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藝敵藝友》,藝壇版的小城畸人

《The Art of Rivalry》,翻成中文應該是「競爭的藝術」,但編輯卻給它起了個很有創意的譯名:「藝敵藝友」,既是諧音又切合原名,具有高效行銷語彙之姿。
我既非藝術家,對繪畫藝術也沒有特別興趣,自己的繪畫能力在小學畢業後就停止發展。可我喜歡看故事,尤其從故事中去發現和了解古今大千世界是我的嗜好,那種規規矩矩的制式書籍反會叫我呵欠連連(即使是輕鬆的旅遊書亦然)。所以這本書的主題剛好滿足我的需求,就像一服見效的近代藝術史補充膠囊。
「只有遇上真正的對手,才能激發出最好的自己」,這是出現封底上的文案,明確勾勒出本書主旨。作者 Sebastian Smee 為專業藝評人,他以四對知名藝術家為目標,研究他們彼此之間相互交纏的愛恨情仇,並據此分析在各自藝術生涯中其對手於己造成何等影響,尤以作品本身為佐證。 大師們的過往生平屬於藝術史,作品的意念與手法闡述則屬於美術鑑賞,這些都不是短短一本書能詳盡解釋的,我也不敢僅讀一冊就妄言領略。只針對我覺得特別有興趣的「心裡」層面紀錄心得,這些形塑人格的 DNA 是我愛搜羅的素材。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 - 1992):
  • 只有願意冒險才能知道自己走得多遠。
  • 大膽無畏、畫風狂野,卻不喜歡模特兒在工作室裡待著,因為怕專注力受打擾。
  • 真正的友誼是承受得了兩個人鬧到想將對方扯爛的地步,甚至搬出王爾德的名言:「你殺死你所愛的」。
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 - 2011):
  • 一幅成功的繪畫始終是關於紀錄一段關係的過程。
  • 畫家是最終掌控局面的人,但是這個這個過程需要畫家和模特兒雙方在控制和退讓之間有某種程度上的消長,所以這個關係的「交易」過程是不能輕易離棄的價值。
  • 藝術的定義為「對生命癡迷」,以生命的真相為首要,勝過於美學論述,不需問自己適合在藝術中做什麼。
馬內(Édouard Manet,1832 - 1883):
  • 喜歡捕捉一種即興和自由的畫面,因為真相是變動且花招百出的,因此欣賞每個人的多變性,以及人們在各式面具下不為人知的可能性。
  • 喜愛謎本身製造出來的樂趣
  • 將現代化和城市生活視為流動、不穩定的現象。格言:「世事難料」。
竇加(Edgar Degas,1834 - 1917):
  • 嚴謹、紀律分明、認真對待手上的創作,因此藝術中最美麗的事來自於克己自律
  • 藝術必須為真理服務,必須將隱藏的真相以某種方式使其攤在陽光下,因此一張畫的形成如同預謀一場犯罪,需要耍手段、惡意和壞心眼
  • 藝術不是正正當當的戀愛,最終目的不是結婚,而是強暴
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 - 1954):
  • 總是提升自己對抗混亂
  • 相信藝術家的人格確立來自於他所克服的困境
  • 知道如何占有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們相信自己是唯一重要的。
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 - 1973):
  • 在不協調之下蓬勃發展,歡迎碰撞和衝突
  • 從不會直接採納一項令他感興趣的事物或某個影響,他總是加以複雜化
  • 大膽「借用」並「共享」馬諦斯的創意,卻如施展煙火表演般,把各種元素濃縮成更為純然的反對力量
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1904 - 1997):
  • 持續不斷捨下或扯碎自己的天賦才能
  • 作品中的「不確定性或模糊性」是藝術家本身勇敢「壓抑自己技能」的結果。
  • 切除、毀壞、拍打的方式,表現出那些非常強烈的筆觸。
波拉克(Jackson Pollock,1912 - 1956):
  • 找到方法繞開或克服自身明顯缺點
  • 成功會在某個靈感閃現的時刻來到,靠的是直覺而不是堅持慎重的計畫。因此不尊重規則,樂於以毫無戒備的遊戲精神去創造新規則。
  • 唯有真正身在畫中創作,才能在經過某種「變熟悉」的過程後,看到自己剛剛所經歷的一切,而不期待任何人的認可。
這四組藝術家,總是一位較年長、較資深(但不一定較早成名),另一位則是後來追上,再逼得前者超群越輩。不一定是同行相忌、文人相輕,甚至彼此性格也說不上多麼南轅北轍,應該說藝術家多少都有點桀驁不遜,是吧?反而更多是由愛生恨,或距離太近反生嫌隙。聽起來有沒有很像情人之間的老症頭?其實親朋好友之間也一樣,君不見所謂閨蜜即「男友歸 me」嗎?
所以,除了欣賞一本高水平的現代藝術史與藝術欣賞的入門書之外,你也可以把它讀成厚黑學與異人誌,只是場景移到了 19、20 世紀的藝壇。實乃中文書市罕見奇書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