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更開闊的思維

現在的是有那些珍貴經驗累積而成的,沒有人的人生故事會一模一樣,今天想說說我從非黑即白的思維變成可以理解灰的價值觀轉捩點。

有記憶以來的首次思辨能力
我從小就是一個念書還行的學生,考卷的問與答總是有標準答案,我們的學習是為了考試,直到高中遇到一個比較特別的班導,她是教國文的,我忘記是哪一個課文了,他在課堂上讓我們用正反方辯論的方式去進行了一場辯論賽,類似「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或「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類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經過了資料搜集、猜測對方會攻哪些點而我們要有什麼應對的說法的論點準備,我學習到了”思辨能力”,那是我目前模糊成長經歷所知道首次被啟發的能力,而課堂上大家每個辯論的點都很有力量,實在很難直接覺得正反方誰是絕對的標準答案。

美可以是主觀的感受 沒有對錯
大學修了一堂通識課,好像是公共藝術、環境應用美學之類的,總之老師傳達的是,雖然創作者會有自己的理念,但觀者覺得
作品帶給你什麼感受,就是什麼, 這是主觀的,你有你的理解,並沒有對錯。
我真的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像是柯南被雷打到那樣,我覺得世界變得開闊好多、包容度大好多,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只是立場不同、只是經歷不同、只是價值觀不同、只是此刻的你如此不同,所以我不確定我長大後喜歡談話節目、喜歡聽人家說自己的故事,是不是因為這些養分,讓我好奇每個人都經歷了些什麼而讓他活成現在這個他。

追劇不只是打發時間
喜歡追劇的我能夠想得到比較貼切表達我改變的應該就是像是看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那樣吧,他帶你看看每個角色的立場和價值觀,然後看你觀後被漣漪餘波震盪了哪些從沒注意過的立場,然後世界上真的有太多事情沒有真正的黑白對錯,若考慮了那時的時空背景、他被灌輸了什麼教育、或許我們都往後退一步再看看事件,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吧。

或許對在這個時代的小孩覺得更開闊的思維是很稀鬆平常的,但對於一個父母忙碌的鑰匙兒童,且那時候國小要查資料做作業才能用電腦撥接上網的我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我有感的成長改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