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股票數據之外其他必須考慮的事情

企業營運的成果及股價狀況評估,都需要以數字來呈現,投資人會借助電腦資訊科技篩選,以找出適合的投資標的,不過,有些數據用在不同特性的企業,所代表的意義並不一樣,例如同樣是20倍的本益比,對於台積電來說可能是相對便宜的價格,但對於廣達則是相對較貴的價格,而廣達過去多半可以提供大約5~6%的股息殖利率,台積電則只有3%左有的股息殖利率,今年的股息殖利率可能更低於2%,應該投資本益比較低的股票?殖利率較高會是比較好的投資標的?
有關企業營運發展的狀況,股價與報酬表現的狀況,雖然是透過數據來呈現,卻不是單純比較數據高低就能夠判斷優劣,幾倍的本益比或多少殖利率是較合理的價格,對於不同的企業會有不一樣的答案,而且不同時期的市場心態所在意的方向也不一樣,有些時候市場在意的是想像空間,像是年初的(做夢)展望,敢做夢(會炒作)的股票比較會漲,有些時候則是必須搬出真正的獲利成長數據,例如在財報季節或是公告配息時期,有績效的股票才會動。
除了利用各種數據來判斷股票之外,還有些數據之外必須考慮的事情,例如昨天提到企業的成長性及穩定性的差異,要先判斷企業屬於哪一種特質,才決定它適合用什麼樣的數據來看待,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