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4|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四聖諦(一)筆記:貳、苦諦

苦諦當中分為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我們一般人不想面對的痛苦
壞苦」──我們一般人所認知的快樂,也就是世間的安樂;雖然我們在那當下會覺得快樂,但它的本質為苦。 壞苦當中的「壞」,指的是「改變」的意思。即使當下我們覺得快樂,但它馬上就會變成另外一種痛苦,所以稱為壞苦。
行苦」是指苦苦與壞苦的所依處;在《道次第》當中強調的是我們所獲得的蘊體。 苦苦與壞苦都來自於行苦。

眾生都想離苦得樂,但在思惟痛苦時,只思惟苦苦是不夠的,必須進一步去思惟壞苦和行苦對我們所造成的傷害,才有可能生起清淨的出離心;如果只著重在思惟苦苦,卻不認識壞苦和行苦的內涵,在暫時遠離苦苦時,我們依舊會因貪愛輪迴而不想出離。

我們多數人在思惟苦的時候,第一個念頭都是把問題指向於境,是不是這樣?所以對於當下的我們而言,苦因應該是境,而不是煩惱。如果我們真的能夠體會到所有的苦都源自於煩惱,當我們苦的時候,我們自然會往內探索,而不是向外追究;但平常我們的反應不是如此:
第一種情況,我們對於苦的認知不夠清楚、對於苦的感受也不夠強烈。 第二種情況,即便我們能體會苦的內涵,但是我們並不清楚煩惱跟苦這兩者到底有什麼緊密的關聯性。
理性上,我們似乎知道苦源自於煩惱;但實際上,我們很少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這從我們對境時最直接的反應就可以看得出來。

苦苦
我們對於苦苦的認知夠清楚嗎?有些事例還是看得出將苦苦執為樂,如:看恐怖電影、坐雲霄飛車、享受被虐的快感等。

壞苦
如果我們對於壞苦生不起出離,我們不覺得自己的現狀需要作出調整,我們就不會進一步地想要去探索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所以在把焦點放在取蘊之上前,應該先思惟:壞苦或是世間的安樂,真的如同我所想的那麼好嗎?如果不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這樣的思惟才合理。而不是對於壞苦完全沒有出離的感受,直接跳到取蘊或蘊體,那是生不起出離的感受的。
當我們在享受輪迴的安樂時,容易生起貪欲。一般來說,我們是在什麼情況下會覺得快樂呢?通常是在某種痛苦減輕之際,我們才會感到快樂。除此之外,輪迴中沒有任何一種快樂是不需要觀待去除前苦就能獨自形成的。比方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全身疲倦、雙腳痠痛,要是在此時能坐下來休息,一定會感覺很舒服;然而坐下來的瞬間,那種舒服的感覺,其實只是之前行走過久的痛苦逐漸減弱所帶來的一種感受,我們將那種感受誤以為是快樂,但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為什麼不是真正的快樂?照理來說,真正的快樂是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而逐漸增強的,就像促成痛苦的因,會隨著時間的持續而使得痛苦越來越劇烈一樣,但我們坐久了之後,又會產生另外一種痛苦,所以當初坐下來的那種感受並非真正的快樂。
因此,世人普遍認定的快樂,只不過是前面的苦從大漸減、後面的苦從小漸增時的一種感受,但實際上那並非真正的快樂。
我們應該區分眼前的快樂雖然是樂,但它『既不是自性樂,也不是快樂的本質』;它是『痛苦的本質,但不是苦』這之間的差異。所謂的「自性樂」,在《講記》裡最主要強調的是隨著時間的延續,那種樂受會逐漸增強。
在思考壞苦時,可以從三個階段去思考:壞苦形成之前、壞苦形成的當下以及壞苦形成之後。壞苦形成之前,我們要想的是:「我為了追求這樣的快樂,我要付出多少的時間與心力?」第二個階段,在壞苦形成的當下,「我所得到的快樂,這個結果與我付出的能否成正比?」在壞苦形成之後,再問問自己:「這個結果到底能維持多?」

行苦
取蘊中的『取』是指業和煩惱;在解釋『取蘊』這個詞的時候,可以從因和果這兩個角度來作分析。從『因』的角度來說,業和煩惱是形成蘊體的因,由此二因所感得的蘊體稱為取蘊。
《講記》中提到了:「在思惟輪迴的痛苦時,要把焦點放在取蘊之上,這對於策發出離心會有很大的幫助。」
思惟取蘊的苦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一、取蘊將成眾苦之器。
獲得蘊體之後,由於煩惱,便會再次造下流轉輪迴的業,這將成為來生受苦的因緣。這是從獲得取蘊之後,將來會成為眾苦的所依處的角度來分析。簡單來說,在獲得取蘊之後,將來會苦。
那問題來了,在獲得取蘊之後,將來會苦,意思是在獲得取蘊的當下就快樂嗎?不是。獲得取蘊之後,因為煩惱而造業,將來會受苦,但在獲得取蘊的當下,也會受苦。對此提到:
二、取蘊成已,眾苦所依之器。
蘊體形成之後,不僅會造下來生受苦的因,今生也必須承受老、病、死等各種痛苦,所以是眾苦的所依處。前面兩者是從獲得蘊體之後將來會受苦,且當下也會受苦的角度來分析。那當下是如何受苦呢?對此作進一步的解釋:
三、苦苦之器, 四、壞苦之器。
以三苦來分析:獲得蘊體之後,就必須承受苦苦、壞苦的逼迫。所謂的『苦苦』,是指一般人不想面對的苦受;『壞苦』則是指一般人所認知的樂受。苦苦與壞苦都來自於『行苦』──我們的蘊體,只要這個蘊體存在,一切時處我們都處在痛苦的本質中。因此,在思惟輪迴的痛苦時,主要是思惟蘊體所帶來的過患。」這個地方特別強調「蘊體是苦苦與壞苦的容器」。
或許有些人會說:「那容器本身沒有問題嗎?」例如:黃金打造的器皿,如果裡面裝了不淨物,這不代表器皿本身有污垢。把它裡面的不淨物倒掉之後洗乾淨,器皿本身沒有污垢。所以當我們說「蘊體是苦苦之器、壞苦之器」,意思是說它是裝苦苦與壞苦的容器,這時有可能會出現一種想法:「的確苦苦、壞苦不好,那難道蘊體就像那個黃金打造的容器一樣,沒有任何問題嗎?」不是。所以進一步提到:
五、即成行苦自性。
在蘊體形成的當下,它的本質就是行苦,它也有問題,所以不是只有苦苦、壞苦有問題,連蘊體本身也有問題。為什麼蘊體本身有問題?「在過往的煩惱和業力的控制下所形成的蘊體,它的本質就是『行苦』。」蘊體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形成它的因緣有問題;有問題的因緣只會感得有問題的結果。「行苦又稱『遍行苦』。所謂的『遍』就是遍於三界:在輪迴中,上至有頂、下至無間地獄的一切有情,都會面臨行苦。」所以行苦遍布三界,只要在三界當中流轉,都會被行苦所逼迫。
「行」這個字在藏文的意思是:在聚集眾多的因緣之後所形成的一種狀態。所以文中提到:「『行』是指以此為基礎,後續還會衍生苦苦、壞苦。」只要因緣聚合,在某些情境下會有苦苦、在某些狀態下會有壞苦,但這些感受都源自於行苦。「因此,在業和煩惱的控制下,我們會在輪迴當中一再流轉,無論投生善趣或是惡趣,在善趣中不管貧、富、貴、賤,所有眾生都會遭受行苦所逼而無法自主。」

『苦諦』是指由業和煩惱所形成的輪迴所攝之法,其中包括『情器世間』──我們身處的環境以及居住在當中的有情。
我們身處的環境稱為器世間,而當中所居住的有情稱為情世間,情器世間都屬於苦諦。這代表苦諦與輪迴是不同的。例如:我們身處的環境是苦諦,但不是輪迴。因為它不是補特伽羅的相續所攝。
這當中的「輪迴所攝」不是指輪迴本身;如果是指輪迴本身,就不必加「所攝」這兩個字,直接說「由業和煩惱所形成的輪迴之法」就可以。所以為什麼要加「所攝」這兩個字,強調的就是雖然器世間不是輪迴,但它是輪迴所攝,因為這是眾生的業和煩惱所感得的環境,這叫做「增上果」。所以有某一個部分,它跟輪迴很類似。哪一個部分?「因」是相同的。輪迴的因是什麼?業和煩惱;器世間的因是什麼?也是業和煩惱。現今我們身處的環境是眾生的業力和煩惱的產物,在這一點上它們相似,所以即便器世間不是輪迴,但它是輪迴所攝之法。

苦諦與輪迴的關係
苦諦與輪迴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三句。 三句當中的第二句:如果是輪迴一定是苦諦,如果是苦諦不一定是輪迴。 例:器世間──我們所居住的環境。

苦諦與集諦的關係
苦諦與集諦相違嗎?請問煩惱是不是苦諦與集諦的交集?首先,煩惱是集諦,這沒有爭議。請問煩惱是不是苦諦?煩惱是不是業和煩惱的產物?是。我們原先就有煩惱,因為煩惱而造業;甚至我們養成了習氣,之後在對境時再次生起煩惱,所以那個煩惱也是業和煩惱的產物。所以煩惱可不可以稱為苦諦?可以,甚至可以稱它為輪迴。為什麼是輪迴?煩惱一定是補特伽羅的相續所攝的,而且它又是業和煩惱的產物。
所以苦諦與集諦這兩者也是三句。 三句當中的第二句:如果是集諦一定是苦諦,如果是苦諦不一定是集諦。 請舉例。「器世間」,器世間是苦諦但不是集諦。
集諦只有兩種:業集諦和煩惱集諦。器世間既不是業集諦,也不是煩惱集諦,所以器世間不是集諦;集諦一定是補特伽羅的相續所攝的。
所謂的「補特伽羅的相續所攝」,簡言之,就是補特伽羅身體以內(包括身體)的所有事物。煩惱只會出現在補特伽羅的相續裡,不會出現在補特伽羅的相續之外,所以煩惱是補特伽羅的相續所攝。因此,煩惱既是苦諦,也是輪迴,也是集諦

苦諦的四種行相:無常、苦、空、無我
為什麼佛在介紹苦諦時要依次提到無常、苦和無我?首先,提到了苦諦,最主要強調的是我們所獲得的這個有漏的蘊體,這個蘊體是無常的。何謂無常?「剎那性」稱為無常。現今我們所獲得的這個蘊體會剎那剎那地改變,而且是隨著因緣而剎那剎那地改變。這樣的蘊體之所以會隨著因緣而剎那剎那地改變,是因為它「有因」。由於因會剎那剎那地改變,所以在眾多因緣聚合之後所形成的果也具備同樣的特質──剎那剎那地改變。所以一開始提到「無常」,我們所獲得的蘊體是無常的,這代表它會隨著因緣而剎那剎那地改變;由此推論,這個蘊體的形成是有因緣的。進一步思考:是什麼樣的因緣形成這樣的蘊體?是業和煩惱。如果這個蘊體是業和煩惱的產物,就代表這個蘊體是有問題的。因為形成它的因緣──業和煩惱──本身就有問題,有問題的因緣只會形成有問題的結果,所以我們所獲得的這個蘊體也是有問題的蘊體。當我們獲得了這個有問題的蘊體之後,我們會覺得不自主,而這種不自主的狀態就是被業和煩惱束縛的狀態。
這一點,我們曾特別提到:在投生之前,我們被業和煩惱牽引;在投生之後,是業和煩惱在維繫我們的生命;在臨終時,也是被業和煩惱控制而投生進入中陰。簡單來說,投生之前、投生之後、最終的結果,任何一個階段,我們都被業和煩惱所掌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處在不自主的狀態,這就稱為「苦性」。所以佛在介紹苦諦時,先講無常,再講苦。這當中的「苦」強調的是苦性,而不是苦受。
所謂的「苦性」,指的是它的本性、它的本質是苦。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它是業和煩惱的產物,它的本質是苦;甚至我們也可以說,在獲得這個蘊體之後,它為我們所帶來的絕大部分都是苦。所以從無常進一步地提到了苦。
當我們認識了這一點,我們對於自己的現狀無法忍受而想要改善時,我們就要去探究問題的根源。當我們發現我執是問題的根源時,為了要解決問題,我們就要設法斷除我執,而生起無我慧是斷除我執唯一的方法,進一步提到無我,所以提到:「故說無常苦,由苦故無我。」這是一個修行的次第。這種思惟模式與四法印的內涵完全吻合。四法印是怎麼說的?「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兩者的順序、內容完全相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