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與建築到底有什麼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荷蘭風格派的代表性建築
女性主義與建築的關係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要建立這個論題的對話與討論?
建築這門視覺藝術不僅融合工程技術、美學、文化與藝術創作層面的元素,被視為是特定創作者或大師的獨特心智產物,更是具體承載意義表徵與形象符號的物件。那麼,如此物質面向的課題,跟女性主義理論這個聽起來極為抽象且難以具象化的概念,將如何連結?
許多論者的疑惑經常是,如果要談論女性主義、或討論女性與建築等課題,那麼,有男性與建築,或男性主義與建築議題可以討論嗎?甚至有人更直接地問,甚麼是「女人的建築」?有這樣的建築存在嗎?那這裡所指稱的「女性的建築」究竟是提供給女性使用的建築?為女性創造的建築?或是由女性設計的建築作品?這樣的討論究竟有何論述的重要性與正當性呢?
從空間使用角度來說,建築除了基於使用者個別隱私或社會價值分類的使用分配,可以指稱為完全地由女性使用的建築空間,像是女廁所、產房、更衣室等等,此外,大致上很難排除一般人的使用,並以此來論述所謂男性或女性的空間。然而,問題的關鍵是,從生物性別概念來說,男性、女性雖然只是基於生理差異的分類,但這個生物差異衍生的,並不僅只是生物差異,尚包含複雜的社會與文化歷史差異課題,這個社會與文化歷史的差異便足以在生物差異的虛假前提基礎上,作為挪用不同性別主題空間資源與權力關係分配的差序關係。
此一現象成為女性主義探討建築文化時,意圖著力批判與反思的焦點。此外,建築亦可以從設計者的思考,建築文化再現等層面來思考建築與性別課題。換言之,設計者本身的生理性別,及其性別化過程所建構的性別意識與認知,也是整體性社會文化的產物,自然可能足以影響其建築設計過程與產出。
當然,既然社會價值分類足以影響性別社會想像與空間使用分配,那麼當社會性別關係產生變化時,則空間的分派也會產生不同。例如,泰國社會因為允許變性人手術以及跨性扮裝的趨勢,故許多學校開始設置無性別分化的廁所,以利於所有個體的使用;這樣的空間劃分也很快地擴散到全球各地、各級校園,作為標示尊重不同性別認同與身體主張的空間象徵。產房從原本的女性分娩、隔絕的血淋淋空間,也隨著對父愛起點想像論述的改變,成為鼓勵男性積極參與的空間場域。這些性別及身體論述的改變,具體而微地展現在空間生產象徵與表現層次。
綜上所論,包含基於使用者基於生理差異的空間需求變化、設計者本身的性別意識可能牽動的設計價值,社會整體的性別文化價值,及其所孕生的性別象徵的文化形式與符碼等等,均為討論建築與性別文化、設計與女性主義理論的議題。這些從實務經驗、歷史過程到實質空間生產向度等等,所誘發的對話與討論正方興未艾地開展著。
舉例來看,位於英國倫敦的「女性圖書館」(Womenʼs Library London)名稱開宗明義標舉了該棟建築、及其空間意義與女性的密切聯繫,被研究者當成檢視女性主義與建築間對話的參考案例。加拿大的學者安瑪麗.亞當絲(Annmarie Adams)曾以「為女性主義設計的建築?」(Architecture for Feminism ? , Adams, 2004)為題來討論這個作品。在建築空間機能作為女性歷史博物館、象徵層次必須凸顯女性意涵外,是否在文化表現上有何突破、或提出什麼不同的切入分析建築的觀點呢?
女性圖書館 Womenʼs Library London, search on https://www.guidigo.com/(編輯部配圖)
這座「女性圖書館」起源於英國的爭取婦女參政權運動(suffrage),但其始終無法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道盡了女性公共資源匱乏的事實與困境。1867 年在倫敦成立的「全國婦女參政權社團」(London National Society for Womenʼs Suffrage),透過女性組織性的力量,積極爭取婦女公民權等政治社會運動,大幅改善當時社會男女極度不平等、將女性視為男人的財產與附庸的社會認知,在這個持續集結與運動的過程中留下大量重要史料與文物,例如當時鼓吹運動留下的各種文宣、旗幟與書籍等等;1920 年代,該社團轉型成為服務女性的團體,設置圖書館來保存這些史料與文物,以紀念這段爭取女性平權的歷史記憶。逐漸地,相關的文獻、圖書、文物越來越多,圖書館不只服務女性,也積極對大眾開放,強化其公共性,成為倫敦地區彰顯女性社會參與及公共歷史的重鎮。
二次大戰時,受到戰火摧殘,這些文物與圖書一直到1957 年才找到新的去處,為了爭取經費,也為了紀念當時的組織領導人佛賽特夫人(Millicent Garrett Fawcett)及其女兒菲利帕(Philippa Fawcett),改名為佛賽特圖書館(Fawcett Library)。1970 年後,圖書館仍然面臨維護與管理經費日形窘迫的困境,幸而於1977 年獲得到倫敦都會大學(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經費支持,改隸屬為學校內的圖書館。在長達25 年的光陰,學校只能讓這些書籍文物館藏,塞在狹窄的、不見天日的地下室。
為了讓這些珍貴的典藏被世人善用,積極改善典藏環境與圖書館現況的聲音不絕於耳。最終,透過英國「文化資產樂透基金」(Heritage Lottery Fund)的支持,終於在1988 年爭取到420 萬英鎊(約2 億台幣左右)的改善經費,學校也藉此機會將圖書館正名為「女性圖書館」(Womenʼs Library)。新的圖書館不僅有較為寬敞的閱覽空間,增加展演空間,同時扮演收藏保存英國女權運動歷史文物的博物館角色。
新的圖書館建築於2002 年啟用,獲得當年的英國皇家建築師獎;2007 年,這個圖書館的典藏獲得英國博物館與圖書檔案主管單位認可,肯定其收藏具有「全國甚至全球的卓越價值」。2011 年,經過評選,女性圖書館典藏的文物,選入英國第二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計畫(UNESCO, 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的登錄名單中,象徵其承載之文獻檔案資料,對全球人類歷史發展之卓越價值。
然而,這棟具有重要女性主義運動發展文獻的建築物,對女性主義研究者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但建築物本身的形式是具有女性主義意涵的嗎?女性主義建築是來自於設計者的政治嗎?或者建築形式可以是內在的女性主義嗎?不論是男性或女性的設計師與建築師,是否會因為是女性業主與使用者,而提出不同的設計方案?女性歷史的文本可以激勵出何種建築?(Adams, 2004, p. 99)

(以上內容節錄自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一書,關於女性主義與建築,敬請參考本書 第三章 女性與建築設計專業
建築無關乎性別,
但以女性性別特質所發展出的設計美學與照顧倫理的想像,
卻可讓建築設計的初衷回歸到使用者身上……

相關書單

修澤蘭是臺灣戰後重要的建築師之一,作品具高度表現性與雕塑性。設計作品類型多元,包括學校、教堂、火車站等,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為陽明山中山樓、花園新城與衛道中學聖堂。
淹沒於時間裡的包浩斯女力故事,以及如何透過這些國際性的女性設計師、藝術家與建築師,將包浩斯訊息傳遞到全世界的愛好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本文以及我接下來的文章都不打算詳談與介紹什麼是「女性主義」(feminism),對,我才不會自曝其短,花時間跟你們各位詳細介紹那繁複龐雜、盤根錯節的婦運史!而且,本系列專欄的目的就是想要推廣一個概念:「人人都可以是女性主義探險家!冒險者!勇敢的航海王!」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建築作為藝術的分支,西洋建築從古典主義建築、中世紀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學院派建築、到現代主義建築、功能主義建築、未來主義建築、表現主義建築、國際主義建築、解構主義建築、地域主義建築等,其建築史的背後亦是一套思想的發展。然而,建築理論是如同藝術理論般「起源皆非由作者提出」、「在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在英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一段歷史中,參觀博物館曾經需要擔保卡...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想研究女性主義很久了。有人向我推薦了由女書出版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讓我可以好好地了解一下女性主義。 此書由顧燕翎主編,另有其他九位作者分別整理各家流派資料並撰稿。各人思考脈絡不同,也提供了讀者不同的思考路徑。 為何會對女性主義產生興趣? 先來說說自己為何會開始對女性主義感興趣。雖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代性自由運動宣揚積極性實踐才能獲得性自主,但這樣的概念是否不適用於所有人?我以無性取向的視角,反思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期待,並展望我對性解放的理想,期盼在世界上能夠適當地被尊重。
Thumbnail
本文以及我接下來的文章都不打算詳談與介紹什麼是「女性主義」(feminism),對,我才不會自曝其短,花時間跟你們各位詳細介紹那繁複龐雜、盤根錯節的婦運史!而且,本系列專欄的目的就是想要推廣一個概念:「人人都可以是女性主義探險家!冒險者!勇敢的航海王!」
Thumbnail
取自2019性別學導論課堂的讀書筆記,整理“Doing gender”(1987)這篇文章。該堂課討論兩種性別差異的論述:生物本質論v.s.社會建構論。「做性別」這個概念常常會在性別研究中談及,這就是採取建構論的視角去質疑和反駁:社會長期將性別之間的差異本質化(或用生物科學來解釋男人生來......
Thumbnail
  建築作為藝術的分支,西洋建築從古典主義建築、中世紀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學院派建築、到現代主義建築、功能主義建築、未來主義建築、表現主義建築、國際主義建築、解構主義建築、地域主義建築等,其建築史的背後亦是一套思想的發展。然而,建築理論是如同藝術理論般「起源皆非由作者提出」、「在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在英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一段歷史中,參觀博物館曾經需要擔保卡...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想研究女性主義很久了。有人向我推薦了由女書出版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讓我可以好好地了解一下女性主義。 此書由顧燕翎主編,另有其他九位作者分別整理各家流派資料並撰稿。各人思考脈絡不同,也提供了讀者不同的思考路徑。 為何會對女性主義產生興趣? 先來說說自己為何會開始對女性主義感興趣。雖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