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晴的小說教學】(三九)編劇:這兩種編劇形式截然不同,你一定要注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剛開始寫故事的時候,很容易都以為,故事發展應該是線狀的。
  一連到二、二連到三、三連到四……一路連接下去。
  不能否認,有許多作品確實是依此進行。比如JUMP系的熱血王道作品,就比較容易出現這種劇情編排。
  然而,隨著我看的作品越來越多,再回想自己認為「精彩」的作品是哪些時,我不禁開始懷疑,這種方法真的是最好的嗎?

線狀編劇的好處


  在做比較之前,我想先說一說線狀編劇的好處。
  這種作法的好處在於,因為每個事件都有自己的起承轉合,讓故事能夠每過一段,就有個精彩的收尾,同時銜接下一事件的開始。
  不論讀者從哪一個事件開始閱讀,都很容易享受閱讀的樂趣。
  就像在玩遊戲的時候,一關打完接著一關的暢快感。
  我認為線狀編劇的方式,非常適合週刊、月刊這種漫畫期刊的連載形式。
  漫畫期刊有個特色。既然是期刊,理所當然會有很多部作品在連載。
  但是,讀者多半只是為了其中某一部,或者某幾部作品而買書。
  對於這些讀者來說,刊物裡面大多數的作品,都是連載到一半,沒頭沒尾的狀態。
  也就是說,除非特別去追單行本,否則大部分的漫畫期刊讀者,都沒辦法從頭到尾跟完期刊裡每一部作品的劇情。
  譬如,因為《鬼滅之刃》而開始看JUMP的讀者,肯定就沒機會看到《海賊王》的前半段劇情。
  換言之,漫畫期刊的創作者們,隨時都要面對「有讀者從中間開始看」的狀況。
  在這種情況下,線狀編劇這種簡單的劇情編排方式,我認為非常有助於吸引讀者從中間開始閱讀。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讓漫畫期刊更傾向用這種隨時可以收尾的編劇方式,叫做腰斬。
  總之,小說和漫畫期刊不同,在同一本書內不會有多部作品同時連載,也很少會有讀者從中間開始看。
  這也代表,或許,我們不該直接挪用漫畫期刊的編劇方式。

網狀編劇


  我認為,比起「線狀」編劇,真正適合小說的應該是「網狀」編劇。
  網狀編劇,指的是多事件並存的情況。
  以某部我很喜歡的小說為例,當時的劇情是這樣的:
  主角想要加入一支政府派出的隊伍,去到其他種族的領土。
  如果是線狀編劇,劇情可能就是:
  主角申請加入隊伍→主角通過考驗→主角加入隊伍→主角抵達
  但該作品中利用了網狀編劇,讓劇情變成這樣:
  主角申請加入隊伍→主角通過考驗→戰爭爆發,隊伍無法如期行動→隊伍被調派去支援戰爭→戰爭的過程中又引發出政爭→政爭背後又牽涉出各種族間的勢力互搏
  在線狀編劇裡,劇情基本上只有「主角要去其他種族的領土」這個單一事件,接著就是一根筋走到底。
  但以網狀編劇的情況來看,劇情卻同時涵蓋了「隊伍出發」、「戰爭與政爭」、「種族勢力」三大事件。
  單就內容來看,這或許比較接近題材面的主線、支線劇情,但實際上,同樣的三個事件,卻可以因為劇情編排上的不同,而產生出完全不同的閱讀體驗。
  簡單來說,網狀編劇的重點在於「事件不要一次結束」。
  比如在第二集開始的事件,或許要到第三集尾段才有進展,中間又冒出更大的事件,要等到第五集才能收拾。
  如果一次只有一個事件,即便是貫穿作品的主線劇情,都會使得作品讀起來過於單薄。
  但是、但是,說到這邊,我一定要額外補充。
  雖然我自己比較推崇網狀編劇,但這不代表線狀編劇不好。
  在某些情況下,我甚至認為線狀編劇的表現會比網狀編劇來得更好。
  譬如,我認為最近才完結的《進擊的巨人》就屬於網狀編劇的漫畫。
  以故事前段來說,同時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事件在同步進行。
  地下室的線索、鎧與超大型的威脅、牆外的尚未探索的秘密……
  雖然《進擊的巨人》精彩好看且銷量也高,但就我個人感覺,《進擊的巨人》最適合的閱讀方式並不是每個月追進度,而是累積好幾話再一次看完。
  不信的話你試試,精采度真的差很多。
  我認為這就是網狀編劇的缺點。因為同時進行的事件過多,相當不利於週刊、月刊這種一次只能看一點的呈現方式。
  畢竟一次有三、四個事件並存,每個事件又只能有一小段的進展,簡直就是想把人活活給憋死。
  相反的,《鬼滅之刃》這種線狀編劇的作品,因為涵蓋的訊息量少,事件簡單,即便一個禮拜跟著週刊看一話,也不會因此覺得作品的精采度下滑。
  我這周在打架,下周也在打架,幾周過去打完架,總之會有一邊贏一邊輸。

結語


  還是要重申一次,我並不認為這兩種方法之間,存在著絕對的優劣關係。
  這兩種編劇方式,更像是彼此截然不同的平行選擇。各有各的好,當然也就各有各的壞。
  線狀編劇的故事更簡單、更直接,更容易就能吸引到讀者(或觀眾)。大多數我們看到的作品,都是以這種方式組成的。
  網狀編劇的故事更複雜、更深刻,能夠讓讀者在讀完以後,擁有更強烈且飽滿的閱讀體驗。
  那麼,你喜歡哪一種作品?又想成為哪一種作者呢?

  最後是老樣子的工商時間。
  我是顧天晴,一名小說家兼評文人。
  把寫作當成人生,有空就寫,寫到沒空。
  每週日更新小說教學,以及不定期更新書評。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擊Like並按下「喜歡」及「收藏」,也別忘了追蹤我的粉絲專頁,給我一點愛的關注,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116內容數
小說、書評、寫作教學、ACGN,以及親子生活紀錄。 讓「每一天」成為獨一無二的「這一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顧天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討論小說技法的時候,最容易被人提點到的,來來去去不外乎幾個名詞。   衝突、懸念、伏筆。   幾乎跟小說有關的所有要素,都能把這三個項目藏在裡面進行討論。   本篇想針對「伏筆」進行討論。
  小兒子出生後的這兩個禮拜,寫作進度毫不意外逼近於零。   這讓我想起之前一直記著的這個主題。當時看到不少相關討論,才會有感而發寫下這篇文章。   把目光放回現在。其實這篇的內容也很適用於如今的我自己。   寫很慢、沒進度,這些創作者的常態困擾,或許都是有跡可循的。  
  之前曾提到,我認為「招式」這種東西,其實非常違背邏輯。   這件事情在ACGN相關領域中,時常被創作者當成吐槽的點。比如在作品中會故意讓某角色問另一個角色,為什麼一定要把招式名稱唸出來。   本期從招式作為切入點,討論我認為一部作品必須具備的重要特色──關鍵字。
  好幾個禮拜以前,曾有一期專門在討論故事篇章。當時預計要接著的是關於故事篇章制定的方法   沒想到拖拖拉拉到了現在,才終於把那時的坑給補上。   這一期,我想以比較實際的方式,來討論作者如何制定故事篇章。
  按照原本計畫,這一期應該討論的是制定故事篇章的方法。   不過,最近我在寫小說時,卻突然有些意料之外的感悟,導致我覺得必須要趕快寫出這篇文章。   這個感悟和我原本的寫作思維有點衝突,某方面改變了我的想法。
  上一期以《黑暗靈魂3》為例,談到故事必要性之於小說的重要性。   這一期則要將故事必要性的概念做延伸,討論如何從編劇角度來「規劃」故事篇章。
  在討論小說技法的時候,最容易被人提點到的,來來去去不外乎幾個名詞。   衝突、懸念、伏筆。   幾乎跟小說有關的所有要素,都能把這三個項目藏在裡面進行討論。   本篇想針對「伏筆」進行討論。
  小兒子出生後的這兩個禮拜,寫作進度毫不意外逼近於零。   這讓我想起之前一直記著的這個主題。當時看到不少相關討論,才會有感而發寫下這篇文章。   把目光放回現在。其實這篇的內容也很適用於如今的我自己。   寫很慢、沒進度,這些創作者的常態困擾,或許都是有跡可循的。  
  之前曾提到,我認為「招式」這種東西,其實非常違背邏輯。   這件事情在ACGN相關領域中,時常被創作者當成吐槽的點。比如在作品中會故意讓某角色問另一個角色,為什麼一定要把招式名稱唸出來。   本期從招式作為切入點,討論我認為一部作品必須具備的重要特色──關鍵字。
  好幾個禮拜以前,曾有一期專門在討論故事篇章。當時預計要接著的是關於故事篇章制定的方法   沒想到拖拖拉拉到了現在,才終於把那時的坑給補上。   這一期,我想以比較實際的方式,來討論作者如何制定故事篇章。
  按照原本計畫,這一期應該討論的是制定故事篇章的方法。   不過,最近我在寫小說時,卻突然有些意料之外的感悟,導致我覺得必須要趕快寫出這篇文章。   這個感悟和我原本的寫作思維有點衝突,某方面改變了我的想法。
  上一期以《黑暗靈魂3》為例,談到故事必要性之於小說的重要性。   這一期則要將故事必要性的概念做延伸,討論如何從編劇角度來「規劃」故事篇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坊間有很多編劇書,也有很多解釋故事架構的課程跟講座。這些東西的存在無不是希望創作經驗還不多的新朋友可以少走一些彎路,較快的寫出一個符合規範的故事。但是這樣的限制,對架構的要求(比如說三幕劇),真的是正確的,只有符合了編劇書上結構的故事,才是好的故事嗎?
Thumbnail
我們今天主要談怎麼破題,不過也會兼談結局,因為很多創作者會用結局破題。從結局破題意味著,創作者已經充分思考故事的結構面,知道哪一幕、哪個事件與什麼時間點最為關鍵,確定哪個切入點最能邀請讀者進入故事。
Thumbnail
一般談到戲劇結構,都會提到悉德菲爾德的三幕式,這個概念是源自於亞里斯多德在《詩學》所提出的:每個故事都要有開始、中間跟結尾 關於三幕式的說法很多,有「開始>中場>結尾」、「觸發>衝突>解決」、「布局>衝突>收尾」...看起來好像很亂很雜,但實際上只是名詞不同而已
Thumbnail
亂流型 不算是主流走法,但是偶有佳作會是亂流型,何謂亂流型? 最簡單的舉例,就是穿越。 亂流型的主角總是在原先的世界有著自己的強烈追求(注意),但是一場意外將主角帶到了意想不到的異世界裡,在異世界裡的配角們有著自己的煩惱,主角幫助他們,也是在幫助自己回到原先的世界,同時學習並且成長,最終回到原先
  前言部分講得很淺,現在我們來深入認識一下「劇情」是做什麼的。   ※為避免怕大家搞混,以下都將情節稱為「事件」,還請見諒。 ❈❈❈   一、角色有推展、有動作,而不單單只是一個畫面,沒有前後,沒頭沒尾。   二、一個事件扣著一個事件,而不是這個做完了就沒事,完全延宕。   三、每個事件
  嗨!我們前面講了那麼多跟劇情沒有直接關聯的東西,現在總算要邁入「故事主體」了!   先來解釋一下「劇情」、「情節」兩者的解釋差異。(一般可以不用想這麼多)   「劇情」,說白了,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算是母體,一個「整體」,而且是有變化的(要說成是主線也可以),一部作品的劇情不見得只有一個
上一篇淺談「角色」,這邊就將「劇情」補齊。   劇情可簡單分為「完整劇情」、「無實際劇情」。
Thumbnail
在創作作品時,許多創作者很容易陷入混淆主題的局面。本文介紹瞭如何避免混淆主題,包括澄清角色內在衝突、控制故事深度和確定主角目的。透過列出角色設定格和刪除不適合主角性格的情節,作者能夠讓主題更加明確並減少讀者吸收故事的阻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少年漫畫第一話需要包含的五個步驟:介紹世界觀、主角目的、主角背景、發生衝突和巨大變化收尾。並且從《進擊的巨人》和《烙印勇士》兩種不同做法中,來解讀《不死不運》第一話的精彩之處。文章還提到了漫畫主題的重要性,以及主題如何在《不死不運》中得到清晰展示。
最近跟讀友討論小說佈局,初步有以下想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坊間有很多編劇書,也有很多解釋故事架構的課程跟講座。這些東西的存在無不是希望創作經驗還不多的新朋友可以少走一些彎路,較快的寫出一個符合規範的故事。但是這樣的限制,對架構的要求(比如說三幕劇),真的是正確的,只有符合了編劇書上結構的故事,才是好的故事嗎?
Thumbnail
我們今天主要談怎麼破題,不過也會兼談結局,因為很多創作者會用結局破題。從結局破題意味著,創作者已經充分思考故事的結構面,知道哪一幕、哪個事件與什麼時間點最為關鍵,確定哪個切入點最能邀請讀者進入故事。
Thumbnail
一般談到戲劇結構,都會提到悉德菲爾德的三幕式,這個概念是源自於亞里斯多德在《詩學》所提出的:每個故事都要有開始、中間跟結尾 關於三幕式的說法很多,有「開始>中場>結尾」、「觸發>衝突>解決」、「布局>衝突>收尾」...看起來好像很亂很雜,但實際上只是名詞不同而已
Thumbnail
亂流型 不算是主流走法,但是偶有佳作會是亂流型,何謂亂流型? 最簡單的舉例,就是穿越。 亂流型的主角總是在原先的世界有著自己的強烈追求(注意),但是一場意外將主角帶到了意想不到的異世界裡,在異世界裡的配角們有著自己的煩惱,主角幫助他們,也是在幫助自己回到原先的世界,同時學習並且成長,最終回到原先
  前言部分講得很淺,現在我們來深入認識一下「劇情」是做什麼的。   ※為避免怕大家搞混,以下都將情節稱為「事件」,還請見諒。 ❈❈❈   一、角色有推展、有動作,而不單單只是一個畫面,沒有前後,沒頭沒尾。   二、一個事件扣著一個事件,而不是這個做完了就沒事,完全延宕。   三、每個事件
  嗨!我們前面講了那麼多跟劇情沒有直接關聯的東西,現在總算要邁入「故事主體」了!   先來解釋一下「劇情」、「情節」兩者的解釋差異。(一般可以不用想這麼多)   「劇情」,說白了,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算是母體,一個「整體」,而且是有變化的(要說成是主線也可以),一部作品的劇情不見得只有一個
上一篇淺談「角色」,這邊就將「劇情」補齊。   劇情可簡單分為「完整劇情」、「無實際劇情」。
Thumbnail
在創作作品時,許多創作者很容易陷入混淆主題的局面。本文介紹瞭如何避免混淆主題,包括澄清角色內在衝突、控制故事深度和確定主角目的。透過列出角色設定格和刪除不適合主角性格的情節,作者能夠讓主題更加明確並減少讀者吸收故事的阻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少年漫畫第一話需要包含的五個步驟:介紹世界觀、主角目的、主角背景、發生衝突和巨大變化收尾。並且從《進擊的巨人》和《烙印勇士》兩種不同做法中,來解讀《不死不運》第一話的精彩之處。文章還提到了漫畫主題的重要性,以及主題如何在《不死不運》中得到清晰展示。
最近跟讀友討論小說佈局,初步有以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