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走訪嘉義市區,並搭阿里山林鐵檜木列車來回北門的社遊後,我們一行人從嘉義搭台鐵返回高雄。週日下午的列車很難空曠到哪去,考量減低交通費,多數社員都選擇用電子票證搭車。
我沒有一路搭回高雄,而是先行在台南下車,主要是來看改建後的台南後站到底變成什麼樣子。相較部落格另個【零語時分】日記專題內同題材的文章,這篇會更詳實一些。
4月8日起,台南車站東側靠成功大學、大遠百這一帶的後站站房,應鐵路地下化工程進展而停用,封閉通往月台的地下道。隨之而來是臨時的跨站式站房啟用,但嚴格來說只算50%的跨站式規格,因為天橋僅從後站通到兩座月台,而非直接連結至西側的前站。
這個台南臨時後站,還採用了有別於其他同類車站,甚至可說偏"復古"的設計-售票處在一樓、剪票口在二樓的空間配置。
現在台鐵新建的站房,除了規模龐大的台北車站,印想裡少有車站會把售票處跟剪票口放不同樓層。舉例來說,高雄車站地下化後的這兩個設施都設地下一樓;高架後的員林、屏東、潮州等大站,都在地面層安排售票及驗票業務;至於上面提過的跨站式站房,如中南部的田中、斗六、斗南、大林、民雄等站,是清一色把業務放在站區上方的二樓辦理,唯獨新啟用的台南後站,不走這一套。
既然如此,那台南後站的售票處在哪呢?
過了標示往後站的剪票口,只能選擇東側的天橋出站,隨著跨過曾有多條股道的鐵路地下化工地,一步步走向後站方向。
用搭電梯或走樓梯方式下橋後,售票處竟然就在一樓的站房出口旁。
記憶中上次途經這種空間配置的車站有過兩個:員林及豐原,當然是指還沒進行高架工程前使用的地面站房。共同特色是皆為兩層樓建築,一樓購票後要走樓梯上二樓過剪票口,走過差不多也兩層樓高度的跨站天橋,下到月台乘車。
這確實是我從小到大,在高架化前員林車站習以為常的搭車記憶,所以才會說,現今台南後站這個或許因二樓腹地不足而微調的"50%"跨站式站房,真的很有上世代的站房空間感,也是現在已難再現的鐵道氛圍。
到前鋒路的對面一看,站房外觀貌似全為建材原色,看來略顯普通,畢竟只是工期下的暫時因應,不過越看越覺得真的很「跨站式」,因為我去過的同類站房,入口迎接訪客的必然也是樓梯或電梯,真的只差在一樓有沒有業務設施進駐。
既然臨時站房啟用,那南側在前鋒路及大學路口,從1977年使用至今的舊站房,自然在承載了44年台南市民及附近多所學校學子的記憶後,功臣身退,可能撰寫這篇文的當下也已拆除了。
如今台南後站增建的臨時站體,談不上什麼優缺點,倒不如說在這個有使用期限的50%跨站式站房階段,不經意地為鐵道愛好者或是攝影家,安排了隨動線變化而出現的短暫福利。
繼連結月台及前站的無障礙電梯後,又多了一個可以理所當然站在台南車站站場正上方拍照的位置,重點還多半都在剪票口之外,不須進站。
台南車站用地下道連結前後站與第二月台,無障礙需求則在月台偏北側興建電梯及天橋來因應,而且只通前站。現在伴隨臨時後站的設立,月台南側多了從後站連結兩座月台的天橋,提供另一個俯瞰視角來拍攝鐵道風景。
怎說也是旅客頻繁經過的天橋,兩側圍欄的遮陽、防風、擋雨等設計免不了的,所以後站到第二月台間跨過工地的動線上,能用來拍照的縫隙不大,得夾縫中求生存抓個好角度。
比起橋上的狹小縫隙,在對應後站的剪票口前後,南北兩側皆有大面積落地窗,能清楚看見列車穿過下方進出車站,很適合拍照,差別在南側算付費區內,若不購票就得拿剪票口旁的通行券進站。
通行券機制以前在高雄長達15年的臨時站時期也用過,方便居民往來前後站,只是那天橋將近100公尺的長度,未來也很難有車站能贏過吧。
對比啟用地下化也好幾年的高雄車站,在路線長度有別的情況下,台南車站工程規模小很多,應該不會維持臨時的空間形式太久,只是當初高雄臨時車站也說是短期的,可後來大家都曉得,這個「臨時」維持了小孩都從出生變成準高中生的整整15年,那誰又能保證台南這個50%的跨站式站房,會使用多久。
這僅是台南車站長久歷程中的一小段,仍是獨一無二且值得記錄的,鐵道事業與身處城市互動的短期經驗,重要的是這等同宣告,距離鐵道消逝在台南市區地表的那天,又更踏近一步。
那就,把握這城市某種日常的最後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