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胃口不開的時候就想吃粥。
    幼時只要生病,胃納不開,伴隨而來的是神經性腸胃炎,吃什麼都不消化,於是媽媽總是熬粥給我吃。
    熬粥的時候多放點水,熬出來頂上一層濃稠得像漿糊的米湯,叫做「粥油」,是很溫和的滋養物。拿大杓子撈出來,放在小杯裡面,喜歡甜的話加上一小匙糖,甜甜糊糊,溫溫熱熱,喜歡鹹的話加點醬油還是肉汁,喝進肚子裡面,從身體裡面一直暖出來,說不出的舒服。
    媽媽照顧病人是無微不至的,舒服的靠著鬆軟的大枕頭坐在床上,等著膳食放在托盤上端進來。
    白粥,肉鬆,醬瓜,後來我每次只要稍微不舒服就想吃這三寶。配上她自己做的小菜:魯豆乾,切得極細的搾菜肉絲,最神奇的是菜脯蛋,這種東西油少了煎起來會乾,不好吃,可是我媽煎出來的菜脯蛋,黃澄澄,方方正正一小塊,鬆軟甘香,芳濡適口,可是毫不油膩,盤子裡一點油星也不沾。我始終做不出那樣的味道,到今天也沒有破解我媽媽的秘訣。
    所有的東西都小盤小碟的端上來,每樣都只有一兩口的份量,十分精緻,什麼盤子裝什麼,都配襯顏色,東西漂亮,看著胃口也好一點。
    爸爸是不吃粥的,每次早餐吃到稀飯,爸爸就拉肚子,可是其他時間吃粥肚子又沒事,十分奇妙。家裡的女人們都喜歡吃粥,外婆喜歡各式各樣的漬物配粥,有一種黃色的羅蔔,咬起來戈茲戈茲響,紅色的梅子看起來漂亮,可是咬下去又鹹又酸,每次吃到,都不由自主的把整個臉皺成一團。
    白粥吃得膩了,有些簡單的變形,比方說,熬粥的時候不要用清水,用撇油的雞湯,或是竹筍排骨,單用撇去油的湯,熬出粥來有滋有味,喜歡的話,撕點清蒸的雞肉絲,或是把竹筍切丁切絲,粥熬好了加進去,口感又豐富一點。
    粥底變化很多,大火煮滾了,可以加上新嫩的韭黃跟雞腿肉,可以加點蟹肉還是蝦段,一點點薑絲蔥花。切碎陳皮跟蓮藕拿來做肉丸,涮熟了加進去就變成肉丸粥。皮蛋瘦肉也可以,炸的銀魚,調味好的薄薄白魚片,自由心證,無一不可入粥,反正隨便加上什麼自己喜歡的材料都可以,自己吃了高興最重要。
    用雞湯熬粥的時候加上腐皮,很好吃。先把泡開的腐皮洗乾淨,切得細小,熬粥的時候加進去,煮好了濃稠滑潤,有腐皮淡淡的香味,清淡少油,但是鮮美。吃粥的時候單要蒜末拍黃瓜來配,麻油醋醬油糖淘過,咬起來脆蹦蹦,酸香醒胃,配著粥,吃得很舒服。
    把紅燒肉剩下的香菇切成細絲拌進去粥裡一起吃,也好。
    現代人多半吃得比較油膩濃重,久了對腸胃的負擔實在不輕,偶爾吃點清粥,給身體一點最原始的溫和滋養,吃點粥會覺得很舒服。
    不過我覺得我吃粥不只是吃粥,像是吃回憶,有我媽媽無微不至的呵護照顧著的滋味。
    白粥的材料跟做法:
    米(我喜歡短種的日本米,沒辦法,也買不到台灣米咩)一杯
    水十杯
    油鹽少許
    米洗乾淨,瀝乾水,倒入足夠遮蓋米的水,浸泡十五到二十分鐘,讓生米充分的吸收水分。
    把水倒掉,放一湯匙油,一小匙鹽,攪拌均勻,放在那裡讓油鹽米充分融合。
    加足量的水(一杯米+十杯水)蓋上蓋子,大火煮滾了轉小火,中途不要去亂攪動,滾到粥稠汁濃,米粒開花,一鍋白粥底就完成了。
    大同電鍋更好,火力穩定持久而且不用顧火,很方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穿著白襯衫在小房子裏寫東西的人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白襯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