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內外不同,分類械鬥(二):人類嬰兒就知道貼標籤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類嬰兒在很小很小時就有基本的道德感。多小?透過研究設計,在一歲時,就可以偵測到嬰兒對符合基本道德的行為有期待。而兩樣常被強調的基本道德,是很有趣的一體兩面:公平分配,以及「自己人應該多分一點」。

這兩種道德觀要怎麼融合在一個大腦裡?很簡單,在資源充足時,每個人應該要能平均分配。在資源不足或無法剛剛好分配時,「自己人」應該互相幫忙。這樣的道德觀,就可以兼顧承平時期的資源分配,以及饑荒、大旱、水災蟲災時要先顧好自己人。

而學者的研究告訴我們,這種基本道德觀,是在我們很小很小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出現了,所以應該是內建在多數人的大腦裡,不是文明教化的結果。

本圖取自Canva

本圖取自Canva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9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5K會員
545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逢過年過節,面對家中那些堆積如山的雜物,你想趁機來個久違的大掃除。首先你把那些物品都集中在一起,一個一個拿起來,斟酌該歸類為「冬季衣物」、「夏天衣物」、「客廳用」、「廚房」、「重要回憶」等哪個比較好。剩下來未被歸類的物品,多半是不會再需要用到了,看是要捐贈他人或是直接丟掉。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擅長
Thumbnail
每逢過年過節,面對家中那些堆積如山的雜物,你想趁機來個久違的大掃除。首先你把那些物品都集中在一起,一個一個拿起來,斟酌該歸類為「冬季衣物」、「夏天衣物」、「客廳用」、「廚房」、「重要回憶」等哪個比較好。剩下來未被歸類的物品,多半是不會再需要用到了,看是要捐贈他人或是直接丟掉。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擅長
Thumbnail
在我們身處的這個複雜的社會中,擁有許多不同的文化。而每個文化也會有各自認可的價值判斷,造就了不同的社會階層。孩子們究竟能否覺察這些複雜的社會地位與階層呢?
Thumbnail
在我們身處的這個複雜的社會中,擁有許多不同的文化。而每個文化也會有各自認可的價值判斷,造就了不同的社會階層。孩子們究竟能否覺察這些複雜的社會地位與階層呢?
Thumbnail
人類大腦隨時都在尋找跟自己「同類」的人,藉由同類來定義自己在這社會的位置。即使這個「同類」只是臨時編組,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還是會因此產生好感,甚至,在聽到跟這群人有關的一連串故事(例如一堆八卦)時,我們對正面的故事會記得比較多。 有個二〇一一年發表的研究就這麼說。
Thumbnail
人類大腦隨時都在尋找跟自己「同類」的人,藉由同類來定義自己在這社會的位置。即使這個「同類」只是臨時編組,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還是會因此產生好感,甚至,在聽到跟這群人有關的一連串故事(例如一堆八卦)時,我們對正面的故事會記得比較多。 有個二〇一一年發表的研究就這麼說。
Thumbnail
為什麼在學校會有班級同學的罷凌,在職場會有同事間的罷凌?罷凌除了要有強者與弱者,還需要一群跟隨者與模仿者。構成集體罷凌的人性,其實就寫在我們的大腦裡。 心理學家發現,只不過是用顏色分類,就會讓小小孩產生「我們一國、他們一國」的區隔,對同類的好感度增加,也會傾向認同、模仿同類的行為。
Thumbnail
為什麼在學校會有班級同學的罷凌,在職場會有同事間的罷凌?罷凌除了要有強者與弱者,還需要一群跟隨者與模仿者。構成集體罷凌的人性,其實就寫在我們的大腦裡。 心理學家發現,只不過是用顏色分類,就會讓小小孩產生「我們一國、他們一國」的區隔,對同類的好感度增加,也會傾向認同、模仿同類的行為。
Thumbnail
即使是很簡單、隨機、沒有特殊意義的「分類」,比如把一群不認識的人隨機分成「黑隊」、「白隊」,穿上黑色、白色運動服,也會讓人類心理上自動分組,開始認同自己這一隊,覺得自己人比較好、比較厲害,願意把資源分配給穿同色運動衣的人,模仿同一邊的人的行為。如果兩隊發生衝突,敵我意識就開始產生。
Thumbnail
即使是很簡單、隨機、沒有特殊意義的「分類」,比如把一群不認識的人隨機分成「黑隊」、「白隊」,穿上黑色、白色運動服,也會讓人類心理上自動分組,開始認同自己這一隊,覺得自己人比較好、比較厲害,願意把資源分配給穿同色運動衣的人,模仿同一邊的人的行為。如果兩隊發生衝突,敵我意識就開始產生。
Thumbnail
#66《人慈》(下):為何好人會變壞?如何成為更好的人?如果人類真如(上)篇所言都是善的,那為什麼人類會引發戰爭——如此顯而易見的惡?有個想法是,過去遊牧時代的人們是擅於合作的群體,但當人類開始定居、財產私有制出現的同時,人們才開始戰爭。—— 或許這之間並不是巧合,而是具備某些因果關係。
Thumbnail
#66《人慈》(下):為何好人會變壞?如何成為更好的人?如果人類真如(上)篇所言都是善的,那為什麼人類會引發戰爭——如此顯而易見的惡?有個想法是,過去遊牧時代的人們是擅於合作的群體,但當人類開始定居、財產私有制出現的同時,人們才開始戰爭。—— 或許這之間並不是巧合,而是具備某些因果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