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電影心得|醉好的時光:如果酒精是為了滋長年歲

在朋友即將滿30歲的前夕,我們在一貫吸菸的車棚聊天。
「30歲好像就是一個……」後面的語句還沒找上他,那個空拍讓急性子的我有點不耐,急忙補上話:「是一個坎吧。」
「坎你媽啦,」髒話是慣用語彙,這回他應答地很快。沒有人想要遇見坎,就像不願聽到國師說,你的星座將在下半月遇見水逆那樣。
30歲究竟值不值得作為一個分野討論?還是不論蛋糕上的蠟燭以何等符號更迭,我們都仍是在早晨以咖啡、保健食品維持清醒,又在深夜以酒精、安眠藥讓自己麻痺、沈睡呢?
photo from:好威映象Facebook
photo from:好威映象Facebook
由丹麥導演湯瑪斯.凡特伯格執導的電影《醉好的時光》2021/3/5在台灣上映,已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項提名。
酒精、酒醉、中年這些故事設定元素,起先讓我有酒品業配、勿過量飲酒宣傳片、《同學麥納斯》等聯想。觀影畢,當然完全顛覆了想像。
相較於其他訴說中年議題的電影,《醉好的時光》最討喜的部分,莫過於將場景設定在校園。四位中年大叔以「讓身體維持在0.05酒精,能表現出最好狀態」的實驗,開啟不同於日常的生活。
而所謂最好的狀態,是藉由酒精,能說青春的語言、展現血脈賁張青少年的行徑,在「年輕人」、「中二」往往有負面表意的現今,這個好也無疑肯認了,年少輕狂需要勇氣、也耐人尋味。
「我沒做什麼事,也沒遇見什麼人,」開場男主角為其四分之三人生下的註解,蕩漾在瘋狂行徑後設的遺憾中。
生命本來就該是繁殖後就消失,更何況我們什麼也沒有留下。也或許我們曾留下些什麼,但只是相信的事愈來愈少。
兩個世代在教育的場景下重疊,撇除教學相長等老生常談,共同渴望的也許是活下去的勇氣。在明知道平凡的劇本中,些許欺騙、鼓勵也好,能夠得以不凡的自身信念。
最讓我驚喜的,也許是丹麥的考試制度,跳脫文化資本先決的書寫方法,不以精緻符碼、單一答案囿限思考,而是以口頭論述,判別你的了解程度、資訊含量。縱然必須理解的知識篩選標準仍屬專斷,但比起絕對對錯的是非、選擇題,及中產階級帶有優勢的手寫申論題,這樣相對自由的測驗方法值得學習。
最後,我也嘗試了劇中令中年大叔們為之著迷的調酒賽澤瑞克(Sazerac),以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加入少量艾碧斯(Absinthe),冰塊冰鎮後,噴附柳橙皮油添味。但對於不愛威士忌的我來說,還是回歸酸甜的妹酒比較合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