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給小孩的龜山水力發電所的故事

    在新店山區,有一個地方稱為龜山。跟靜靜趴伏在宜蘭外海的龜山島不同,新店的龜山藏在山裡面。
    龜山地形  圖片來源:龜山文史工作室
    龜山地形 圖片來源:龜山文史工作室
    叫作龜山是因為被河環繞的小丘陵的形狀像烏龜,站得夠高,在直潭山往下看就會發現烏龜。
    最早住在這裡的人是泰雅族原住民,他們在這裡抓魚打獵。所以這裡又被他們叫作soenlaian,就是指「河床一帶的抓魚的地方」。
    後來漢人來了,漢人跟原住民不一樣,他們不在這裡打獵抓魚。他們想要在這裡種茶或是把樟樹做成樟腦拿去賣。一開始漢人在比較外面的地方,但是隨著他們砍樹種茶,人越來越多,樟樹越來越少,他們開始發現地不夠用了。於是漢人慢慢的、越來越走進山裡面,也越來越靠近泰雅族人生活的地方。
    泰雅族人生活的地方被漢人入侵了,他們很生氣,就跟漢人發生衝突。泰雅族人以前有出草的習俗,出草是他們的宗教儀式之一。他們相信祖先的靈魂會守護整個部落,也相信在戰爭時把敵人的頭砍下來帶回去跟祖靈放在一起祭拜,可以為族人祈福、增加自己的力量。所以泰雅族人會認為男生如果可以自己出草帶回敵人的頭就是成年了。
    泰雅族人跟漢人發生過很多次衝突以後,在屈尺的雙溪口聚落這個地方逐漸形成了一條界線,叫作隘勇線。現在雙溪口的民壯亭,裡面埋的就是當初想要進入山裡面開墾而被殺死的漢人,還有因為守護邊界被殺死的民壯跟隘勇。
    那時候也有不想跟原住民打仗而是想跟原民做生意的漢人,有一個叫作陳大夫的人就是這樣的人。他是商人,而且跟泰雅族有很好的關係。
    陳大夫碑 圖片來源:龜山文史工作室
    再後來,日本人來了。日本人跟漢人一樣也想要樟腦,還要其他木材跟水資源,他們發現龜山這個地方有森林又有水,所以想要進入龜山來經營事業。有一個本來就很會做生意的日本人,叫作土倉龍治郎,他覺得龜山這裡方太棒了!他如果可以進入山裡面,利用裡面的樹木跟水資源,他一定可以發大財。他就跟台灣總督府提出申請說他要在龜山經營林木業。總督府答應他以後,他先跟泰雅族人合作,一起經營林木業。
    有一天,他的朋友清水泰次郎建議他說:「這裡的水很多,而且地形又落差很大啊!現在進步國家都流行建水壩來發電,我們也來試試吧!」因為那時候的台灣電燈還不普及,很多台灣人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可以在晚上時發光,讓人在一片黑暗中看到東西。而那些已經用過電燈照明的日本人決定先引進而且推廣電燈,讓台灣人都知道電燈可以在晚上照明,有了電燈晚上會變得更加安全又方便。等到台灣很多人都知道電燈以後,就可以建發電所跟拉電線,賣電給他們用,那賣電燈跟發電賣電的錢都可以賺到了耶!土倉龍治郎覺得這真是太好的發財機會了,就跟總督府申請建造水力發電所許可。總督府看他林木業經營得很成功,就答應了。
    土倉龍次郎就成立了台北電氣株式會社邀請很多人投資建發電所,還請了日本很厲害的土木工程師大越大藏來規劃工程。可是,意外發生了,土倉龍次郎破產了。他沒辦法繼續建發電所了,那怎麼辦?他跟總督府說明他沒辦法經營,請總督府收購他的股票。總督府答應了,就把台北電氣株式會社整個買下來,買下來後用總督府的資源跟權力繼續建水壩跟發電所。
    1905年的時候,發電所建完了,因為在龜山,所以叫作龜山水力發電所。也因為是全台灣第一家發電所,所以又叫作第一發電所。發電所建完了以後,他們開始拉電線試試看送電,把電從龜山發電所送到台北城內,那一晚,台北城內亮得跟白天一樣,看見這個景象的人忍不住歡呼:「電火!台北有電火!」。
    龜山水力發電所舊照 圖片來源:龜山文史工作室

    補充
    水力發電原理:當水從高的地方往下衝的時候會產生一股力量,這就跟我們把球放在高的地方讓他滾下來一樣。我們不用用力推球,球也會一直往下滾,那是因為有一股力量拉著它往下。我們站在蓮蓬頭底下被水沖跟我們坐在水池裡,只有在蓮蓬頭下被水沖會覺得水在動、水有力道。有些人就想說,水越大力量越強,那我能不能用這麼強的力量來發電呢?就有人開始去想水力發電的辦法。他們先設計了馬達,那個馬達平時不會動,但是當水一沖下來馬達上面的葉片就會快速轉動,轉一轉就會開始帶動馬達裡的其他機械,當他們都運轉起來以後就可以發電了。 (設計活動:用水沖風車)
    水力發電示意圖 圖片來源:再生能源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