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4|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2021.Apr.24 Challenge Taiwan 113 完賽心得

    去年十一月,2020 CT 拿到 6:35的PB時,滿心認為我如果把跑步練好,把補給做好,sub6也是有可能的。於是今年一月跟 Tino 討論後,決定以全馬破四的課表為基礎,抽出一定的時間給游泳和騎車,展開為期 16週的訓練。
    除了努力吃課表之外,還特別找B哥商借他的SLR1-Aero板輪,希望這回可以騎得又快又帥。針對去年噴掉一包GEL的問題,這回全部都用32Gi的GEL(主要是看上它不用撕,在騎車的時候吃比較方便),而且多帶一包備用。
    16個星期的訓練和調整,終於在 4/24 要驗收。其實最後兩週心情是很忐忑的,4/7跑了一個很過癮的Tempo Run,4/11游了很暢快的長距離,但在那之後各方面的狀態都略為下滑,除了累積的酸痛明顯的緩解之外,最後兩週的減量過程還蠻提心吊膽的。另一方面,天氣也來攪局,舒力基颱風眼看是會在外海轉彎不會登陸,但轉彎的時間和位置都深深影響比賽當天的天氣,下雨還是不下雨?會下多少?什麼時間下?吹什麼風?每一件事都讓我掛心,卻只能勤看氣象猜測,什麼也不能做。
    對我而言,今年另外一個重大的變更是不再單獨行動,參加了吉哥組的早餐鐵人隊,有「樂享騎乘」車隊的保母車接送,解決了鐵人賽麻煩的後勤問題。
    4/23,報到之後試游,水溫比去年十一月溫暖一些,複習踩水、水中出發。今天就是來玩水的,順便實現了在活水湖游蝶式的願望。算起來已經是第三次參加CT113了,熟門熟路的把單車和轉換袋搞定,就很爽快的去等著跟大家一起晚餐。吃到一半看著窗外的雨,想起沒有做防水措施直接淋雨的單車,唉,這下回去得好好保養了。
    跟兩週前的普悠瑪相比,這週末活水湖的水位低了大概一尺,非常適合站在平台上用淺跳式入水。隨著五分鐘一梯次的下水順序,賽前的最後半小時似乎突然變得緊湊起來,五.四.三.二.一.砲響,起跳出發。
    今天的呼吸一直順不過來,常常要用划二換一,但我知道自己二換一容易歪,因此要搭配更多的抬頭定位來修正航線。最順的一段路是在去程的後半,開始看見紅色的浮球,決定遠離岸邊直撲而去,只是這次選擇迴轉的路徑比去年靠近浮球,連帶的就有更激烈的水中格鬥,在這邊我看見了一頂藍色泳帽,代表我被晚5分鐘出發的後一梯次追上了,慘~~~枉費賽前還跟 Eric Yang 說一起追擊灰色黑色泳帽的,結果才到折返點就被後面的逮到了。回程一直都是讓我比較苦惱的,那種「怎麼都沒有在前進」的感覺比去程更明顯,只能定下心來一下一下的把水推完。其實以GPS路徑來看,回程是比去程更乾淨俐落的,這可能得利我更勤於定位吧。
    上岸,按錶,45min,比去年慢一些,看能不能在後面討回來。
    T1吞了一包GEL,牽車出拱門,自認為今年T1比去年順暢,但實際上多了一分鐘,不知道到底怎麼浪費掉的。但至少今年有記得把卡鞋的魔鬼氈解開,可以順利上車出發。
    有了過去半年的功率資料作為參考,Tino 建議踩 150W 就好了,不要在上坡硬拼,於是今天上坡或者逆風只要覺得累,就低頭看一眼功率,笑一笑安心的降低輸出。鑑於去年噴掉一包GEL的慘痛經驗,今天乖乖多帶一包備用膠,然後每 15km 很認命的吞掉一包。今天大致上而言吹東北風,去程會比較多逆風,回程則會稍微順風。過了 30km 左右雨勢有點明顯,風鏡上面滿滿水珠卻又沒辦法擦。
    過了八嗡嗡的補給站,奮力爬上那個惱人的上坡之後,開始邁向回家的路。跟去年相比,現在更習慣趴 Aero Bar 了,在回程的幾個下坡路段都能很放肆的趴著向前衝,一度在下坡想看自己能踩多快,最後只踩到 58 沒有上到 6 字頭。回程的路上又是算數學的時間,估計完成時間是2:50,於是回程每公里就開始計算是快了還是慢了,會不會超過2:50。回程的路上覺得大腿內側有摩擦的灼熱感,莫非腿又變更粗壯了?算著數學打發時間,很快的就回到了中華大橋上,今天沒有F-5E/F起降的轟鳴聲,就這樣平淡的進入森林公園。一個小插曲是下橋之後開始準備脫鞋子,結果在進入森林公園前的石板路面,因為單手控車而差點落馬,還好穩穩的抵達通過。
    截至目前為止,游泳比去年慢,騎車比去年慢,看來今天sub6是不用想了,但好好跑的話,635的PB和630的關卡也許還有機會挑戰一下。在T2或者路跑剛出發沒多久,就似乎按錯了碼表,讓FR935變成了暫停狀態,大約在500m之後發現,後續的距離判斷就只好跟路標交叉比對之後靠心算了。離開活水湖的時候遇上迎面進入的吉哥嚷著他今天爆了,只是我自己也沒好到哪裡去。大約5k左右進入公園裡的折返路段,小腿就開始蠢蠢欲動的醞釀著罷工,才跑了1/4而已啊~~~只能低聲安撫著雙腿,試著調整跑姿找一個比較不會被雙腿抗議的方式前進,但整體而言效果不大,我只能逼自己在補給站中間不要停不要走,把自己穩穩的帶出森林公園,進入馬亨亨大道。一進入馬亨亨就拿到一包冰塊,趕緊塞進衣服背後協助降溫。
    整條馬亨亨就是今天最開心的一段,每隔幾百公尺就有一個補給站,而我就很沒意志力的站站停,一點水或運動飲料都好,某種程度上是給自己一點點休息的機會。過了折返點之後,在這一段路上第三度遇上吉哥,問起樂享騎乘私補站的距離,看來狀況真的很不妙。請他加油堅持住之後又繼續上路。也在這一段路上遇見無敵醫師,自從2016柏林馬認識無敵之後,每次總是驚嘆他能一邊比賽一邊拍下張張美照。今天看來無敵沒有要拼成績,所以才會落到我後頭去了。
    應該在 15km 左右一陣嚴重的抽筋襲來,哀號的同時竟然被 Eric Yang 追擊到了,被領著到不遠處的瘋騎雲泳補給區去好好噴了肌樂,試圖讓剩下的距離好過一些。重新進入森林公園,補給站之間的距離恢復到「正常」的水準,就很難逼自己一直跑跑跑下去,偶爾還是會走一小段來調節一下,小走幾步之後不敢多耽擱,寧可用六分半的速度咬牙跑著,也好過在路上煎熬著。
    倒數1.5k左右是力愙的補給站,補給站前前後後那些酸言標語實在太激勵了,比起那些「轉個彎就到了」的迷湯,這些酸溜溜的標語出現在這裡,在會心一笑的同時總讓我想趕快看到下一個又寫了什麼
    今年的路線小修,不用在海巡署前面很厭世的折返跑,離開海邊就直奔會場鐵花村而去。最後這一小段路很想提速但又怕抽筋,只能穩穩的向前推進。翻過終點附近的地形之後,終點拱門再次進入視線範圍內,這一小段路觀眾超多,寧可被後面的超過也不想抽筋或者跌倒,維持住推進的節奏,過線,停錶,轉身向賽道和志工們鞠躬道謝之後,就開心去領完賽物資了。
    跟普悠瑪的跑步路線相比,我一直都覺得CT的路線規劃比較有趣。以113而言是活水湖一圈,森林公園一個折返,馬亨亨一個折返,而不是一直在馬亨亨上面折返跑。從heat map看起來,今天的速度維持得還不錯,就是那些藍點(補給站)浪費了太多時間了...haha
    賽後總結算,游泳多了2min,T1多了1min,騎車多了5分多鐘,T2省了快要1min,靠著跑步進步24min,一舉把PB再向前推進到6:20,沒有達到A標(sub6),至少守住了B標(sub 630)。6小時大關就留給下次吧。
    賽後檢討:
    游泳要練到去年的43min以下,甚至挑戰sub40可能不是短期內可以達到的,今年45min大概就是可以接受的下限了,試著讓自己再更放鬆一點,穩住三換一或者四換一的節奏,可能是現階段的重點。水中定位比以前熟練了一些,可以考慮適度遠離池邊了。
    T1不知道到底在摸什麼,再多練吧。
    騎車的平均瓦數比去年降低,但時間也比去年退步,高框板輪的優點目前看起來還不明顯,不用急著砸錢買板輪,如果希望用更「省油」的方式完成這一個階段,想辦法把FTP拉高可能更有意義。(是說板輪比較帥,可以增加「心靈瓦數」,不知道算不算個升級理由...XD)
    靠著不穿襪子跑步,在T2榨出將近1min,還想進步就得再想一想了。
    跑步是這次訓練的主角,也順利在這一個階段榨出了超過20min。以Garmin的資料來看,停補給站的時間高達15min,顯然我低估了補給站對成績的殺傷力。理論上這次的訓練,我應該可以用6分出頭的速度輕鬆巡航,但以當時的狀況仍然做不到,顯示前面的騎車有點過度操勞。說到底跟去年11月的檢討一樣,得想辦法用更經濟的方式,把自己帶出T2,然後讓平常的跑步訓練得以發揮。
    明年已經報名完成了,活水湖我們2022年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