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鬆懈 : 開學期間,孩子可以保護自己的 5 個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開學了,各位父母親是不是終於可以喘口氣,卻也因此,更加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 ?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 5 個,孩子在學校可以保護自己的方法。
內容是整合全球第一的奧梅醫院(Mayo Clinic)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DCD) 的專家、醫生們給出的建議,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一、每天準備 :備用口罩和一個乾淨的密封袋
1. 每天準備一個備用口罩和一個乾淨的密封袋,以便他們在無法佩戴口罩時(例如午餐時)存放口罩。
2. 清楚的標記孩子的口罩,以免與其他孩子的混淆。
3. 與孩子一起練習正確戴上和取下口罩,同時避免接觸朝外的部分。
4. 提醒孩子在接觸口罩前、後都應清潔雙手。
5. 告訴孩子不要與他人分享或交換口罩。
6. 與孩子討論戴口罩的重要性,並讓他們與大家一樣戴上口罩。

7. 不要給 2 歲以下的孩子或有任何呼吸問題、無法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摘除口罩的孩子戴上口罩。
二、保持雙手清潔
1. 與孩子一起在家練習洗手,並解釋為什麼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 20 秒很重要,尤其是在進食、咳嗽/打噴嚏或調整口罩前後。為防止孩子過於著急,洗手時可以唱 2 遍“生日快樂”歌。
2. 當無法洗手時,建議孩子使用酒精含量至少為 60% 的酒精洗手乳。同時,告訴他應該避免觸摸他的眼睛、鼻子和嘴巴。
3. 孩子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住口鼻,然後洗手。
4. 在放學前和放學後養成健康的日常習慣,例如早上準備備用口罩和洗手乳,回家後立即洗手。
三、清潔和消毒
無論孩子是在家還是在學校,清潔和消毒經常接觸的地方都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包括經常接觸的物品,例如門把手、水龍頭、鍵盤、平板電腦和手機。
四、生病時呆在家裡
孩子生病時應該待在家裡,並監測是否有 COVID-19 的症狀。
包括:
1. 發燒
2. 鼻塞或流鼻涕
3. 咳嗽
4. 咽喉痛
5. 呼吸急促
6. 疲勞
7. 頭痛
8. 肌肉疼痛
9. 噁心或嘔吐
10. 腹瀉
11. 食慾差
12. 新的味覺或嗅覺喪失
13. 胃痛
14. 紅眼及即膜炎症狀

由於 COVID-19 的許多症狀與其他疾病(例如普通感冒、過敏和流感)重疊,因此這種檢查可能會不夠準確。所以為了限制 COVID-19 和其他細菌的傳播,如果孩子有任何生病或發燒的跡象,他們應該留在家中,不要上學和進行其他活動。如果有任何疑問,請帶孩子去看醫生。
五、多吃、多睡、多喝水
1. 確保孩子們足夠的水,並少喝含糖飲料。
2. 在家和學校練習健康的飲食習慣,以保持健康的免疫力,避免感染的風險。
3. 幫助孩子們每天有 60 分鐘或更長時間的日常體育活動,在家運動也可以。
4. 每天適當的睡眠。 12-18 歲的青少年每晚至少需要 8 個小時的睡眠; 12 歲以下的學生至少需要 9 個小時。
相關文章 :
總結
這些步驟可以幫助家長們,降低疫情期間孩子上學的感染風險。有採取行動總是比沒有好,保護你我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也請幫忙分享給你身邊需要的人喔 !
參考資料
1. Mayo clinic staff. (2021, August 27). Safety Tips for Returning to School during COVID-19. Retrieved August 27, 2020,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oronavirus/in-depth/returning-safely-to-school-covid-19/art-20490441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1, August 23). CDC Offers Health Tips for Back to School During COVID-19. Retrieved August 23, 2020, from https://www.cdc.gov/media/releases/2021/p0823-back-to-school-covid-19.html

之後還會分享更多內容,有興趣了解的話,歡迎追蹤。
若您有任何跟運動、教育相關的問題,可以找我們免費諮詢,Email聯絡方式 : sportsteam@ballmaster.net
延伸閱讀:

球霸運動團隊 - 我們最大的動力是看見孩子的笑容,球霸不只教育孩子一項運動,態度、團隊意識 、負責、盡心盡力,是我們始終追求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目前還是有相當多的人尚未施打疫苗,尤其是年輕族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施打完疫苗後,是否可以運動 ? 以下由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DCD) 專家所提出,接種 COVID-19 疫苗後的「運動須知」,供大家參考。 接種疫苗後運動安全嗎? 大多數情況下,肯定是安全的。 沒有研究表明接種 COVI
台灣在2021年5月時,疫情再次爆發,約有1萬5千名民眾感染 COVID-19 ,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孩童。今天會與大家談談,您的孩子在感染新冠肺炎 (COVID-19) 後,應該等待多久的時間才能開始運動 ? 以下是美國兒科學會(AAP)給出的相關建議,讓孩子們能盡快回到疫情前的身體狀態。
許多孩子都有類似的問題,但只有少數家長會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點進來觀看文章的您,想必是相當在乎孩子的教育與健康問題。 以下整理出四個,孩子不愛運動的常見原因。家長們別擔心,只要有心,這個問題一定能解決,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原因 1 :不是不喜歡運動而是無法適應團體 運動與社交有何關係 ?
許多家長聽到孩童做力量訓練,反應相當反彈,認為會因此阻礙生長、無法長高。但其實適當的力量訓練,不但不會抑制生長,反而是有助於生長喔 !  那麼,力量訓練能為孩子帶來什麼好處 ? 應該幾歲開始進行力量訓練呢 ? 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力量訓練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力量訓練可以: 1. 強化孩子的骨骼
大家一定聽過這兩句話 : 「小時候的胖,不是胖」、 「胖一點才能長高」。曾經我也這麼認為,但這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喔 ! 依照教育部體育屬發佈的相關數據,計算後的比率 : " 6歲以前肥胖,有1/3的機率在成年後肥胖;7-12歲肥胖者,有1/2的機率在成年後肥胖;13-18歲青少年肥胖者,有3/4的
許多專家提出的相關論述,都表明了,『人類必須學會與病毒共存』。而在這個環境底下成長的孩子,所面對的世界,是我們從未體會過的。 那麼現在,如果不能戰勝病毒,只能與病毒共存,身為家長,我們能做什麼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 球霸兒童籃球課程
台灣目前還是有相當多的人尚未施打疫苗,尤其是年輕族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施打完疫苗後,是否可以運動 ? 以下由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DCD) 專家所提出,接種 COVID-19 疫苗後的「運動須知」,供大家參考。 接種疫苗後運動安全嗎? 大多數情況下,肯定是安全的。 沒有研究表明接種 COVI
台灣在2021年5月時,疫情再次爆發,約有1萬5千名民眾感染 COVID-19 ,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孩童。今天會與大家談談,您的孩子在感染新冠肺炎 (COVID-19) 後,應該等待多久的時間才能開始運動 ? 以下是美國兒科學會(AAP)給出的相關建議,讓孩子們能盡快回到疫情前的身體狀態。
許多孩子都有類似的問題,但只有少數家長會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點進來觀看文章的您,想必是相當在乎孩子的教育與健康問題。 以下整理出四個,孩子不愛運動的常見原因。家長們別擔心,只要有心,這個問題一定能解決,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原因 1 :不是不喜歡運動而是無法適應團體 運動與社交有何關係 ?
許多家長聽到孩童做力量訓練,反應相當反彈,認為會因此阻礙生長、無法長高。但其實適當的力量訓練,不但不會抑制生長,反而是有助於生長喔 !  那麼,力量訓練能為孩子帶來什麼好處 ? 應該幾歲開始進行力量訓練呢 ? 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力量訓練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力量訓練可以: 1. 強化孩子的骨骼
大家一定聽過這兩句話 : 「小時候的胖,不是胖」、 「胖一點才能長高」。曾經我也這麼認為,但這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喔 ! 依照教育部體育屬發佈的相關數據,計算後的比率 : " 6歲以前肥胖,有1/3的機率在成年後肥胖;7-12歲肥胖者,有1/2的機率在成年後肥胖;13-18歲青少年肥胖者,有3/4的
許多專家提出的相關論述,都表明了,『人類必須學會與病毒共存』。而在這個環境底下成長的孩子,所面對的世界,是我們從未體會過的。 那麼現在,如果不能戰勝病毒,只能與病毒共存,身為家長,我們能做什麼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 球霸兒童籃球課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對於部分星星兒在戴口罩的熱氣,是星星兒的感官過敏,令照顧者感到傷腦筋的不爭事實。 目前,新冠肺炎再度重新復出,自閉症的延宕式反應,出現在新冠肺炎的突然出現大混亂之中。 在主兒女,有線上聚會。 在學校,有線上授課。 對星星兒,包括我,必然有出現類似〝杞人憂天〞的擔憂。 就算有記住〝馬太福音第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在茉四個月大的時候,我就回職場上班,茉也開始了她的托嬰中心之路。 和所有父母一樣,最擔心的就是把孩子往病毒碼更新集中營送去,一開始我們真的是ㄔㄨㄚˋ著等!深怕保護力還沒有建立好的小茉茉不小心被病毒選中…. 抵抗力不能靠運氣 阿茉出生於2021年新冠病毒幾乎鎖國的那年,這年出生的孩子和家長們都非
Thumbnail
嬰兒不適合戴口罩, 如果進出公共場所或醫院, 我會建議讓嬰兒戴防護罩或是推車的雨遮(注意空氣流通), 防止其他人的口沫接觸, 而如果去托嬰中心,就是想辦法讓孩子抵抗力增強, 千萬別讓完全無法口語表達的嬰兒戴上口罩, 如此一來只會增加風險而已喔!
Thumbnail
父母抽菸或家中有人抽菸會增加小朋友呼吸道病毒感染風險。研究發現,肺炎住院率是非抽煙家庭的2.51倍。提出禁菸的措施,包括全面禁菸、室內空氣流通、使用空氣清淨機。戒菸後,孩子罹患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也會顯著降低。
從昨晚開始,越晚越冷。 因此,今天早上一出門,就冷到爆。 而溫度低,會助長新冠肺炎的流行化。 但據說,只要有打新冠疫苗,並勤洗手、戴口罩,就用不著擔心。 當然,說到打疫苗,也有的星星兒感到恐懼。 那照顧者,如何幫助星星兒,重新找回勇氣,去打疫曲呢? 照顧者務必做榜樣,因為,新冠疫苗是隨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對於部分星星兒在戴口罩的熱氣,是星星兒的感官過敏,令照顧者感到傷腦筋的不爭事實。 目前,新冠肺炎再度重新復出,自閉症的延宕式反應,出現在新冠肺炎的突然出現大混亂之中。 在主兒女,有線上聚會。 在學校,有線上授課。 對星星兒,包括我,必然有出現類似〝杞人憂天〞的擔憂。 就算有記住〝馬太福音第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在茉四個月大的時候,我就回職場上班,茉也開始了她的托嬰中心之路。 和所有父母一樣,最擔心的就是把孩子往病毒碼更新集中營送去,一開始我們真的是ㄔㄨㄚˋ著等!深怕保護力還沒有建立好的小茉茉不小心被病毒選中…. 抵抗力不能靠運氣 阿茉出生於2021年新冠病毒幾乎鎖國的那年,這年出生的孩子和家長們都非
Thumbnail
嬰兒不適合戴口罩, 如果進出公共場所或醫院, 我會建議讓嬰兒戴防護罩或是推車的雨遮(注意空氣流通), 防止其他人的口沫接觸, 而如果去托嬰中心,就是想辦法讓孩子抵抗力增強, 千萬別讓完全無法口語表達的嬰兒戴上口罩, 如此一來只會增加風險而已喔!
Thumbnail
父母抽菸或家中有人抽菸會增加小朋友呼吸道病毒感染風險。研究發現,肺炎住院率是非抽煙家庭的2.51倍。提出禁菸的措施,包括全面禁菸、室內空氣流通、使用空氣清淨機。戒菸後,孩子罹患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也會顯著降低。
從昨晚開始,越晚越冷。 因此,今天早上一出門,就冷到爆。 而溫度低,會助長新冠肺炎的流行化。 但據說,只要有打新冠疫苗,並勤洗手、戴口罩,就用不著擔心。 當然,說到打疫苗,也有的星星兒感到恐懼。 那照顧者,如何幫助星星兒,重新找回勇氣,去打疫曲呢? 照顧者務必做榜樣,因為,新冠疫苗是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