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是異常的第十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曾經寫過一篇<末日之戰之第十人理論:台肥(1722)>,不管結論是否對錯,這個社會上需要一些人勇於提出不同的看法,否則很多集體智慧的錯誤結論,會讓這個社會過得很辛苦。
還記得我在科技大學、藝術大學兼課的時候,我都一起兼課的老師溝通未來學校倒閉的困境,看著這些老師一眼茫然的樣子,似乎不知道今日賴以為生的工作,十年之後是否還存在呢?我知道當下無法感受未來的困境,一定要時序走到了未來,學校倒閉真正來臨的日子,才能體會到問題的嚴重性。
人性,著重於當下,對於未來總是沒那麼著急。
現在,正面臨大學倒閉潮,我相信這一點現在已經沒有人質疑了,不僅僅是教職員工可能失去了工作,影響整個家庭的生計,附近房子的投資客,找不到租屋的學生,也都面臨很大的困境。<3間停辦、停招的大學 包租公全完了?專家:2死1生>
我在2017年曾經提出大學倒閉三分之一的論點<台灣人不生、大學不退場,9年後學校系所少三分之一!>(2020年出版《透視未來》),當時很多人覺得怎麼可能,但沒過了幾年來到了今日,大家也覺得理所當然,甚至於可能倒閉更多家或相當數量的系所。
我一直認為有數據為基礎,長期趨勢並不會太難判斷。
讓我們回想到廣設大學政策的年代,2000年的時候正值第二團塊(1976~1982)正在念大學,第二團塊的平均出生人數還在40萬人,雖然大學數量還在增加,不過為了因應這一股龐大的就學潮,許多技職體系學校、專科學校開始升格為大學、學院,造就出今日遍地開花的窘境。
如上圖中的文章,會強調2000年的學生很多,現在學生超極少,如果知道出生人口的變化趨勢,就會發現2000年學生人數當然多...<中南部倒一片!從廣設大學到技職崩壞>
當股價不斷上揚之際,看似一片美好,但外資卻悄然退出,沒有量的股市,就好比是沒有學生的大學院校,固然讓人人以機會進入大學學習,在崩盤之前,卻也產生了許多異常現象。
為了招生,所設立的科系必須是能吸引學生,像是觀光餐飲或旅遊,甚至於以報考空姐、模特兒為訴求而增設的系所,至於一些基礎科系,像是物理化學,在學生素質未能搭配上的客觀環境,也只好走入終點。
但是這些狀似吸引學生的科系,還是會有負面的效果,如果有一所系所招生成功,其他學校聞訊紛紛群起效尤,引發一窩峰的蛋塔效應,一堆觀光系所,大家都在煮咖啡、當服務生,未來這些少子化的年輕人出了社會,一堆人擁有重複的技能,薪資又豈能提高呢?
可是對於為了生存的大學院校而言,誰管你的未來如何,我今年招不到生,明年就沒飯吃了,現實生存才是我最大的考量,只好用廣告把自己的系所包裝的漂漂亮亮,學生先騙來再說。
讓我們回到廣設大學政策的年代,1994年4月10日發起大遊行活動,成立四一O教改聯盟,其中一項訴求就是廣設大學高中;在一團混亂的改革之中,開啟了專科、高職升格之路,你升我升大家升,就如同羊群效應一樣,領頭羊跳了懸崖,後面的羊也跟著跳了下去,別說人類有多高的智慧,頂多有著當下生存的智慧。<「我沒主張廣設大學!」 李遠哲傳記撇清教改責任>
當然,現在也不是忙著批鬥的時候,只是我們的決策不要再以過去經驗當下感覺預測未來,而應該以具體的數據分析來判斷未來的世界。《請參見透視未來乙書》
我在方格子的文章,主要就是以不一樣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
  1. 數據為基礎,客觀事實為輔助,人性變數幫助調校。
  2. 2000年網路泡沫的低利率、2009年金融海嘯的大印鈔、2020年的無限QE,資金狂潮帶起來的房地產熱潮,原因在於解決經濟困境、維繫政權的最速解方就是印鈔,今日不解決,明天沒政權;但核心需求沒有改變,少子化會讓2030年之後的需求急凍化,鄉村崩潰化是一個很容易判斷的未來。
  3. 人的大腦很難控制短線操作的影響,當沖如同賭博一樣會讓人上癮放大效應;久而久之,長線看來的一個小波動,短線卻會讓人以為是大震盪,少了平穩、波瀾不驚的心,稍一風吹草動就讓自己發生投資操作上的錯誤。
從數據看世界,搭配人性的解析,就是我這片天地有趣的地方。
avatar-img
1.6K會員
807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ckie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市場焦點 市場上詢問度最高的應該就是0050、0056這兩檔基金了,以本週成交張數來說,分別第2、11名,扣除掉不同類型的ETF,則分佔1、2名。 尤其是很多新手在這波漲幅中參與,在複雜的投資市場中,ETF是一個簡單入手的工具,只是該如何選就是一門學問。 本文認為:......
被控掏空4.8億元的上櫃公司淳紳公司(股票代號:4529)董事長沈瑋,5日上午9時30分被調查局台北市調處移送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複訊後,認為沈瑋涉犯違反《證券交易法》非常規交易、特別背信等罪嫌重大,且有勾串證人之虞,向台北地院聲請羈押禁見。打造台版特斯拉涉掏空 淳紳董座沈瑋遭聲押禁見>......
各位作價差的投資朋友,不知道有沒有這個經驗? 當股票一直漲、一直漲,每天興奮的不得了,有些人已經受不了賣掉了。 繼續往上漲,只會覺得懊惱當初沒買多一點。 看著不斷噴高的時候,然後實在懊惱到極致,又買了一些,結果開始反轉向下。 急跌,會後悔怎麼沒有在高點賣出,煮熟的鴨子飛了,稍有反彈
今天是三月一日,明天開盤,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除了特定標的有其個別應注意事項外,有一些基本、共通事項必須要注意: 2月營收:2月因為是過年,一般來說,如果比去年2月還要成長就算很強了。(要注意會因為產業特性、個股個別情況而有所不同)......
數據分析專家 老王賣瓜,總是得自賣自誇一下 理財幼幼班到底有啥值得訂閱的,雖然目前一個月100元不到的金額(三月將會洽談調漲方案,預估299元),但也是一筆錢,錢要花在刀口上,所以理財幼幼班是不是一把刀呢? 我個人算是名列「大數聚專家」之一,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寫了大約90篇左右的文章,20
先從現金流量表開始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討論高殖利率的裕日車,對於存股而言,高殖利率確實是一個很吸引人的標的。 過高的獲利,難免讓人擔心,我們該如何調查呢? 會不會是借錢配息,查了一下近年度的融資活動現金流,覺得不是一家拼命借錢配息的公司。 投資活動現金流:發現獲利的主要原因是領取股利
市場焦點 市場上詢問度最高的應該就是0050、0056這兩檔基金了,以本週成交張數來說,分別第2、11名,扣除掉不同類型的ETF,則分佔1、2名。 尤其是很多新手在這波漲幅中參與,在複雜的投資市場中,ETF是一個簡單入手的工具,只是該如何選就是一門學問。 本文認為:......
被控掏空4.8億元的上櫃公司淳紳公司(股票代號:4529)董事長沈瑋,5日上午9時30分被調查局台北市調處移送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複訊後,認為沈瑋涉犯違反《證券交易法》非常規交易、特別背信等罪嫌重大,且有勾串證人之虞,向台北地院聲請羈押禁見。打造台版特斯拉涉掏空 淳紳董座沈瑋遭聲押禁見>......
各位作價差的投資朋友,不知道有沒有這個經驗? 當股票一直漲、一直漲,每天興奮的不得了,有些人已經受不了賣掉了。 繼續往上漲,只會覺得懊惱當初沒買多一點。 看著不斷噴高的時候,然後實在懊惱到極致,又買了一些,結果開始反轉向下。 急跌,會後悔怎麼沒有在高點賣出,煮熟的鴨子飛了,稍有反彈
今天是三月一日,明天開盤,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除了特定標的有其個別應注意事項外,有一些基本、共通事項必須要注意: 2月營收:2月因為是過年,一般來說,如果比去年2月還要成長就算很強了。(要注意會因為產業特性、個股個別情況而有所不同)......
數據分析專家 老王賣瓜,總是得自賣自誇一下 理財幼幼班到底有啥值得訂閱的,雖然目前一個月100元不到的金額(三月將會洽談調漲方案,預估299元),但也是一筆錢,錢要花在刀口上,所以理財幼幼班是不是一把刀呢? 我個人算是名列「大數聚專家」之一,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寫了大約90篇左右的文章,20
先從現金流量表開始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討論高殖利率的裕日車,對於存股而言,高殖利率確實是一個很吸引人的標的。 過高的獲利,難免讓人擔心,我們該如何調查呢? 會不會是借錢配息,查了一下近年度的融資活動現金流,覺得不是一家拼命借錢配息的公司。 投資活動現金流:發現獲利的主要原因是領取股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3)針對教育部高教因應少子化趨勢相關專報,以明道大學、大漢技術學院為例,分析當前「退場學校在校生安置」與「公私立學校財務惡化」兩大問題交織所產生的僵局,並要求教育部積極輔導改善。 郭昱晴表示,台灣的新生兒從1990年30萬名、2008年20萬名,到2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臺灣房價短期內不會「崩盤」,但會「修正」。房價不會「普跌」,而是兩極「分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闡述少子化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文章討論包括「少子化」與投資熱潮的角力、兩極分化、小宅化等議題。歡迎留意未來有機會分享更多相關主題。
Thumbnail
2015就說要退場,都不是新聞了~~ 私校相繼停招…5年後恐40校退場 教師離職後只能「自己看著辦」 前天(4/17)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117學年度降至最低點,新生數剩15.7萬人,屆時超過8成學生可進公立學校,私校可能招不到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2023年8月23日朋友傳來一則新聞:「避免高教人才斷層 中研院9月起調升博士生獎助學金」。那時我不假思索地說:「斷層是活該」。
Thumbnail
又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難怪我有好幾年不敢吃蛋 台灣的教育在於大學端,這個問題我在「講不完的教育」這個專題裡有提到,大學本來就是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地方,但現今的大學,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卻沒有一所死傷逃掉的大學主導人再檢討自己創辦的大學為什麼會傷亡這麼慘重?   一個不懂得檢討失敗原因
Thumbnail
怎麼人力困境講到這?  人力困境的本質是不匹配,早年台灣教育水準很差,可說是師資問題,許多歷史因素,造成現場有大量不合現代教育標準的公教人員。後來師專的成立提供小學教師,師大則是中學,幾十年後的今天,教師的產出已經過剩(反對的人麻煩看一下教甄錄取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3)針對教育部高教因應少子化趨勢相關專報,以明道大學、大漢技術學院為例,分析當前「退場學校在校生安置」與「公私立學校財務惡化」兩大問題交織所產生的僵局,並要求教育部積極輔導改善。 郭昱晴表示,台灣的新生兒從1990年30萬名、2008年20萬名,到2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臺灣房價短期內不會「崩盤」,但會「修正」。房價不會「普跌」,而是兩極「分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闡述少子化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文章討論包括「少子化」與投資熱潮的角力、兩極分化、小宅化等議題。歡迎留意未來有機會分享更多相關主題。
Thumbnail
2015就說要退場,都不是新聞了~~ 私校相繼停招…5年後恐40校退場 教師離職後只能「自己看著辦」 前天(4/17)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117學年度降至最低點,新生數剩15.7萬人,屆時超過8成學生可進公立學校,私校可能招不到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2023年8月23日朋友傳來一則新聞:「避免高教人才斷層 中研院9月起調升博士生獎助學金」。那時我不假思索地說:「斷層是活該」。
Thumbnail
又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難怪我有好幾年不敢吃蛋 台灣的教育在於大學端,這個問題我在「講不完的教育」這個專題裡有提到,大學本來就是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地方,但現今的大學,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卻沒有一所死傷逃掉的大學主導人再檢討自己創辦的大學為什麼會傷亡這麼慘重?   一個不懂得檢討失敗原因
Thumbnail
怎麼人力困境講到這?  人力困境的本質是不匹配,早年台灣教育水準很差,可說是師資問題,許多歷史因素,造成現場有大量不合現代教育標準的公教人員。後來師專的成立提供小學教師,師大則是中學,幾十年後的今天,教師的產出已經過剩(反對的人麻煩看一下教甄錄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