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開箱Max Bruch: Eight Pieces for Clarinet, Viola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文字

/
-
今年五月原本組了三重奏,曲目是布魯赫(1838-1920,德國)的八首小品Op.83給單簧管、中提琴和鋼琴(Max Bruch/ eight pieces, Op.83 for clarinet, viola, and piano) ,並且在五月底開始我們的第一次排練,但由於疫情的緣故,暫時解散了。不過沒關係,至少做了功課,沒有太大損失,反而多了點知識,雖說只要挑兩首,但更加認這些小品之後,索性就全練了,原因是我覺得這首好美、真的好美。
-
布魯赫在世的時期和他同時期的著名音樂家就有不少,布拉姆斯比他大五歲、姚阿幸比他大七歲而孟德爾頌與舒曼雖則是比布魯赫大二十多歲,但這就足以想像在那個時期的音樂大致的樣子與盛況。Op.83是布魯赫晚年時期的作品,寫給自已吹單簧管的二十五歲兒子(Max Felix),那時他的兒子正準備開始他的演奏家生涯。我若沒有錯的話,布魯赫是在1910年作了此首,而在那年愛迪生發明了有聲電影,四年後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
《既然主題是開箱,那就來說說我剛開始知道這首曲子的第一印象吧!》
-
老實說我很久之前就在某場音樂會聽過這首曲子,而真正有幸能拿出來演奏就是上個月,興致沖沖的把樂器組起來,才發現這首曲子需要兩把豎笛,A調與Bb調,又把另一把豎笛也組起來。
-
布魯赫把這八首小品的單簧管部份發揮的淋漓盡致,何謂淋漓盡致?對我來說單簧管最精華、最動聽、也最令大眾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中音區域,時而溫柔、時而憂鬱、時而又是笑中帶苦、時而又是甜中帶蜜,與音色渾厚的中提琴搭配,像是命中注定似的,渾然天成。
-
這八首小品的旋律線明確,其中第五跟六首有名字,分別是Rumänische Melodie(羅馬尼亞的旋律)和Nachtgesang(晚歌) (請原諒我爛爛的德文翻譯) ,而聽說布魯赫本人很喜歡第三首,且準備將第三、五、六首加入第四樣樂器,豎琴,但最後因為一些關於出版的問題,所以就保持原樣,雖然現在手稿已經不見了,但復刻版還有保留在科隆大學裡。
-
八首小品這樣練下來,對於這作品的喜愛有增無減,整體編排都非常豐富飽滿,沒有一處會覺得無聊的地方,而且我想布魯赫和他的兒子或許有討論過這些小品,因為在單簧管的指法和語法上,不會覺得彆扭,一切都像是渾然天成,而我覺得整體最需要注意的是「送氣」。因為旋律線很長,所以千萬得記得「送氣時,氣別晃」不然就很難有人聲在歌唱的感覺,也不會聽起來像是一顆泡泡的圓弧線,晶亮剔透,永遠記得氣要往前送,即使是吹點音,也是如此,想像自己要吹到觀眾席最後一排,哈哈!
-
而在詮釋方面,我記得以前問過我的老師一個問題「要怎麼決定如何詮釋?」當時老師總是跟我說「練熟了之後,妳自己就會有了。」畢業之後,老師的話常常會浮現在我的腦海,雖然這一年徬徨了許久,但經過與朋友的談天、生活、書籍、音樂,還有練習樂器給我的經驗,才漸漸抓住邊邊角角,後來回想這四年和老師學習的種種才知道,原來老師一直都在順著我的想法應材施教,原來那些曾經和老師學過的曲子都是老師在引導我自己思考,所以都是一步步學習思考的過程,現在就可以用我所學,一一解釋和詮釋我的想法、我的演奏。
-
音樂這東西,還是要去現場聽才有趣,有時覺得音樂勝過任何語言,很多難以言喻的事物、情緒,經過了音樂,一切都有了解方並且被療癒,有時候又覺得音樂像是演奏者的語言,用自己的樂器細細的把想法說給聽眾,透過這樣一來一往的溝通,台上的演奏者與台下的聽眾達成了微妙的共識,並會在音樂會之後雙方各自都充滿了力量。將來若是有機會,希望可以演奏這首作品,完成我小小的心願,以上是我的個人想法:)

以下是今天介紹的曲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144內容數
在這裡會記錄我在生活中的一些靈感與想法,若是喜歡,請毫不猶豫地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u-Wei's Salon Space 的其他內容
待在家的日子也快一個月,算得上是越來越得心應手。當一開始得知必須停止我一切的演出和餐廳的打工時,心像巴爾托克撥弦法(Bartok pizzicato)一樣,跳得很大力,好像快從體內跳出來似的,一切是多麽得之不易,但一切又消失的如此快速。
早上九點,我躺在床上,彆扭地睜開眼睛,眼前又是一片花白的牆,慘白的光。我感覺全身沉甸甸的,啊,應該是昨天在一陣燥熱中睡意又再次打敗了熱,所以晚睡了。疫情日記來到第六篇,今日本土案例339,境外移入2,死亡21。
不知道待在家的日子已是第幾日,看著外頭的鳥、外頭的天空,說有多羨慕就多羨慕,曾經,我也是這樣,按照自己的意志,過著自己的每一天。依稀還記得那場沒有口罩、沒有距離的音樂會,從現場帶回滿滿音樂會的震撼與感動,比在家聽各個音樂會現場直播還要好,即使有好的音響。
總共有九個孩子,有的害羞慢熟、有的調皮、有的話多、有的則是喜歡在旁默默的觀察,都是極可愛的孩子們。為了不讓他們有對樂器既定的印象,所以先讓孩子們聽聲音、聽音樂,之後請他們用自己的小腦袋瓜想像和感覺,然後毫無保留的跟我分享。
從小,我就是在音樂裡長大的孩子,對於任何聲音、氣味都敏感。雨滴打在鐵皮屋上的脆響,伴隨著雨中潮濕的氣味,一粒一粒的,也像是把一袋米從高處撒下,那是音樂。在一處角落聽見正在曖昧的男女,他們甜言甜語,兩人的雙眼都像是彎彎明月,句句都離不開隱晦的愛意的呢喃,那也是音樂。
今天和老師家的貓玩了一小段時間,這是我第一次與貓這麼近。牠是隻虎斑貓,耳朵尖尖的,隨時會「耳聽八方」,像雷達般,隨時保持接聽新事物,那雙圓圓的眼睛隨著光線的明暗變化,牠像是被貓身困住的人,眼神有時無辜、有時尖銳、有時又是渙散,我順手從頭摸了摸牠,牠似乎已經很習慣這樣的待遇,像是都
待在家的日子也快一個月,算得上是越來越得心應手。當一開始得知必須停止我一切的演出和餐廳的打工時,心像巴爾托克撥弦法(Bartok pizzicato)一樣,跳得很大力,好像快從體內跳出來似的,一切是多麽得之不易,但一切又消失的如此快速。
早上九點,我躺在床上,彆扭地睜開眼睛,眼前又是一片花白的牆,慘白的光。我感覺全身沉甸甸的,啊,應該是昨天在一陣燥熱中睡意又再次打敗了熱,所以晚睡了。疫情日記來到第六篇,今日本土案例339,境外移入2,死亡21。
不知道待在家的日子已是第幾日,看著外頭的鳥、外頭的天空,說有多羨慕就多羨慕,曾經,我也是這樣,按照自己的意志,過著自己的每一天。依稀還記得那場沒有口罩、沒有距離的音樂會,從現場帶回滿滿音樂會的震撼與感動,比在家聽各個音樂會現場直播還要好,即使有好的音響。
總共有九個孩子,有的害羞慢熟、有的調皮、有的話多、有的則是喜歡在旁默默的觀察,都是極可愛的孩子們。為了不讓他們有對樂器既定的印象,所以先讓孩子們聽聲音、聽音樂,之後請他們用自己的小腦袋瓜想像和感覺,然後毫無保留的跟我分享。
從小,我就是在音樂裡長大的孩子,對於任何聲音、氣味都敏感。雨滴打在鐵皮屋上的脆響,伴隨著雨中潮濕的氣味,一粒一粒的,也像是把一袋米從高處撒下,那是音樂。在一處角落聽見正在曖昧的男女,他們甜言甜語,兩人的雙眼都像是彎彎明月,句句都離不開隱晦的愛意的呢喃,那也是音樂。
今天和老師家的貓玩了一小段時間,這是我第一次與貓這麼近。牠是隻虎斑貓,耳朵尖尖的,隨時會「耳聽八方」,像雷達般,隨時保持接聽新事物,那雙圓圓的眼睛隨著光線的明暗變化,牠像是被貓身困住的人,眼神有時無辜、有時尖銳、有時又是渙散,我順手從頭摸了摸牠,牠似乎已經很習慣這樣的待遇,像是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德國作曲家布魯赫(Max Bruch1838~1920)作品《F大調中提琴與管弦樂團的浪漫曲》簡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7wyGGO6FU我自己吹奏的單簧管,配上樂譜附的CD伴奏音檔,再同時錄音下來的。 (聲音上難免會有點失真...但已經蠻接近 立體聲了) 這一首 叫做嘆息 作曲家用了很多連續的半音上行或下行,好像來表達一種 嘆息的曲風,
Thumbnail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Mvt. 4 想要跟著唱的,就是貝多芬家喻戶曉的第9號交響曲創作-別名"合唱"的作品,第四樂章的快樂頌更是膾炙人口的段落~ 這是德國席勒原作,由貝多芬作曲入詞的作品,在西元1824 年 5 月 7 日在維也納進行首演,當時貝多芬已趨近全聾,
Thumbnail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 但其實這是一首和克羅采沒什麼關係的小提琴奏鳴曲~ 說來有趣,的確這首本來是貝多芬要寫給另一位本來相交甚好的小提琴家Bridgetower,但後來因為感情糾紛/吵架??所以貝多芬改把這曲獻給當時另
近日樂友在群組分享了古典樂曲單挑戰,玩了2天,覺得有趣,也可以藉此檢視自己喜愛的音樂曲單,也貼上來分享給大家。 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自己的古典樂曲單喔~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這是我的舒伯特即興曲作品90號第二首,一共八頁密密麻麻的樂譜,上面記錄著第一次學習這首大曲時,老師要我先用視譜的方式解讀出來的和弦記號。
Thumbnail
感恩八鹿管樂團今天的音樂饗宴跟倡議。 當一開始音樂會表達,因為團員在各自生命經驗的豐富與精彩,再回來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與呈現,我感動了一會兒⋯ 突然憶起我小學學鋼琴、中學莫名奇妙被選為管樂隊(在朝會演奏那種國歌、頒獎曲的那種),我那時從不覺得音樂是表達我心中情感的方式,當然有很多過去那種教育方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德國作曲家布魯赫(Max Bruch1838~1920)作品《F大調中提琴與管弦樂團的浪漫曲》簡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7wyGGO6FU我自己吹奏的單簧管,配上樂譜附的CD伴奏音檔,再同時錄音下來的。 (聲音上難免會有點失真...但已經蠻接近 立體聲了) 這一首 叫做嘆息 作曲家用了很多連續的半音上行或下行,好像來表達一種 嘆息的曲風,
Thumbnail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Mvt. 4 想要跟著唱的,就是貝多芬家喻戶曉的第9號交響曲創作-別名"合唱"的作品,第四樂章的快樂頌更是膾炙人口的段落~ 這是德國席勒原作,由貝多芬作曲入詞的作品,在西元1824 年 5 月 7 日在維也納進行首演,當時貝多芬已趨近全聾,
Thumbnail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 但其實這是一首和克羅采沒什麼關係的小提琴奏鳴曲~ 說來有趣,的確這首本來是貝多芬要寫給另一位本來相交甚好的小提琴家Bridgetower,但後來因為感情糾紛/吵架??所以貝多芬改把這曲獻給當時另
近日樂友在群組分享了古典樂曲單挑戰,玩了2天,覺得有趣,也可以藉此檢視自己喜愛的音樂曲單,也貼上來分享給大家。 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自己的古典樂曲單喔~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這是我的舒伯特即興曲作品90號第二首,一共八頁密密麻麻的樂譜,上面記錄著第一次學習這首大曲時,老師要我先用視譜的方式解讀出來的和弦記號。
Thumbnail
感恩八鹿管樂團今天的音樂饗宴跟倡議。 當一開始音樂會表達,因為團員在各自生命經驗的豐富與精彩,再回來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與呈現,我感動了一會兒⋯ 突然憶起我小學學鋼琴、中學莫名奇妙被選為管樂隊(在朝會演奏那種國歌、頒獎曲的那種),我那時從不覺得音樂是表達我心中情感的方式,當然有很多過去那種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