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養生+養胃>米漿粥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何謂 " 米漿粥 " ?

是將米與大量水經過長時間<至少90分鐘以上>以中小火熬煮,並不斷攪拌後,再將米粒過濾後所得的米漿粥.

自己煮米漿粥是最近3年的日常之一.我煮米漿粥喝的頻率,大約3-5次 / 月不等.真心推薦 ! ! !


天氣變涼變冷時,身體感到不適時,特別會想要喝一碗熱米漿粥!

讓身體暖和起來,讓身體補充一些營養與保護,彷彿全身都多出一些保護層,只要

喝下去就會立即感受到其滋養,熱力與威力,👍

若家中成員有身體不適時,煮一鍋來喝,他們會感受到米漿粥對身體所帶來的舒適,營養與保護,以及煮粥人的關愛之心!😊


太極米漿粥>書中列舉許多案例回饋可以參考.

從哺乳中嬰兒,到年老者皆可飲用.

自己煮米漿粥飲用之體驗

體溫的提升與保持

經過持續飲用一年多後,除了剛喝下後對胃部的溫暖與包覆外,手心明顯感覺到發熱狀態.

維持持續飲用米漿粥後的第一個冬天,覺得比上次的冬天更 "耐寒" 一點,衣服穿的厚度有少一些.原本我是比較怕冷的人,所以這個少穿一件衣服或厚度的變化,自己有感受到差異性.

尤其是經過一天後依三餐喝下的粥量約1000c.c後,隱約之中可以感受到身體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熱能!因為米漿粥經過90分的精粹,除了營養,也還有爐火火力所匯積的火熱熱能,這真的需要親身喝下米漿粥去體驗.

就如同喝下一般的熱粥或熱湯,會帶來一段時間的溫熱感或些微流汗,但,喝下米漿粥這熱能續航力,在身體內會延續更持久!若有心提升體溫,或改善體寒狀態,米漿粥是很直接又便宜的選擇!

較不易感到口渴

喝米漿粥時,也特別不易感到口渴.平時的口乾舌燥,這時反而不見了.

<太極米漿粥>作者在書中有解釋原理.

對胃的包覆與保護

早年,自己是屬於腸胃較不強壯的體質.

有一段時間容易感到胃痛,腹瀉的狀況出現.除了先天體質,加上後天的傷害--吃冰 / 喝冷飲 / 用餐時間的拖延...... 每每喝冷飲後容易發冷,肚子承受不了.經過多年的"受苦"經驗,總算痛下決心戒掉冷飲.就算是冰過的水果,也要等退冰之後再吃.


每當專注於手邊的事務,用餐時間的延誤是常發生的狀況.每隔一段時間的自我傷害後,胃自然會抗議而出現痛或不舒服的感受.胃的不舒適,是來提醒我--該正常用餐了.

這時,我會先煮米漿粥來喝,因為喝下米漿粥後,自己感覺可以立即讓胃多一層保護膜,剛喝下不久,胃即稍感暖和及舒服一點的感覺.

這至少是事後的補救動作.

保護膜的來源

經過長時間的熬煮,米的黏性會被煮出來,部分的米與水會結合在一起.

<太極米漿粥>作者說是"筋"--是水和米粒的成分充分混合之後所產生的一種混合物.

出現筋度,是米中的養分能讓身體更容易吸收

鍋內部那一圈圈留下的白色糊狀凝結物,可證明是米漿粥中米漿之黏稠度

鍋內部那一圈圈留下的白色糊狀凝結物,可證明是米漿粥中米漿之黏稠度


只要將米漿粥保溫超過一天以上,米漿的水位處也會留下米糊的痕跡.

而且,每次拿湯匙舀米漿粥後,湯匙的表面也會有一層黏黏的米漿,清洗湯匙時就會需要稍用點力刷一下.所以我才說,感覺上可以在胃內形成一層保護膜.

因為,連湯匙都有一層米漿膜了!

在以前,糨糊是用米煮的,很有黏性.


若是身體不適,還是需要就醫配合醫師診斷服藥

將米漿粥當作保養飲用,可以輔助調整,幫助恢復身體的機能


我個人以為,脾胃是屬土,若脾胃不適,表示"土"失去平衡,在火土相生的原理下,米屬土,經過長時間熬煮的米漿粥等於是:火+土,自然會對胃產生助益,讓胃感到舒服.😁

胃也是反映自身情緒與煩惱的器官.當自己有煩惱時,胃也會跟著明顯出現胃痛/悶/不舒服狀況.只要無煩惱,胃就平安無事


===================================================

關於"胃"的補充資料 :

許瑞云 醫師的書 -- 哈佛醫師心能量

在之前推薦過的書--哈佛醫生心能量 中,許瑞云醫師在書中提到 --

胃的氣如果塞住,背後幾乎都與情緒,心念有關,要治好根本得找出原因,特別是讓自己覺得很難接受的,也很害怕的事.

在胃不舒服前,有發生什麼事讓你感到非常緊張,難以接受嗎?生命中是否有什麼重要的人離開了,讓你感到很不安?                  p.38-39

動物性的蛋白質<魚/肉/蛋/奶>容易引起胃酸分泌.

現代人有很多跟胃相關的毛病,脹氣,打嗝,胃酸逆流,胃痛,食慾不振等等,除了愛吃冰冷食物容易傷胃之外,狼吞虎嚥/暴飲暴食/大魚大肉,加上吃飯不專心,老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看電腦,這些習慣都很容易傷胃.

更重要的是情緒壓力的問題.雖然吃抑制胃酸的藥或胃乳/胃片會讓症狀暫時緩解,但是無法根治,只有從問題的根本著手和處理,才能夠真正的療癒.  p.40

===================================================

煮粥之參考書 -- 太極米漿粥

作者 -- 紫林齋主 出版社 -- 時報出版

如書封面所示:

用米漿粥養身於日常,恢復脾胃"致中和"的包容力道

白米是用來協養生命之源"胃氣"的良藥.適用每種體質,沒有食用禁忌.


## 以下文字內容 摘自<太極米漿粥>

檢視身體是否健康的8大指標~~

1.手腳心經常保持溫熱.不冰冷,也不高溫燥熱.臉部的溫度低於四肢.

2.每日早起後,早餐前能大便一次,整條結實成形,沉水不化,顏色為深褐色或咖啡色.寬度約有自己的二指寬以上,長度最少有身高的十分之一以上.如果早起後沒有便意,可以先喝一大杯太極米漿粥.

3.小便的顏色亮黃透明,每日平均約有8-10次. 剛排出時無氣味,尿液入水後少有起泡或是不起泡.

4.口中經常能保持有唾液微濕的感覺.舌頭本體微粉紅色,舌面潤澤,無齒痕,最好無苔,只有一層透明光亮的薄液.

5.一起床就精神好,心情穩定.就寢後約10分鐘以內就能沉睡,睡眠過程安穩,作夢醒後沒有印象,不夜尿,約6小時就能睡飽.

6.出汗時,全身均勻微量出汗.全身皮膚沒有特別乾燥/粗糙/乾裂的部位.

7.指甲光面無痕,質堅有韌性,紅潤透明,十指的根部都有白色半月痕.半月痕的大小代表由脾胃通往該經絡的水精充足程度.

8.胃氣三力常在:容得下,化得消,睡得沉睡得沉.    p.62-63


胃氣"和",是很重要的事情.胃氣不和,可能會流汗不止,胃裡面乾燥而少津液,思緒覺得浮動而不能入睡,很想喝水.一般來說,只要我們喝一點很熱的開水,就能夠止住胃氣不和的狀況.                   p.80-81


現代人的手腳心經常都是難以保持溫暖,實在沒什麼本錢可以吃冰,喝冷飲啊!P82

胃氣不足,手腳就會發冷,還會導致肌肉僵硬而無法柔軟的自由屈伸. p.87

無論成人或幼兒,後天的陽氣在身體運行的中心點都在"胃",而手心,腳心,就是觀察胃氣是否在正常運作的最佳"監控區".手腳心不能經常保持溫暖,就是胃氣不足,也就是陽氣不足,這就是有寒,就是身體機能不足,就是虛弱.我們的手心和腳心,在一年四季,無時無刻,都應該要很容易的保持溫暖.       p.109


人體晚上容易入眠,入眠後睡得沉穩,甚至不容易起夜小便,或是能夠維持穩定的睡眠,不易被驚醒,或者是做了睡醒後不會清楚記得的夢,其實都跟胃氣的穩定有非常重大的關係.                    p.116

水稻天生不畏濕氣,還能夠從中抽出陽氣,令養分上行而生長,具有"除濕","排濕","化濕",存津液而不畏濕氣的力道.       p.141 



如果有人喝了粥會覺得泛胃酸,消化不良,那麼,請先看看喝下去的是粥,

還是"開水泡飯"?       p.148

太極米漿粥並非醫療,是"家常飲食".


網友分享中,有更多孩子因為堅持吃太極米漿粥,把腸胃的問題調好了,患感冒的機會也少了許多.甚至,也有許多長年胃不舒服血糖血壓不對勁的朋友們反映,在"堅持喝太極米漿粥一段時間之後,問題改善了."


多數世人所自以為的"上火"情形,其實際的內容,其實多為"胃中津液"不足如此而已.


熬煮過程中不宜額外添水,特別是不可以添加冷水,這會導致沸騰的狀態中斷,會影響米粒化開的效果.如果萬不得已要中途加水,請務必加入沸騰狀態的水. p.191


濃度夠的粥,過濾之後,放入冰箱,隔夜取出,會形成像是果凍般的膠狀質感.p.200


熱粥,能夠幫助人促進機能代謝;冷粥,卻又能幫人解除虛燥亢進.

煮法的關鍵--熬製後的米粒要能夠化開,讓米粒不成完整的模樣,甚至到達幾乎沒有米粒的狀態.                  p.203


水與米粒充分混合至有"筋"的行成,對應於此,在做法上

一,要足夠的火力,包括加熱時間要夠長

二,要經過充分的攪拌,或者以中小火來維持米漿粥液翻滾不止的狀態

煮粥時,一旦鍋中出現湯液顏色變黃,或是嘗起來有一絲焦味,那就得要整鍋作廢,重頭來過.


食用米漿粥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煮,新鮮喝

太極米漿粥適合作為晨起的第一口食物,也適合作為一日三餐的主食.

我最建議的是每日熬粥,因為現喝最好

米漿粥當作晨起的第一口食物時,在這之前,什麼都不吃,連水都不可以喝

份量約為三百毫升,不要加任何調味料,直接喝下,入口有淡淡的甘甜味,你的身體將會感受到那股溫和的力量.          p.207



書中有介紹5種不同的鍋具煮法,若不想用瓦斯爐慢慢煮的話,可找這本書自行翻閱查詢,選一個最合適的煮法.

書封面+封底+作者介紹


書中內容


       ===================================================

#自己動手煮米漿粥#

準備工具 :

**花蓮富里米--書中建議的米種,較能煮出有濃度的米漿粥

**一般的量米杯一個

**計時器兩個--

一個計"總烹煮時間"約90-100分鐘左右<書中建議90分鐘>

一個計"每隔8-10分鐘"提醒熬煮中,翻攪一次.時間可自行彈性調整.

**一個大鍋子--8000c.c以上

最好是多留總水量的2倍以上大的尺寸,可避免水與米在煮的過程中溢出!


**有刻度的量水容器--若鍋子內無刻度表,需要用來量取足量的水

**一個長柄湯杓--中途需每隔8-10分鐘進行攪拌一次,避免米粒黏在鍋底而焦掉,也避免被水蒸氣燙傷自己的手.


**一支湯匙或是筷子事先測量好總水量一半的高度所在(如:2000c.c)

做好容量的標記高度記號位置,如:到湯匙或筷子的某個位置高度.若鍋子內有刻度表,則不須用到.

**一個大篩子--煮好後過濾米粒用

**電子鍋--煮好後用來保溫米漿粥,方便隨時喝到溫熱的米漿粥.


比例--

半杯米:4000c.c的冷水也可以此比例加上去.

請依照預計煮好量與可烹煮的容器去考量.

煮好米漿粥的目標總容量:煮出原冷水量的一半.

如:4000c.c冷水加米煮,完成的米漿粥是2000c.c.


熬煮步驟--

1.量好足量的冷水倒入大鍋子中,將冷水煮沸.

2.依照一般洗米動作,把待煮的米洗好備用.

3.等水煮沸後,將洗好的米倒入鍋中,並用長柄湯勺進行簡單攪拌,不讓米粒黏在鍋底.

4.隨時調整瓦斯爐的火力,維持在讓米粒由中間往上往外翻滾跑動的程度,

大約是中偏小火.不是米跑越高越好,只需要達到"順暢翻轉"的程度即可.

p.s剛開始煮約前30分鐘,需要觀察火力是否需調整:前2-3次開蓋要攪拌時,請再次檢查剛打開鍋蓋時的米粒翻滾狀態來做判斷,是要調大或調小瓦斯火力.熬煮中間也可多次留意調整.


5.蓋上鍋蓋,並留一個缺口讓水蒸氣跑出來,不要蓋滿鍋子

6.使用兩個計時器開始計時.

一個計 " 總時數 " :90-100分鐘左右,因每次瓦斯火力不一定會調到相同.

一個計 " 提醒攪拌 " :8-10分鐘左右,可自行決定.目的是為了每隔一段時間去攪拌鍋底的米粒,以避免米沾黏在鍋底而焦掉

7.每次"提醒攪拌"的計時器響起時,先開啟抽油煙機,再打開鍋蓋,讓熱氣先由抽油煙機吸取熱氣,可減少被蒸氣燙傷,再拿長柄湯勺攪拌鍋底的米粒,不讓米粒黏在鍋底.


8.蓋上鍋蓋,同樣留一個缺口不蓋滿鍋子.再次按下8-10分鐘"提醒攪拌"的計時器計時.

9.重複多次 步驟8的動作,直至"總時數"的計時器響起.

10.至"總時數"即將響起前的5-10分鐘時,拿一開始要檢測目標水量高度的湯匙或筷子,打開鍋蓋,將湯匙或筷子放入米漿粥中,測量目前米漿的水位高度是否為一開始的一半高度.

若已達標,將火關掉.若未達標,再多煮並重新計時8-10分鐘......直到達標,煮出預計高度容量.


11.若已達標,關火後,準備濾網架在電子鍋的內鍋上,將大鍋子內的米漿粥倒入,分離米粒與米漿.

12.將盛好過篩米漿的電子鍋內鍋放入電子鍋,插上插頭按下"保溫"按鍵.

13.隨時可以使用乾燥之大湯匙,舀取溫熱米漿粥來飲用.(因為仍持續保溫中,不要使用濕的湯匙,避免影響粥之保存)


透過相片來大概了解煮粥狀況

鍋子請使用至少多1倍的空間容量,讓其翻滾,可避免溢出

raw-image


煮粥過程中,鍋蓋保留部分縫隙不密蓋,讓蒸氣隨時可排出而避免溢出

raw-image


火侯控制,保持中偏小火狀態,讓米粒由中間往上往外翻滾但又不是大滾

raw-image


raw-image


煮粥接近尾聲,外圍會出現不少的白色泡沫渣沫

raw-image


達到預定容量,關火後

raw-image


準備大濾網,過濾分離出米粒與米漿粥

raw-image


分離後

raw-image


成品,濃稠的米漿粥

raw-image


分離後的粥,仍可以食用

raw-image


煮粥相關疑問與說明

Q:過濾的米粒可吃掉否?

A:可以吃,但書中提到,若是胃的狀況已經很不好的人,則建議不吃.


Q:每次煮粥的時間略有不同,如何控制?

A:原則上維持大約90-100分鐘上下.

煮粥的總時數 會因瓦斯火力調節而受到影響.故,火不要開太大,也不要開太小,維持中間米粒往上往外翻滾又非大滾之狀態即可

多煮1-2次就可以掌握.即使已煮過許多次,每次的總時數也會有幾分鐘的差異在


Q:為何每隔8-10分鐘要攪拌一次?

A:因為不攪拌,會有部分米粒黏在鍋底,煮久可能會焦掉.若煮焦了,就不是達標的米漿粥.作者建議整鍋作廢.


Q:如何避免煮出到焦味?

A:要保持勤快的攪拌.我曾有一次煮出焦味,因為煮的過程分心而未保持固定時間去攪拌. 不過,還是整鍋喝掉,後來已不會再發生,因為有專心依照計時器提醒去攪拌.


P.S 煮時,要專心!

作者在書中也提到熬起一碗粥,甚至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性.

就是要做得"正確",下的功夫要"老實".


Q:其他工具煮法?

A:建議自行找此書研究,書中有提到快鍋煮法與電鍋煮法,但作者最推薦以瓦斯爐烹煮.我看書後還是採用瓦斯爐煮,因為作者說這比較能達到米漿粥的最佳效益

既然所需花費的時間差不多,還是選擇最佳效益的.


通常,我會在吃飯前,先喝溫熱的米漿粥至少200c.c後,再用餐.

若有煮米漿粥時,試著做到把米漿粥當作早上第一口喝下而不是喝水<書中建議>.


若可以,天天喝是最好的.我也希望,但前提也要先熬煮好才行.


Q:現成瓶裝與自己現煮的差異?

A:看過也喝過了其他現成的瓶裝米漿粥,若想先試試,也可以考慮先買瓶裝喝看看.

掌生穀粒--糜咕熬米湯 有6瓶與24瓶裝,方便隨時飲用,可自行加熱後飲用.


喝過自己煮與現成瓶裝相較,自己煮的甜度與香氣,會更加美味/新鮮.

瓶裝就是方便性很高,不用花時間煮與顧爐火.


花些時間,多些耐心,勤攪拌,就有一鍋單純便宜又養胃的米漿粥.


喝下米漿粥,胃舒服,手心發熱,心情也溫暖起來.

所以,我還是喜歡自己煮來喝.


很推薦大家熬煮來喝喝看!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因為想念米漿粥而熬煮一鍋來喝.


若想自己動手煮米漿粥,有任何疑問,歡迎在留言區提出來喔!😊

本文在PotatoMedia曾發表過,最後獲得1.1k的點閱數,可見有不少人也是關注過這個養生方式的.


米,經過長久時間熬煮,淬鍊出米的營養,滋養身體.人,經過人生中各式酸甜苦辣的鍛鍊後,也可以萃取/提煉出屬於自己的精華,分享滋潤他人!

人,經過"熬煮",也會變成"精華".

請展現屬於你的精彩!


本文相片為自行拍攝

    43會員
    27內容數
    人人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視野. 以自己的體會來閱讀生活/生命/世界. # 花草觀察 # 生活感悟 # 書籍閱讀推薦 # 電影電視劇分享 # 蔬食生活 # 小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