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河堤,我步行的小天堂。

以為自己是個都會女子,當朋友熱衷露營或爬山時,在我眼中,每次認真考慮是否參與,關鍵都是人而不是地點,拍照也是如此。風景,從來都不是我的菜。
2021的農曆新年,因為許下了平均每天步行一萬的目標,意外開啟了家附近的新視界,路線其實不是新的,但是我一直沒想過或是發現它。
總是默默地在十字路口,選擇了走向河堤的路,每一次的接近出口,又選擇了繼續前進,幾天下來,完成了雙向從五堵到南港,甚至走到了東湖,又見到向松山或是大直延伸的目標。
這才發現,心中沒有特定路線,隨心所欲,專注在步行當下的美好感覺,實在妙不可言。
沒有壓力的,從家裡出發前,腦中充滿對新路線的期待。走在路上,轉個彎進河堤,進入眼簾的綠是植物與溪,搭配藍天白雲與石頭,好像也能感覺到所謂來自「自然」的能量,讓我在每個出口,沒有太多猶豫就選擇繼續前進,直到感受疑似腳底小水泡蠢蠢欲動,這才想起自己已走了一段時間。
沿著河堤走,默默地藉著彎彎曲曲的河道,跨越了市界從汐止來到南港,感覺非常奇妙,忽然發現自己可以不用過橋(大眾運輸工具路線),公司就到了。這條路線幾乎是每日通勤必經之路,原來視野可以更寬廣,原來這條路是連續的。
行走的時候,可以感覺呼吸是流動著,身體在行動著,心情則是平靜而放鬆的。頭腦可以暫時放空,也可以聆聽任何想吸收的內容,幾天下來,我從興奮得把握邊走邊學習的時刻,感受一舉數得的滿足感,到所有聲音彷彿是背景音樂,全然享受自己與自己相處的每一刻,心中浮現一個很簡單但是很容易迷失的重點,即「愛自己」,聽從自己內在的聲音,尊重自己的真實感覺。
隨著步行時間變長,過了15,000步後,發現自己的身體會因為疲勞,各部分肌肉會一起加油,不像一開始步行時的過度隨意。我能特別感到丹田的發力,去支撐身體變得更輕盈,好協助持續運作的雙腿與臀部。
不禁聯想到,現實生活中,脫離舒適圈的不自在不舒適,也許就是突破的可能,有機會找到更正確的身體或心靈使用方式。反過來思考,當自己覺得再也撐不下去的時候,是否也是新世界的打開正確方式呢?
我走,故我在。在邁向身心靈健康的路上。
2021.02.1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