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極致—線上公益講座第二場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下午有機會再度參加第二場的周老師跟畢醫師有關的安樂死議題,這部分他們都有很多的分享,我放在以下的筆記中,希望沒有機會聽到的人,都可以稍微感受到當時老師跟醫師的分享過程。

個人心得分享

討論到安樂死的議題中,其實我有個遠房親人,我小時候去住他家的時候;他和家人很照顧我,後來我出國念書,聽聞家人說他已經中風,並且住在療養院。但這一住卻已經是沒完沒了的20年頭了!他的家人都不在台灣了!

兩年前,父親突然問我想不想去看這位遠房家人,我當然很樂意,畢竟是曾經照顧過我的叔叔。當時,我看到他在療養院的狀態,心裡好多的不捨;當叔叔看到我的時候,他突然反應很激動,父親趕緊跑去問護理師,護理師說:那是自然現象,也就是感受到曾經熟悉的家人來訪。

我看到他的樣子,真的無能為力,叔叔因為中風,事業停擺了!家人也都回到自己的故土,只能把他放在療養院(畢竟真的沒辦法照顧,這部分真的辛苦他的家人),我一直思考;萬一,有一天,我的家人遇到這情形,我一定不要急救,我願意讓家人離去,但想想;萬一親人沒那麼幸運呢?該如何是好呀?

我們都不想親人在無意識中受到到很多的病痛折磨,或是躺著都無法動時,他沒辦法自主,那種痛苦真的是椎心之痛。

爸爸的快速離世,雖然捨不得、心也好痛!常常想念他,畢竟還沒一年,加上昨天上完第一場課時;我和先生晚上觀看: "遺物整理師”的劇情,說真的,當時父親躺在加護病房,還有決定拔管時,不到20分鐘被宣佈父親已經離世,種種的不捨跟難過湧上心頭。

因為我們有信仰,相信有一天我們會再見面,但是,還是會忍不住想念起他,想跟父親說說話,想知道他好不好。

不過,透過今天專業的心理師及醫師的分享,我覺得內心是充滿許多的感謝跟滿滿的愛,我感謝我和我的手足及母親,當時有很好的意識,知道要放棄急救、知道要讓爸爸善終、知道不能再挽回就要放手。
我們做了一個最難、但卻最正確的決定。
感謝這兩場的專業分享,讓我更加知道安樂死的意義,還有跟家人平日談論死亡議題的重要性,以及臨終關懷的準備。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會員
    593內容數
    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生活,原來這一趟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歷程,歷經照顧母親生病的那段歲月,母親的好轉,我們求子的不容易,試管的失敗,決定走上收養的旅程。這趟旅程看似溫馨又幸福,沒想到伴隨著孩子的特殊性,我們輾轉之間做了好多的嘗試,搬了無數次的家。最後落腳在先生的家鄉,這裡有著我們的故事,希望我門的故事也能帶給你生命的希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貼近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很期待可以聽周志建心理師的分享,今天剛好分享到有關;"面對死亡、好生好死、是需要學習的而只有愛、可以克服死亡恐懼、療癒我們的創傷。"~(周志建心理師) 也分享了一部韓國電視劇:”遺物整理師”。 這部電視劇我一直無法突破心房去觀看, 並非我會害怕死亡這個議題,而是我很容易陷入劇情裡。 想起爸爸去年
    今早有機會上了一堂一小時的陳志恆心理師的課程;這課程是有關正向聚焦,幫助我們看到我們說話的方式是如何應對,這部分我覺得超級重要。 重視過程,別重視結果。許多時候,我們可能看到是表現,淡忘了其實有很多優點的。老師舉例來說:視訊課愛上不上的,但依然坐在點腦桌前,就要正向的態度;孩子有坐在電腦桌前了!或
    一直很期待可以聽周志建心理師的分享,今天剛好分享到有關;"面對死亡、好生好死、是需要學習的而只有愛、可以克服死亡恐懼、療癒我們的創傷。"~(周志建心理師) 也分享了一部韓國電視劇:”遺物整理師”。 這部電視劇我一直無法突破心房去觀看, 並非我會害怕死亡這個議題,而是我很容易陷入劇情裡。 想起爸爸去年
    今早有機會上了一堂一小時的陳志恆心理師的課程;這課程是有關正向聚焦,幫助我們看到我們說話的方式是如何應對,這部分我覺得超級重要。 重視過程,別重視結果。許多時候,我們可能看到是表現,淡忘了其實有很多優點的。老師舉例來說:視訊課愛上不上的,但依然坐在點腦桌前,就要正向的態度;孩子有坐在電腦桌前了!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如果我說,像是等了一陣子,感覺不太對,也怪怪的。但,我確實在倒數著大舅走的那一天。 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老爸剛好在我回台這段時間做了一個小手術,之前我還在北京的時候他就有提過動手術的事情,當時開刀時間比我預計回來時間還要早了兩個星期,我當時一度想要先自己回來一趟,但老實說老吳帶小哈利讓我無法放心,後來我跟我爸坦承我的糾結,他老人家倒是覺得無所謂。 「只是一個小手術」,他這樣說。 不過後來老爹因為主治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當最親愛的外公已失智並且慢慢惡化,直到他完全不認識我時,他的過世對我而言,是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離去?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已經從台州回來台灣了,帶著下身不遂的母親自寧波回來台灣桃園機場,在機場呼叫救護車,再直接到林口長庚的急診室,這些情景都讓我感覺回到之前父親癌症住院的景況,都是一種沈重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被綁著不能呼吸,悶在胸口感。 這兩天到了病房跟媽媽聊聊以前他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如果我說,像是等了一陣子,感覺不太對,也怪怪的。但,我確實在倒數著大舅走的那一天。 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
    Thumbnail
    父親節對於失去父親的我來說,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思念與情感交織。今年我試著與已故父親對話,表達心中難以言喻的情感,面對過去的回憶與困惑,這是一段難忘的自我療癒旅程。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老爸剛好在我回台這段時間做了一個小手術,之前我還在北京的時候他就有提過動手術的事情,當時開刀時間比我預計回來時間還要早了兩個星期,我當時一度想要先自己回來一趟,但老實說老吳帶小哈利讓我無法放心,後來我跟我爸坦承我的糾結,他老人家倒是覺得無所謂。 「只是一個小手術」,他這樣說。 不過後來老爹因為主治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當最親愛的外公已失智並且慢慢惡化,直到他完全不認識我時,他的過世對我而言,是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離去?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已經從台州回來台灣了,帶著下身不遂的母親自寧波回來台灣桃園機場,在機場呼叫救護車,再直接到林口長庚的急診室,這些情景都讓我感覺回到之前父親癌症住院的景況,都是一種沈重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被綁著不能呼吸,悶在胸口感。 這兩天到了病房跟媽媽聊聊以前他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