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背包遊歐洲24 基督教打基督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9 0714 義大利 威尼斯 Venice
11-13世紀,教宗屢屢發起十字軍東征,進攻黎凡特地區,誓言收復聖地,給教徒一條安全的朝聖之路,不受伊斯蘭勢力威脅。
威尼斯總是為十字軍提供後勤補給、海運、糧食等。但另一方面,伊斯蘭缺乏鐵木,其抵抗十字軍的刀械,也是透過威尼斯取得的。威尼斯夾在中間「兩面賺」,大發戰爭財,不亦快哉。
威尼斯人所信奉的格言
「我先是一個威尼斯人,然後才是基督徒。」
展露無疑。教宗也說過「我到哪都是教宗,除了在威尼斯。」
救贖聖母堂
威尼斯一角
上述評價或許過於片面了,對威尼斯是有失公允的,因為種種史料顯示,威尼斯是所有歐洲國家中,對十字軍最投入的,教宗一呼,威尼斯就百應。
參戰次數最多,既付出金錢,更捐獻生命,平常有事沒事,還會以一國之力力抗穆斯林,導致自己的貿易利潤受損。
莎士比亞對威尼斯商人的描寫,也是片面的。許多學者認為,莎士比亞對威尼斯的商業運作模式,應該是一知半解的。因為「威尼斯商人」劇情中的船難破產、欠錢肉償等情節,在威尼斯是罕見的,尤其是後者,根本聞所未聞,純粹是莎士比亞「創作」出來的。

讀書心得

這幾段翻來覆去的威尼斯材料,呈現出威尼斯的多樣面貌。學者們跑在前面,對威尼斯展開前仆後繼的挖掘與研究,我則勉力跟在後頭,一本又一本的閱讀著作,漸漸的,我有個感受,那就是:隨著我對威尼斯的了解越發深入,我越不敢論斷威尼斯。這段閱讀體驗,給我的啟示是:沒有極大的知識儲量,就不要輕易論斷。
千萬不要用無知去批判未知。

基督徒打基督徒

在威尼斯共和國千年歷史裡,如果只挑一位英雄人物的話,總督丹多洛當之無愧。其精打細算、縱橫捭闔,無人能出其右。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算是他帶領的,伊斯蘭的黎凡特地區不打、埃及不打,偏偏打了基督教城市Zara!你知道那畫面有多荒謬嗎?
信仰基督、穿白袍的十字軍,跑去攻打一個掛滿十字架旗幟的城市,只因Zara跟威尼斯之間的對立由來已久。同宗內的競爭遠比異教間更加殘酷!

基督教內的相殘

基督歷史上,最知名的教內互殘,就是「三位一體」與「反三位一體」的教義之爭,誰也說服不了誰。
那現在,為什麼沒有兩種論述,而只剩一種呢?只有「三位一體」,沒看到「反三位一體」啊?
因為「三位一體」學派抱上了羅馬帝國皇帝大腿,用刀子對「反三位一體」派進行殘酷打壓,口舌再鋒利,有刀刃鋒利嗎?
最終,三一派殺到對方講不出話來,這才奠定了「三位一體」的神學地位。這裡面有神學邏輯嗎?沒有,不只我看不出邏輯,連後世三一派神學家,也看不出邏輯。
純粹是,很實際的「刀刃出神權」,不是用神學邏輯說服的,那太慢了,殺光威懾比較快。三位一體論不是辯贏的,而是殺贏的。
威尼斯 兵工廠
威尼斯一角
攻打Zara的行動,引發教宗強烈的不滿,憤而對第四次十字軍成員處以破門律。
你以為荒謬到此為止了嗎?不,第四次十字軍的下限還沒到頭呢,離結束還很遙遠。真可謂,只有更下限,沒有最下限。我們接著看十字軍是如何屠戮基督徒的。
avatar-img
72會員
129內容數
這是一個背包客的探索之旅 更是一個英雄的成長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夜裡,我跟室友西西里島人聊天,一個二十餘歲的年輕人,他在自己國家流浪幾個月,一路向北玩上來。就我所了解的義大利,南北貧富差距是相當大的,相形之下,「天龍國」與「下港」的差異,根本是小兒科,有啥不同?
威尼斯人被這個問題苦苦折磨,不斷自我懷疑,我們是不是真的比較「細漢」?沒有自信,將迎來自卑,這樣的心態長期下去,肯定是不健康的。終於,天可憐見,千載難逢的機遇給了威尼斯翻身的機會。
威尼斯是潟湖中的沙洲,以生活條件來講,差到不能再差,無法種田,靠捕魚,沒有淡水,靠雨水。有正常腦袋的,都不會在這裡安身立命的。 難道威尼斯人天生智商殘缺?
遊客一定會迷路的,只是迷多迷少罷了,因為到處都是交錯縱衡的羊腸小道。走著走著,莫名其妙成了死巷,不然就是改為水路,必須游泳過去,而你有準備泳衣嗎?這就是威尼斯的日常,不迷路的,不是專業的遊客。
夜裡,我跟室友西西里島人聊天,一個二十餘歲的年輕人,他在自己國家流浪幾個月,一路向北玩上來。就我所了解的義大利,南北貧富差距是相當大的,相形之下,「天龍國」與「下港」的差異,根本是小兒科,有啥不同?
威尼斯人被這個問題苦苦折磨,不斷自我懷疑,我們是不是真的比較「細漢」?沒有自信,將迎來自卑,這樣的心態長期下去,肯定是不健康的。終於,天可憐見,千載難逢的機遇給了威尼斯翻身的機會。
威尼斯是潟湖中的沙洲,以生活條件來講,差到不能再差,無法種田,靠捕魚,沒有淡水,靠雨水。有正常腦袋的,都不會在這裡安身立命的。 難道威尼斯人天生智商殘缺?
遊客一定會迷路的,只是迷多迷少罷了,因為到處都是交錯縱衡的羊腸小道。走著走著,莫名其妙成了死巷,不然就是改為水路,必須游泳過去,而你有準備泳衣嗎?這就是威尼斯的日常,不迷路的,不是專業的遊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被詛咒的第四次十字軍」專題) 雖然威尼斯參加十字軍,以第四次最為有名。但實際上,從第一次十字軍開始,威尼斯就是十字軍戰爭中舉足輕重的存在。 在十字軍的歷史上,雖然有幾次大規模的召集,但小規模的十字軍,一直不斷地在前往東方。這些十字軍與朝聖者的熱門啟航點之一,正是威尼斯。可謂十字軍的海上馬車夫
Thumbnail
在十三世紀初,第四次十字軍剛召集時,法蘭克騎士的代表們興沖沖地跑到威尼斯跟總督提案。他們本來期待總督會很踴躍,沒想到總督恩里克.丹多羅的反應是: 「你等我們四天,我們開會討論一下(´_ゝ`)」 這句頗有現代特色的回應,來自於威尼斯在中世紀看來極端複雜的共和國體制。 威尼斯共和國的政治體制起初十
雖然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威尼斯攻破君士坦丁堡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在最早的幾百年,威尼斯算是拜占庭人的模範附庸。 從威尼斯總督轄區建立以來,拜占庭人多次號召威尼斯的艦隊出戰,對抗阿拉伯人、法蘭克人、斯拉夫諸族以及諾曼人等眾多強敵。而威尼斯船艦也不負帝國之望,屢次出現在拜占庭的戰場上施以援手。
Thumbnail
現今的威尼斯,長久以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垂名於世。不過,在歷史上,威尼斯「城」的出現,在威尼斯自家的歷史上,是相對晚的事情。 威尼斯的聚落,大概出現於五世紀。這些聚落因為一波又一波的難民而不斷增長,但卻一直沒有形成一座「城市」,而是坐落在潟湖諸島上、一座又一座的木造村落、小鎮。諸島的村民間,也
Thumbnail
在1204年,由威尼斯等國組成的十字軍,攻破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自君士坦丁大帝以來,永遠屹立不搖、難攻不落的世界之城,第一次淪陷於外敵之手。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曾阻擋過波斯人、阿瓦爾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等諸多強敵,為何這次竟會輕易為西歐騎士攻下? 原因雖然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Thumbnail
任何帝國都有許多黑暗面,拜占庭帝國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帝國利用基督教實施的宗教壓迫。 隨著帝國在宗教上越來越趨於「一尊」,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其他的宗教等等,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希臘、羅馬多神教的消失。 希羅多神教是很昌盛的。即使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督教化後,多神
Thumbnail
信仰多神教的羅馬就算征服了其他大帝國,也不曾要求屬民改變信仰。羅馬人唯一長期不願接受的,只有屬於一神信仰、並堅持要傳福音的基督教。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西方文明的搖籃,是基督教信仰;基督教信仰興盛,始於羅馬帝國;而羅馬帝國,是今日義大利的歴史根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被詛咒的第四次十字軍」專題) 雖然威尼斯參加十字軍,以第四次最為有名。但實際上,從第一次十字軍開始,威尼斯就是十字軍戰爭中舉足輕重的存在。 在十字軍的歷史上,雖然有幾次大規模的召集,但小規模的十字軍,一直不斷地在前往東方。這些十字軍與朝聖者的熱門啟航點之一,正是威尼斯。可謂十字軍的海上馬車夫
Thumbnail
在十三世紀初,第四次十字軍剛召集時,法蘭克騎士的代表們興沖沖地跑到威尼斯跟總督提案。他們本來期待總督會很踴躍,沒想到總督恩里克.丹多羅的反應是: 「你等我們四天,我們開會討論一下(´_ゝ`)」 這句頗有現代特色的回應,來自於威尼斯在中世紀看來極端複雜的共和國體制。 威尼斯共和國的政治體制起初十
雖然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威尼斯攻破君士坦丁堡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在最早的幾百年,威尼斯算是拜占庭人的模範附庸。 從威尼斯總督轄區建立以來,拜占庭人多次號召威尼斯的艦隊出戰,對抗阿拉伯人、法蘭克人、斯拉夫諸族以及諾曼人等眾多強敵。而威尼斯船艦也不負帝國之望,屢次出現在拜占庭的戰場上施以援手。
Thumbnail
現今的威尼斯,長久以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垂名於世。不過,在歷史上,威尼斯「城」的出現,在威尼斯自家的歷史上,是相對晚的事情。 威尼斯的聚落,大概出現於五世紀。這些聚落因為一波又一波的難民而不斷增長,但卻一直沒有形成一座「城市」,而是坐落在潟湖諸島上、一座又一座的木造村落、小鎮。諸島的村民間,也
Thumbnail
在1204年,由威尼斯等國組成的十字軍,攻破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自君士坦丁大帝以來,永遠屹立不搖、難攻不落的世界之城,第一次淪陷於外敵之手。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曾阻擋過波斯人、阿瓦爾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等諸多強敵,為何這次竟會輕易為西歐騎士攻下? 原因雖然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Thumbnail
任何帝國都有許多黑暗面,拜占庭帝國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帝國利用基督教實施的宗教壓迫。 隨著帝國在宗教上越來越趨於「一尊」,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其他的宗教等等,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希臘、羅馬多神教的消失。 希羅多神教是很昌盛的。即使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督教化後,多神
Thumbnail
信仰多神教的羅馬就算征服了其他大帝國,也不曾要求屬民改變信仰。羅馬人唯一長期不願接受的,只有屬於一神信仰、並堅持要傳福音的基督教。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西方文明的搖籃,是基督教信仰;基督教信仰興盛,始於羅馬帝國;而羅馬帝國,是今日義大利的歴史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