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2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008【讀書心得】投資最重要的事(上-風險篇)

投資最重要的事情我看了第五次,每次看都因為自己的財經知識增加(估值能力-價值和價格的連結)、風險意識增加(評估風險能力)、金融歷史事件的增加(崩盤、恐慌、焦慮)而讀起來更有所體悟。
投資最重要的事-霍華馬克斯
投資最重要的事-霍華馬克斯

EASON總結九件事(供自我練習用)

  1. 練習用第二層思考
  2. 一定要買的便宜:低風險、高報酬
  3. 風險是不確定性,甚至造成永久虧損的可能性。風險越高,不是報酬越高,是報酬的不確定性越高。
  4. 「如果想要高報酬,就必須去承擔高風險」這句話是錯的。應該改成「如果這個投資風險很高,那我要求更高的風險溢酬」
  5. 「價值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價格和價值的關係」是能衡量風險的重要能力
  6. 某些事情發生了,不代表一定會發生;某些事情沒有發生,不代表一定不會發生。既然預測無法百分百正確,重點不應該放在準確預測,而是如何因應各種狀況去做好準備
  7. 風險容忍度和成功投資完全對立。當投資人不再害怕風險,他們會在不要求補償報酬的情況下接受風險。換言之,適當地規避風險,報酬才會包含適當的風險溢酬
  8. 風險和虧損的關係:風險一直存在,但虧損只在最差的情況下出現。我們無法量化風險,當然無法算出虧損機率。而控制風險很少會得到獎勵,多頭行情時更是一點獎勵都沒有。最矛盾的點是,風險控管的成果只會以沒有發生虧損來呈現。
  9. 控制風險和規避風險的區別:即使我們知道異常、罕見的事情會發生,為了採取行動,我們得做出合理的決策,當報酬不錯時,我們要有意識地接受風險,雖然偶爾會出現黑天鵝事件,但如果我們總是說「不要做某項投資,因為結果會比我們以往見過的情況都糟」那我們就什麼都做不了

(以下為各章節的重點心得摘要)

第一章、學習第二層思考

  1. 投資的目標是在打敗大盤
  2. 必須學會第二層思考 第一層思考像是:找到簡單的公式和容易的解答。 第二層思考像是:未來可能產生的結果落在什麼範圍?可能會出現哪個結果?我的看法正確率有多高?
  3. 不可能做著別人都在做的事情,卻期待表現比他們好

第二章、了解效率市場與局限

  1. 效率市場假設:沒有人能戰勝市場,兩筆不同的投資報酬差異,取決於承擔的風險多寡。
  2. 但現在的市場介於效率和無效率之間。因為效率市場的概念是相對的,所以應該要限制自己並將力氣放在相對無效率的市場
  3. 所以市場常會出現價格錯估的機會,因此想得到卓越的績效,第二層思考是:你是否有取得資訊的優勢?或有分析資訊的優勢?或兩者兼具?
  4. 結論:無效率市場並不一定會給參與的人豐厚的報酬,相反的,他們提供錯誤定價這個原料,允許一些人以不同的技巧成為市場贏家,一些人成為輸家。
效率市場假說

第三章、準確估計價值

第四章、找出價格和價值的關係

  1. 價值投資:以低於實質價值的價格買進,以更高的價格賣出。
  2. 一定要買的便宜
  3. 強制賣家:在市場崩盤時,以融資邁進股票的投資人,會被迫強制賣出股票
  4. 強制買家:當資金流入共同基金時,經理人就需要邁進股票
  5. 這世界上最好的事情是從強制賣家中買入股票,最糟的情況就是成為強制賣家
  6. 所有投資獲利途徑中,低價買進是最可靠的方法,但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獲利。可能發生:你錯估了價值、出現一些事件降低價值、投資人的態度和市場惡化、價值價格趨向一致的時間超過你的持有時間。總之,低價買進不一定有效,但是最好的獲利機會。

第五章、理解風險

每個人對於風險承受、預期報酬、資金規模、買入價格都不相同,所以不要抄作業,即使一樣的標的,也不見得能夠得到一樣的結果。

投資前要做的事情
  1. 判斷風險有多大,以及可以忍受的絕對風險
  2. 連結風險和潛在獲利的關係

風險跟報酬的關係
  1. 風險越高,不是報酬越高,是報酬的不確定性越高(可能比預期報酬更高、或是較低、或是出現虧損)
  2. 「如果想要高報酬,就必須去承擔高風險」這句話是錯的。應該改成「如果這個投資風險很高,那我要求更高的風險溢酬」

風險的類型
  1. 金融市場定義「風險」為「波動性」,並提出下列的圖形,似乎只有承受越高風險就會得到越高報酬。事實上,風險的意思是在不確定下造成「虧損」的可能性。
  2. 很多風險對某些投資人很重要,但對其他人並不重要

產生虧損的原因
  1. 高報酬跟高風險相關。但務實的價值投資人相信,只要在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高報酬和低風險可以同時達成。相對的,付出過高的價格意味著低報酬與高風險。

衡量風險的指標
  1. 風險都是主觀決定。
  2. 可以估計,但無法準確量化。
  3. 反覆發生的事件很容易納入考量,但一生罕見的黑天鵝就很難被量化。
  4. 「價值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價格和價值的關係」是能衡量風險的重要能力

虧損的機率無法衡量
  1. 某些事情發生了,不代表一定會發生;某些事情沒有發生,不代表一定不會發生
  2. 跟天氣預報相同,播報員預測有70%會下雨,結果真的下雨了,他的預測是正確還錯誤?如果沒有下雨,他的預測是正確還錯誤?我們會因為一次的預測錯誤而永遠不再預測風險嗎?
  3. EASON心得:既然預測無法百分百正確,重點不應該放在準確預測,而是如何因應各種狀況去做好準備

風險難以判斷
  1. 一個能夠安穩度過99%未來可能情境的投資組合,最後因為剩下1%情境而發生虧損,根據這個結果,似乎會認為這個投資組合風險很高,但其實這個投資人已經相當謹慎
  2. 另一個投資組合能夠安穩度過未來50%的情境,在剩下50%的情境下表現不好,但最後發生最理想的情況,績效大豐收,旁觀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低風險的投資組合
  3. 第三個投資組合會成功,完全取決於異常狀況。萬一異常狀況真的出現,那狂野不羈的投資做法就會被誤認為是穩健而有遠見

風險只存在於未來
EASON:以下五點我覺得非常重要
  1. 我們常常利用過去預測未來,在過去的情況下很多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但是因為只有一件事情發生,讓我們低估變異性的存在。也就是說,一般人通常會預測未來與過去相似,而且低估變動的可能性
  2. 在決定是否要承擔風險時,我會先假設常態情況會重複發生,但有時候會發生非常不同的事。
  3. 我們聽過很多「最差狀況」,但往往都更糟。或許「最差狀況」意味者「我們以往見過的最差狀況」
  4. 一般人會高估自己衡量風險的能力。一般人不會先去理解風險,而是傾向於高估自己理解新金融商品的能力。
  5. 最後,最重要的,大多數的人認為,承擔風險是賺錢的主要方式,忍受高風險通常會帶來高報酬,這是最大的風險

第六章、確認風險

一般人認為,經濟衰退時風險會增加,而在經濟復甦時,風險會下降。相反的,比較有用的想法是隨著經濟起飛風險會增加。
  1. 風險是不確定性,甚至造成永久虧損的可能性
  2. 確認風險往往是從了解投資人掉以輕心、過於樂觀和對某格資產出價過高開始,換句話說,高風險主要來自高價買進

風險只會分散、不會消失
  1. 高風險、低報酬都是來自於高價買進。換言之,察覺價格和價值的關係就是成功處理風險的主要環節。
  2. 投資人不應該在沒有承擔額外風險情況下,得到額外報酬。如果要承擔外風險,就應該要求風險溢酬。
  3. 風險容忍度和成功投資完全對立。當投資人不再害怕風險,他們會在不要求補償報酬的情況下接受風險
  4. 普遍相信沒有風險,就是少見的高風險。因為只有投資人適當地規避風險,預期報酬才會內含適當的風險溢酬
  5. 像是和一般開小客車的相比,開休旅車的會認為自己比較安全,而危險駕駛,導致他們的事故率更高。這就是安全感降低了風險意識,反而更有風險的一個例子。
  6. 市場的風險程度源自於市場參與者的行為,而不是來自某些證券、投資策略和機構。

市場環境變了,風險評估也變了

風險的任性(perversity of risk)
  1. 投資人很樂觀,風險會增加。
  2. 投資人恐懼,風險降低,此時風險溢酬增加。
  3. 大部分投資人決定一件東西是否有高風險,看的是品質,而不是價格。但高品質的資產也會有風險。

第七章、控制風險

絕對報酬高的投資人,會比風險調整後表現卓越的投資人更容易辨識。巴菲特強的是他在風險控管下維持高報酬率,所以不用去羨慕少年股神開槓桿資產翻倍的故事,那都是承受了過多的風險所得到的績效。

多頭行情時也要控制風險
  1. 控制風險很少會得到獎勵,多頭行情時更是一點獎勵都沒有。原因就是風險是隱藏的,風險觀察不到,觀察到的只有虧損,而虧損只有在風險碰到負面事情時才會發生。
  2. 像是病菌會造成疾病,但病菌本身不是疾病。

在相同收益下降低風險
  1. 最矛盾的點是,風險控管的成果只會以沒有發生虧損來呈現。這一點也不刺激,而且很難量化。

為了獲利,聰明的承擔風險
像是壽險也怎麼敢去為人類的壽命提供保險?
  1. 他們知道這個風險:人都會死,所以已經把這個實際因素納入考量
  2. 他們有能力分析這個風險:會請醫生判斷投保人的健康狀況
  3. 他們有能力分散風險:藉由確保有混合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投保人,才不會出現罕見情況與大幅虧損
  4. 他們確定承擔這個風險可以得到不錯的收入
  5. 其他:高風險的資產如果夠便宜,就能成為很好的投資標的

控制風險而不是規避風險
  1. 即使我們知道異常、罕見的事情會發生,為了採取行動,我們得做出合理的決策,當報酬不錯時,我們要有意識地接受風險,雖然偶爾會出現黑天鵝事件,但如果我們總是說「不要做某項投資,因為結果會比我們以往見過的情況都糟」那我們就什麼都做不了
  2. 控制風險和規避風險有很重要的區別,控制風險是避免虧損的重要途徑,相反的,規避風險很有可能也規避了報酬
  3. 不要想著怎麼贏的多,而是想輸的時候怎麼控制的比較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