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敘說:創傷的自我治療

    鹿林山
    鹿林山
    我生命中的二件重大創痛,一件是母親的離世,一件是老公罹癌過世。
    1992年我跟父母在板橋大漢橋附近出了一場車禍,事件發生20分鐘後母親就在醫院宣告死亡。母親的離開對我衝擊非常之大,很多話來不及說,很多事來不及做,我實在無法面對。當時我以為:如果母親是罹癌過世,我們還有時間可以講講話,也許就不會那麼痛了。不過我錯了,等老公罹癌過世,才發現只要親人離開就會讓你痛徹心扉,只是痛的形式不同。雖然癌症的病程有一段時間,但還是有很多的話沒能說,很多事情無法完成。
    這二大創傷,我都透過敘說,團體的自我探索或是書寫進行了整理,雖然邊寫邊哭,痛哭流涕,終致獲得了內在的力量。這二個事件都是分個階段整理。母親離開約莫8年後,我才開始整理了一頁A4。12年之後,才將整個事件書寫出來,整理出我對母親的依附,以及母親對我的影響。不過,我一直沒有跟母親正式告別。
    老公是2006年發現罹患肺腺癌,2007年離世。他生病的時候,我就已經書寫了一部分,直至2019年,我才將他整個生病至離開的過程整理完畢。透過自我整理,釐清了一些困惑,打開了心結,也算是對他做了告別。
    2007年書寫時,我定的標題是「傷痛」,2019年定的標題是「人生的功課」,從標題就可以看出我整個心情的轉折。我一直在思考要不要二個檔案合併成一個,但又覺得每個階段的文字口氣不同,有其意義,所以最後還是維持原來的形式。
    總之,每個人有自己的步調和方式,想整理就整理,不想整理就先放著,等哪天覺得該面對了就會開始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生命就是不斷地體驗與回觀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