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豬隊友還是神伙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經有位檢察官因為懷疑讀幼稚園的女兒被同學欺負,帶著警察到園裡對著那稚齡幼兒凶狠問案,引起社會軒然大波。其實像這樣因為關心孩子而衝到學校找老師理論的家長非常多,但是這樣的家長,究竟是孩子的神伙伴?還是適得其反,變成孩子健全成長的殺手,是教養上的豬隊友?

    記得我那對雙胞胎女兒AB寶在小學畢業時,因為她們讀不同班級,因此有機會兩個人分別都得到市長獎,學校要她們寫一段感言佈置在牆面上,我們問她們怎麼寫,B寶愣愣地就朗誦出:「感謝老師的教誨與家長暗中的協助…」

  我們一聽,捧腹大笑,「什麼嘛,暗中的協助,好像秘密情報員般!」,相信老師們看到也一定覺得真是滑稽,只是B寶還是一副理說當然的表情:「咦,有錯嗎?!」

  其實也真的沒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確需要老師與家長彼此密切的合作,但是,無論如何,在學校裏,還是以老師為主體,家長再怎麼關心,還是屬於協助的角色,一定不能喧賓奪主,造成老師的壓力,因此,理論上,在班上所有同學的眼中,應該是看不到家長,或「明星家長」的,所有的家長應該隱身在老師背後,屬於「秘密」的地下工作者。

  我相信有兩種家長會令老師頭痛,一種是漠不關心,另一種就是太投入,整天提供意見,天天出現在學校。雖然家長若能夠適時的協助老師來塑造班級氣氛,讓孩子在活潑且和諧的班上過著他們人生中最初的社會化學習,我想是很重要的,畢竟小學階級正是價值觀建立的時候,同儕互動的影響逐漸會凌駕家長的耳提面命,因此,班級的氣氛是相當關鍵的,既然老師是班上的靈魂人物,老師情緒是否因為安心而穩定,因為得到肯定而快樂,在在都會影響到孩子們潛在性格的發展,這一部份在學業成績看不出來,卻遠比課業來得重要。

    當然,我相信很多父親很忙碌,根本沒有空陪伴孩子,雖然不至於變成事事為孩子挺身而出的豬隊友,但是也可能做不成孩子的神伙伴。不過我總是相信,只要多用點心思,工作與扮演稱職的爸爸之間是可以相輔相成,達到雙贏效果的。

    因為即便再忙碌,還是會有星期假日,還是會有機會回家時看到還醒著的孩子們,若真的不能,一定要想辦法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或是努力找出在工作空檔與利用假日跟家人在外面約會碰頭的機會。

    若是每次回家時都已經太累,實在沒有精神與孩子做積極正面且愉快的互動時,一定要偶爾請假,養精蓄銳,安排值得紀念的特別時光或可供回味的經驗,比如一起探險,或別出心裁地慶生……等等。

    對於大人,忙碌的工作使得時間過得非常快,不經意中,一年一年就過去了;然而對每分每秒都在成長變化中的孩子來說,每個階段都是永遠不再有的時刻,工作可以重新開始,孩子長大卻是無法重來的。

    如果能夠調整上班時間或起床作息,陪孩子上學或許是難得的互動時刻。有個朋友說,他女兒上高中、大學時,每天早上由他開車接送,在車上是與孩子相處聊天最佳時刻,沒有閒雜事務干擾,兩人「肩並肩」的相處形式取代了「面對面」的緊張感,通常在這種情境下,孩子比較容易敞開心胸。

    當然,不只開車可以創造這樣的「親密神聖空間」,一起洗澡,一起洗菜煮飯都可以。只要當爸爸的可以用心,在忙碌生活中,每個星期安排幾段這樣的時間應該是不會太難。可能的話,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一些儀式性的時刻,每年安排幾次特殊的珍貴時光;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幾個家庭的力量,一起來陪伴孩子,這也是忙碌父親的教養祕訣。

    在孩子讀小學時的暑假,是如寶石般珍貴的時光,每年我們總會邀幾個家庭,大家輪流負責照顧,讓孩子住到不同的家庭裡,除了可以體會不同的生活外,不同的家長還可以針對每個人的專長興趣或人際資源,幫孩子安排不同的學習主題。因為孩子是跟一群要好的朋友在一起,所以任何學習都像是玩耍一般有趣。

    我跟大部分的父親一樣,是個忙碌的上班族,而且我還有很多業外的興趣與志業,所以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多,但是我總是非常用心的尋找各種工具與方法與孩子互動,讓每個親子相處的時間都有實質的心靈互動,並且善加利用「情境」的力量,事先準備好適當的環境,鋪陳出恰當的氛圍,那麼一切我們想要的效果,就會水到渠成。

    總之,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真的放手讓孩子自主決定,這種主動性是有效學習的基礎,尤其孩子中學到大學這個階段,真的是成長學習最迅速的時候,只要有動機,在各個方面進步的速度是令人吃驚的,從一次次的旅行中,看到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就放心讓孩子單飛了!
寒假春節大概是一年裡面父母與子女共有空閒時間最長的假期了,雖然暑假對孩子來說放得比較久,但是通常都會被送到安親班或補習班上課,同時父母親也得上班沒空,反而寒假裡有農曆過年,是名正言順闔家團圓,不會安排課程的美好時光。     不過假期雖然長,若沒有事先規劃,恐怕也是一轉眼就過去了。平常沒有機會與孩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要做自己公司的執行長,必須先了解自己,像檢視一個企業一樣,以擁有的資源、流程與優先順序來檢視自己。也就是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心靈,也就是價值觀與夢想。再來就是興趣、能力、個性還有過往的經歷。
當之前一、二年疫情似乎有結束的跡象時,很多趨勢專家都斷言:「疫情改變了世界,而且被改變的世界將回不去了!」 但是隨著疫情解封,世界恢復快速運轉,人人在忙碌之餘,似乎也無暇思考究竟生活中有那些事情是被疫情給永久改變的?畢竟這個世界不管有沒有疫情,總是在變動中的,不是嗎? 不過在此歲末年終之際,倒是
 由於時代的轉變,現在的孩子大部分生活在都市裏,住在高樓大廈,視野所及都是人造的物品,除了上課之外,日常休閒活動都消耗在所謂三電「電視、電腦、電動遊戲」的虛擬影像世界中。可是近年來已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與戶外真實世界的互動對孩子的發展非常重要,在一切都消毒過,似乎潔淨、冷漠且隔離的環境中,反而對孩子
「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句開玩笑的話,多少也如實呈現了一個新手父母從戒慎恐懼、擔心孩子跟別人不一樣而不斷查閱著書本,檢查自己孩子的生長進度,然後到有了經驗,知道書上的建議也就只是建議,就放心地把孩子像養豬仔般,不那麼斤斤計較了。     的確,因為我們家是生雙胞胎,所以很早就知道雖然孩子的成
真的放手讓孩子自主決定,這種主動性是有效學習的基礎,尤其孩子中學到大學這個階段,真的是成長學習最迅速的時候,只要有動機,在各個方面進步的速度是令人吃驚的,從一次次的旅行中,看到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就放心讓孩子單飛了!
寒假春節大概是一年裡面父母與子女共有空閒時間最長的假期了,雖然暑假對孩子來說放得比較久,但是通常都會被送到安親班或補習班上課,同時父母親也得上班沒空,反而寒假裡有農曆過年,是名正言順闔家團圓,不會安排課程的美好時光。     不過假期雖然長,若沒有事先規劃,恐怕也是一轉眼就過去了。平常沒有機會與孩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要做自己公司的執行長,必須先了解自己,像檢視一個企業一樣,以擁有的資源、流程與優先順序來檢視自己。也就是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心靈,也就是價值觀與夢想。再來就是興趣、能力、個性還有過往的經歷。
當之前一、二年疫情似乎有結束的跡象時,很多趨勢專家都斷言:「疫情改變了世界,而且被改變的世界將回不去了!」 但是隨著疫情解封,世界恢復快速運轉,人人在忙碌之餘,似乎也無暇思考究竟生活中有那些事情是被疫情給永久改變的?畢竟這個世界不管有沒有疫情,總是在變動中的,不是嗎? 不過在此歲末年終之際,倒是
 由於時代的轉變,現在的孩子大部分生活在都市裏,住在高樓大廈,視野所及都是人造的物品,除了上課之外,日常休閒活動都消耗在所謂三電「電視、電腦、電動遊戲」的虛擬影像世界中。可是近年來已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與戶外真實世界的互動對孩子的發展非常重要,在一切都消毒過,似乎潔淨、冷漠且隔離的環境中,反而對孩子
「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句開玩笑的話,多少也如實呈現了一個新手父母從戒慎恐懼、擔心孩子跟別人不一樣而不斷查閱著書本,檢查自己孩子的生長進度,然後到有了經驗,知道書上的建議也就只是建議,就放心地把孩子像養豬仔般,不那麼斤斤計較了。     的確,因為我們家是生雙胞胎,所以很早就知道雖然孩子的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愛是穩定與持久的,真正的愛需要勇氣、耐心與堅忍。愛子女的父母不因成績或名次而改變愛,而是無論子女表現如何,始終保持愛與關懷,並在錯誤中依然不失愛的心。
ㄧ直以為有問題的是他 沒想道真正有問題的人ㄧ直都是我自己 孤獨 社交焦慮 容貌焦慮⋯ 這些曾在青春期困擾我的 和那些不曾表達出口的焦慮和擔心 都在我的第一個孩子進入青春期時 又ㄧ一地湧出 原來是我誤會了 耶直擔心他在學校沒朋友 擔心他社交禮儀不到位 擔心他不善表達 擔心他
工作中有時會接觸到不同的孩子,有的是自閉症、發展遲緩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很多時候,家長們會非常緊張,深怕孩子比別人家的慢,於是到處求助醫療資源,從對談之間,不難發現他們都很焦慮,孩子如果在感知情緒方面其實是敏感的,就會捕捉到父母的擔憂,然後情緒也變的不穩定、過動的症狀更加明顯。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看到不同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 時常讓我想到我與兒子們的關係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Thumbnail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愛是穩定與持久的,真正的愛需要勇氣、耐心與堅忍。愛子女的父母不因成績或名次而改變愛,而是無論子女表現如何,始終保持愛與關懷,並在錯誤中依然不失愛的心。
ㄧ直以為有問題的是他 沒想道真正有問題的人ㄧ直都是我自己 孤獨 社交焦慮 容貌焦慮⋯ 這些曾在青春期困擾我的 和那些不曾表達出口的焦慮和擔心 都在我的第一個孩子進入青春期時 又ㄧ一地湧出 原來是我誤會了 耶直擔心他在學校沒朋友 擔心他社交禮儀不到位 擔心他不善表達 擔心他
工作中有時會接觸到不同的孩子,有的是自閉症、發展遲緩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很多時候,家長們會非常緊張,深怕孩子比別人家的慢,於是到處求助醫療資源,從對談之間,不難發現他們都很焦慮,孩子如果在感知情緒方面其實是敏感的,就會捕捉到父母的擔憂,然後情緒也變的不穩定、過動的症狀更加明顯。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看到不同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 時常讓我想到我與兒子們的關係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Thumbnail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