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丟掉物件,還有甚麼方法斷捨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起斷捨離,很多時就會把它和丟棄物件劃上等號。其實斷捨離不等於丟棄物件,只是在大都會或華人社會裏,二手物件較少出路,所以很容易就被丟到垃圾桶內。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大量狀況還是良好的物品被丟掉垃圾堆填區,再加上環保概念的推廣,所以人們漸漸接受二手物品。
我試過不同的物品用不同的方法處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 送贈給需要的人
這個方法我覺得最好,因為可以替二手物品找到新主人,最重要是給它們第二生命。
例如,我有把新淨的嬰兒衣服送給懷孕中的朋友。書籍的話,會用漂書的方法把它們轉贈給有緣人。
但是,這個方法不完美的地方是,你的物品未必適合他人,所以送贈之前先詢問朋友是否需要,是否可以接收。若是漂書的話,先了解該機構漂書的規則,會接受那些書本等。
這樣的話,事半功倍,送贈及接收的人都能各取所需。
另外,facebook 也有不少free 物的群組,是可以幫助把物件送贈給有緣人的平台。當成為群組會員後,可以把物件拍照及發文到群組內,需要的人與送物者聯絡交收時間及地點。
若群組會員人數多,較容易把物件送出去。但是,會員大多數是陌生人,所以交收時候還是要小心,約在大眾人多的地方交收較好,並以互相尊重為前提。
2. 二手賣物
現在越來越多途徑或APP 可以變賣二手物品,例如Green Ladies 及 Green Little, 這是香港代售二手衣物的社企,前者代售女裝,後者代售童裝。今年HKTVmall 也新增二手市集,用戶可以透過APP 刊登物品,並指定是出售/交換/送贈的用途。
我主要是用 Carousell 這個平台作銷售,參考這篇
但是二手賣物,華人社會尚未是十分流行,所以銷量慘淡,而且價錢不會高,等待時間有時會頗長。即使有幸賣出二手物品,賺取到的只是微薄車馬費用或是零用錢,所以不要期望太多。
3. 回收物品
若物品既送不出去,又賣不出去,那就了解能否回收。例如,一些已經壞了的電器,可以送到環保署建構的綠在區區及其下的環保回收便利點作為回收用途。
回收便利點接收最少八種回收物,包括紙張、紙包盒、金屬、塑膠、玻璃樽、慳電膽及光管、充電池、小型電器及「四電一腦」。
好處是回收點員工會即場處理回收物,直接運送至回收場,不會發生新聞報導屋苑清潔工人將回收物倒入一般垃圾桶,令人覺得功虧一簣,對環保灰心卻步。
另外,若不確定手上的物品是否可以回收或是怎樣分類,可以請教回收點在場的職員。我送過幾次回收物品到家附近的回收點,職員是友善及有禮貌的。
此外,綠在區區設有積分獎勵計劃,每次送物件去回收,就能賺取相應積分。積分可以兌換調味料、飲品、粉麵、廁紙、毛巾等禮品,非常實用和生活化。
不過,禮品要求的積分不少,不算容易換領,所以還是減廢及直接回收 為主要目的吧。
4. 丟掉物件
食物會過期,物品會折舊。就算你好好存放物件,它們也會變得陳舊,價值因而下跌,甚至失去原本用途或價值變為零,到最後不得不捨棄掉。
最近在櫃子的深處找到2012年到期的朱古力
想不到能找到已過期9年的食物......
因為丟掉物件是最後的選擇,所以丈夫嫌我斷捨離的進度緩慢。若是他直接處理物件,大多數是立即被掉到垃圾桶,然後被送到垃圾堆填區。
斷捨離其實不等於丟棄物件,只是在這個大都會,為數不少的二手物件「苦無出路」,或是不能被重用,所以被丟棄掉而已。
所以,要好好檢視現在擁有的物品,然後善用它們,這是對待它們的最好方法。不要讓物品變「望夫石」,默默地等待著被拋棄的日子的到來。
***
想更了解斷捨離,推薦以下書籍:
斷捨離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

***
All rights reserved.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0會員
158內容數
2019年開始,我決定以「極簡生活」及「零廢棄生活」為目標,並努力在生活中減廢,達至簡單生活。 現時未能做到極簡主義者,但我追求簡單生活,以及一個容易打理的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m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到底我還要花多少時間在處理他們身上!」 「物品少一件,維護心力又少一分」
自從去年學習斷捨離後,開始養成一個習慣:順手清潔家居,主要目的是每日不經意地利用小空閒時間(大約3-10分鐘)快速地處理 簡單的家務事。時間不多,但每次做完這些簡單家務後,還是會感覺家居整齊或乾淨一些。
這兩天挺開心滿足的,因為剛完成了生BB前的其中一個目標:整理及執拾細房間!下圖一就是完成圖了!!(嘻嘻!!) 房間的地下是乾乾淨淨的!!!終於可以暢順地從房門走到另一邊的窗台(雖然窗台還擺放了一些雜物,嘻嘻)!!!很感動很滿足呀!!
2019年快終結了,因緣際會下看了《德國流掃除術:1條毛巾,15分鐘,享受舒適亮潔的家》,然後有相逢恨晚的感覺。 這一年除了研究並實習極簡生活及斷捨離外,我也有研究收納整理,以及如何能簡易打掃家居及輕鬆管理家居的秘技。
這兩個月,我家的極簡生活的生活步伐開始快了,因為我們住的房子更換了業主,我們1年半後就要搬家了。 為了減輕搬家時的重擔,現在審視物品的去留時增加了三個考慮因素: 1. 我們搬家時會要帶它一起入住新居嗎? 2. 若不,要現在處理,還是留下物品繼續用至搬家那時候? 3. 若要現在處理,怎樣可以快速處理?
財務自由與極簡生活是近年很夯的話題,我這一年也在這兩方面努力學習及實踐中,所以有以下的體會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少走一些冤枉路,更快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極簡生活及財務自由。
「到底我還要花多少時間在處理他們身上!」 「物品少一件,維護心力又少一分」
自從去年學習斷捨離後,開始養成一個習慣:順手清潔家居,主要目的是每日不經意地利用小空閒時間(大約3-10分鐘)快速地處理 簡單的家務事。時間不多,但每次做完這些簡單家務後,還是會感覺家居整齊或乾淨一些。
這兩天挺開心滿足的,因為剛完成了生BB前的其中一個目標:整理及執拾細房間!下圖一就是完成圖了!!(嘻嘻!!) 房間的地下是乾乾淨淨的!!!終於可以暢順地從房門走到另一邊的窗台(雖然窗台還擺放了一些雜物,嘻嘻)!!!很感動很滿足呀!!
2019年快終結了,因緣際會下看了《德國流掃除術:1條毛巾,15分鐘,享受舒適亮潔的家》,然後有相逢恨晚的感覺。 這一年除了研究並實習極簡生活及斷捨離外,我也有研究收納整理,以及如何能簡易打掃家居及輕鬆管理家居的秘技。
這兩個月,我家的極簡生活的生活步伐開始快了,因為我們住的房子更換了業主,我們1年半後就要搬家了。 為了減輕搬家時的重擔,現在審視物品的去留時增加了三個考慮因素: 1. 我們搬家時會要帶它一起入住新居嗎? 2. 若不,要現在處理,還是留下物品繼續用至搬家那時候? 3. 若要現在處理,怎樣可以快速處理?
財務自由與極簡生活是近年很夯的話題,我這一年也在這兩方面努力學習及實踐中,所以有以下的體會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少走一些冤枉路,更快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極簡生活及財務自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斷、捨、離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普及了,許多人已經開始將家裡從來沒用過的、只用了一次的、積在櫃子深處,早已遺忘的東西丟掉。   但其實,斷捨離不只是將不用的物品丟掉、騰出家裡更多空間而已,更多的是再每次丟掉的時候,反思自己當初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而最終沒有用到的原因又是甚麼?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我們從哪裡生出那麼多需要丟掉的東西?一些是商品包裝、一些是免洗餐具,還有衛生紙,總會有衛生紙。其他的呢?可能壞了、不能再運作了、或者過期的食物與調味品(如果是廚餘記得丟到廚餘),也可能因為時間變換,那些過去你喜歡的東西或你常用的東西對你失去了價值,它成了垃圾,無論過去你因何緣故曾經主動想要獲得。
Thumbnail
多年前,仍居住在蘇州時,「扔東西」是一件容易的事:紙類和瓶瓶罐罐拿給想收集去賣錢的清潔阿姨;淘汰下來的舊衣服舊鞋子,讓同事寄回鄉下給他們的親戚;讀過的書和雜誌也有愛書人願意收。任何物品只要是功能仍完整,就一定有人不嫌棄,想接收,即使是壞掉的電器也有人願意接收後再拿去修理。 我不必費什麼力氣就能幫家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審視你的物品 花些時間檢視你所擁有的物品 確定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 哪些是多餘的 捨棄不必要的物品 將不再需要的物品捐贈回收或賣出 這將有助於釋放空間 同時減少浪費 投資高質量的物品 當你需要替換某些物品時 考慮購買高質量 耐用的產品 這樣可以減少長期的消費成本 減少購買次數 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斷、捨、離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普及了,許多人已經開始將家裡從來沒用過的、只用了一次的、積在櫃子深處,早已遺忘的東西丟掉。   但其實,斷捨離不只是將不用的物品丟掉、騰出家裡更多空間而已,更多的是再每次丟掉的時候,反思自己當初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而最終沒有用到的原因又是甚麼?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我們從哪裡生出那麼多需要丟掉的東西?一些是商品包裝、一些是免洗餐具,還有衛生紙,總會有衛生紙。其他的呢?可能壞了、不能再運作了、或者過期的食物與調味品(如果是廚餘記得丟到廚餘),也可能因為時間變換,那些過去你喜歡的東西或你常用的東西對你失去了價值,它成了垃圾,無論過去你因何緣故曾經主動想要獲得。
Thumbnail
多年前,仍居住在蘇州時,「扔東西」是一件容易的事:紙類和瓶瓶罐罐拿給想收集去賣錢的清潔阿姨;淘汰下來的舊衣服舊鞋子,讓同事寄回鄉下給他們的親戚;讀過的書和雜誌也有愛書人願意收。任何物品只要是功能仍完整,就一定有人不嫌棄,想接收,即使是壞掉的電器也有人願意接收後再拿去修理。 我不必費什麼力氣就能幫家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審視你的物品 花些時間檢視你所擁有的物品 確定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 哪些是多餘的 捨棄不必要的物品 將不再需要的物品捐贈回收或賣出 這將有助於釋放空間 同時減少浪費 投資高質量的物品 當你需要替換某些物品時 考慮購買高質量 耐用的產品 這樣可以減少長期的消費成本 減少購買次數 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