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低生育率的問題躍上新聞版面,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新的三個政策面向:
- 提高產檢次數、新增項目
- 研擬放寬育嬰留職停薪規定
- 朝向放寬不孕症流程補助對象
而在5/1上午,由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發出了一項聲明,針對「提高產檢次數」一項作出回應。這篇名為〈增加產檢,不等於安心生產〉的文章,其實更可以擴展為「增加產檢,不等於安心生育」。
文中其中一段,說出了等待產檢的孕婦們的心聲:
檢視這次政府產檢補助增加的糖尿病、貧血檢查項目,仍以疾病檢查導向為主,很可能只是讓孕婦花更多時間等待產檢,對生產的疑慮,不一定能在時間短暫的門診釋疑。
許多研究已指出,台灣孕婦在產檢期間經歷了焦慮不安的狀態,特別是面對琳琅滿目的產檢項目和等待檢查結果的過程中,常飽受煎熬。
身為一位二個孩子的媽媽,走過兩胎的產前產後,我很感謝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為懷孕女性、產後母親發聲。
產檢的目的是什麼?
回顧懷孕歷程,產檢是我期待可以看到肚中寶寶的時光;但有時候,也是我覺得很浪費時間的過程。
產檢的目的,應該是讓產家瞭解肚中胎兒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健康。
對於新手產家而言,或許會急於知道胎兒的情形,但在「懷孕不是生病」的前提下,是否需要到密切觀察、甚至到監控著胎兒的生長情況,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尤其是中後期轉往醫院產檢時,「等待診間叫號、轉往超音波室、再回到診間」的循環,讓人疲累不堪。有時,在超音波室前一等就是一個小時,然後再回到診間,再次等待叫號。
一次產檢,往往花掉一個下午的時間。
如果是不方便請假的職業婦女,利用下班時間前往產檢,可能便是耗費一個晚上的時間在等待醫生的五分鐘。
密切地追蹤胎兒的生長,強化「優生」的心態,減弱「生育」的意願。
過多的產檢除了花費時間,其實更強化了產家,甚至民眾的「優生」心態。
「生出一個優秀孩子」,聽起來是一句正向的話語;但反過來思考,如果一個孩子不優秀,是不是就沒有出生的必要?
將這個問題倒過來思考後,我覺得非常可怕。而且,只會加深了夫妻們「不想生育」的想法。
選擇不生育,是悲觀世代的「負責」方式。
「無法給予這個孩子「好的環境」的我們,是不是就不要生了,比較好?」
老一輩的人,總是會說「孩子會帶財」,總是鼓勵年輕世代「生了就養」,總是說「我們還不是這樣過來的」。我相信他們的世代確實有他們艱難的一面,但為什麼他們有一股「憨膽」,不會擔憂孩子的未來?
到了現在的時代,我們卻擔憂著「負擔不起的將來」。仔細想想,我們的心態差異,來自於對未來抱持著樂觀或是悲觀的想法。相信未來會更好,或是更壞,決定了年輕世代要不要帶來新的生命。
「如果我只能給他悲慘的未來,那麼我選擇不讓他來。」或許有些長輩會嗤之以鼻地認為只是藉口,但對於年輕一代而言,這是他們所能想到的負責方式。
想要提高生育率,請讓我們相信會有「更好的未來」。
如同每個商品都是為了解決消費者的痛點,政府的政策更應該是朝向婦女們所面臨的困境而設立。
我們不想「被迫買單」政府政策,因此更希望政策可以解決大多數人的問題。
準媽媽們由懷孕起所面臨到的問題,從家庭到職場,各自有各自的辛酸。但最難熬的,應該是對於未知將來的擔心與害怕。
政府諸多補助政策確實有感,但要消除對於未來的悲觀,卻又顯得遠遠不夠。
最近,COVID-19的疫情在台爆發,全台三級警戒之下,高中以下全面停課。我也因為家裡兩個小孩而請了育嬰假,打算9月以前都在家照顧孩子們。
諸多媽媽友們,不約而同地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想到COVID-19、缺水、停電,小孩無法出門跑跳,就會覺得把他們生在這個世代,是一種虧欠。
而我,有時候也會覺得孩子的世代,面臨的是更為惡劣的外在環境,卻也有點阿Q地的想著「這是他們的世代課題,他們的靈魂承受得起」。
這是因為我相信未來無論如何,都會走向比現在更好的階段。現在,只是一個轉變的陣痛期。過了,就會更好。
文章走到這邊,風格有點突變。因為這是一個月前的草稿,只是接續著寫完。筆鋒已經失去了當初打磨的鋒利,有點鈍了。
但還是決定發表,給所有目前在家的媽媽們,無論是居家工作,或是暫離職場,都請相信孩子的未來 一定有他們自己的路,一定有他們覺得美的風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