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生死有命|談金庸塑造「喬峰」悲劇性命運的衝突設定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有三大男主角 —— 段譽、喬峰、虛竹,按照金庸先生的說法,最先登場的段譽中的是「貪毒」、蕭峰中的是「嗔毒」、虛竹中的是「痴毒」,所以分別陷入不同的業障,難以解脫。
雖然,根據金庸先生的說法:「按照『佛教』的觀點,去「嗔」不難,去「貪」甚難,若能去「痴」,即大徹大悟。」不過,相信對許多華人而言,個性秉直,在雁門關外自盡身亡的蕭峰需要以「死」解脫的結局,實在不算是一個圓滿的解局。到底,蕭峰為什麼必須死?金庸到底想藉「蕭峰」這個角色鋪陳什麼生死哲學辯證?
首先,讓我們從峰和峰說起。在「天龍八部」一出場,喬峰就是丐幫幫主,而且認為自己是漢人,不過在形象上卻有著濃濃遊牧民族豪邁性格、是個陽氣十足的男人。從這點看來,金庸先生在喬峰的角色設定上,一開始就為其身世鋪下了文化衝突,只是喬峰本身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等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選擇了忠於自己的血緣,回到遼國,而且當了南院大王,只是他無法在這個職位上效忠大遼,所以最後只能以死解脫。身為喬峰時的他,不被宋人(漢人)重用或排斥,身為蕭峰時的他,雖為遼帝所看重,卻又難忘漢人教養之恩,所以無法為遼室盡忠,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守住英雄氣概,以死解脫似乎也是一種解方。
當然,從「不輕易言死」的道教觀點,這種方式未免太激烈。所以,我們可以看看金庸先生為喬峰所作的「武功」設定,探究一下蕭峰是否有其他選擇。
喬峰的武功和少林頗有淵源,雖然關於少林武功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就金庸小說中的少林武功的「剛性」特質,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在金庸先生的心中,喬峰所得的「少林寺武功」主要是由唐代的軍人所發展出來的,加以少林寺在唐代與政府關係密切,是在唐朝政府的資助下,成為天下第一名刹,所以少林的武功有很濃重的「唐朝」色彩。由於,宋與遼基本上都是唐代之後,只是一在北、一在南,因此,要論喬峰的武功究竟是屬於「大宋」多些還是「大遼」多些,實難判定外,也可見金庸先生在喬峰身上埋下的「大唐」因素。至於,來自丐幫的武功,則是源自古老的「易經」,重點不在招數,而在運勁發力,所以儘管威力很大,但應該屬需要潛心修煉的基本功,所以丐幫未將其視為不得外傳的功法。所以,就武功來看,喬峰如果心一橫,幫助大遼以軍事力量滅了大宋,再創大唐盛世也是一種選擇。但是,即使曾在丐幫大會遭揭身世,而被逐出丐幫,蕭峰卻始終不能對大宋下手,有一部分原因恐怕出在「阿朱」身上。
雖然,蕭峰在當了南院大王時,阿朱已死。不過,誤傷阿朱大概是蕭峰最不能原諒自己的痛。在金庸筆下的阿朱是個武功平平、但擅於模仿別人的溫柔可愛女子,這樣的女孩,雖然江南可能很多,但想必北方少見,所以這也是金庸為蕭峰埋下的矛盾。既然喬峰誤殺阿朱,讓蕭峰早點脫離「大遼」和 「大宋」之間的恩怨,雖不免令人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但也算為蕭峰轟轟烈烈的一生下了圓滿的註腳。
最後,蕭峰是個「武人」,對武人而言,死不當畏,只是「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相信,對金庸先生而言,讓蕭峰為了大遼和大宋的和平而死,也可算是一種死得其所,所以他才會說「按照佛教的說法,去「嗔」不難。」只是,這樣的安排,在「大遼」人看來,恐怕不見得同意吧!
相關文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