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0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秦王朝-秦王,不是嬴政】

十三歲的少年嬴政,即將展開他征服全中國的人生。
屁蛋。
整個春秋戰國,二十歲之前當上國君還能掌權的人,不存在。嬴政這時候不過就是個吉祥物,象徵著權力仍在他父親:秦莊襄王的派系手上。
真正的執政者,當然是莊襄王最信任的丞相呂不韋。
當時秦國的領土廣袤,已經佔了中國的三分之一。聊三國的時候,很多人把領土大就是贏當成鐵則,來表述魏晉必勝。其實看戰國消長,就會很明白那不過是結果論。
秦國不是天生大老二,也是慢慢練成的。
有領土,也要有人。有老百姓,更要有人才。
秦國從商鞅變法以後,是戰國名士們的首選。可別小看了這些說客名士。戰國時代的各國,文字語言並不統一。所以想當個說客,你最起碼就要有多國外語專長。
除了本國多學個秦語還是基本功而已。要像蘇秦張儀這種各國都能嘴,那可得在語言上下多少苦功?
有外語專長,出身大學派。參加過辯論比賽,擁有論文著作。更重要的當然是要有國際觀。能做到這些,才能夠成為頂尖的客卿。人才自古定義同啊(咦?)。
這種高級人才的來源,自然是教育。
戰國時代的教育並不普及,齊國則算是學風最盛。
有個齊國公子名叫田文,就從中發現了藍海市場。全才難得,把被刷下來的偏才們聚在一塊,小兵也能立大功。
這位田兄,就是養客始祖孟嘗君。
養客不到三千,莫說你是公子。當時各國陸續有四個卿大夫,達到了後宮三千……門客三千的標準,被稱為戰國四公子。
注意囉,是陸續。
事實上,四公子的門客之間,也是有流動的現象:今日入平原君門下,明日改投信陵君。門客隱隱然成為了一種全新的戰國軍備競賽,讓人再也不能忽略這些雞鳴狗盜之輩。
廢話了半天,要說的就是,呂不韋決定加入這個新領域的門客大賽中。
不韋兄在秦國,是客卿。秦國客卿掌權歷史悠久,向來是國君換人,客相換腦袋。不是改變想法,是客相基本就要被砍頭。
呂某人卻打破了歷史慣例,在太后的支持下,即使國君換人仍繼續執政。
事實上,不只嬴政的老母支持他,最重要是當年呂不韋說服的華陽夫人,如今的華陽太后,仍然在世。
但商人出身的呂不韋也明白,寵不可恃。他自己就拿這套理論捧異人上位的。所以,呂不韋大開方便之門,一方面是跟戰國四公子較勁。另方面也是要坐實他在秦國的權力地位。
而呂不韋也對門客經營之道頗有研究:他特別加強了聘用士人這一塊。這不是公子收食客的程度,而是更靠近國君招募客卿的手法。
呂不韋默默的站在了國君與公子的中間。呂不韋的地位是穩固的。朝廷中沒有人可以挑戰的。
但不代表外圍領地沒有。
秦國數百年來,已經演變成以戰立國。最重要的臣子,也變成了將軍。這時,秦國的三大將軍是蒙驁、王齕、麃公。
秦王政元年,晉陽就發生了叛亂。三大將軍之一的蒙驁奉命出擊平亂。
二年,卷縣反亂,麃公迎戰。
三年,王齕掛了。
遠征軍兵權幾乎完全落在蒙驁頭上,陸續對韓魏發起侵攻。一直到秦王政七年,蒙驁征戰不休,直到戰死。
其中只有信陵君率領的五國聯軍,曾經成功擊退蒙驁。
在蒙驁戰死後,嬴政的弟弟成蟜突然決定叛變。
這一年,嬴政二十歲……他的弟弟十幾歲,說話最好是有人會聽。更見鬼的是,成蟜其實是跟蒙驁一起遠征,做為另一路的主帥。
成蟜身邊必然有至少一位真正帶兵的大將,要反也是他反,成蟜不過是被操控而已。這段學界也是眾說紛紜,有一派說法相信,「蒲鶮」才是這次叛變的元兇。
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將軍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
史記是這樣寫的,有興趣可以自己解謎看看。
這一年,對嬴政來說最重要的,可能不是這場莫名其妙的叛變。而是他老母封了一個宦官「嫪毐」為長信侯。
無故封賞,非奸即盜……
或許正因為嫪毐在沒有充分功績之下封侯,才讓嬴政有了警覺跟突破口。
九年,嬴政對嫪毐下手,嫪毐反亂。亂平後,一路追根究柢,將呂不韋廢黜。
秦王政身上有三大懸案:身世不明、成蟜之變跟嫪毐之亂。神秘的是,這三大案都是來自於史記的獨家記錄。
而且跟呂不韋此人一脈相承。
試想,如果呂不韋並沒有跟趙姬存在著曖昧關係,那後續的邏輯,其實就不成立了。
有一派研究指出,嬴政初年,由於他的阿嬤夏太后(異人生母),跟他爸的養母華陽夫人都還在世。所以其實秦國外戚可以由地域性分為三派:韓派(夏太后)、楚派(華陽太后)跟趙派(趙姬)。
其中最有實權的,應當是楚派。因為華陽太后是正宮。所以呂不韋要坐大,跟楚派的關係肯定最緊密。
也只是其中一個研究而已。
隨著嬴政的上任,秦史的複雜程度也越發高漲起來。我們很難在這裡就判定,秦王政九年之前,真正的掌權者究竟是誰?
是史記鞭數十仍不解恨的呂不韋?
是外戚至尊,直到秦王政十七年才過世的華陽太后?
又或者是春秋套路,卿大夫共治?
坦白說,我個人選三。
呂不韋並沒有得到商鞅范雎那種權力,這表示身為一個客卿,他的後台不如單一「王」有力。
如果說是華陽太后當政,那麼秦王政十年之後,為什麼老阿嬤又不管事了?
其實秦王政九年,有一件比嫪毐之亂更重要的事情。叫做嬴政行冠禮,史記也寫下了「帶劍」。
大政奉還了。
這才是秦王政在九年開始雷厲風行的主要原因,不管之前主政者是誰,秦王政在這一年都得回了權力。
而他首先選擇對付老媽的姘頭。
第二個對付呂不韋。
……意思是,秦國的外戚三大派系,頗有結果論的味道。
事實上,嬴政並不是從三大派系中搶回政權,反而是先得回政權,才對派系下手。然而,阿公昭襄王想要擺脫傀儡身分,也需范雎老師相助。秦王政的幫手究竟是誰?
史記告訴我們是李斯。
事實肯定不是,如果是李斯,那就不會有逐客令跟諫逐客書了。
目前還是只能相信,天縱英才的秦王政練了渾天寶鑑奪得大權吧(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