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追逐:夢想與現實的拉扯

身為108課綱的小白鼠,在學習歷程與課業的雙重壓迫下,我們更要盡早立定志向,提早替自己的未來鋪路,也因此我們必須 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然而,究竟要怎麼找到自己的嚮往,又該 如何計劃未來,我們特別採訪了兩位正在不同領域中努力的老師, 相信在看了他們的例子後,大家都能試著以多元的角度,在腦中 試圖建構出獨一無二的夢想藍圖。

受訪者介紹:
  • 卓佳寧(卓樂)                            擁有⼗三年教學經歷的才藝老師,授課項⽬包含鋼琴、吉他、烏克麗麗、爵士⿎、詞曲創作等。2018年起開 始創作歌⼿的 ⾝分,曾於駁⼆藝術特區、⼤魯閣草衙道、 美德客⾳樂餐酒館、台鋁街頭等處駐唱。 2021年推出最新創作單曲 〈⼀切攏會好起來〉。
  • 黃琦勝                               國立中⼭⼤學劇場藝術系肄業,現為專職劇場演員、導演、戲劇指導及編劇與戲劇評論。曾擔任高雄三民高中「衛武營讀劇課程」之指導老師。 2019年成立響座劇場並擔任團⻑,經營臉書粉絲。

促成喜歡的「契機」?
「是什麼時候開始發掘興趣的呢?」創作歌⼿卓佳寧(卓樂)笑笑回應:「其實我還蠻直接的,我從⼩就對⾳樂有興趣, 所以選⼤學就是看到哪個科系有考樂器跟樂理就去了!」,對於相同的問題,在劇場⼯作的黃琦勝老師卻有著不同的回應:「我 很樂於嘗試很多事情,像我國⼩的時候畫畫,國中很喜歡寫文章甚⾄彈鋼琴,基本上我對於每件事都很有興趣。」 從上述例⼦中可⾒,每個⼈發掘興趣的契機、時間都截然不同,到底要怎麼辨別⾃⼰對⼀件事到底是興趣還是「志業」呢? 劇團團⻑琦勝說:「當你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其實你⼼裡已經有答案了!」
誰的青春不迷茫?正處選擇交叉路⼝的我們,對於未來⼤多仍 舊是茫然的,經過實際採訪,原以為肯定是⼀個強⼤的理由造就如 今下定決⼼在各⾃喜愛的領域中打拼的他們,然⽽,兩位受訪者的回答意外的⼀致:「就是喜歡所以嘗試看看,然後就⼀直做到現在了!」,依據受訪者的經驗,未來的⽅向就像是命中注定,⾃然⽽ 然有⼀天你就會發現了,沒有⼀個絕對的「時機點」,不過前提是要先主動地探索興趣。   
簡單的說,三分鐘熱度或是真正喜歡⼀件事,我們總覺得是難以辨別的,但就像是兩位受訪者所說的,其實沒有這麼困難,在探索的過程中,你必須先丟掉你既有的東⻄、不喜歡的東⻄,當你開始這麼做,就是會突然有⼀個聲⾳告訴你:「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所以,在確立⾃⼰的⽬標前,盡情探索,不要畏懼嘗試, 所有經驗都會告訴你,什麼是最適合⾃⼰的。

旁⼈的質疑是另⼀種肯定!
終於下定決⼼做出選擇後,總會⾯臨親朋好友的「提醒」,有些⻑輩或許會⽤他們的親⾝經歷告訴你:「做這⾏養不活⾃⼰」、「去 考公職比較穩定」、「要⾯對現實」等,造成你停⽌追尋他們⼝中的 「不理想」⽣活,甚⾄開始⾃我懷疑。
⾯對這種情況,簡單把⼈分成兩種,⼀是把現實與夢想分離,為了⽀撐⽣活條件,優先選擇⼀份「穩定的正當職業」,然後利⽤瑣碎時間將夢想作為興趣;另⼀種,就是像受訪者這樣,即便⽣活品質會受影響也接受不穩定,並將夢想作為志業的⼈。
這種選擇相信很多⼈都有想過或遭遇過,⽽受訪者們本⾝的職業就是第⼆種,處在連⾃⼰都同意「不算穩定」的⽣活中,當然也承受過他⼈的質疑,卻仍然堅持⾄今,他們其實並不滿⾜於現況,但為什麼還能夠堅持下去呢?
「如果你真的能夠在這個⼤家都不看好的環境之下做好,我覺得 你就成功了!」卓佳寧(卓樂)表⽰,越是困難的狀況,你的成功就 越有意義!就像每個開創「第⼀次」的偉⼈,正因為勇於冒險,所以無論成敗都是值得敬佩的。

不後悔的原則:堅定
對還在為「是否要跨出第⼀步?」⽽猶豫不決的⼈,卓佳寧 (卓樂)說:「就是不要三⼼⼆意!」,要是你確定了⾃⼰的選擇,那就不要畏懼,盡情追逐夢想,不要因為害怕失敗就停滯不前,因為現在的我們正是「最有潛⼒失敗的年紀」,那何不好好 珍惜呢?只要勇於前進,過程在艱難都會有收穫,或許,夢想並不只是「夢想」,⽽能夠成為現實。   
「要為⾃⼰的決定負責!」就像團⻑琦勝說的,既然做出了選擇,就要為⾃⼰負起責任,要是失敗了,那也因為付出了全部的努⼒,你仍舊會為此感到滿⾜,所以不算⽩費⼒氣,反⽽會更加認識⾃⼰,且來得及轉換跑道,重新嘗試,然後再⾯對新的挑 戰,有更好的突破。

「怎麼看待⽣活?」是關鍵。
 「對現在的⽣活還滿意嗎?」,兩位受訪者的回應都是否定 的,慣性的⼼理模式會讓我們感到安全,讓我們想停留在舒適圈裡,但就像受訪者所說的,待在舒適圈很輕鬆,⽽⾯對改變,則象徵著⼀種不確定性,因此即使我們都知道:「⼈不應該輕易滿⾜於現狀,要懂得努⼒突破、增進⾃我」,實際執⾏卻萬分困難。   
兩位受訪者對於⽣活不算「滿意」,但也接受現在的⾃⼰, 並努⼒精進⾃我,期許未來成為⼀個更美好的、令⾃⼰滿意的⼈。所以到頭來,要如何平衡現實與夢想?⼀個原則,取決於你的「態度」,探索夢想的前提,是要有願意冒險的精神;在追逐夢 想的過程中,需要堅定的意念;是否能夠堅持到最後,也取決於看待⾃⼰的眼光。
真正重要的是——⾃⼰到底想做什麼?搞清楚⽬標以後,你甚⾄可以為了這個⽬標⽽⽤盡全⼒,當然也要記得朝與⾃⼰的選 擇相關的⽅向去精進⾃⼰,無論你的選擇是什麼,只要有努⼒過, 對得起⾃⼰,那麼就是最好的未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以回憶為由,以理想為題, 寫一首專屬年少的詩篇。 —金獅湖畔貳拾伍屆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三民高中校刊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