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公視電視劇「斯卡羅」原著「傀儡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一個看完中文原文,以及看過一點點日文版小說「傀儡花」的讀者的角度,推薦一下這部小說吧!我還沒看劇,所以就先不論劇的改編了。好的小說要推一下坑啦!
我個人覺得「傀儡花」的小說並不會有特別不順的感覺,我是歷史系出身,看小說幾乎也是以歷史小說為主,但是我看歷史小說不會特別去查年代背景,直接把自己投入在作者營造的時代背景當中,換句話說,也許大家會覺得歷史小說很難,是因為大家會覺得看歷史小說是不是要懂很多年代?很多人物?好的歷史小說並不需要藉由太多旁白及年代的堆砌來構築小說世界的,相反地,好的歷史小說應該是讀者可以沉浸在作者所構築的世界。例如說,金庸的「鹿鼎記」已經有點跨界到歷史小說的領域了,我雖然是學歷史的,但是韋小寶北征俄羅斯、南討台灣,甚至連施琅都參一腳了,我半信半疑金庸所構築的「鹿鼎記世界觀」,同時修習明清史及台灣政治史,我覺得是不會有矛盾的。
現在有一些歷史小說家功力甚至超越了歷史學者,他們為了構築場景,連場景的天氣、吃飯的飯局上有什麼都進行考究,這些部分,不一定是正統歷史學所比的上的。當然,他們的推敲、他們的敘述,是為了劇情、場景需要,是不是符合史實,那是很難說的。有些大歷史過於複雜,如果小說家沒有把持一個敘述的主線,那劇情就會「跑掉」,這時可能會需要依照劇情把旁枝剪掉,那可能無可厚非,畢竟他已經告訴你這是「小說」,而不是「傳記」了。
這邊插一個話題,「歷史小說」及「傳記」有什麼不一樣?根據我兩者都在讀的經驗,「傳記」基本上對於史實、年代、引用都是特別要求的,所以「小說」畢竟是比較有可讀性,「傳記」通常會比較死板。而「傳記」寫法通常會逐年逐年寫比較多,因為這樣脈絡比較清楚,歷史系的基本訓練也是,但是「小說」顯得比較多元,比較新潮的方式,是用角色的心理刻劃的方式推進劇情,在敘述上,年代本身不要出現,應該是小說的基本要求吧!
回到主題的「傀儡花」,我覺得這本歷史小說不會是一部太難讀的小說。這可能和作者陳耀昌醫師的背景有關。一般小說家通常還是文學系出身,所以會受到一些文學理論的框架,比方說,寫小說一章通常份量都要很平均之類的,我覺得陳耀昌醫師在寫這部「傀儡花」的時候,就已經打破了這個藩籬。觀看這本小說的架構,每一個章節長長短短,依據情節的變化而有彈性的字數。這對於讀者本身有一個好處,就是在「追劇情」的時候,劇情很緊湊的時候,可以一次看好多頁下去,節奏比較慢版的時候,又可以適當的慢下來。而他的小說節奏基本上抓的還不錯,而我一開始也說了,真的看不懂,背景的部分可以先跳過,看之後再回來閱讀補充,或者看到後面就懂了,這就是紙本書的好處。
最後,我稍微比較一下中文版跟日文版吧!這本中文原著優於日文,原因是我剛剛說過,作者陳耀昌是一位醫師,所以他的詞句比較不會用文學性那種雕琢的語句,基本上是比較白、或是比較短的的,這有助於讀者的閱讀。再來,我最後還是推一下中文原版出版社 印刻 吧!這本排版很清爽,我說過有時候我沒耐性,或跳一大段,基本上,版面的分段、分行都是清楚的。這我就要講一下日文版的缺點,日文因為本來就受到語法的緣故,再加上要解釋很多東西,所以翻譯的時候就會變得很冗長。所以它書用上下段排版,本來就不太好讀。加上,中文版的優點,簡潔、明瞭不見了,所以「傀儡花」真的是台灣原創的優質小說啊! 花了一點時間,把之前想推坑的想法整理出來。尤其聽到負評越來越多,還有點帶有一些莫名的貶抑,想說,來寫個評論,尤其是小說版,我覺得真的是值得看的。
「傀儡花」中文版封面(右),日文版封面(左)
avatar-img
928會員
231內容數
在我們的生活裡面,處處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現在去日本旅遊的人眾多,也有許多漫畫及日劇受到大家的喜愛。 本專欄作者是日語老師,也是文化研究者。從輕鬆有趣的角度,解析日本文化及日語,並且教大家一些日語中的文化內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京築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猜,這應該是網路上最無聊的觀影感想了吧........ 返校劇照(來源:網路)
for you you and me, and us.
台灣人對於在日本開車,一般認為都是只要付翻譯本就好了。但是,這個僅限於觀光簽證。 長期居留的話,必須要去日本當地的駕照中心換駕照。 但是,問題點在於,市公所在外國人居住的時候,對於生活、保險、倒垃圾等各種事項,都有紙本的宣導單,但是唯獨對於駕照,隻字未提。
我猜,這應該是網路上最無聊的觀影感想了吧........ 返校劇照(來源:網路)
for you you and me, and us.
台灣人對於在日本開車,一般認為都是只要付翻譯本就好了。但是,這個僅限於觀光簽證。 長期居留的話,必須要去日本當地的駕照中心換駕照。 但是,問題點在於,市公所在外國人居住的時候,對於生活、保險、倒垃圾等各種事項,都有紙本的宣導單,但是唯獨對於駕照,隻字未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看到超強文友蓮蓮Lipara在脆上說「為什麼不喜歡考據不嚴謹的小說」一文。正好最近趁著時事,又把我批評過,陳耀昌醫師的《花》系列再批評一遍:「只有考據,沒有故事」。   故事與考據,究竟孰輕孰重?這一直是創作者們的副本課題之一。
仙俠類型的作品,一直不是我擅長的,除了敘述方式之外,龐大的世界觀以及仙俠設定對我來說相當苦手,因此沒有接觸相關作品,但這部作品卻讓我大開眼界。剛開始的時候還有點擔心自己無法習慣,但在閱讀的過程中卻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樣艱辛,能夠很自然地閱讀到最後,簡易好讀的敘述方式,能夠立刻讓人投入故事劇情,加上節奏
Thumbnail
歷史小說強調自己內容有很多史實本身就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 要不是小說很難看,忽略小說的文學性,偷懶地用史料推砌作品; 要不就是真的搞不清楚歷史、敘事、史實的關係,這種史觀寫出來的「歷史小說」真的有人敢信?標榜真實的歷史小說要不是搞不清楚小說是什麼,要不就是商業噱頭。小說是作者的「創作」。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就我有限的觀察和經驗,在台灣許多日本語世代的前輩們,有閱讀日本現代小說的習慣(台北的二手書店裡陳列諸多日文小說即是明證之一),尤其時代小說這種特殊的文類。我認為,時代小說之所以特殊,即其本身具有的通俗性和可讀性,輕鬆自在就可進入作家以精巧的布局重現那個時代縮影的小說世界裡。進一步說,時代小說有著通俗
淺淺速記簡易觀後感。強項在於人物塑造,能信能愛最是珍貴。 ​​​
Thumbnail
戲劇如果都要按正史一板一眼的話,讀史書就好了,何必改編呢?
Thumbnail
上周六、日花了二天的時間專心把這本書看完。 首先,這本書我之所以會買來看也是人的媚俗,是因為繁花的劇紅了我才知道它的劇本是一本同名小說。所以我就去誠品R79買,第一次去店員說賣完了,連誠品西門也沒有。上個星期再去逛發現它有有了,符合卡方機率的分配,一件會發生的事,等久了來的機率就與日俱增。就像金宇
Thumbnail
最近陸續閱讀了由劉子倩翻譯新版本的川端康成作品,分別是雪國、伊豆的舞孃、古都,也分別看了這幾本小說幾個版本的電影,可以稍微聊聊我的心得。 首先大牌出版由劉子倩翻譯的這個版本很好看,大推!這個版本是我第二次閱讀這幾本小說,比起上一次版本的大失所望,這個版本真的很好。 關於電影,先來說說 雪國,有三
Thumbnail
一直都很喜歡看古裝劇和古言情,不過前一陣子的古裝似乎流行甜寵仙俠路線,實在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不然就是把我很喜歡的小說原著改得一蹋糊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看到超強文友蓮蓮Lipara在脆上說「為什麼不喜歡考據不嚴謹的小說」一文。正好最近趁著時事,又把我批評過,陳耀昌醫師的《花》系列再批評一遍:「只有考據,沒有故事」。   故事與考據,究竟孰輕孰重?這一直是創作者們的副本課題之一。
仙俠類型的作品,一直不是我擅長的,除了敘述方式之外,龐大的世界觀以及仙俠設定對我來說相當苦手,因此沒有接觸相關作品,但這部作品卻讓我大開眼界。剛開始的時候還有點擔心自己無法習慣,但在閱讀的過程中卻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樣艱辛,能夠很自然地閱讀到最後,簡易好讀的敘述方式,能夠立刻讓人投入故事劇情,加上節奏
Thumbnail
歷史小說強調自己內容有很多史實本身就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 要不是小說很難看,忽略小說的文學性,偷懶地用史料推砌作品; 要不就是真的搞不清楚歷史、敘事、史實的關係,這種史觀寫出來的「歷史小說」真的有人敢信?標榜真實的歷史小說要不是搞不清楚小說是什麼,要不就是商業噱頭。小說是作者的「創作」。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就我有限的觀察和經驗,在台灣許多日本語世代的前輩們,有閱讀日本現代小說的習慣(台北的二手書店裡陳列諸多日文小說即是明證之一),尤其時代小說這種特殊的文類。我認為,時代小說之所以特殊,即其本身具有的通俗性和可讀性,輕鬆自在就可進入作家以精巧的布局重現那個時代縮影的小說世界裡。進一步說,時代小說有著通俗
淺淺速記簡易觀後感。強項在於人物塑造,能信能愛最是珍貴。 ​​​
Thumbnail
戲劇如果都要按正史一板一眼的話,讀史書就好了,何必改編呢?
Thumbnail
上周六、日花了二天的時間專心把這本書看完。 首先,這本書我之所以會買來看也是人的媚俗,是因為繁花的劇紅了我才知道它的劇本是一本同名小說。所以我就去誠品R79買,第一次去店員說賣完了,連誠品西門也沒有。上個星期再去逛發現它有有了,符合卡方機率的分配,一件會發生的事,等久了來的機率就與日俱增。就像金宇
Thumbnail
最近陸續閱讀了由劉子倩翻譯新版本的川端康成作品,分別是雪國、伊豆的舞孃、古都,也分別看了這幾本小說幾個版本的電影,可以稍微聊聊我的心得。 首先大牌出版由劉子倩翻譯的這個版本很好看,大推!這個版本是我第二次閱讀這幾本小說,比起上一次版本的大失所望,這個版本真的很好。 關於電影,先來說說 雪國,有三
Thumbnail
一直都很喜歡看古裝劇和古言情,不過前一陣子的古裝似乎流行甜寵仙俠路線,實在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不然就是把我很喜歡的小說原著改得一蹋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