的力量。」某一篇作家這麼說道。理解跟現實間竟存在這麼大的諷刺。
看完此書36個不公不義的故事後,深深覺得這些案件在台灣何嘗沒有呢?但我們或許可以處理的比他們好,比如歧視的問題,很多人欺負街邊遊民、老人,更勝者覺得新住民比我們低一等。但我不乏看到東南亞外籍住民們讓座給老弱婦孺,此時我們還要拿歧視的眼光看別人?實在是挺丟人的呢。
改變歧視可以從自身開始,糾正朋友的言語,同儕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呢(看最近網美風盛行就知道呢),慢慢的發展一個好風氣的社區,進而到社會。國家的成長有賴於個人的成長呢。
分裂的美國、美國夢演變成美國夢魘,作者並無提出什麼解決之道,但他盼望以「用文字重新描述立足美國的真實感受」,或許透過分享這些真實故事,舒緩他人痛楚及打破階級藩籬。附上書的背面導讀,要講的實在太多,全都精簡在上面了呢。
書背介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