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9|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懺悔

    一、前言
    我從佛教徒最基本的信仰理念來提挈大家去把握「三皈五戒」的修學,對三皈五戒的尊重,不但要如同尊重師長善知識一般去親近,而且要將三皈五戒的行持生活化、平實化,成為自己起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同行善知識。
    佛教的信仰是「皈戒一體」的,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三皈五戒是必持的修行,因此必定要求受三皈五戒以後,才算是向三寶登記作為佛門弟子。
    譬如:外國人到台灣來定居,如果沒有向我們台灣政府登記要入台灣國籍,他在台灣生活數十年,即使台灣的環境比自己本土的環境還熟悉,依然也是一個外國人,不是台灣的國民。
    同樣的道理,信仰佛教不求受三皈五戒,等於沒向三寶登記作為佛門弟子,所以佛教徒應該以三皈五戒來安頓自己的生命。
    佛門的皈依禮儀,必須要有一位出家師父代表僧寶,為皈依信徒皈證,作為三皈本師,所以一般信徒都認為皈依就是「拜師父」,這也沒有錯了,不過正確的觀念,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以三寶為師。
    一般情形,道場接引信眾皈依,都會建立法眷關係,對皈依師的長輩,出家男女眾,稱呼師公、師伯公(佛門伽藍禮儀,女眾也以男眾稱呼尊稱),在家男眾稱呼師公、師伯,女眾稱呼師姑婆;對皈依師的平輩,出家男女眾,稱呼師伯,在家男眾稱呼師伯,女眾稱呼師姑;對皈依師的下輩,出家男女眾稱呼師兄,在家男眾稱呼師兄,女眾稱呼師姐。
    為什麼要建立法眷關係呢?這就是要建立人倫的倫理,藉著人倫的輩份去發揮教育信徒的力量,因為凡夫沒平等心,很難得提出互相尊重的修養,如果沒建立輩份倫理,在教化上就產生不出攝受力,所以要有人倫的輩份倫理,用來管理僧團的僧眾,乃至整個教界的信眾。
    任何一位宗教徒,都會想要仰賴宗教儀式來訴求離苦得樂。人生苦從何來?苦從自己沒有超越煩惱的力量,這叫業障,業障現前,任何道德上的行善止惡,未必能夠使我們獲得「清淨心」,必須仰賴宗教儀式來懺悔業障,所以今日我要提出懺悔的行持與大家共勉,這個行持也是幫助我們突破業障不可缺少的善知識。

    二、認識超越業障的意義
    釋迦牟尼佛證悟佛道之後,首先講的佛法是「四諦法」,在四諦法之中,苦諦是在分析世間的生活苦相,集諦是在分析世間苦的來源,苦集二諦是用來說明眾生將自己的生命囚禁在「苦、空、無常」的火宅中求生存。
    佛法分析世間生活充滿了苦空無常,並不是表示要人消極的去逃避世間的苦,這是提醒我們看清楚生命所經歷的種種苦,並沒有實在的存在現象。比如:「愛別離」的苦,日子久了之後,慢慢苦的情緒就被時間沖淡了,所以種種苦的性質,通常都不耐久,這個認識,是佛法指導人超越苦的焦點。
    佛陀在自覺中體會到一切的苦,都是從「看不破」、「放不下」那些變異、無常、流動、破壞性的塵緣事物所緣生出來的現象。
    譬如︰以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過程來說,很多人從來不曾冷靜去觀察自己的業報身,隨日子慢慢衰老的現象,就是老態已經在眼前了,也只知道想盡辦法要繼續去保留不能挽回的青春美貌,這就是人們看不破變異的現象,為自己帶來愛戀、放不下的苦惱情緒。
    如果我們能夠看破苦的無常面目,不受世間緣生緣滅的萬境所牽制,就有超越業障的力量,就像佛與那些已經證悟的覺者,看得破、放得下,對生滅法的生死現象,就有不受迷惑的超越力量,既不受生滅法所迷惑,就超越了業障的牽制。
    佛經上將業行分作四類︰  
    1善業︰這是起善念,造作善行,在心地中留下好的習性種子的現象。   
    2惡業︰這是起惡念,造作惡行,在心地中留下壞的習性種子的現象。   
    3無記業︰這是起無善無惡之念頭,造作無善無惡的行為,在心地中留下不好不壞的習性種子的現象。   
    4淨業︰這是在善惡現象中,了知境界,不起染著的分別心──不執善惡業的行相,在心地中不留下任何習性種子的現象。
    起善念造作善行,起惡念造作惡行,起無善無惡念,造作沒憂沒喜、不苦不樂的行為,這三種現象,都是污染的業行現象,所以又稱作染業。
    在善惡現象中,了知境界,心不動念──不起染著的分別心──對惡的行為不起造作的心念,對善的行為也不執善相,超越善惡對待的造作執情,心地清淨無染,這才是淨業。
    為什麼說善業也是染業呢?因為行善如果執著「我在行善」這個善念,就會將自己的行為與功德做較量,因此會緣生很多的名利煩惱,就是生起「無善無惡」的念頭,同樣也是心地上的雜草,因為有念頭就有染著,所以說善業也是染業。
    超越業障,就是超越染業的煩惱困擾,這種無染的清淨心境,就好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蓮花生長在污泥和清水中,但蓮花不但不染污泥也不染清水,我們生活上的惡業就好像污泥,善業好像清水,在善惡現象中,能夠超越染業,才有一份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淨心境。
    總說一句,超越業障,就是出離自心對塵緣的染執執情,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煩惱不起,萬障不生,這樣才有解脫自在的生活。

    三、認識求懺悔的意義
    眾生因為對塵緣看不破、放不下,所以要超越業障,需要藉「懺悔」的行持來幫助我們出離染執塵緣的習氣。
    佛教的教育很現實,尤其是佛陀的真理法教,並不因為出家師父是僧寶的代表形像,在法教的授業上,就擁有某種特權。佛法對所有眾生都平等教化,只要奉行佛法,每一個眾生都能夠因為修學佛法慢慢成長突破染業的力量,真正離苦得樂。
    一般人對自己的行為並不想要去了解行為業力的問題,只是抱著一種「做人要有道德」或「做人要行善」的觀念在面對生活,但「守道德、做善事」的行為,往往還伴隨著一些功利的煩惱,仍然有強烈的欲求繼續在染著,是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苦若得不到解放,就享受不到真正的安樂。
    以宗教儀式來訴求離苦,一般人都認為誦經、拜懺、念佛等佛事是出家師父的專業,只要請出家師父來主持這一些佛事,就可以讓人出離苦海。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佛事可以由出家師父來倡導,但行持要自己來下工夫,修行如同吃飯,肚子餓了,要自己去吃飯,每一口飯都要自己吃進肚子裡,肚子才會飽,別人沒辦法代替我們吃飽肚子;超越我們身心上的每一種痛苦,也一樣,都不是別人可以代替的事情。
    過去我們身口意造作很多的染業,污染了我們本自清淨的心地,現在用手拜佛、用腳長跪、用頭頂禮、用口誦經、用心念佛,這就是以佛法的法水來洗潔受三業污染的心地。
    我們中國,在東晉到南北朝的時候,北方五胡十六國的北涼,有一位從中印度來的曇無讖法師,他住在北涼的首都涼洲翻譯佛經,並弘揚佛法。
    當時有一位道進法師,帶領十幾位僧眾去向曇無讖法師求授菩薩戒,但曇無讖法師認為他們的心地還沒淨化,業障深重,根性還不夠承受菩薩戒的資格,不肯傳授給他們戒法,但是道進法師苦苦要求,最後曇無讖法師答應他們的要求,但在受戒之前,要先好好禮拜懺悔,如果能夠得到清淨,才要給他們傳授菩薩戒。
    道進法師一行人遵照曇無讖法師的指導,日夜二六時中,禮拜懺悔,七天以後,一行人又去見曇無讖法師,要求受戒,曇無讖法師看見很不高興,說他們的業障未消,不能受戒,還要再回去繼續拜懺。
    道進法師一行人回去以後,用三年的時間,用功拜懺並修習禪定。有一日,道進法師在禪坐的定境中,見到彌勒菩薩來為他受戒,而且他在定境中也一遍又一遍將戒條背記起來。出定之後,道進法師帶領同修,趕去找曇無讖法師,想要向他報告定中所見到的這件事,並請教是否能受菩薩戒了。
    一行人來到曇無讖法師的住處求見,還未走到曇無讖法師的座前,曇無讖法師看到,就先開口說︰『不得了!你們大家的相都變了,你們已經受了菩薩戒了,我為你們中國人高興,你們已經有受菩薩戒的根性了。』同時馬上替他們一行人受戒,證明他們得到菩薩戒。
    當時曇無讖法師為了要成就這件因緣,翻譯了「菩薩戒本經」,他翻譯出來的菩薩戒本經的經文,與道進法師在定境中聽彌勒菩薩傳授的經文相對照,竟然完全相同,從此我們中國佛教有了大乘佛法的戒行。
    我們從這個典故,就可以知道,懺悔不是三日、二日的行持。現在台灣到處都有道場在傳授菩薩戒,我們要受菩薩戒比吃飯還容易,要得到一口飯吃,還得付出工作的代價,受菩薩戒沒代價而且又獲得一大堆護法送的結緣品,如不懂得用功受持戒行,何福消受護法的關心?
    因為我們求戒以前,未曾懺悔業障,所以受戒以後,在戒行的受持上,難免會發生業障,面對一些戒行與生活上的衝突問題,我們做不到,就要日日禮拜求懺悔,一次又一次的來自我淨化業障,才能夠長養出突破業障的力量。
    我個人在台中定居將近二十年,在這兒發展普門學苑的道場事業,從慈善服務到佛教的文化事業,需要很多人力來應對人事,俗語說「萬事起頭難」,創業維艱,因為人力不足,事業上就產生很多的業障,時常使我提不出勇氣去面對繁雜的人事困擾。
    因為人力不足,在困擾中自己感受到可能是前生沒結人緣,所以今生才沒護法來幫助我突破人事困擾,因此就自己到佛前求懺悔,發願終生以最簡便的禮儀,每日拜一百零八拜,也就是以一串大串的念珠為定數,向觀世音菩薩求懺,並要求自己去面對事實,隨順因緣度眾生,廣結人緣。將近三年的禮懺行持,也漸漸逆轉業障了,現在人力比以前已經改善很多了。
    業障是一種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我們在持戒的生活中,不能很如意的來受持戒行,這就是業障,我們不要因為業障來放棄戒行,要以拜懺的修持來突破業障,這樣我們的業障才會在拜懺的行持中,一次又一次的將它淨化掉。

    四、認識求懺悔的功用
    業報差別經說︰『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因知懺悔是捨棄惡業必經的過程。重罪都是從壞習慣造作出來的業行,一個人的壞行為一再重覆出現,就會有一種慣性作用,漸漸成為一種很強的行為勢力,這就是壞習慣,壞習慣一旦養成,一種壞習慣也會引發另一種壞習慣,許多種壞習慣養成以後,就會使一個人的行為犯下重罪。
    我們的過失和壞習慣,就像樹根一樣,在越隱密的地方,它的生長速度愈快,紮得愈深愈堅固,所以我們做錯了事情,越不敢向別人說,這件錯事就越不容易改過,假如能夠不顧自己的面子,勇敢公開向他人說出自己的過失,下一次就不容易再犯同樣的毛病。
    所以我們要戒除一項壞習慣,要懺悔一件過失,最好提出勇氣,找一個可以幫助我們改過的人,說出自己的壞習慣和過失,然後日日藉用宗教儀式求懺悔,自然會產生淨化的作用。
    公開懺悔等於是將自己心地中的雜草和毒樹連根拔起來曬太陽;一旦有勇氣向人承認自己的錯誤,罪惡的行為就會立刻停止紮根或蔓延的勢力,所以除了禮拜懺悔以外,能夠對越多人承認自己的過失,懺悔的效果就越大,這就是佛經上所說的「發露懺悔」的妙用。
    一切的過失都是從心念導引出來的,所以要藉用懺悔的行持來淨化心念,有一顆一塵不染的清淨心,自然萬過不生、萬障不起。所以從心念做淨化工夫,是最直接的根本改過方法。
    禪宗的《宗鏡錄》上有說︰『假如一個修行人,時常歡喜坐禪,能夠明白心中沒妄念,而且不執著一切內外境界,這就是大懺悔。』
    又《華嚴經》上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罪性本空由心造,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經典上的懺悔法教,也是強調從心上徹底改過,才是真正的懺悔,因此要懺悔業障,就要作淨化心地的工夫,內心清淨,業障自然不起。

    五、結語
    懺悔不是愚人的行為,這是一種「自我觀音」的自覺自度的修行,只要我們的心地和品格還有絲毫的過失,我們就得要天天求懺悔,以此淨化身心,只有這樣,我們的人格才會漸次接近完美,才能成就「自我觀音」的自覺自度的道業。
    但願大家一起和觀音菩薩的修行共勉,日日在三皈五戒的受持中「自我觀音」,並向觀世音菩薩求懺,在「自我觀音」的自覺自度中,成就道業。
    最後我深深祝福每一位同修以及護持的十方信眾,得到三皈五戒的加被,在求懺悔中俱足福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