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前導》除了食安 為什麼要種有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食品安全,是有機農業的唯一價值嗎?

有機、友善、無毒……市面上標榜對人體健康的農產品琳瑯滿目,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即使價格高上好幾倍,消費者還是願意花錢去購買這類產品。
然而農夫選擇有機種植的背後,都帶著想要拯救環境、土地,以及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夢想。臺灣在2021年,經歷了50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打開水龍頭就流出水來的日常,轉瞬間變成了奢望,這時候人們才驚覺,環境的變遷如此的快速又猛烈,而受到衝擊的最終還是自己。為了不在災難來臨時措手不及,也為了不讓後代子孫生活在更為險惡的環境,土地的保護就格外重要。
2021年旱災下乾涸的日月潭
大面積的水田,其實就是廣布在臺灣的人工溼地,除了供應糧食外,還兼顧貯存雨水、涵養地下水源的功能。從水田滲出的水,直接成為地下水層水源的來源之一,而在夏季容易下起豪大雨的臺灣,水田因為封閉的田埂包圍,能作為臨時貯水的場所,減少地表沖蝕,也減少河川下游的排水量與水患的風險;而水田作為一種溼地,種植作物的同時也成為鳥類、兩棲類、貝類、螺類、各種水生昆蟲與植物的棲息環境,在大自然中扮演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角色。
水田的存續從來不是只跟稻米有關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為追求生產的數量與效率,臺灣開始普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根據花蓮農改場過去的研究,農藥雖然可以抑制病蟲害的發生,但殘留在土壤中的化學元素可能會對土地、生物甚至人體產生危害;同時農藥不只抑制害蟲,也會殺死這些病蟲害的天敵,長期下來反而會對土壤的肥力造成影響,進而使產量降低。為了維持產量不得不使用更多的農藥與肥料,進而導致惡性循環,最終,退化的土壤無法再提供農耕使用,臺灣就此少了一塊能涵養水源、提供糧食作物,同時保育生物多樣性的一塊土地。
有鑑於使用化肥與農藥,不僅對人體有許多危害,最終也可能影響到農民的收入,有許多農夫放棄原本的習慣,轉而追求友善生態、同時也能賺得溫飽的耕種方式。
這樣的人並不孤單,在臺灣各地不論是老農改變種植方式、青農返鄉、或是一般人轉而從農,有相當多的農民帶著永續的理念,用鋤頭一鋤一鋤地耕耘自己夢想的未來。他們有些人是為了家人的健康、有些人是為了土地的未來、有些人則是為了振興家鄉的產業,接下來我們將要帶您前往花東─臺灣最負盛名的稻米生產地,透過5位農夫身體力行的故事,瞭解有機、友善農業的背後,每一位農夫的永續之夢。
avatar-img
2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用好的肥料,也讓農民耕作更健康!名方有限公司建議少用化學肥料,引進國外先進的無毒資材代替農藥,無毒、安全、環保,對環境、農民及消費者均無污染,並解決農友在病蟲害、雜草、鳥害、鼠害、生長調節、不良氣候影響等問題,同時提升農作物的品質與產量,與農友共同迎戰WTO之挑戰。
Thumbnail
➍《種土》 「台灣農業的狀況就像是進了加護病房,然後裝上了葉克膜。」 . 「土」出了問題,農民賺不了錢。但是養一個土,要十幾年的時間,投入有機農業,則需要花上一輩子。生活已經夠痛苦了,誰又願意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 阿仁就是這樣的憨人,離開了待了10年的竹科,帶著一家四口來到堆肥場,
Thumbnail
以台灣土地為主題的《種土》,是一個值得觀眾思考的紀錄片。故事敘述原本在科技業的阿仁,決定轉換跑道從科技業轉換到農地肥料的製作,想把腐化的垃圾作為堆肥,讓土壤活化,而向自然農法的安和哥取經,種土養地的有機農法。但年年過去,理想很美好;現實卻無情,無盡的勞力下阿仁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投身農業的決定。
Thumbnail
退化的硬土如何重獲生機?59歲的安和哥與41歲的阿仁,兩位農夫分別以「清」、「濁」之法來解決土壤死去的問題,「清」指的是安和哥以「清淨經」為本,使用有機法養地三十年,尊重土壤裡的生命,栽種的果樹才得以結實纍纍。「濁」指的則是阿仁推行的土壤運動,讓城市裡的垃圾變成有用的沃土,他因此到菜市場收集菜渣、到
Thumbnail
台灣人除了吃蘋果要削皮,像地瓜、馬鈴薯、胡蘿蔔等等,料理前也都會削皮。我不知道箇中原由,只知道從小就聽大人說要削皮,要不然會吃進農藥。這個農藥問題實在嚴重,常常弄得人心惶惶,買菜回來時,怎麼洗菜才能把農藥洗掉的資訊多得不得了,讓人無所適從。我們以前買過臭氧機,也買過蔬果清潔劑,也試過...
Thumbnail
「其吉有機農場」秉持自然的精神,從有機草莓開始,種植有機水果已24年,講究品質與環境和諧共存。在追求健康飲食的現代,其吉有機農場客製化接單生產,在苗栗地區打響有機草莓農園響亮口碑,分享無負擔的飲食給更多人,讓更多人健康快樂。
Thumbnail
生態茶園不僅是有機農業的更上一層樓,更是與世界長久生活的辦法。本文探討了茶的起源以《茶經》的智慧,介紹茶與蟲的關係,並強調了生態農業的重要性。透過生態農業,我們可以與自然和諧共處,並避免生態毀滅。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位在靜岡的三島市佐野市民農園已有12年的歷史,由注重健康城市概念的市長推動,持續多年。 在可眺望富士山山景的坡地上,有 八十幾個小型園圃可供個人耕作,用有機方式栽種自己喜歡的蔬菜、花卉、作物,還有團體園圃,供團體使用,再加上體驗農園,供夏秋時馬鈴薯、落花生採收讓市民參與大型活動。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用好的肥料,也讓農民耕作更健康!名方有限公司建議少用化學肥料,引進國外先進的無毒資材代替農藥,無毒、安全、環保,對環境、農民及消費者均無污染,並解決農友在病蟲害、雜草、鳥害、鼠害、生長調節、不良氣候影響等問題,同時提升農作物的品質與產量,與農友共同迎戰WTO之挑戰。
Thumbnail
➍《種土》 「台灣農業的狀況就像是進了加護病房,然後裝上了葉克膜。」 . 「土」出了問題,農民賺不了錢。但是養一個土,要十幾年的時間,投入有機農業,則需要花上一輩子。生活已經夠痛苦了,誰又願意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 阿仁就是這樣的憨人,離開了待了10年的竹科,帶著一家四口來到堆肥場,
Thumbnail
以台灣土地為主題的《種土》,是一個值得觀眾思考的紀錄片。故事敘述原本在科技業的阿仁,決定轉換跑道從科技業轉換到農地肥料的製作,想把腐化的垃圾作為堆肥,讓土壤活化,而向自然農法的安和哥取經,種土養地的有機農法。但年年過去,理想很美好;現實卻無情,無盡的勞力下阿仁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投身農業的決定。
Thumbnail
退化的硬土如何重獲生機?59歲的安和哥與41歲的阿仁,兩位農夫分別以「清」、「濁」之法來解決土壤死去的問題,「清」指的是安和哥以「清淨經」為本,使用有機法養地三十年,尊重土壤裡的生命,栽種的果樹才得以結實纍纍。「濁」指的則是阿仁推行的土壤運動,讓城市裡的垃圾變成有用的沃土,他因此到菜市場收集菜渣、到
Thumbnail
台灣人除了吃蘋果要削皮,像地瓜、馬鈴薯、胡蘿蔔等等,料理前也都會削皮。我不知道箇中原由,只知道從小就聽大人說要削皮,要不然會吃進農藥。這個農藥問題實在嚴重,常常弄得人心惶惶,買菜回來時,怎麼洗菜才能把農藥洗掉的資訊多得不得了,讓人無所適從。我們以前買過臭氧機,也買過蔬果清潔劑,也試過...
Thumbnail
「其吉有機農場」秉持自然的精神,從有機草莓開始,種植有機水果已24年,講究品質與環境和諧共存。在追求健康飲食的現代,其吉有機農場客製化接單生產,在苗栗地區打響有機草莓農園響亮口碑,分享無負擔的飲食給更多人,讓更多人健康快樂。
Thumbnail
生態茶園不僅是有機農業的更上一層樓,更是與世界長久生活的辦法。本文探討了茶的起源以《茶經》的智慧,介紹茶與蟲的關係,並強調了生態農業的重要性。透過生態農業,我們可以與自然和諧共處,並避免生態毀滅。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位在靜岡的三島市佐野市民農園已有12年的歷史,由注重健康城市概念的市長推動,持續多年。 在可眺望富士山山景的坡地上,有 八十幾個小型園圃可供個人耕作,用有機方式栽種自己喜歡的蔬菜、花卉、作物,還有團體園圃,供團體使用,再加上體驗農園,供夏秋時馬鈴薯、落花生採收讓市民參與大型活動。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