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警戒已實施長達一個多月,近期又再次延長時間,萬華自從剝皮寮快篩站設立後,漸漸脫離熱區,隨後快篩站完成任務,也撤出剝皮寮,但就在一切轉趨樂觀的同時,台北農產公司又爆出群聚感染的新聞,而萬華看似又將再次成為引爆點。
近期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DC)將三級警戒的期限從六月二十八日,在延長至七月十二日,使得所有受影響的企業商家哀鴻遍野,民眾也相對於警戒初期的戒慎恐懼與積極轉趨疲勞厭倦,每個週末都不乏看見哪個景點車潮湧現,並且對於防疫需要再嚴格還是再放緩已成為多方論戰,但其實再度延長也是因為不知感染源的新群聚又再次出現,台北市再次成為箭靶,只是這次群聚發生地:萬華,不再被特別聚焦來討論。
萬華在地店家的進展與凍結
東園街在十幾年來鮮少有連鎖店面,大部分都保留原本的在地老店,而去年經營三十年的鐘錶老店英吉利歇業後,就空出了在十字路口上的一、二樓店面,直到今年四月底才迎來了傳統老街的新氣象,不同於地方創生的特色店家模式,本土連鎖咖啡店龍頭
路易莎Loisa Coffee在此開設直營旗艦店,讓在地居民非常驚喜,因為離東園街最近的咖啡廳就只有青年公園、龍山寺、南機場夜市周邊,這也某種程度象徵著外界對東園街的消費能力有一定的看好與期待。
但就在試營運的第一週,疫情就開始緊張,開幕活動都還沒結束三級警戒就開始了,整個咖啡廳原本因為開幕而高朋滿座、大排長龍的景象,來客人數立刻寥寥無幾,這也使得在地人開始擔心好不容易提升的生活機能,會不會因為這場疫情又要從頭來過?但身為疫情重災區,自己到市場買菜煮自己吃的東西還是最為安全,於是在這樣的矛盾情形下,支持在地店家就變成了慈善選項,而究竟這份慈善能不能維持地方創生的持續進展,就要看這些店家的意志力與疫情嚴峻與否的對決誰勝誰負了。
台灣市場的歷史
疫情之下,因為餐廳禁止內用加上大家盡量少接觸外界,自己烹調食物成為安全的出路,於是市場人潮也隨著疫情上升,而且大家對於「密閉空間」的恐懼,讓在相對開放空間的傳統市場成為普遍台灣人挑選食材的選項,但同時讓許多人更加疑慮沒有那麼現代化的傳統市場,人潮也不斷湧現,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防疫破口?
在台灣,路邊攤文化隨處可見,隨處可見地攤、流動性攤販,也因為台灣特殊的建築文化「
騎樓」,使得在路邊設攤非常方便,各大商業區、住宅區路口轉角都會看見騎樓下有個滷味、鹽酥雞、包包小物等攤販,當然也使得部分區域的警察臨檢時非常忙碌,但台灣人對此文化與法令上的衝突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我們所熟知的各大市場、夜市,都是由此文化累積而成的。
台灣夜市通常都是從信仰中心衍伸而出,現今到各大夜市逛逛,路途中絕對會經過某間廟宇,因為早期廟宇也是娛樂文化的聚集地,為了酬神經常性地會舉辦台灣歌仔戲、布袋戲,而聚集非常多的人流,這時就會有許多販售小吃的攤商聚集至此地,就像進電影院要買爆米花一樣,看戲的中間可以買個豆花、滷味,整個晚上就能夠吃飽喝足又看完整個表演,漸漸地傳統娛樂式微後,廟宇聚集的人潮轉為品嚐美食的饕客,在地的夜市文化也因此保留了下來。
傳統市場跟廟宇的連結沒有夜市強烈,但台灣傳統的居住分布,就是以信仰所在為中心,慢慢拓展出附近的住宅與商業區,而傳統市場也就在這之間形成聚落,比如在艋舺周遭,以龍山寺為中心,西側為廣州街夜市、東側為販賣藥材、草藥的青草街、東南側為三水、新富市場,或是南萬華加蚋仔這邊,除了萬大路上的第一果菜市場是台北大型的傳統市場以外,從東園街、長泰街、西園路這一塊,任何巷弄都有小型的傳統市場聚落,台灣能夠超商密度名列世界第一的原因,可能鑑於傳統市場的密度,造就台灣人是需要走路不到五分鐘就能購買到生鮮的習慣。
菜市場的魅力
在疫情之初,我非常地堅決禁止我們家的人做不必要的出門,認為自己要肩負起
典獄長的職責,連生鮮食材都盡可能地用外送宅配來解決,但對於負責所有生活用品採買的母親來說,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家就離東園市場僅一個路口之隔,台北第一果菜市場也是腳程不用十分鐘的地方,更何況住在南萬華最大的優點就是,北部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就在華中橋旁,也就是台北的生鮮蔬果大部分都是集中於此,經過拍賣後才四散各處,也就是這裡的性價比一定比任何其他台北市場來得高,也因此母親早就習於到某些攤商購物,而這也是日常交際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但疫情發生之後,就像其他的家庭一樣,最大的爭執點都在長輩對於信賴傳統市場大於超商,再遠大於網路宅配,生鮮蔬果怎麼可能不直接用手觸摸,所有無法眼見為憑、手摸為據的都是又貴又品質低落,而且室外比室內安全許多,但其實他們認為的優點就再再是晚輩們認為的缺點,生鮮透過許多陌生人的接觸,讓病毒更易在會入口的食物上傳播,加上每個攤商都會以肉身招攬客人,長輩也一定會在過程中討價還價,甚至關心彼此在疫情下的生活,以聊表各自的苦悶,這些都是傳播的風險,而且相較於市場,現代化的超商的確因為工業化的冷漠與包裝,使得購買時的風險似乎也較低,制式化的出入口,讓人流也較好管控。
我母親在疫情期間成功「越獄」多次,起初會被我跟妹妹大罵一頓,而她會嚴厲地反擊,最後變成只要提到買菜就是劍拔弩張的話題,但其實在疫情之初,果菜市場就有幾個攤販非常警覺,無時無刻不幫顧客消毒,也儘可能地勸導口罩要戴好,但因為並沒有統一地管制流程與分流制度,使得攤販自己都在傳哪些攤販確診,而那時也有新聞爆出
第一果菜市場有員工確診,這才讓家母決定透過攤商自己創建的線上平台採買食物,但好景不常,因為疫情嚴峻,線上的攤商也見獵心喜,大部分可能有運送費用的關係,都會提高單品的售價,加上品質可能不如預期,讓消費者購物時心不甘情不願,在疫情逐漸看似趨緩下,傳統市場也看似再次安全後,許多人又再次回到傳統市場買菜了。
台北農產公司染疫風波
六月初雙北疫情看似受到控制,全國確診數下降讓大家逐漸放心,出門的頻率也漸漸增高,也看不太出來哪個地方有群聚染疫與疫情熱區的風險,我對於家母出門去菜市場買菜也不再提心吊膽,頻率每週一次,只能在外圍攤商購物,並且勤洗手、做好安全防護,基本上似乎也不會有大礙,直到最近,才又爆發台北農產公司(簡稱北農)多人確診事件,然後也波及各縣市的農產產業鍊,眼看就是另一場疫情災難。
回過頭看五月底的新聞與坊間的流言蜚語,其實大家對臺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就有些許憂心,加上台北遲遲未跟上市場的分流與實聯制,跟上後卻又沒有徹底執行,目前都是透過路口的管制人員認為現在人流的多寡,來決定是否放行非今日可採買的民眾是否能進場,等於形同虛設。
在六月十九日,媒體開始大篇幅報導北農染疫人數增加,並開始懷疑北農防疫態度消極,加上許多臨時工與攤商因為生計問題,就算有症狀也拒絕篩檢,加深中央政府對此地的疑慮,於是許多人臆測,六月二十三日CDC宣布再度延長兩週的三級警戒(至七月十二日)也與北農疫情不明有關,台北市政府也飽受疫調、防疫措施緩慢的批評聲浪,而萬華才剛脫離剝皮寮的快篩站,萬大國小又迎來了新的快篩站,沒過幾天又調至萬大活動中心,使民眾對北市府的朝令夕改,看似不配合中央的作法憂心忡忡,而南萬華似乎也接棒中萬華成為新的疫情熱點。
中元節會不會成為新的挑戰?
當疫苗覆蓋率與整體疫情成為台灣降級解封的一大考量點,有許多專家學者開始討論有條件式的稍微鬆綁,能夠讓暫時大家解除防疫疲勞與生計問題,等到新一波疫情再收緊,許多人開始推敲真正能夠安穩降級的時間,會不會落在中秋節,但我認為在中秋節前另一個防疫關卡的節日是中元節,在這個大型的傳統信仰節慶,勢必又是一波進入市場、賣場的理由,加上祭儀必須執行的習俗壓力,宗教大拜拜若沒有管控則一定會進行,畢竟誰都能得罪就是不能得罪鬼神,而屆時台灣有沒有大幅控制疫情以及增加疫苗覆蓋率,加上農產生鮮的產業鍊是否已安全無虞,恐怕都是得提前部署的問題。
但離中元節還有兩個月的時間,當然希望在兩個月內台灣就能夠變得相對安全,並且所有第一波疫情衍生的問題與劇情,都能夠在未來迅速地被處理,也希望萬華不再成為疫情熱區,讓「台灣的武漢」不再被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