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文字的心靈咒語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靈寫作》娜妲莉.高柏,心靈工坊,2016(30週年紀念版)
 問題在於,我們以為我們活著;我們以為我們的言語字句是永恆堅實的,將永遠銘刻在我們身上。錯了,我們寫在當下,寫作只是那一瞬間的事。
 我為何而寫,我怎麼寫,我寫了什麼。印象中是在東華吳明益老師的創作論課堂之中,學生反覆在思索的問題。某週老師放了這首歌曲,原唱是汪峰的《春天裡》:
 我相信走上寫作之路的每個人有各自的原因,為生活,為了不浪費才能,為了被喜歡,為了找一個答案,純粹為了喜歡文學而讀而寫,為了說出那些想說而沒有機會說的。無論是從哪個出發點,我們至終走上同一條路徑:創作。讀者也許不會讀出來你為何寫下這些字,但的確會感受到一個作者在創作的當下所要表達的,也許是情緒,也許是一個生命思索,也許問題沒有被解決,反而拋出更多的困惑。寫作的當下,把那一瞬的微光留下,如同一個快門捕捉的一個映像。或者就如同當年我在課堂上聽到的這首歌一樣,兩個搬運工窩在一個小宿舍裡翻唱了大明星的歌曲,對生命有一些幻想,歲月給他們更深的迷惘,無處可投遞的心緒,一把吉他一首歌,無人問津也要唱著這樣的歌曲。
 創作的理由恐怕並不複雜,複雜的是說法太多,每個都對,便莫衷一是。或者創作的方法有其傳統,也有其依循傳統而創新的。又問到創作作品內容有層次高低之不同嗎?微小心緒會不比歷史長河嗎?這些,至終還是要問你何以成為你的創作(而非他人的)。不過,在問理由、方法、內容之前,得還是先要開始寫,才有後續的問題。
 《心靈寫作》提供了許多技術方法讓寫作成為一種遊戲,或是注意周遭環境如何能讓自己比較快進入寫作的心流狀態。比方用一張紙在左右兩邊分別寫上十個名詞和十五個動詞,試著用這些詞彙隨意組合、將原本的語法邏輯碰碎,重塑成詩;或是比起待在一個舒適的書房,去稍微嘈雜的咖啡館寫作則容易得多,原因是人需要一些外在的刺激,又需要這些刺激讓人專注在此外之事(例如手中的稿紙或電腦螢幕);也有寫作前暖身建議:先寫下當下的種種心態(否定自己寫出來的都是爛東西),或是先用文字簡單整理一個「反正怎樣都會揉掉的草稿」,因此就開始了肆無忌憚的傾訴,寫作便於焉開始。但最重要的,娜妲莉.高柏更像一個導師,是試圖維持著寫作的心態,而非技術。
 有趣的是最近在讀的兩本書,一本是《心靈寫作》,另一本是《箭藝與禪心》,各位不妨一起讀作為對照。《箭藝與禪心》裡是以弟子的角度在寫師父的教導與自己的體悟,到了《心靈寫作》,彷彿會看到《箭藝》一書中的師父跳出來說話。或許寫作如箭藝,師父要教導的並不是用什麼動作、技巧、姿勢,才能讓射箭/寫作,而是在不斷反覆練習產出中,直觀地感受到那一切既屬於我、又不屬於我的事物。若是想要擊中箭靶而射箭,則不是藝術,同樣的,設想著自己要寫出好的作品,眾多的技術和他者的想法會變成幻音,不斷在耳邊影響自己,最終,只寫出不是真心想說的字句。都強調禪意的兩本書,告訴我們當下即是(當下也不是)的重要性,寫作時,拿出紙筆,把當下所想所感寫下來,細細描繪心裡所見的心像,到某個階段後回頭閱讀,我為什麼寫下這些?我的心裡在想什麼?或許可以替這段凌亂的文字加上標點符號、重新整理思緒。也有可能寫下的事情已經訴說過無數次,但這次再次描繪,完全是當下的自己又重新經歷了一次。
 《心靈寫作》(和《箭藝與禪心》)是寫作者的精神指導工具書,心境亂掉時,隨意翻開其中一章跟著操演,並非「這麼做就能寫出好作品」,而是「回到寫作與藝術的原點」,比較像是長年日常慢跑的其中一次,你並不因為這次跑步而瘦下幾公斤,而是在同樣的慢跑路徑裡體驗自己第一次跑步的相同心境與不同之處,回到寫作的初始意念:不停的寫、不要刪修、放鬆、別思考、直搗要害(別怕赤裸)。我在想這樣的寫作方式的確能自潛意識中召喚那潛藏心靈的未知力量,另一方面也避免自我意識對本我過分的控制,以及捨棄社會或日常語言對文字的箝制。如此一來,文字直指本心,是容易寫自帶詩意的文句,也容易在散文書寫裡更直觀地觀看藏在情緒後的種種情節或創傷而不致耽溺。至於這樣的方式對寫小說或其他文類有沒有幫助呢?各位不妨一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5會員
70內容數
正職是家庭主婦,不專業書評,不專業作者。 座右銘是「喜歡吃白肉魚壽司的人,是謙虛的人」。 大家都愛紅肉魚,而我盡力嘗出白肉魚的花香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白肉魚壽司愛好者 的其他內容
《花都開好了》王盛弘,馬可孛羅,2017  我有虛榮感,我有得失心,我不掩飾,更不矯情虛榮與得失為罪惡,但我有更深的嚮往:那株自開自落的芙蓉花,不為誰而美麗。
《愛人蒸他的睡眠》陳顥仁,九歌,2021 ──睜開眼睛/感覺夜晚是白天的骨頭/醒來是/睡著的反鎖/翻一個身/我是/我是三月的固著 ──〈第二個晚上〉
《成為男人的方法》沈信宏,寶瓶文化,2021  我還走在成為父親的路上。路途上沒有明確的界線,讓人跨過之後就知道自己已經是個父親。只能張皇前行,一邊檢索自己是不是還遺漏了什麼零件,哪裡的裝扮還不夠沉穩,密密縫綴仍藏不住魯莽的氣息浮蕩而出。
《倒數五秒月牙》李琴峰,聯合文學,2021  「我的情況,只需要為已知的事物賦予新的名稱,但繪舞父母的情況,等於是要在自己的世界裡,從無到有,創造出對自己而言未曾存在的事物,想必很不容易。」
《雪》任明信,大田,2019 你已不在乎生命 是一場盛宴 或浩劫 你阻止不了葉的掉落 也阻止不了花的盛放 不如靜看
《花都開好了》王盛弘,馬可孛羅,2017  我有虛榮感,我有得失心,我不掩飾,更不矯情虛榮與得失為罪惡,但我有更深的嚮往:那株自開自落的芙蓉花,不為誰而美麗。
《愛人蒸他的睡眠》陳顥仁,九歌,2021 ──睜開眼睛/感覺夜晚是白天的骨頭/醒來是/睡著的反鎖/翻一個身/我是/我是三月的固著 ──〈第二個晚上〉
《成為男人的方法》沈信宏,寶瓶文化,2021  我還走在成為父親的路上。路途上沒有明確的界線,讓人跨過之後就知道自己已經是個父親。只能張皇前行,一邊檢索自己是不是還遺漏了什麼零件,哪裡的裝扮還不夠沉穩,密密縫綴仍藏不住魯莽的氣息浮蕩而出。
《倒數五秒月牙》李琴峰,聯合文學,2021  「我的情況,只需要為已知的事物賦予新的名稱,但繪舞父母的情況,等於是要在自己的世界裡,從無到有,創造出對自己而言未曾存在的事物,想必很不容易。」
《雪》任明信,大田,2019 你已不在乎生命 是一場盛宴 或浩劫 你阻止不了葉的掉落 也阻止不了花的盛放 不如靜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Thumbnail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朋友不懂我為何而寫,他們總是問我,寫這個要幹什麼?我都只是笑笑說是興趣,不寫作不閱讀的人不太能體會,寫作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個與自己溝通的方式,也是一種紀錄成長的軌跡,就像多年以後的我翻閱以前所寫的散文或心情小札,我可以從中閱讀自己在不同年紀的心境……
Thumbnail
書寫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透過梳理心中的情緒和閱讀的薰陶,我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Thumbnail
創作是向世界許願,當一個人願意真心表達他想講的事情,不斷地確定他在乎的人、情感、渴望的樣子,或覺得世界應該怎麼樣,在該情境下,很多前輩作家會說,那很像在唸一個咒語,或者說給一個祝福。 寫作追求的核心:追求心心相印、追求某種特定的答案、追求某個不可得的遠方。寫作的三種模式:作文式、溝通式、文學式寫作。
Thumbnail
一個時常被問到的問題:作家是如何寫作的? 規律的生活,這是最常聽到的答案。 然而我們在回答的當下總會有一絲心虛或異樣感,有時連我們自己都忘了這樣的異樣感所為何來。我現在揭示這個問題:那是因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真正想問的是寫作的當下發生了什麼,或者說真正能滿足他們好奇心的答案,隱藏在寫作的當下發生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Thumbnail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朋友不懂我為何而寫,他們總是問我,寫這個要幹什麼?我都只是笑笑說是興趣,不寫作不閱讀的人不太能體會,寫作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個與自己溝通的方式,也是一種紀錄成長的軌跡,就像多年以後的我翻閱以前所寫的散文或心情小札,我可以從中閱讀自己在不同年紀的心境……
Thumbnail
書寫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透過梳理心中的情緒和閱讀的薰陶,我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Thumbnail
創作是向世界許願,當一個人願意真心表達他想講的事情,不斷地確定他在乎的人、情感、渴望的樣子,或覺得世界應該怎麼樣,在該情境下,很多前輩作家會說,那很像在唸一個咒語,或者說給一個祝福。 寫作追求的核心:追求心心相印、追求某種特定的答案、追求某個不可得的遠方。寫作的三種模式:作文式、溝通式、文學式寫作。
Thumbnail
一個時常被問到的問題:作家是如何寫作的? 規律的生活,這是最常聽到的答案。 然而我們在回答的當下總會有一絲心虛或異樣感,有時連我們自己都忘了這樣的異樣感所為何來。我現在揭示這個問題:那是因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真正想問的是寫作的當下發生了什麼,或者說真正能滿足他們好奇心的答案,隱藏在寫作的當下發生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