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認為經濟就是由「看不見的手」透過「市場機制」就可以達成的事吧!但今天要介紹的這本《資本的世界史》——其實,德文書名直接翻應該是《資本的勝利》——就是要打破這個印象。這本書的作者,作者的立場是認為「不該放任經濟自行運作」,並且透過資本的發展史想告訴讀者:我們並非活在市場經濟中、通膨並不為可怕、負債其實不是可怕問題等等。乍看之下很弔詭,可是當細細讀完過後,便會發現其實還真的蠻有道理的,不過這留到後面幾篇詳談。
除了立基於「不該放任經濟自行運作」這個論述外,作者將書名取為「資本的勝利」就是因為認為資本主義還沒有盡氣數。許多人都認為資本主義有天終將完結,並改換成另一種模式,但是作者認為,身在資本主義中的我們,是要「明白資本主義如何能不產生危機」,並因此可以避開危機。這個概念與 David Harvey 的《資本社會的十七個矛盾》有點像,都是在這個大架構/大機器中「修繕/避開危機」而非「改換體制」。(在Harvey的書中,他將資本社會比喻成一台破舊的機器,但可以透過修繕其中的零件,以達到良好運作的結果。)
作者 Herrmann 之所以透過研究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導出「不該放任經濟自行運作」的結論,是因為她本身的背景:德國人,先受過銀行職員教育,而後獲得歷史與哲學碩士。因此這本乍看是經濟史的著作,事實上更是一種因德國身為「後發資本主義國」的發展下,到了當代透過當代人研究而產生的一個成果。套句導讀黃紹恆教授說講的話:這是「具有歷史觀察深度的現代資本主義經濟論,或許更為合適。」(p.8)
這句話的意思是,由於亞當・斯密成為經濟思想上的起點,及英國為工業革命中作為先發國家,「當這些[先發國家的]經濟學理論挾政經優勢入侵工業化後發國家,並對後者形成『外壓』而思抵抗(或追趕)時,所激發出來的後發國家經濟學理論。」(p.6) 作為後發國家的德國,「在抵抗(或引進)工業先進國英國強勢經濟學理論的過程中,逐步摸索適合自國的經濟理論,最後發展出重視歷史條件及各特殊性的德國經濟學傳統(或特徵)」(p.8) 簡而言之,在這種稍有別於英國系統的經濟理論發展下,德國的經濟學傳統具有一定程度地跳脫出框架或反思的能力。
2. 概述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道德哲學體系」
如果仔細了解,便會發現學經濟學大家熟悉的《國富論》實際上只是亞當・斯密的「道德哲學體系」的一環。斯密的道德體系包含:自然神學、倫理學、正義論及「有關政治性規範的考察」這四個部分,而其中「有關政治性規範的考察」這部分最後增修成為眾所周知的《國富論》,也因此斯密被視為經濟學之父。但事實上,斯密的「有關政治性規範的考察」並不是他學問體系中最重要的。透過斯密所處的背景,便可以略知一二。
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而且某種程度上經濟理論的發展是政治發展的工具。
當初斯密在寫《國富論》的背景是:英國已完成市民革命,同時也是以私有財產權及營業自由為前提,主張國家對外貿易應採取干涉的「議會重商主義」即將結束的階段。
而斯密自己除了支持光榮革命所確立的私有財產權及營業自由和以此為基礎的社會,但他想更進一步廢除重商主義對外貿的干涉,達到真正的自由貿易(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強調自由競爭和那隻看不見的手)。然而,不論是私有產權和營業自由,又或是當時英國的重商制度,都是由「法律」所規範,這也是為什麼斯密在他的「道德哲學體系」一開始是研究法律的基準,即自然法的內容,透過尋找根基並確認根基,才能說明「如何的狀態才合乎自然法」這件事。
當然,支持自由開放的斯密最後得出結論並主張:「重商主義的政策違背了自然法。」以此擴大經濟開放與自由。
也就是說,斯密所主張的市場機制、自由競爭等觀點,乍看是我們對經濟學認知不可撼動的根基,實則是當初斯密因為對抗重商主義政策而最後得出的結論。
斯密當初透過研究道德哲學論架構了我們所熟知的市場理論和競爭理論,然而事實上,若回到十八世紀那會,便可以發現其實斯密道德哲學論基本上是換掉了人們的思維,從最內核的部分換掉當初人們相信的道德和利益的觀點。
首先是,在道德上哪些是被認為正當的?在當時的氛圍下,認為「人類的任何情感只要能獲得『公正觀察者的同感』」即具有道德正當性,而這個「公正觀察者的同感」在斯密的觀點中,認為不一定非得要傳達上帝意旨的代言人不可。因此,過去被批評的「利己心」便取得了道德的正當性,且化成經濟學的假定:每個有理性的經濟人,係以其利己心進行經濟活動。
其次是,斯密進一步透過「公正觀察者的同感」為基礎在其「正義論」中批判以「公共的利益」為立法原則的重商主義政策思想,實際上是壓抑了國民的自由,而這部分則成了後世熟知的「市場機制」與「自由競爭」的部分。
在這種「改換核心思維」的情況下,不論是跟隨亞當・斯密的理論,又或是因為反對亞當・斯密的理論,事實上都還是無法跳脫出那本質上改換了的核心。(以上整理自pp. 4-7.)
因此,亞當・斯密被視為經濟學之父,不僅是生出了經濟學,而且無論怎麼發展或是反思,我們最終都還是沒辦法離開最初他透過道德論一步步推論並改換的核心思維。
*
由於這套體系是在英國這個先發國家發展的,因此當傳入(入侵)德國後,受到刺激的德國歷史學派,便以「批判英國經濟學理論為出發點所展開的學問體系」為架構。
在英國那邊,是以抽象、演繹性質的方法,建立具有「普同性質」的理論。
而在德國這邊,則有歷史學派,是以具歸納性質的方法著重個別、具特殊性質問題的研究。
[註:歷史學派不是研究歷史,是研究經濟學!
有點用斯密那套「核心思維移轉法」對抗由英國入侵的經濟理論。]
一般而言,Friedrich List 會被視為德國歷史學派先驅。他針對英國的經濟學理論強調自由貿易主義這一套,提出了為扶持自國工業工業發展,應採行具保護主義的重商主義策略。而在方法上則需要重視各國經濟的歷史背景及國民特性。
由此可以呼應上一小節中,作為後發國家的德國,其經濟學傳統「具有一定程度地跳脫出框架或反思的能力」,而且在發現斯密透過解析道德,進行核心思維移轉後發展出經濟學,而德國這裡就回溯到最原本的思維,因此某種程度上跳回了斯密所反對的「重商主義」作為攻防。
因此,在這一節主要想整理的觀點有:
(1) 現今的所有經濟研究都是建立在亞當・斯密的變革之上。而斯密建構的理論實際上是當時政策攻防下的產物。
(2) 德國作為經濟理論和工業化後發國家,為了引進/抵禦作為先發國家英國強勢的經濟理論,自行發展一套有別於英國的體系,被稱為「歷史學派」,主打重視歷史條件及著重特殊性的研究方式。
3. 概述本書的四個篇章——「資本的崛起」、「對資本主義的三種誤解」、「資本對金錢」和「資本的危機」——其功用
以下各篇詳述會留到接下來的整理文。
(1) 資本的崛起
在這一篇中,包含了五個小章節,包含了對一些概念的釐清,如「金錢(貨幣)並非資本主義特有的現象,同時貨幣也不必然地等同資本」,也包含「資本與工資水準」兩者關係的探究。
此外,作為開篇也是建立了解什麼是「資本主義」的基礎,在這一篇也將會透過深究英國——這個最早發展資本主義的地區,嘗試找出原因。
而身為後發國家的德國,將如何透過「後發利益」迎頭趕上,作者也在第五章中進行講解。
(2) 對資本主義的三種誤解
在這一篇中,包含了三個小章節。作者主要是對於今日資本主義社會現狀與經濟學理論,尤其是與「市場經濟的新自由主義理論家」的主張進行釐清 (p. 10)
作者認為:今日人類社會充滿著勞動市場、金融市場、醫療保健市場等話語,其背後存在著「所有事物都是私有而且有價格的假定」,但「這些市場中就都是虛構出來的」。
作者也提到:「尤其勞動市場不可能自行成為薪資公平的真正市場⋯⋯致使勞資間始終無法擺脫『不等價交換』的關係。」(註:勞資雙方在議價時的權利不對稱)(p. 11)
在這篇裡,作者也提到「康采恩」和「全球化」以及經濟理論如何擴大使用這些概念,造成一些偏誤或是有其「虛構成份」。
(3) 資本對金錢
這一篇則含有五個小章,除了再度解構金錢(貨幣)與資本主義的關係外,也會解析債務與利息、通膨(貨幣貶值)的必須性,並且指出「『錢可以生錢』的投機套利行為,這類商品已發生在數千年間,並非資本主義社會獨特的現象。」(p. 12)
同時透過投機套利引導進下一篇:資本的危機。
(4) 資本的危機
雖然是最後一篇,可是包含了六章。
這六章中包含探究資本主義成立之後歷次發生的數次危機——包含1927的「黑色星期四」為開端的全球性經濟大恐慌、1971年的「尼克森震撼」、1980年代開始發展的「超級泡沫」、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和2007年的「次貸危機」——也包含對資本主義是否會滅亡這可能性進行探討。
此外,也許作者因為覺得分析許多泡沫和過去發生的危機,她在最後也提出了一點「未來展望」,尤其是對於歐債這點,並不全然抱持悲觀的想法。
這些篇章將會留到後面幾天整理出來。
以上,感謝閱讀到這裡的妳/你🙏🏻
因為有你們的閱讀,這篇文章才一次次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