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是會隨著時間不斷改變的,但是最想達成的那個美好畫面不會改變。
作文題目:「妳長大想當什麼?」
國小的時候,我最想當老師。
國三以後,就不敢再想我想當什麼,我只敢想著努力活下去。
在大家的低期待、自己也隨波逐流的狀態下,大學畢業了。
直到研究所,發現自己身體也沒有所想的那麼悲劇,隨時會病死。
總結,16~26歲,我好像為了等死亡的來臨而活著。
以37歲的自己回頭看,就是找藉口(隨時會死去),所以不需太努力(死了努力白費)。
謝謝老天爺疼我,隨波逐流的活著,也遇到興趣。
犯拖延症的人,在被自己正式診斷出來之前,是不會正面對決的。
感謝考研究所之路,幫忙收斂了大學四年的所學的科目,只考國文、英文、管理學、統計學。
沒有意外地,當時拖延的習慣,讓我的成績非常配得起努力,但就是有一科,分數都會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某一所的教授還特地在成績單信封裡,放了一張A4紙,問我各科的落差之大是發生了什麼事…(當時我還在想,是要回信嗎?)
發生了什麼事?我的「管理學」就是分數都會很高。
於是我認真的算了一個月的統計,考上了最後一所研究所,鬆了一口氣,終於可以繼續隨波逐流的活著。既然目標是隨波逐流的活著,當然也不會太認真的去想除了隨波逐流之外的目標。 現在回想研究所二年,舉凡管理學相關的策略、行銷…,申論題的題目我總是能寫到全班都走了,我還欲罷不能,最後教授也不用監考,叫我寫完自己交去辦公室給他,然後成績破百(因為校正回歸他人分數,我就破百了)。
要感謝隨波逐流嗎?還是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誰,是誰在安排?)
天賦是被刻意培養的,還是天生擁有的?我還不知道答案。 我體會到有興趣的事,會廢寢忘食;養成習慣之後,不做就是渾身不對勁。
每天看或聽相關評論、書籍,10年(26~36歲)幾乎不間斷的執行,這大概是我唯一能呼應「生命是長期且持續性的累積」的作為。
還找不到目標的時候,隨波逐流的活著也是好方法,有天就會遇到解答,但保持心、眼睛、耳朵打開,答案來的時候才會知道(例如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