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審查委員:女性與空間這題目不值得研究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中一題,指出,「當老師們受到的建築訓練或者說現存的各種研究、學說、學派都忽略女性在建築設計中所可能的啟發與改變的話,學生們所受到的建築訓練在意識型態上也是不會有所改變的」(稍潤飾過,原意不變)。
女性作為空間設計者已佔有相當的數量這事實不值得研究?或許,就是這位提問者,即使希望能更深入了解這一個議題,卻發現「跟別人聊到女性建築很容易卡關」的原因。別人,不覺得這有什麼好聊的(然而正是這點,呈現了女性在空間設計的專業中所面臨的某種困境)。
另外一位的困惑也相近,「當教育者不斷的不自覺地歧視或帶有偏見,產出的空間一旦落成了,就是 10-20 年甚至更久的使用時間,這樣就變相的鞏固權力嗎?」真是精彩的觀察。
也難怪,作為引領全國學術研究方向的學者們,認為女性在空間設計專業中的各種面向與可能沒什麼好研究的(以及女性整體而言在這社會中長久所陷入的困境:她們、女性們、我們,不值一提)。也正是此點,點出了本應有最遠見的一群大人物們所有的也不過是泛泛之輩的井窺之見。
從這集開始,順著話題,問題與回答便會開始揭露了(09:47開始)。PLAY按下去吧。
除了理解殷老師溫柔的思路外,這集也有親筆簽名書抽獎活動呢。只要訂閱,打星,就有機會。同學們,播音鍵按下去吧。
上述問題的補充,所謂的動態式結構系統(人類學已經注意到了):
性別與空間之「華文科普書籍」不多
(至少比起建築風格科普還少得多)
不知道有這議題的存在
(也不知道這個對設計有什麼幫助)
不會以本集節目中所談的陰性思考來檢討作品
(為什麼不按大師的思考模式來思考)
思路複製原本即存在的成見
(也反映在作品與指導中)
雙向循環開始,既傳遞成見,亦接收成見;
接收的同時,又鞏固了傳遞與接收的立場
因而,不知道這議題的存在
因而,不知道有相關知識與書籍的存在
因而,不知道設計「也」可以這麼做,
「也可以這麼思考」,
「也可以這麼指導」
(然後嗆著,要不要改名社會建築系算了)
(然後,自許為批判主義,卻自以為客觀用系上小媳婦形容他人)
因而,向接受方傳遞這知識的「不值得研究」
接受方接受了這個觀念後,
反過來自我鞏固這知識確實不值得研究
(呦,很乖很乖呢)
當接受方成為傳遞方時
(甚至,在同儕間討論設計時)
繼續雙向鞏固這態度
(既接受且傳遞)
因而,不知道這議題的存在
因而,「跟別人聊到女性建築很容易卡關」
因而,「 10-20 年甚至更久的權力鞏固」
循環達成,無限迴圈
(恭喜男性)
回到科技部審查,委員們擲地有聲的宣判讓人想到《孤雛淚》中濟貧院的紳士呢。
專業,沒有性別差異嗎?有,但是隱藏在結構中的差異過於幽微(請讀過《第二性》),以至於「第一性」,甚至包括「(被內建為)第二性」都無法明確地意識到「有差嗎?」。聽聽19:05的內容吧。
avatar-img
147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離開學校也快一年了,先恭喜學弟妹們順利地結束總評,雖然因為疫情和工作沒辦法回去,不過今年也很多有趣的議題(可惡,好想去看啊!!!)。
按照下圖的步驟操作,就能參加這次的抽書活動喔!
這集節目將聚焦討論性別空間的建築教育,過程中老師也會回答金大建築系上學生的提問喔! 在這個建築系學生男女比已經逐漸女多於男的時代,建築教育是否其實有另外一種形塑的可能呢?大家是否也曾好奇,怎麼建築史提出定義及論述的人都是男性?女性像是不曾參與建築發展的產出。 Q:如果從建築教育開始平衡這件事情,甚麼
這集節目有抽獎喔!快進來看看抽獎辦法! 夢想實現了各位老闆們!!! Archi書單第二彈|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我們夢想的未來都市撥出後的26天(12/30 ),地下事收到了寶寧老師本人的留言。
有幸作為評圖老師參與畢業設計的評圖,在一整天的資訊轟炸之後,有感而發把畢業設計的方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送給即將要陷入畢業設計跟經歷過磨難挺過來的你們。
大家還記得這位菸酒與研究生嗎?沒錯!奕彤哥哥可沒閒著! 在這集節目裡,我們要來聊聊其中四篇在《城隍祭專題》裡, 奕彤所撰寫的文章(雖然前面一直討論「酒」🤣) 《迎城隍之於金大建築:南門境天后宮廣澤尊王轎班會》 《通常在酒酣耳熱之際都會有一些很ㄎㄧㄤ的人》 《古地城隍爺與金門城:兼論文史與環境之下
  離開學校也快一年了,先恭喜學弟妹們順利地結束總評,雖然因為疫情和工作沒辦法回去,不過今年也很多有趣的議題(可惡,好想去看啊!!!)。
按照下圖的步驟操作,就能參加這次的抽書活動喔!
這集節目將聚焦討論性別空間的建築教育,過程中老師也會回答金大建築系上學生的提問喔! 在這個建築系學生男女比已經逐漸女多於男的時代,建築教育是否其實有另外一種形塑的可能呢?大家是否也曾好奇,怎麼建築史提出定義及論述的人都是男性?女性像是不曾參與建築發展的產出。 Q:如果從建築教育開始平衡這件事情,甚麼
這集節目有抽獎喔!快進來看看抽獎辦法! 夢想實現了各位老闆們!!! Archi書單第二彈|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我們夢想的未來都市撥出後的26天(12/30 ),地下事收到了寶寧老師本人的留言。
有幸作為評圖老師參與畢業設計的評圖,在一整天的資訊轟炸之後,有感而發把畢業設計的方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送給即將要陷入畢業設計跟經歷過磨難挺過來的你們。
大家還記得這位菸酒與研究生嗎?沒錯!奕彤哥哥可沒閒著! 在這集節目裡,我們要來聊聊其中四篇在《城隍祭專題》裡, 奕彤所撰寫的文章(雖然前面一直討論「酒」🤣) 《迎城隍之於金大建築:南門境天后宮廣澤尊王轎班會》 《通常在酒酣耳熱之際都會有一些很ㄎㄧㄤ的人》 《古地城隍爺與金門城:兼論文史與環境之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為了什麼緣故,讓人們對建築設計及工程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沒有來由的矛盾?        
Thumbnail
  建築系最重要的科目是什麼?此「最重」不是課前準備時間的多寡、不是必修學分多寡或擋修與否,而是建築系最核心、建築系之所以為建築系、建築理論基礎的科目,此科目即-「建築史」。或許多數建築人會不同意或不理解,因為在台灣重「設計」輕「非設計」的扭曲建築教育裡,建築史淪為必修的營養學分,或知道建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我在107年7月1日的貼文〈何謂解構主義式教育─以成人教育之淡江建築教育為例〉中提到:「建築設計雖然說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是卻有檢視答案是否合理、是否夠「建築」的標準,而那標準便是建築之所以為建築的東西,如果跳出建築的脈絡便稱不上是建築了。建築設計課便是學習「建築語言」的過程;這樣的過
Thumbnail
本書提出101個關於建築的問題,與精簡扼要的答案,但精簡的答案只能回答精簡的問題,如同懶人包片段的回答,看似將重點論述了一番,實則宛如船過水無痕。完全印證了老苑所說的「學建築的人,就是沒有膽量學哲學的工程師。」這兩位瑞典的建築師,也不過是站在哲學的大門前,手指著哲學然後不敢踏入哲學之門。當然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正在建築界奮鬥或者不知為何而戰的學子與相關從業人員。《建築的理由》精準有條理的論述了台灣目前的建築發展與定位,從全球化、競圖、產學、策略、數位、土地、工作營等,以學界觀察業界和建築教育界,提出種種質疑,並試著回答,以此做為當代建築人得以借鏡與反思的依據。 畢光建老師任職
Thumbnail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為了什麼緣故,讓人們對建築設計及工程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沒有來由的矛盾?        
Thumbnail
  建築系最重要的科目是什麼?此「最重」不是課前準備時間的多寡、不是必修學分多寡或擋修與否,而是建築系最核心、建築系之所以為建築系、建築理論基礎的科目,此科目即-「建築史」。或許多數建築人會不同意或不理解,因為在台灣重「設計」輕「非設計」的扭曲建築教育裡,建築史淪為必修的營養學分,或知道建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我在107年7月1日的貼文〈何謂解構主義式教育─以成人教育之淡江建築教育為例〉中提到:「建築設計雖然說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是卻有檢視答案是否合理、是否夠「建築」的標準,而那標準便是建築之所以為建築的東西,如果跳出建築的脈絡便稱不上是建築了。建築設計課便是學習「建築語言」的過程;這樣的過
Thumbnail
本書提出101個關於建築的問題,與精簡扼要的答案,但精簡的答案只能回答精簡的問題,如同懶人包片段的回答,看似將重點論述了一番,實則宛如船過水無痕。完全印證了老苑所說的「學建築的人,就是沒有膽量學哲學的工程師。」這兩位瑞典的建築師,也不過是站在哲學的大門前,手指著哲學然後不敢踏入哲學之門。當然
Thumbnail
這本書非常推薦給正在建築界奮鬥或者不知為何而戰的學子與相關從業人員。《建築的理由》精準有條理的論述了台灣目前的建築發展與定位,從全球化、競圖、產學、策略、數位、土地、工作營等,以學界觀察業界和建築教育界,提出種種質疑,並試著回答,以此做為當代建築人得以借鏡與反思的依據。 畢光建老師任職
Thumbnail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