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1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那些曾經的努力|練習畫圖

以創作圈來說,我自認是個學藝不精的繪手。
會說學藝不精是因為從前就讀美術班和空間設計的科系,但基本功很不穩,再加上因為各種考量後就沒有繼續走這條路,現階段還需要更多的練習來補強畫技。
即使如此,還是會有想著「我一定要把這張圖畫出來!!」的衝動。畫的大多是ACG的同人圖,也就是所謂的二次創作(簡稱二創)
練習途中
練習途中
畫的頻率算是經常,一張圖快的話可以畫1-2天,慢則3-5天不等,一個月產出量約3-5張。完成度不一,有的只是塗鴉、黑白灰階,有的是非精稿的彩圖。
對我來說畫圖其實是漫長又痛苦的過程,尤其是在畫線稿的時候,老實說很多時候都是覺得痛苦想快點解脫就是了......
既然痛苦為什麼還是要畫?
這要講到我想畫圖的初衷:「我想完整呈現腦海中的想像畫面,並且分享。」
在這先說明一下我的想像畫面模式:當有個畫面進入腦海中時,會出現整體格局,但細節的地方是模糊的。那種感覺很像是看到有背景的人像照片,可以看見整體的構圖、色調、人物的模樣、肢體姿勢,大體上很完整、但想知道有什麼細節的時候就必須仔細去看。
因為腦中想像的畫面很美好,所以才更想畫出來呈現和保存。如果不畫出來反而更難過,時間一久那個畫面就會被遺忘。
而且當下要是沒有足夠的動力(或者說是衝動),就算腦中有畫面,但就是沒時間、覺得累想耍廢,也是不想動筆,然後就......什麼都沒留下,更別說是分享。
也因為如此,在有動力的時候就會急著想在遺忘之前把圖畫出來,所以對作畫速度相當要求,希望自己可以畫更快一點、追求立即完成。更麻煩的是,有時候出現的不只一個畫面,可能會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這種時候就恨不得有腦波列表機這種東西(?)手速永遠跟不上想像的速度啊~~~(哭喊)
矛盾的是,我有很容易不小心開始刻起細節的習慣,一旦開始刻、速度就會慢很多,回神過來才驚覺我怎麼又再刻了!!?(崩潰)
這也是我的基本功不穩的原因之一,為求快而沒有去理解結構、降低修改率、繪圖習慣調整、有效的練習,導致常常覺得自己畫的慢又不滿意。
因為畫的不滿意,所以需要「更努力的去練習」來提升畫技。
許多繪手都有陷入過的「不夠好」的情緒裡
即便收到來自周遭各方的人稱讚,仍然會聽到自己內心總有個「不夠好」的聲音參雜在其中,不斷的苛責著、否定著。無論畫了多少,都還是會覺得不滿意或者在完成的瞬間就成了黑歷史。仿佛每完成一張圖,都像是累加在自己身上的無名罪狀,而非隨心的創作。
但是不畫又不行(也可能是不畫會死),所以還是選擇繼續畫下去。對於「不夠好」的解法也只能靠著近乎無止盡的「努力練習」來提升畫技。
其實想提升畫技還真的就是要一直畫,不畫就不會進步。但能不能讓努力有回報的關鍵就是「該努力一直練習畫的,是什麼?」
如果是這個也畫、那個也畫...明明畫了很多圖,但畫技卻沒什麼起色,就會陷入自我懷疑的漩渦中。於是回頭檢視,我是為了什麼才開始畫圖的? 想畫到什麼程度? 要怎麼努力練習才能達成?
也因此才追溯自己想畫圖的初衷,初衷即目的。
首先我做的是在可控範圍內先暫停自我懷疑、暫停放大痛苦的情緒。因為我是屬於如果事情處理完、狀況改善後,情緒就會跟著排解掉的類型。於是就先告訴自己時間多的是,檢視完之後再回來繼續陷下去也不遲,反正讓自己感到痛苦這件事永遠都不急(事實上,還真的不怎麼急...)
但這個方法不見得適用於所有人,還是建議先找到適合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以免在開始檢視之前就先掉入「不管做什麼都不會進步」的漩渦中。
總之,就是先讓心穩定下來。
穩住了、處理好了,再從中去拆解自己的狀態是怎麼形成的:因為急著完成→沒辦法靜下心好好理解和練習→畫圖過程出錯率高、進度緩慢→畫完之後覺得不滿意→又想畫下一張→急著完成...發現自己其實一直在這樣的循環裡,在這之前都沒有覺察到。
急躁又漫無目的、想到什麼就畫什麼、什麼都畫,看似好像什麼都能畫、畫了很多,但這也造成了我「樣樣通、樣樣鬆」的狀況,接著才開始摸索怎麼校準和集中練習。
現在我把努力練習畫圖的施力點分成「集中目標」「肢體協調」這兩種。
「集中目標」的練習便是針對想加強的項目去理解和分析,更重要的是必須實際去畫來加深肌肉記憶,也就是「肢體協調」,這兩種缺一不可才能讓練習的效果最大化。

先從「集中目標」為例:
【不知道怎麼練習,只好努力的埋頭苦畫】
  • 想畫好人體骨架:努力的照著角色的外部輪廓畫。
  • 想畫好服裝質感:努力的照眼前看到的樣子來畫。
  • 想畫好光影色調:努力的用現成色票來畫自己的圖。
  • 想畫好構圖格局:努力的看參考圖來畫些什麼。
(還有很多項目,可自行代入)
不斷重複的努力畫,短期內是可以達成想要的效果。但這樣的努力會養成習慣的固定畫法,如果隔一段時間沒畫、或者換了個構圖或角度,就會不知道該怎麼下筆、停留在舒適圈。接著在畫的過程中一直不斷經歷修改、修改、再修改,改到一開始想畫圖的衝動都磨光了。
筆者的學藝不精,也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用上述的無效努力在畫圖。在意識到後才開始調整,但因為已經回不去很久了,所以矯正之路很漫長...O-
【找到施力點後】
  • 人體骨架:研究人體結構、肌肉和骨骼的樣貌。
  • 服裝質感:檢視布料質地、摺疊皺褶分布、人體穿上服裝的垂墜、剪裁狀態。
  • 光影色調:觀察光源和陰影、物件色調的各種變化,嘗試不同的色調調配。
  • 構圖格局:解析畫面的構成元素、比例分配,再去重新組合,甚至開始學習攝影概念。
再來是最重要的:不斷的畫、不斷的臨摹
這樣的施力點很硬、無趣、甚至會讓人想放棄,但是非常的穩紮穩打
種種資訊在腦中已經建立起資料庫了,隨時都能提取出來當作參考。作畫過程中的因為有這些足夠的資訊,所以知道這個部分的線條和色彩、光影可以怎麼畫。即便沒有參考圖,也可以從中找到規則去作不同的組合嘗試,最後得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接著就不知不覺把舒適圈擴大,原先不擅長的項目也開始慢慢熟悉了。
一個人養成習慣的時間是大約是21天,這段期間如果針對一個項目去做練習,相信是可以看見效果的。如果沒效果?那就再加長時間到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如果還是沒起色,那就要回頭檢視看看是否忽略了什麼,再次校準練習方向。

除此之外還有「選擇工具」
找到適合自己的繪圖軟體、筆刷、素材...等等;就筆刷來說、看是想要用預設筆刷畫到底、還是去找出適合個人習慣的設定,這也是需要去摸索的。
「選擇工具」很簡單,就分成:繼續適應始終不順手的工具or捨棄不順手的、去找更適合的。
筆者傾向如果這個工具不管怎麼努力去習慣都用不順手,就換掉試別種。
會建議「選擇工具」正是因為親身經歷過在試著換筆刷畫圖後被打開新世界的衝擊感...(原先都用畫起來滑溜溜、難畫要死的預設筆刷,後來為了減少僵硬感、加強材質才去找別的筆刷,然後一用就回不去了...作畫速度和滿意度都有提升)

再來是「肢體協調」其實這對我來說是開始動筆的大前提。
畫圖是手部肢體的精密控制
有看過《JOJO的奇妙冒險》系列作的讀者,大多會知道『岸邊露伴』這個角色。岸邊露伴是名漫畫家、而且從來沒拖稿過(表示羨慕),在進行創作之前會做手指伸展操似乎也是為了增加畫圖時的手部靈活度...
岸邊露伴的手指伸展操
這算是身為學藝不精的繪手的我一直以來忽視的部分,是在開始認真健身後才發現的。在體會過練完三頭和二頭肌之後,整隻手臂痠痛到想要高舉過頭都很困難的狀況下體悟到的。(啊~多麼痛的領悟~~~)
畫了那麼多年才發覺「肢體協調」的重要性,畢竟畫圖是靠著手部的肢體動作去進行的。無論是手腕的轉動、手臂的力量、手指的靈活度、肌肉的彈性、承受的壓力...都可能影響畫圖時的手感,畢竟手的活動度(尤其是手腕)很有限。
至少對我來說畫圖真的是個非常「需要訓練和控制手部肌肉」的動作。
以前光一條線就會一直重複畫了又擦、擦了又畫的過程,怎麼畫都畫不好、導致效率低下,為此非常懊惱。之後就學會先暫時把筆放下,然後開始做手腕和手指的活動,藉此恢復靈活度。
除此之外還有調整握筆方式、活動手腕、訓練手臂力量、放鬆肌肉並增加靈活度...等等。甚至是畫圖時的坐姿、使用的桌椅都有可能會影響畫圖的進行和畫技的進步,可能還有很多很多以往沒注意過的因素。
所以其實一次又一次的畫圖練習,不只是練習觀察力、色感、活用腦中的資料庫,也是練習如何控制手部動作去精準的畫出想畫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肌肉記憶。
以後當發現畫圖的手感不對、很不順手的話,不妨先動一動全身、或者做手指伸展運動。畢竟一畫下去可能就是幾小時起跳,久到忘記要起來活動,身體當然會疲勞,靈活度和控制力也就跟著下降了。
以上是我的經歷和心得,也是給不知道怎麼努力練習的繪手們提供方向:
  • 讓腦中資料充足,想到什麼就會立刻浮現,可以知道要怎麼畫。
  • 讓手部肌肉習慣,會記住要怎麼畫怎麼動,可以自然的畫出來。
現在我也還在練習中,希望至少可以從學藝不精升級基礎穩固的程度X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