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我兒》:信任不信任也是我兒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pple TV+的電視劇從來不算熱門,早前免費訂閱一年時,我也只在Apple TV+看過兩齣電視劇,一齣是《靈異女僕》,一齣是《捍衛我兒》(Defending Jacob)。
《捍衛我兒》是八集完的短劇,由美國隊長基斯·伊雲斯主演,他當然是吸引我看此劇的元素,但另一個原因還是這齣劇的劇情。
劇情講述主角一家三口就像模範家庭,父親是檢察官,母親是老師,他們就讀初中的兒子Jacob乖巧又聰明,每天的生活規律而幸福,然而,某天Jacob的同學被殺,父親原本參與調查,但隨著Jacob成為嫌犯,父親也被懷疑包庇兒子……幸福家庭在一夜之間崩塌。

信任不信任

父母當然都信任自己的孩子,一向乖巧的兒子怎麼可能是殺人兇手?況且他才十四歲,怎會殘忍殺害同學?雖然出現越來越多證據指證兒子就是殺人兇手,但是父母依然相信兒子是無辜的。
於是,他們不停尋找證據要證明兒子清白。但越是追查下去,便出現越多不利的證據,也讓他們發現許多兒子不為人知的一面。他們眼中認真讀書、正直善良的兒子,在同學眼中根本不是善男信女。
面對警方調查時,同學們雖然都說不知道兇手是誰,但在學校的討論區中,卻將矛頭指向Jacob,就算沒有任何證據,大家都認定他就是兇手。
他有殺人動機,死者的衣服有他的指模,他隱瞞見過屍體、他藏有軍刀……
面對四方八面的指控,他們能堅持信任孩子是無辜嗎?
證據不斷疊加,讓母親的信心開始動搖,但父親依然不為所動,甚至決定要獨個兒追查真兇,因為只要真兇出現,就代表兒子是無辜的。
父母真的能無視所有證據,百份百信任自己的孩子嗎?為甚麼父母非要信任自己的孩子不可?父母眼中的孩子,只是他的其中一面,誰都無法百分百掌握另一個人的心思啊。
因為是自己的孩子,我最了解他了。這樣的想法只是盲目的信任,這是親情最大的覊絆。

有罪還是無罪

到底兒子有罪還是無罪?父母心裏的答案當然不代表真相。
然而,真相到底是甚麼?如果真相只有真兇一個人知道,該如何確定兒子的否認是真心還是謊言?該如何排除一切可能性將隱沒的真相抽出來?
不管有罪還是無罪,兒子還是自己的兒子,就算他是惡魔,他依然是自己的孩子,父母可以用最大的愛看待兒子,但死者的父母呢?還有其他學生的家長,以及附近的鄰居,這些人沒有任何愛的負擔,所以只看客觀證據。當證據指證Jacob是兇手,大家便相信他是兇手,於是媒體未審先判,外界落井下石,殺人者固然需要受罰,但是殺人者的父母有必要同樣受罰嗎?
別人的質疑不會間斷,外界異樣的眼光只會不斷增加,再也回不到最初。就算能熬過外界施加的壓力,但又該如何面對自己的良心?
如果兒子真是殺人犯,哪一個父母能心安理得渡過餘生?這個惡魔真的是我養成的嗎?明明教導從來不缺,為甚麼他會變成惡魔?他本性不是如此的……當父母發現任何藉口都掩蓋不了真相,他們要承擔兒子的罪嗎?

又回歸到信任的問題

如果真相一直缺席,那又回歸到信任的問題。
父母不是法官,從一開始就不能客觀面對種種證據。
從信任到質疑,中間經過多少矛盾的心理衝突?我想信任自己的兒子,但是那些證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不管面對多少證據,父母只是想親口聽到兒子的剖白。兒子承認犯案的話雖然令人心痛,但至少解開了心裏的謎團。然而,要是兒子否認,又是否能坦然接受他的自白?
外人的懷疑易來易去,但是來自最親密的人的質疑卻難以拔除,疑心一旦形成便像生了根般一直紥在心裏,那是永遠的傷口。
到時再談信任已經沒有任何說服力。

值得看嗎?

《捍衛我兒》拍得精緻,但這並非法庭攻防戰,也不是追查真兇的緊湊劇情,反而帶著一份文藝腔,以冷靜的鏡頭緩慢地捕捉這個家庭在面對巨變時的掙扎和煎熬,在信任與質疑之間不斷拉扯,慢慢堆積出扣人心弦的結局。
我很喜歡這劇的節奏,沒有過份渲染,緩慢的推進反而讓我看得更著緊。
這劇的重點不是在於追查真兇,而是一個家庭面對謀殺指控的心理轉折,還有社會各界對這宗謀殺案的處理和應對都有令人深思之處。
總的來說,此劇值得推薦。況且,Apple TV+拍的劇集跟看慣的美劇就是有點不一樣,可以帶來一點新鮮感。
avatar-img
105會員
750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已經買了好幾本加納朋友的書,但一直放著沒看,這本《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一看書名就是我喜愛的類型,所以便先看這一本,並與另一本小說《時空裏的沙漏》搭成“扭轉未來”的主題閱讀書單。 《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分成兩部份,前半是〈平坦〉,後半是〈崎嶇〉,兩部份予人的感覺大不同。 前半以男主角的角度書
我是被劇情介紹吸引而看這本《殺人者的記憶法》,韓國小說我真的看得不多,算是一種新體驗吧。 《殺人者的記憶法》講述一個“已退休”的連續殺人犯患上老人痴呆症,無法好好記位新近的記憶,卻對年青時犯下的連續殺人事件記得一清二楚。他居住的社區最近也發生連續殺人案,他覺得對方的犯案手法跟他很相似,而且他懷疑那
一個人的自信心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決定,對要辦的事有十足的把握,覺得自己應付得來,有信心做得到、做得好,自信心便漸漸培養出來。 孩子的自信來源應該是做好自己,而不是做得比別人好。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孩子做事前,只需要問自己有沒有信心做得到,有信心便行了。然而,不知甚麼時候開始,孩子做
因為中文名《三人要守密,二人得死去》實在很搶眼,所以一開始便將這劇力入片單,初登場時不斷有人談論這劇,大家都說結局很爆,為免會踩雷,所以盡快將劇看完,以免被爆雷失去驚喜。 所以,放心,這篇不爆雷,可以安心看。 此劇的英文名倒是正正常常的Behind her eyes,一直要到最後才明白劇名意思,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事實上這月的主題原本
單戀真是一件自虐的事,但自虐也有自虐的快感。 誰不想兩情相悅共墮愛河?又或追求者眾倍受寵愛? 陷入單戀的原因簡單得令人悲哀。 我愛的人不愛我。 樂觀一點說,還未愛我。 如果我感受到一絲絲愛的肯定,那就不是自虐的單戀。 告白了,被拒絕,然後繼續守候,遍體鱗傷仍不放棄,那是最傻的執念。 暗戀比單戀還好
雖然已經買了好幾本加納朋友的書,但一直放著沒看,這本《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一看書名就是我喜愛的類型,所以便先看這一本,並與另一本小說《時空裏的沙漏》搭成“扭轉未來”的主題閱讀書單。 《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分成兩部份,前半是〈平坦〉,後半是〈崎嶇〉,兩部份予人的感覺大不同。 前半以男主角的角度書
我是被劇情介紹吸引而看這本《殺人者的記憶法》,韓國小說我真的看得不多,算是一種新體驗吧。 《殺人者的記憶法》講述一個“已退休”的連續殺人犯患上老人痴呆症,無法好好記位新近的記憶,卻對年青時犯下的連續殺人事件記得一清二楚。他居住的社區最近也發生連續殺人案,他覺得對方的犯案手法跟他很相似,而且他懷疑那
一個人的自信心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決定,對要辦的事有十足的把握,覺得自己應付得來,有信心做得到、做得好,自信心便漸漸培養出來。 孩子的自信來源應該是做好自己,而不是做得比別人好。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孩子做事前,只需要問自己有沒有信心做得到,有信心便行了。然而,不知甚麼時候開始,孩子做
因為中文名《三人要守密,二人得死去》實在很搶眼,所以一開始便將這劇力入片單,初登場時不斷有人談論這劇,大家都說結局很爆,為免會踩雷,所以盡快將劇看完,以免被爆雷失去驚喜。 所以,放心,這篇不爆雷,可以安心看。 此劇的英文名倒是正正常常的Behind her eyes,一直要到最後才明白劇名意思,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事實上這月的主題原本
單戀真是一件自虐的事,但自虐也有自虐的快感。 誰不想兩情相悅共墮愛河?又或追求者眾倍受寵愛? 陷入單戀的原因簡單得令人悲哀。 我愛的人不愛我。 樂觀一點說,還未愛我。 如果我感受到一絲絲愛的肯定,那就不是自虐的單戀。 告白了,被拒絕,然後繼續守候,遍體鱗傷仍不放棄,那是最傻的執念。 暗戀比單戀還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因為鼻竇炎睡不好,花了一天的時間把Apple TV上的《捍衛雅各》(Defending Jacob)看完了。心有所感。以下有雷。
Thumbnail
這個故事除了充滿了懸疑和驚悚的元素之外,基本上是「邏輯推理問題」,讓人不禁思索到底誰是才鬼。我試著分析看看: . 1.爸爸: 兒子說保姆提到世界有鬼,爸爸的反應是立即讓兒子收拾行李,這可能是因為爸爸知道一些事情。當爸爸說「我沒請過保姆」時,暗示可能保姆是鬼。 但如果爸爸是鬼,他如何和兒子
Thumbnail
隨機殺人犯的家屬試圖在輿論指責之下生存、重新開始。 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無法走出陰霾,最終導致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破裂。 專門替重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因為害家人受到正義魔人死亡威脅,在志業與家庭的衝突中掙扎。
Thumbnail
《雙面女弒親案》,昭顯並非親子關係的危險及脆弱,當然也無關乎疾患或人的先天道德或屬性。那只是一個這方逼迫,那方反抗無能,雙方都被倫理及情感束縛,最終以解放惡意鑄成的悲劇。
這是一部詳細描述在離異家庭中適應困難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的電影,也是描述自殺者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是沒有求救,而是求救的訊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Thumbnail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子女發生重大事故時,無論是被傷害還是傷害別人,為人父母的在第一時間往往義無反顧的站在孩子這一邊,可置理智、道德、規範於度外,可拿名聲、操守、性命來交換--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模式,源自於親子間純粹天然的情感,但卻可能走火入魔。最近在Netflix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2》將這個現象發揮得淋漓盡致……
因為鼻竇炎睡不好,花了一天的時間把Apple TV上的《捍衛雅各》(Defending Jacob)看完了。心有所感。以下有雷。
Thumbnail
這個故事除了充滿了懸疑和驚悚的元素之外,基本上是「邏輯推理問題」,讓人不禁思索到底誰是才鬼。我試著分析看看: . 1.爸爸: 兒子說保姆提到世界有鬼,爸爸的反應是立即讓兒子收拾行李,這可能是因為爸爸知道一些事情。當爸爸說「我沒請過保姆」時,暗示可能保姆是鬼。 但如果爸爸是鬼,他如何和兒子
Thumbnail
隨機殺人犯的家屬試圖在輿論指責之下生存、重新開始。 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無法走出陰霾,最終導致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破裂。 專門替重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因為害家人受到正義魔人死亡威脅,在志業與家庭的衝突中掙扎。
Thumbnail
《雙面女弒親案》,昭顯並非親子關係的危險及脆弱,當然也無關乎疾患或人的先天道德或屬性。那只是一個這方逼迫,那方反抗無能,雙方都被倫理及情感束縛,最終以解放惡意鑄成的悲劇。
這是一部詳細描述在離異家庭中適應困難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的電影,也是描述自殺者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是沒有求救,而是求救的訊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但事實既然是主觀的,我們又該如何取捨?證據(Evidence)。電影的進行方式讓所有觀眾都像故事裡頭的角色一樣,角色知道多少,作為觀眾的我們就知道多少。既然裁判是依照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得出,那這個故事裡頭的證據又說了什麼?
Thumbnail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Thumbnail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