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萬華成為台灣的武漢(3):在地庶民的生活與無奈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三級警戒已實施長達一個多月,近期又再次延長時間,萬華自從剝皮寮快篩站設立後,漸漸脫離熱區,隨後快篩站完成任務,也撤出剝皮寮,但就在一切轉趨樂觀的同時,台北農產公司又爆出群聚感染的新聞,而萬華看似又將再次成為引爆點。
近期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DC)將三級警戒的期限從六月二十八日,在延長至七月十二日,使得所有受影響的企業商家哀鴻遍野,民眾也相對於警戒初期的戒慎恐懼與積極轉趨疲勞厭倦,每個週末都不乏看見哪個景點車潮湧現,並且對於防疫需要再嚴格還是再放緩已成為多方論戰,但其實再度延長也是因為不知感染源的新群聚又再次出現,台北市再次成為箭靶,只是這次群聚發生地:萬華,不再被特別聚焦來討論。

萬華在地店家的進展與凍結

東園街的地方創生商家
萬華成為台灣的武漢(1)有提到近幾年萬華開始出現許多文青小店與新興美食,試圖打破大家對萬華只能吸引中老年族群的印象,成功的案例如萬華林宅星巴克Cura Pizza家吶子居酒屋等,希望透過年輕人的飲食口味造就地方創生,而在年輕人社群中漸漸開始小有名氣,進而製造出在地文化與店家同時提高能見度的良性循環。
東園傳統鐘錶老店英吉利變成路易莎咖啡
東園街在十幾年來鮮少有連鎖店面,大部分都保留原本的在地老店,而去年經營三十年的鐘錶老店英吉利歇業後,就空出了在十字路口上的一、二樓店面,直到今年四月底才迎來了傳統老街的新氣象,不同於地方創生的特色店家模式,本土連鎖咖啡店龍頭路易莎Loisa Coffee在此開設直營旗艦店,讓在地居民非常驚喜,因為離東園街最近的咖啡廳就只有青年公園、龍山寺、南機場夜市周邊,這也某種程度象徵著外界對東園街的消費能力有一定的看好與期待。
但就在試營運的第一週,疫情就開始緊張,開幕活動都還沒結束三級警戒就開始了,整個咖啡廳原本因為開幕而高朋滿座、大排長龍的景象,來客人數立刻寥寥無幾,這也使得在地人開始擔心好不容易提升的生活機能,會不會因為這場疫情又要從頭來過?但身為疫情重災區,自己到市場買菜煮自己吃的東西還是最為安全,於是在這樣的矛盾情形下,支持在地店家就變成了慈善選項,而究竟這份慈善能不能維持地方創生的持續進展,就要看這些店家的意志力與疫情嚴峻與否的對決誰勝誰負了。

台灣市場的歷史

疫情之下,因為餐廳禁止內用加上大家盡量少接觸外界,自己烹調食物成為安全的出路,於是市場人潮也隨著疫情上升,而且大家對於「密閉空間」的恐懼,讓在相對開放空間的傳統市場成為普遍台灣人挑選食材的選項,但同時讓許多人更加疑慮沒有那麼現代化的傳統市場,人潮也不斷湧現,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防疫破口?
路邊攤飯在騎樓下擺攤
在台灣,路邊攤文化隨處可見,隨處可見地攤、流動性攤販,也因為台灣特殊的建築文化「騎樓」,使得在路邊設攤非常方便,各大商業區、住宅區路口轉角都會看見騎樓下有個滷味、鹽酥雞、包包小物等攤販,當然也使得部分區域的警察臨檢時非常忙碌,但台灣人對此文化與法令上的衝突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我們所熟知的各大市場、夜市,都是由此文化累積而成的。
基隆廟口夜市
台灣夜市通常都是從信仰中心衍伸而出,現今到各大夜市逛逛,路途中絕對會經過某間廟宇,因為早期廟宇也是娛樂文化的聚集地,為了酬神經常性地會舉辦台灣歌仔戲、布袋戲,而聚集非常多的人流,這時就會有許多販售小吃的攤商聚集至此地,就像進電影院要買爆米花一樣,看戲的中間可以買個豆花、滷味,整個晚上就能夠吃飽喝足又看完整個表演,漸漸地傳統娛樂式微後,廟宇聚集的人潮轉為品嚐美食的饕客,在地的夜市文化也因此保留了下來。
萬華中大型傳統市場分佈圖(台北魚市也為第一果菜市場所在處)
傳統市場跟廟宇的連結沒有夜市強烈,但台灣傳統的居住分布,就是以信仰所在為中心,慢慢拓展出附近的住宅與商業區,而傳統市場也就在這之間形成聚落,比如在艋舺周遭,以龍山寺為中心,西側為廣州街夜市、東側為販賣藥材、草藥的青草街、東南側為三水、新富市場,或是南萬華加蚋仔這邊,除了萬大路上的第一果菜市場是台北大型的傳統市場以外,從東園街、長泰街、西園路這一塊,任何巷弄都有小型的傳統市場聚落,台灣能夠超商密度名列世界第一的原因,可能鑑於傳統市場的密度,造就台灣人是需要走路不到五分鐘就能購買到生鮮的習慣。

菜市場的魅力

疫情期間的傳統市場人潮(圖片出處:中央社)
在疫情之初,我非常地堅決禁止我們家的人做不必要的出門,認為自己要肩負起典獄長的職責,連生鮮食材都盡可能地用外送宅配來解決,但對於負責所有生活用品採買的母親來說,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家就離東園市場僅一個路口之隔,台北第一果菜市場也是腳程不用十分鐘的地方,更何況住在南萬華最大的優點就是,北部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就在華中橋旁,也就是台北的生鮮蔬果大部分都是集中於此,經過拍賣後才四散各處,也就是這裡的性價比一定比任何其他台北市場來得高,也因此母親早就習於到某些攤商購物,而這也是日常交際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但疫情發生之後,就像其他的家庭一樣,最大的爭執點都在長輩對於信賴傳統市場大於超商,再遠大於網路宅配,生鮮蔬果怎麼可能不直接用手觸摸,所有無法眼見為憑、手摸為據的都是又貴又品質低落,而且室外比室內安全許多,但其實他們認為的優點就再再是晚輩們認為的缺點,生鮮透過許多陌生人的接觸,讓病毒更易在會入口的食物上傳播,加上每個攤商都會以肉身招攬客人,長輩也一定會在過程中討價還價,甚至關心彼此在疫情下的生活,以聊表各自的苦悶,這些都是傳播的風險,而且相較於市場,現代化的超商的確因為工業化的冷漠與包裝,使得購買時的風險似乎也較低,制式化的出入口,讓人流也較好管控。
萬華第一果菜市場(圖片出處:自由時報)
我母親在疫情期間成功「越獄」多次,起初會被我跟妹妹大罵一頓,而她會嚴厲地反擊,最後變成只要提到買菜就是劍拔弩張的話題,但其實在疫情之初,果菜市場就有幾個攤販非常警覺,無時無刻不幫顧客消毒,也儘可能地勸導口罩要戴好,但因為並沒有統一地管制流程與分流制度,使得攤販自己都在傳哪些攤販確診,而那時也有新聞爆出第一果菜市場有員工確診,這才讓家母決定透過攤商自己創建的線上平台採買食物,但好景不常,因為疫情嚴峻,線上的攤商也見獵心喜,大部分可能有運送費用的關係,都會提高單品的售價,加上品質可能不如預期,讓消費者購物時心不甘情不願,在疫情逐漸看似趨緩下,傳統市場也看似再次安全後,許多人又再次回到傳統市場買菜了。

台北農產公司染疫風波

臺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批發拍賣(圖片出處:農傳媒)
六月初雙北疫情看似受到控制,全國確診數下降讓大家逐漸放心,出門的頻率也漸漸增高,也看不太出來哪個地方有群聚染疫與疫情熱區的風險,我對於家母出門去菜市場買菜也不再提心吊膽,頻率每週一次,只能在外圍攤商購物,並且勤洗手、做好安全防護,基本上似乎也不會有大礙,直到最近,才又爆發台北農產公司(簡稱北農)多人確診事件,然後也波及各縣市的農產產業鍊,眼看就是另一場疫情災難。
回過頭看五月底的新聞與坊間的流言蜚語,其實大家對臺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就有些許憂心,加上台北遲遲未跟上市場的分流與實聯制,跟上後卻又沒有徹底執行,目前都是透過路口的管制人員認為現在人流的多寡,來決定是否放行非今日可採買的民眾是否能進場,等於形同虛設。
在六月十九日,媒體開始大篇幅報導北農染疫人數增加,並開始懷疑北農防疫態度消極,加上許多臨時工與攤商因為生計問題,就算有症狀也拒絕篩檢,加深中央政府對此地的疑慮,於是許多人臆測,六月二十三日CDC宣布再度延長兩週的三級警戒(至七月十二日)也與北農疫情不明有關,台北市政府也飽受疫調、防疫措施緩慢的批評聲浪,而萬華才剛脫離剝皮寮的快篩站,萬大國小又迎來了新的快篩站,沒過幾天又調至萬大活動中心,使民眾對北市府的朝令夕改,看似不配合中央的作法憂心忡忡,而南萬華似乎也接棒中萬華成為新的疫情熱點。

中元節會不會成為新的挑戰?

全國三級警戒維持至7/12(圖片出處:CDC)
當疫苗覆蓋率與整體疫情成為台灣降級解封的一大考量點,有許多專家學者開始討論有條件式的稍微鬆綁,能夠讓暫時大家解除防疫疲勞與生計問題,等到新一波疫情再收緊,許多人開始推敲真正能夠安穩降級的時間,會不會落在中秋節,但我認為在中秋節前另一個防疫關卡的節日是中元節,在這個大型的傳統信仰節慶,勢必又是一波進入市場、賣場的理由,加上祭儀必須執行的習俗壓力,宗教大拜拜若沒有管控則一定會進行,畢竟誰都能得罪就是不能得罪鬼神,而屆時台灣有沒有大幅控制疫情以及增加疫苗覆蓋率,加上農產生鮮的產業鍊是否已安全無虞,恐怕都是得提前部署的問題。
但離中元節還有兩個月的時間,當然希望在兩個月內台灣就能夠變得相對安全,並且所有第一波疫情衍生的問題與劇情,都能夠在未來迅速地被處理,也希望萬華不再成為疫情熱區,讓「台灣的武漢」不再被提起。
avatar-img
8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簡嵩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三級警戒,「萬華活動史」成為最大感染源,於是這個地方受到媒體最多的矚目,而萬華人被網購平台、部分醫院拒於門外,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萬華真正的樣子到底是什麼呢?
五月初台灣疫情進入社區感染時,萬華茶室成為眾矢之的,原本正在重新打造形象的萬華,因為一場疫情受到強烈的關注後,究竟有什麼事情是我們再回頭反思的?身為疫情期間的萬華人,透過經驗紀錄在地的樣子。
2021年5月,台灣面臨第一次COVID-19進入社區,而疫情在短短半個月內一發不可收拾,第一個受到衝擊的就是藝文娛樂產業,目前已經進入長達一個多月的三級警戒,這段時間這些相關的工作者們所有工作都停擺,這些日子是怎麼過的呢?
台灣三級警戒,「萬華活動史」成為最大感染源,於是這個地方受到媒體最多的矚目,而萬華人被網購平台、部分醫院拒於門外,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萬華真正的樣子到底是什麼呢?
五月初台灣疫情進入社區感染時,萬華茶室成為眾矢之的,原本正在重新打造形象的萬華,因為一場疫情受到強烈的關注後,究竟有什麼事情是我們再回頭反思的?身為疫情期間的萬華人,透過經驗紀錄在地的樣子。
2021年5月,台灣面臨第一次COVID-19進入社區,而疫情在短短半個月內一發不可收拾,第一個受到衝擊的就是藝文娛樂產業,目前已經進入長達一個多月的三級警戒,這段時間這些相關的工作者們所有工作都停擺,這些日子是怎麼過的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新北第一環的行政區,像是板橋、三重、永和、新店,看起來預售屋新案應該都會有機會成交單價站上100萬。幾年前,這真的是很令人難以想像和接受。不過由於重劃區嶄新的街廓,真的很受年輕一輩買方的青睞。如果要追求比較舒適的大環境,越來越多人偏好重劃區而非舊市區,在新案釋出有限的情況下,重劃區一案接一案把房價給
Thumbnail
一鴻燒臘位在台北市中山捷運站西側快到建成圓環的南京西路和太原路交叉口上,途經這裡的駕車人應對於常停等此處紅燈時看到的這家大紅招牌不太陌生。而招牌下的這家燒臘店也算是這一帶居民的熟面孔了;用餐時間也常是被老熟悉的面孔排等人潮佔滿,不過待餐上對於燒臘店家而言這家等待的時間確實是久了許多。內用座位就是
Thumbnail
新臺祺之家位在臺南的復興市場,提供叻沙、蝦麵、肉骨茶等美食,是臺南人心中的回家味道。
Thumbnail
出門在外、去百貨公司除了購物之外;到百貨公司美食街區吃上美食絕對是逛百貨公司的一大樂事。根據一份研究資料顯示: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商圈共有七家百貨公司,總櫃位數達一百二十二家品牌,客席數二千九百四十九個,這裡是台灣六都中百貨公司密集度最高區域。在百貨公司內美食街區更是除了化妝品之外;另一個重要營收區
Thumbnail
台北市東區一向以來是台北市都市核心區域,東區內巷弄裡面一直是美食聚集的地方。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東區歷經經過多年的繁華與落寞的反覆循環,在民以食為天的人類社會中,食店在台北市東區裡其實就有許多老店默默存在著。這家川品排骨就是一個例子。 川品排骨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
Thumbnail
夜市是台灣都會區共同的景觀,台中自不例外。無論〔東海商圈〕,〔逢甲商圈〕或〔一中街夜市〕,我都曾駐足。輕鬆遊逛,買些什物,吃點零食,是我平淡生活的最愛。〔一中街夜市〕,距離〔台中公園〕不遠,一中夜市還有〔台灣自來水公司〕舊宿舍更新的懷舊街區,很有可觀,所以也相對比較常來。
Thumbnail
挽肉と米來台灣開店的時候到處都能看到網路上的報導,最早的中山店雖然比較近但大部分要靠排,對社畜不是很友善,現在移到華山之後可以線上預訂,雖然還是要靠手速搶位,我覺得不會非常難訂,比饗饗友善很多~
Thumbnail
台灣人非常愛吃火鍋。只要是火鍋,就能讓台灣人趨之若鶩,幾乎可以說是台灣人一種喜愛的餐飲文化現象。小火鍋就佔據火鍋經營型態的四成左右數量市場,光以台北市萬華區就有二十幾家各類經營型態火鍋店,這家鼎馨小火鍋從傳統台式小吃店轉型為小火鍋店、開幕至今一個月時間,就讓萬華人喜愛的隱藏鍋物店。 鼎馨小火鍋
Thumbnail
近期臺灣的餐飲市場因食安問題、缺工現象等動態變化而不安。系統思考圖呈現了店鋪成長限制,針對人員負荷問題提出適切的思考。關鍵字:臺灣餐飲業,食安問題,缺工現象
Thumbnail
​台北市有許多燒臘店,但是要符合老店、有人情溫度、大家愛的店家等條件就不多了。這家香味燒臘從民國八十八年(SONCE  1999)在台北市中正區南陽街開店後來搬到台北市萬華區西門町區域開店。一轉眼開店到今年也有二十五年時間了、尤其台灣這三年疫情期間很多店家都對新冠肺炎染疫情的人缺乏大愛不願做生意。但
Thumbnail
新北第一環的行政區,像是板橋、三重、永和、新店,看起來預售屋新案應該都會有機會成交單價站上100萬。幾年前,這真的是很令人難以想像和接受。不過由於重劃區嶄新的街廓,真的很受年輕一輩買方的青睞。如果要追求比較舒適的大環境,越來越多人偏好重劃區而非舊市區,在新案釋出有限的情況下,重劃區一案接一案把房價給
Thumbnail
一鴻燒臘位在台北市中山捷運站西側快到建成圓環的南京西路和太原路交叉口上,途經這裡的駕車人應對於常停等此處紅燈時看到的這家大紅招牌不太陌生。而招牌下的這家燒臘店也算是這一帶居民的熟面孔了;用餐時間也常是被老熟悉的面孔排等人潮佔滿,不過待餐上對於燒臘店家而言這家等待的時間確實是久了許多。內用座位就是
Thumbnail
新臺祺之家位在臺南的復興市場,提供叻沙、蝦麵、肉骨茶等美食,是臺南人心中的回家味道。
Thumbnail
出門在外、去百貨公司除了購物之外;到百貨公司美食街區吃上美食絕對是逛百貨公司的一大樂事。根據一份研究資料顯示: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商圈共有七家百貨公司,總櫃位數達一百二十二家品牌,客席數二千九百四十九個,這裡是台灣六都中百貨公司密集度最高區域。在百貨公司內美食街區更是除了化妝品之外;另一個重要營收區
Thumbnail
台北市東區一向以來是台北市都市核心區域,東區內巷弄裡面一直是美食聚集的地方。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東區歷經經過多年的繁華與落寞的反覆循環,在民以食為天的人類社會中,食店在台北市東區裡其實就有許多老店默默存在著。這家川品排骨就是一個例子。 川品排骨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
Thumbnail
夜市是台灣都會區共同的景觀,台中自不例外。無論〔東海商圈〕,〔逢甲商圈〕或〔一中街夜市〕,我都曾駐足。輕鬆遊逛,買些什物,吃點零食,是我平淡生活的最愛。〔一中街夜市〕,距離〔台中公園〕不遠,一中夜市還有〔台灣自來水公司〕舊宿舍更新的懷舊街區,很有可觀,所以也相對比較常來。
Thumbnail
挽肉と米來台灣開店的時候到處都能看到網路上的報導,最早的中山店雖然比較近但大部分要靠排,對社畜不是很友善,現在移到華山之後可以線上預訂,雖然還是要靠手速搶位,我覺得不會非常難訂,比饗饗友善很多~
Thumbnail
台灣人非常愛吃火鍋。只要是火鍋,就能讓台灣人趨之若鶩,幾乎可以說是台灣人一種喜愛的餐飲文化現象。小火鍋就佔據火鍋經營型態的四成左右數量市場,光以台北市萬華區就有二十幾家各類經營型態火鍋店,這家鼎馨小火鍋從傳統台式小吃店轉型為小火鍋店、開幕至今一個月時間,就讓萬華人喜愛的隱藏鍋物店。 鼎馨小火鍋
Thumbnail
近期臺灣的餐飲市場因食安問題、缺工現象等動態變化而不安。系統思考圖呈現了店鋪成長限制,針對人員負荷問題提出適切的思考。關鍵字:臺灣餐飲業,食安問題,缺工現象
Thumbnail
​台北市有許多燒臘店,但是要符合老店、有人情溫度、大家愛的店家等條件就不多了。這家香味燒臘從民國八十八年(SONCE  1999)在台北市中正區南陽街開店後來搬到台北市萬華區西門町區域開店。一轉眼開店到今年也有二十五年時間了、尤其台灣這三年疫情期間很多店家都對新冠肺炎染疫情的人缺乏大愛不願做生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