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媒體面對獨裁 勇敢的蘋果和香港民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小報變成媒體大亨的黎智英,在亞洲被視為最狂野及無懼的白手起家富翁,如今卻下場淒慘。他現在被囚禁,而報社也被迫關門了。瑞媒視角中蘋果日報是勇敢的,香港民眾最後一天的搶購也是公民道德勇氣的表現。
瑞媒視角中蘋果日報是勇敢的,香港民眾最後一天的搶購也是公民道德勇氣的表現。 網路圖片

瑞士德語大報民主視角詳盡報導

香港蘋果日報,曾為自由民主發聲的媒體大報,在發行26年之後,被迫關門。
這一刻應該是共產黨及香港統治者感到振奮的一天,因為黎智英這塊肥美的牛排已到手。黎智英不只是政府眼中的錢坑,這位曾經在12歲以難民身份從中國逃到香港的中國人,並不像其他人,會為了做生意賺錢而巴結北京政權。黎智英的風格是對於任何他覺得不適任的人物都可以批評、發牢騷,也招惹他們。他最愛批評的是共產黨的行事風格,因為他們把他的父母關進勞改營。

媒體大亨黎智英的傳奇故事

在1989年天安門廣場屠殺事件之後,他作為共產黨反對派的身份被曝光,當時還是企業家,靠做著紡織生意而起家的黎智英,選擇站在支持北京的這些民主運動的學生。他在一篇文章中批抨當時總理李鵬,說他是烏龜蛋,在德文之意為「狗娘養的」。這讓北京非常惱怒而將他列入黑名單。他索性賣掉服飾公司,開始經營媒體企業。
在1995年,即香港從英國政權移交給北京政權的兩年前,他開始創立「蘋果日報」,他引用聖經中的人類墮落作為靈感來源:如果當初夏娃沒有偷嘗禁果,就不會有罪惡與對錯,當然也就沒有新聞。

為民主發聲卻成為消失的言論

蘋果日報成為他最大的政變。這份報紙一開始是以血腥、露骨及名人八卦成名,而在華人讀者中成為最大的影響力。黎智英一直也被視為建制派的反叛者,或是油頭的生意人。在幾年之後,他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們視我如叛徒。當我去參加喪禮時,人們不願與我同坐在同一排,在派對上,大家都背對著我。
而當其他的報紙漸漸噤聲,只剩蘋果日報為自由民主發聲,也報導愈來愈多政治相關的議題。它曾經以頭版方式報導201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劉曉波及他妻子劉霞的故事,為此,獲得了香港媒體人權獎。這樣孤獨的旅程中,讓報紙付出了失去廣告商的代價,但是在民主陣營中,黎智英本人的支持度如日中天,他總是站在示威抗議的最前線。
去年通過的「國家安全法」,意味著曾經被視為是「言論自由」的論調一夕間變成「與外國勢力結合」的反叛者,也讓蘋果日報被消失了。
晚間新聞,詳細報導。 網路截圖。

瑞士國家電視台稱蘋果「民主之聲」

瑞士的國家電視台SRF在6月24日晚間新聞報導,也聚焦於國安法通過後蘋果日報關門的必然,報導中指出:曾經為自由民主發聲的媒體大報「蘋果日報」,在今天畫下句點,百萬香港人也紛紛在這一天搶購這份最後一次發行的蘋果日報。搶購蘋果日報最後一份發刊的行為,就是公民勇敢的表現。
結束報社營業的舉動,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國安法通過之後,一開始是發行人黎智英被逮補入獄,接下來大批的檢調跟警察進入蘋果日報大樓內將電腦及其他資料沒收,也將數名主管移送法辦,最後只能結束營業。

民主對決獨裁是時代議題

瑞士是西歐鮮少與中國簽訂一帶一路的國家,今年外交部也大動作表示將對「對中政策」重新調整。瑞士政府是否能在蘋果日報被滅音後,從言論自由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面對獨裁政權的標準,瑞士媒體持續觀察中。
原文刊於:歐洲觀點網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常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瑞士新蘇黎世德語日報NZZ報導,阿斯匹靈在疫情之下,似乎快變萬靈丹了。一開始是拿來當止痛藥,而現在被當成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醫藥,在疫情之下,發現它可能可以降低染病後變成重症的風險。但是保健的劑量是多少呢?
蘇黎世的高房價與空屋率低是長年的現象,在市區內要尋覓到一處住宅十分困難,空屋能看屋時,排隊參觀屋況的人時常是大排長龍,即使是學生住宅也不例外。瑞士蘇黎世州檢察官因屋況差,巨額租金,起訴一名女中國房東。檢察官認為,該女正是利用弱勢者的困難,索取高於市價的房租圖利。
瑞士德語區第一大報社NZZ,報導評析了台灣抗疫成功,如何吸引矽谷菁英回台。而美國的台裔企業家搬回台灣成立公司,對企業主與台灣員工來說,兩邊都有文化衝擊。最美的風景是人,最難跨越的也是人的思考與行事風格。
疫情已過一年,而世衛對於疫情的來源仍舊充滿疑惑,無法了解源頭,就無法對症下藥。就此,瑞士法語區電視台拍攝這個紀錄片,當中也包含BBC的採訪,完整記錄過往一年武漢肺炎的全球歷程。並讚揚台灣防疫成功之道,磨劍將近20年的台灣,記取經驗及教訓,一直在為這場全球流行病做準備。
義肢技術的演進是科學服務人類的善意極致  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ETH舉辦的全球機器義肢科技的競賽,藉由科技幫助身障者克服障礙,如手、腳、機器輔具及大腦結構的感應界面的協助下,並透過反覆練習,重塑生活。鬼斧神工的科技並非冰冷,具有道德意識以科技服務人性,為行動與心靈受困的身障者開啟了重塑人生的機會。
什麼樣的亞洲菜在歐洲會受歡迎? 台式麵包也是一個選項喔!!  注重原味、天然、簡單與健康的瑞士飲食文化,台灣的麵包有沒有可能打進歐洲市場? 在瑞士的阿倫做了成功的嘗試,一台小小餐車做出了適合在地的麵包,巴塞爾地區飄著台灣麵包香。
瑞士新蘇黎世德語日報NZZ報導,阿斯匹靈在疫情之下,似乎快變萬靈丹了。一開始是拿來當止痛藥,而現在被當成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醫藥,在疫情之下,發現它可能可以降低染病後變成重症的風險。但是保健的劑量是多少呢?
蘇黎世的高房價與空屋率低是長年的現象,在市區內要尋覓到一處住宅十分困難,空屋能看屋時,排隊參觀屋況的人時常是大排長龍,即使是學生住宅也不例外。瑞士蘇黎世州檢察官因屋況差,巨額租金,起訴一名女中國房東。檢察官認為,該女正是利用弱勢者的困難,索取高於市價的房租圖利。
瑞士德語區第一大報社NZZ,報導評析了台灣抗疫成功,如何吸引矽谷菁英回台。而美國的台裔企業家搬回台灣成立公司,對企業主與台灣員工來說,兩邊都有文化衝擊。最美的風景是人,最難跨越的也是人的思考與行事風格。
疫情已過一年,而世衛對於疫情的來源仍舊充滿疑惑,無法了解源頭,就無法對症下藥。就此,瑞士法語區電視台拍攝這個紀錄片,當中也包含BBC的採訪,完整記錄過往一年武漢肺炎的全球歷程。並讚揚台灣防疫成功之道,磨劍將近20年的台灣,記取經驗及教訓,一直在為這場全球流行病做準備。
義肢技術的演進是科學服務人類的善意極致  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ETH舉辦的全球機器義肢科技的競賽,藉由科技幫助身障者克服障礙,如手、腳、機器輔具及大腦結構的感應界面的協助下,並透過反覆練習,重塑生活。鬼斧神工的科技並非冰冷,具有道德意識以科技服務人性,為行動與心靈受困的身障者開啟了重塑人生的機會。
什麼樣的亞洲菜在歐洲會受歡迎? 台式麵包也是一個選項喔!!  注重原味、天然、簡單與健康的瑞士飲食文化,台灣的麵包有沒有可能打進歐洲市場? 在瑞士的阿倫做了成功的嘗試,一台小小餐車做出了適合在地的麵包,巴塞爾地區飄著台灣麵包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6月24日0時50分,首批《蘋果》於太子報社士多發售。56分,運載報紙車的《蘋果》抵達旺角,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報紙檔已經有逾千人排隊,購入最後一期《蘋果》,人龍圍繞附近大廈繞了一圈。排第一的讀者更帶同昨日(6月23日)的《蘋果》,於晚上10時左右已經到報紙檔外排隊。她形容是該報是「被」
Thumbnail
近年來,中國政府日益加強對新聞自由的控制,不僅日常新聞報導受阻,連外國記者也受到迫害。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有些公民記者也被判刑,以致新聞報導變得乏味。實際上,媒體的社會角色已難以為繼,而外國媒體的記者也感受到過去所未有的威脅。
Thumbnail
【0620盤前重點新聞】 *蘋果攻平價頭盔傳鴻海代工 玉晶光、GIS也沾光 *運力、運價雙雙破表 貨櫃航運後市看法分歧 *先進封裝熱 日月光、京元電、力成 三強營運點火 *台系成熟製程廠 反彈仍不易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李光耀觀天下》 一般民眾和政治菁英的觀點有時是不同的。 愛也罷,恨也罷,70年的經驗加上已無須再證明什麼,展望前方,就未來的世界格局提供了質樸清晰的觀點。李光耀描述了一個在不可阻擋的崛起道路上,仍然癡迷於中央集權 的中國;一個儘管具有永不言敗的活力,卻必須分享其支配地位的美國;以及一個掙扎著...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Thumbnail
黎二海在台北地院等開庭,時間為台北時間早上8: 45分,在此時,還沒開庭,卻先開盤,數字一直在跳,討海的人,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釣到魚,還是花錢在油錢上虛耗時間,連拍個短視頻形容他交易的下午5小時放在抖音都沒有人看。黎二海的另一個嗜好是旁聽法庭的開庭,他說自己是旁聽員。旁聽員不是公務員,但執達員是公務員
Thumbnail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自2020年8月間遭港府國安處以違反《國安法》等罪名拘捕後,在監獄中度過超過3年的時間,案件才在2023年12月開審,是港版國安法下首例被控「外國勢力勾結罪」的審判。 所有自由世界的人民都關心香港將何去何從,黎智英案件涉及了哪些爭議,檢視這個案件,一起關心香港,聲援黎智英。
Thumbnail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6月24日0時50分,首批《蘋果》於太子報社士多發售。56分,運載報紙車的《蘋果》抵達旺角,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報紙檔已經有逾千人排隊,購入最後一期《蘋果》,人龍圍繞附近大廈繞了一圈。排第一的讀者更帶同昨日(6月23日)的《蘋果》,於晚上10時左右已經到報紙檔外排隊。她形容是該報是「被」
Thumbnail
近年來,中國政府日益加強對新聞自由的控制,不僅日常新聞報導受阻,連外國記者也受到迫害。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有些公民記者也被判刑,以致新聞報導變得乏味。實際上,媒體的社會角色已難以為繼,而外國媒體的記者也感受到過去所未有的威脅。
Thumbnail
【0620盤前重點新聞】 *蘋果攻平價頭盔傳鴻海代工 玉晶光、GIS也沾光 *運力、運價雙雙破表 貨櫃航運後市看法分歧 *先進封裝熱 日月光、京元電、力成 三強營運點火 *台系成熟製程廠 反彈仍不易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李光耀觀天下》 一般民眾和政治菁英的觀點有時是不同的。 愛也罷,恨也罷,70年的經驗加上已無須再證明什麼,展望前方,就未來的世界格局提供了質樸清晰的觀點。李光耀描述了一個在不可阻擋的崛起道路上,仍然癡迷於中央集權 的中國;一個儘管具有永不言敗的活力,卻必須分享其支配地位的美國;以及一個掙扎著...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Thumbnail
黎二海在台北地院等開庭,時間為台北時間早上8: 45分,在此時,還沒開庭,卻先開盤,數字一直在跳,討海的人,不知道今天能不能釣到魚,還是花錢在油錢上虛耗時間,連拍個短視頻形容他交易的下午5小時放在抖音都沒有人看。黎二海的另一個嗜好是旁聽法庭的開庭,他說自己是旁聽員。旁聽員不是公務員,但執達員是公務員
Thumbnail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自2020年8月間遭港府國安處以違反《國安法》等罪名拘捕後,在監獄中度過超過3年的時間,案件才在2023年12月開審,是港版國安法下首例被控「外國勢力勾結罪」的審判。 所有自由世界的人民都關心香港將何去何從,黎智英案件涉及了哪些爭議,檢視這個案件,一起關心香港,聲援黎智英。
Thumbnail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