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演義-天下無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東漢說到天下無雙,你會想到誰?
呂布?

喔抱歉,這時候還沒真正進入以武力稱雄的亂世。
即使進到三國時代,也沒有人會說呂布是天下無雙。

東漢是一個有著高道德要求的朝代。
能在這樣的時代,被人稱作「天下無雙」,除了需要豐富的學識,更要具備難能可貴的品德。

今天要聊的,是一個被我遺忘的世家。
他們沒有「四世三公」,「四世太尉」這樣響亮的招牌。

因為這個家族,完完全全是東漢年間才崛起的。
不像袁家是西漢官員,也不像楊家世代書香。

出自江夏黃氏的黃香,就是個窮光蛋。

元代開始出現的《二十四孝》中,東漢人就占了五個,與春秋時代並列第一。
復古求道,不只是政治朝堂的遊戲,更是當時的民間風氣。

其中除了半傳說性質的董永飛昇天界去了,其他四個人毫不意外,都當過官。
所以也有人認為董永並非東漢一朝。

可黃香的名聲,不但特別響亮,更就此形成了黃氏大族。
遠非其餘人所能相比。

黃香從小就非常孝順父母。
天氣熱的時候,他會幫父母把被窩搧涼。
天氣冷的時候,他會幫父母把被窩溫熱。

好,這個笑(孝)話大家都熟悉的。

但到了九歲的時候,黃香的母親過世了。
身為一個孝子,黃香自然就開始服喪。

一年過去,黃香不除喪,唉呀孝子。
兩年過去,黃香還不除喪,唉呀大孝子。
三年過去,黃香還在服喪……不是,這個孩子在發育期整整三年連點營養的東西都不吃,這要出人命啦這是。

當時的江夏太守劉護聽到了這個消息,乖乖不得了,立刻找來會面,蓋下了孝子認證章。
兩漢蓋下了這顆章,那就表示你已經有進朝廷當郎官的資格了。

這一年,黃香十二歲。

要說特別年輕,其實也沒有。基本上東漢所謂的少年,不會超過十五歲。
比較可能的範圍,就是八到十二歲。

那你隨便一撈,少為郡吏、少為郎的人十幾個也是跑不掉的。

問題是,少可為郎,家裡非富即貴。
黃香家裡可是窮得發亮,不然還輪得到他幫老爸溫被子啊?當然是婢女……沒事,被盜。

年少的黃香,帶著老爸一起去宮裡當差。
老實說啊,除非經濟崩盤,當官的薪水那是很少的。

這個少是相對於社會地位而言。

特別是黃香從鄉下來到京城,他也不能讓老爸去官署抄寫文書……像班超班固那樣。
黃香請不起僕役,只能自己盡心照顧老父,然而,宮裡的工作,他也是盡力去幹,甚至抽出空閒時間讀書。

還好黃香的天資也不差,很快的,讀了許多書的他,特別喜歡道家的學問,更做了幾篇文章。
這些文章想必是很驚人的。
加上黃香年紀還小,基本上只是個「童子」的等級,就更讓京城的讀書人讚嘆不已。

普天之下,只怕再也找不出這樣的神童了。

「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名號,就這樣傳了出去。
不給他升個職,主管都怕被士人群起砲轟了。

時為漢章帝年間,黃香不但升上了郎中,更被章帝召喚晉見。

漢章帝也很欣賞這個過目不忘,思路敏捷而獨特的少年,就允許他進入東觀。
東漢時期,東觀就是朝廷圖書資料的「藏經閣」。
有許許多多的皇家典藏記錄,是一般人無法觸及的。

漢章帝希望黃香能夠更上一層樓。
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是班固因為母親過世辭官的期間。

但過了幾年,黃香也請假了。
基本上也很可能就是黃香的父親過世。

這挺有趣,班固非以孝聞名,母喪卻辭了官。
黃香以孝行舉官,卻沒有因父喪辭官,了不起就是請假扶官回鄉而已。

從班固這邊說,他的辭官其實頗有政治因素在內。
當時,他的弟弟班超出使西域,生死不知。

班固在朝廷內跟司空第五倫爭論是否該發兵西域,而漢章帝最終決定連邊屯都撤掉。
這其實幾乎已經等於判班超死刑了。

當時東漢誰也料不到,班超將會成為西域一代霸主。

相反的,黃香對於漢章帝那是一整個感恩戴德。
那真的是:賜他吃,賜他穿,賜他借錢不用還……不是,是賜他學海無涯。

而且君臣倫尚在父子倫之上。

說到底,黃香跟班固,對於漢章帝的看法是不同的。
漢章帝也真的很喜歡黃香。

黃香休假歸來時,正好漢章帝在幫自己長子劉伉舉辦成年禮。
聽說黃香回來,章帝就叫他前來與會,並且跟在場的劉氏諸王宣布:「這就是咱們『天下無雙江夏黃童』是也。」

原本只是京師讀書人誇大的說法,有了遍及各地的諸王與官員認可,黃香的天下,從此刻開始就真的是天下了。

後來,黃香受拜尚書郎,經常熬夜加班加點,勤奮不懈。
漢章帝更是讚賞不已。

可沒過多久,章帝就過世了。
黃香繼續忠誠的為漢和帝服務。

另一邊,竇氏外戚掌握了兵權,展開北伐大業。
但也就過沒幾年,永元四年六月,竇憲因涉及叛亂自殺了。

這一年,黃香升上了尚書左丞,而且考績瞬間滿點,按當時考核晉升標準,黃香該要升官了。
但漢和帝說,請你再多待一陣子吧。

這邊要提一下的是,這四年來,尚書台的二號長官:尚書僕射,是專門跟竇憲對著幹的。
接連兩名尚書僕射,因為跟竇憲作對,被逼自殺。

黃香左丞功滿,當時的規矩是該派任外地,然後才能回來擔任九卿。
不過此時,漢和帝正在與宗室諸王籌劃誅竇。
就算年幼的漢和帝不知黃香斤兩,他的哥哥劉慶首先去連絡的千乘王劉伉,也是一清二楚。

沒錯,就是漢章帝在他的成年禮上對劉氏宗親宣布,「黃香天下無雙」的劉伉。

總要有「棟樑」穩住尚書台。

若是在竇憲眼皮子底下直接把黃香擢升為尚書台主管,定然打草驚蛇。
漢和帝年紀不大,智慧不小,就這麼按捺住了黃香,並動手除滅竇憲。

但漢和帝並沒有第一時間回頭處理黃香的升遷。

接下來的時間,仍以太尉錄尚書事。
直到太尉尹睦過世,漢和帝才在交接時取回尚書台的獨立性,並且將黃香拔擢為真‧尚書令。

這孩子機靈得很。

過了幾年,黃香的經驗值又滿了。
又該是決定派任外地為太守,準備歷練過後回返當九卿的時刻。

漢和帝斟酌了一下,認為黃香不宜遠派,指名了洛陽附近的東郡太守。

但黃香上書辭讓。
說真的,漢和帝也不是那麼想讓他走,就乾脆留任黃香,額外增加他的俸祿,跟權責。

尚書台發展到兩代之後,能夠完全與三公平起平坐,更在政變中獨立支持漢順帝即位。
不能不說跟漢和帝及黃香的關係很大。

但即使黃香處事公正,學究天人,區區一個尚書令的權責如此膨脹,其他卿大夫也是看不過去的。

終於,在漢和帝駕崩後幾個月,主政的鄧太后驅逐了黃香。
好啦沒那麼嚴重,其實就是派黃香去魏郡當太守了。

之前聊過,冀州是東漢天下第一州,魏郡更是其中之首。
雖然當時冀州剛被水災洗過,但要說鄧太后沒有對黃香寄以重望,那也是不太合理。

但朝廷輿論的壓力,也不是剛接手的鄧太后扛得起的。

掌管天下尚且難不倒黃香,區區魏郡當然他也是一塊小蛋糕。
黃香把屬於郡守管理的土地,都發放出去給老百姓進行耕種。

又將自己過去存下來的俸祿跟賞賜拿來賑助災民。

同樣是前面聊過,冀州人多風向大師,一看郡守大灑幣,地方豪族連忙也紛紛出來捐贈糧食給官府。

但不論你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勤儉用心的皇后,老天爺要搞你都是沒在客氣的。
大水今年退了,明年又來。
九月退了,十月又發。

黃香就被檢舉「未能確實修繕水利工程,造成災損」,遭到了免官。
幾個月後,黃香就過世了。

他的兒子黃瓊,也是看透政局險惡,終鄧后之世,不願出仕漢廷。
直到漢順帝即位,才應召入朝。

黃瓊年少時就常常跟在黃香身邊實習,尚書台故事,倒也是駕輕就熟。
很快的就升上尚書僕射,與尚書令左雄一起為國為民服務。

後來,黃瓊更循著楊震的路線,登上了太尉,與大將軍梁冀抗衡。

其實你看得出來,黃瓊跟父親不一樣。
無論朝廷政爭再激烈,黃香就是盡好本分。

可黃瓊顯然不滿這種情況,愛憎要分明得多。
即使梁冀推舉的是大家都知道的優秀人才,黃瓊不甩就是不甩。

雖然一度被梁冀鬥下台,但最後身敗名裂的到底是梁冀。

可在宦官五侯的操控下復職的黃瓊,早已無力改變這個時代……

最後一提,黃瓊的孫子黃琬,是黨錮之禍的要角,更是在朝廷中,與楊彪一起對抗董卓到底的剛烈之士。

黃香沒有登上過東漢最高級的官員寶座。
其孫也早逝。
同樣四世,只出了兩個太尉。

沒有華麗的口號,只有為了國家百姓,努力到最後一刻的真心。
江夏黃氏的四世,就是這麼樸實無華而枯燥。

「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留在人們心中的,永遠是那個為父母「扇枕溫衾」的兩髻小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3會員
917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連日本人都知道,梁冀跋扈。 這個曾經有機會扶起漢朝的大將軍,讓尚書令成為東漢最高峰。 更引爆了宦官與士人之爭,被評為黑暗時代的開啟。 同時具有兩種身分的他,絕對是值得好好認識的人物。
皇帝,太后,大將軍。 東漢的三大實權領導者,乍看之下跟西漢差不多,內容卻差很多。 東漢皇帝多年幼,被太后外戚挾制,長大就聯合宦官反制,然後亂搞早死。 最後我們永遠記得十常侍與大將軍何進。 不過真正幫東漢「大將軍獨裁」豎起招牌的,終究是梁冀。 一個被小皇帝說是跋扈將軍,就毒殺小皇帝的危險人物。
尚書令。 過去非屬三公,不是丞相,由漢武帝特設的政令處理機構首長。 為什麼到了東漢末年,被視為實質上的宰相,能跟三公一樣「獨坐」? 在歷史的洪流中,尚書台有著什麼樣的變化? 東漢順帝,或許就是幫助我們找到答案的關鍵。
鄧太后與漢安帝所面對的時代轉折,幾乎可以說是目前為止東漢最大的衝擊。 鄧太后大體上是一個好皇帝(無誤),面對天災兵禍不斷的時代,她穩住了局勢,拔擢了人才。 那漢安帝有什麼特別?他把宦官玩出了一個全新的體系。 皇帝的第一個媽媽,有外戚幫襯。 而宦官之所以能抗衡外戚,就是因為皇帝的「第二個媽媽」。
之前我們說過了「四世三公」的袁家招牌。 在東漢末年,還有另外一個「四世」大家。 背負著此一名號的男人,也許不如袁紹袁術那樣稱霸一方,但也算是鼎鼎有名了。 就是楊修。 四世太尉的頭牌,自然也不是隨便的無名小卒。 今天的主角楊震,當時可是有著「關西孔子」的渾號。
北朝鮮南韓的故事,還沒結束呢。 東漢時期,高句麗統一了朝鮮族。 而南邊的民族,仍是散亂的部落大聯邦體制。 漢人稱他們為「韓族」。 他們也不怎麼排斥這個稱呼的樣子。 因為,從《後漢書》提供的各種史料中顯示:韓族,是由中原文化與朝鮮文化混合而成的。 中原文化的提供者?正是韓國人。 就是你想到的韓國。
連日本人都知道,梁冀跋扈。 這個曾經有機會扶起漢朝的大將軍,讓尚書令成為東漢最高峰。 更引爆了宦官與士人之爭,被評為黑暗時代的開啟。 同時具有兩種身分的他,絕對是值得好好認識的人物。
皇帝,太后,大將軍。 東漢的三大實權領導者,乍看之下跟西漢差不多,內容卻差很多。 東漢皇帝多年幼,被太后外戚挾制,長大就聯合宦官反制,然後亂搞早死。 最後我們永遠記得十常侍與大將軍何進。 不過真正幫東漢「大將軍獨裁」豎起招牌的,終究是梁冀。 一個被小皇帝說是跋扈將軍,就毒殺小皇帝的危險人物。
尚書令。 過去非屬三公,不是丞相,由漢武帝特設的政令處理機構首長。 為什麼到了東漢末年,被視為實質上的宰相,能跟三公一樣「獨坐」? 在歷史的洪流中,尚書台有著什麼樣的變化? 東漢順帝,或許就是幫助我們找到答案的關鍵。
鄧太后與漢安帝所面對的時代轉折,幾乎可以說是目前為止東漢最大的衝擊。 鄧太后大體上是一個好皇帝(無誤),面對天災兵禍不斷的時代,她穩住了局勢,拔擢了人才。 那漢安帝有什麼特別?他把宦官玩出了一個全新的體系。 皇帝的第一個媽媽,有外戚幫襯。 而宦官之所以能抗衡外戚,就是因為皇帝的「第二個媽媽」。
之前我們說過了「四世三公」的袁家招牌。 在東漢末年,還有另外一個「四世」大家。 背負著此一名號的男人,也許不如袁紹袁術那樣稱霸一方,但也算是鼎鼎有名了。 就是楊修。 四世太尉的頭牌,自然也不是隨便的無名小卒。 今天的主角楊震,當時可是有著「關西孔子」的渾號。
北朝鮮南韓的故事,還沒結束呢。 東漢時期,高句麗統一了朝鮮族。 而南邊的民族,仍是散亂的部落大聯邦體制。 漢人稱他們為「韓族」。 他們也不怎麼排斥這個稱呼的樣子。 因為,從《後漢書》提供的各種史料中顯示:韓族,是由中原文化與朝鮮文化混合而成的。 中原文化的提供者?正是韓國人。 就是你想到的韓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作者:作者︰丹青手 #校園 #瘋批男主 作品簡介︰ 林荍從小在霍家長大,為了在霍家生存下去,只能讨好和她年紀相差不大霍家二少爺。 霍圾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做什麽都是第一,斯斯文文從不打架,不發脾氣,不抽煙,不喝酒,沒有任何不良嗜好,溫柔體貼,沒有缺點……可只有林荍知道她讨好的是一條溫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一)真誠而不媚俗  曾經是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旗手的小說家黃春明(1939-),自一九八三年發表小說〈大餅〉之後,其創作量銳減,直到一九九九年,十六年間只發表了十一篇小說,黃春明選其中以老年人為主角的作品十篇,合為《放生》(臺北:聯合文學,一九九九年十月初版),與久違了的讀者見面,不敢去想自己已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這本書的進度,目前只看到有一段插敘寫明武宗朱厚照的部分,就是那個皇帝不當愛給自已封將軍的奇葩,雖然明朝奇葩皇帝多了去了。 這段之前講的是張居正還在世的故事,還正常的的萬歷,其實我一直覺得他很正常。 我在看書的時後有一種感覺,萬歷一直把張居正當一個爸爸,因為他老爸死的早,媽媽又一直讓他乖乖聽張居正
Thumbnail
公元101年,班超落葉歸根。 接替班超的是鄧皇后父親鄧訓的門下弟子任尚。 任尚問班超:「君侯在西域三十餘年,臨行前給小輩兒個建議吧。」 班超說:「咱們手下的西域基層公務員全都不是孝子賢孫,好人是不會來這的,全都是因罪給發配到這的;你打交道的這幫蠻夷則跟野生動物一樣,養不熟,愛咬人;您性子嚴格嫉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三   父親于民國17年農曆11月17日(西元1928年12月28日)出生於福建省南安縣羅東鎮高塘村許厝西高墘厝,為家中幼子。上有三位兄長大哥黃種和(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成器(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振作(五女黃玉琴招贅鄭石泉傳祀)是吾祖父黃禝財(諡華亭)長室潘勤娟所生。次有兩位姐姐黃參治(適後洋坑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作者:作者︰丹青手 #校園 #瘋批男主 作品簡介︰ 林荍從小在霍家長大,為了在霍家生存下去,只能讨好和她年紀相差不大霍家二少爺。 霍圾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做什麽都是第一,斯斯文文從不打架,不發脾氣,不抽煙,不喝酒,沒有任何不良嗜好,溫柔體貼,沒有缺點……可只有林荍知道她讨好的是一條溫
Thumbnail
史料與古玩斷代   「八仙」這個名詞由來最早是源於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高誘在「淮南子注」提到的「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這八位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高誘認為「淮南子」這本書是淮南王和這八位門客合著,這八位門客被尊稱為「八公」。   另一說法是在東晉時期,「抱朴子」的作者
Thumbnail
(一)真誠而不媚俗  曾經是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旗手的小說家黃春明(1939-),自一九八三年發表小說〈大餅〉之後,其創作量銳減,直到一九九九年,十六年間只發表了十一篇小說,黃春明選其中以老年人為主角的作品十篇,合為《放生》(臺北:聯合文學,一九九九年十月初版),與久違了的讀者見面,不敢去想自己已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這本書的進度,目前只看到有一段插敘寫明武宗朱厚照的部分,就是那個皇帝不當愛給自已封將軍的奇葩,雖然明朝奇葩皇帝多了去了。 這段之前講的是張居正還在世的故事,還正常的的萬歷,其實我一直覺得他很正常。 我在看書的時後有一種感覺,萬歷一直把張居正當一個爸爸,因為他老爸死的早,媽媽又一直讓他乖乖聽張居正
Thumbnail
公元101年,班超落葉歸根。 接替班超的是鄧皇后父親鄧訓的門下弟子任尚。 任尚問班超:「君侯在西域三十餘年,臨行前給小輩兒個建議吧。」 班超說:「咱們手下的西域基層公務員全都不是孝子賢孫,好人是不會來這的,全都是因罪給發配到這的;你打交道的這幫蠻夷則跟野生動物一樣,養不熟,愛咬人;您性子嚴格嫉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三   父親于民國17年農曆11月17日(西元1928年12月28日)出生於福建省南安縣羅東鎮高塘村許厝西高墘厝,為家中幼子。上有三位兄長大哥黃種和(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成器(無傳由吾家祭祀)、黃振作(五女黃玉琴招贅鄭石泉傳祀)是吾祖父黃禝財(諡華亭)長室潘勤娟所生。次有兩位姐姐黃參治(適後洋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