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火塘|原運的成功與失敗相對論,重點也在時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今天【原獨答客問】加入火畔,跟大家續談殖民相關話題。
raw-image

最近俱樂部有一位成員在火塘邊說起笑話:「我媽說,你呀,要樂觀才行。我心想:我明知有生之年不能看到原運的成果,還是每天為這個努力,這還不叫樂觀,什麼才是樂觀?」

當時火塘邊恰好有兩名外來訪客,默默聽了這個笑話,之後又默默詢問:「如果你們相信有生之年見不到原運的成果,甚或相信原運會失敗,那又為什麼要投入?又該以怎樣的態度去投入努力?」

這個問題看來寬泛模糊,其實關乎原運的核心,因此特別提出來在火塘邊說明。

我們首先應該釐清一點,那就是成功或失敗的判斷就像海面的泡沫,並不是什麼穩固的東西。假設原運把取回土地、主權獲得承認當作目標,並將這目標寄託在三五十年內,那麼這運動失敗的概率約為百分之百。抱著這樣的認識去從事運動的話,大概每天都會很悲憤。但如果我們把原運想像成持續不斷的走路,將取回土地、主權獲得承認的目標,想像成必須在途中完成的功課,那麼原運的第一要務就不是做這功課,而是持續走路。

至於「持續走路」這活動的確切內容,當然就是文化的存續了。抵抗殖民者的文化入侵,保有自身的文化與政治認同,是原住民族之為原住民族的基礎,用最簡單的方式說,就是要活下去

  • 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必須活下去,但這不代表語言本身不能與時變化。
  • 承載傳統的活動必須被抱著清楚的傳承意念而持續,這包括歲時祭儀和生產活動。一般人總以為歲時祭儀最是重要,其實生產活動同等重要,因為這些活動往往包含著從事活動所需的知識,和作為規範的儀式。
  • 祖源和遷徙的記憶必須傳承下去,這是所有原住民族主張的根源——原住民族土地權利的正當性不來自殖民者的歷史記載或政治決定,而來自代代相承的記憶。

簡單的審視一下上面所列,任何人都可以看出這是規模極其龐大的工作,而且唯有參與者抱有清晰的意識才可能達成。但一般原運者鮮少考慮到這些面向。原運就像一般的政治、社會運動一樣,或者被侷限在街頭,或者被框架在國家的權力機關,其餘的一切都被切割成零碎的小片斷,例如設個電視台,開個母語課,辦個傳統編織營隊,辦個傳統運動會等等。於是現在的原住民幾乎無從想像,這些片片斷斷在過去究竟是怎樣構成祖先們無可分割的整體生活——而文化,就在這些「不知道」當中一點一滴的消失了。

原運者理當是實踐自身文化的人,讓這文化擺脫殖民枷鎖、在未來被自由的實踐,正是原運的終極目標。我們不能期待終極目標達成以後再來實踐文化,因為終極目標的達成以文化還在被實踐為前提基礎。

那麼,只要能夠始終實踐文化,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有可能達成取回土地、主權獲得承認等目標。或許今天的每個原運者都無法活到那一天,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可以說他的運動是百分之百失敗了。但在更長遠更寬廣的範圍內,每個原運者都可以百分之百獲致成功,只要他甘心在看不到政治成果的前提下,依舊始終不懈的實踐文化。


原獨語錄068|政權來來去去,原住民始終在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6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1/11/25
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
Thumbnail
2021/11/25
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
Thumbnail
2021/11/18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2021/11/18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2021/11/11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2021/11/11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隨便打開網路貼文、新聞和影評,還是一堆堅持要扁平化的強調「原住民(天性)多麼樂觀幽默」的內容。雖然這種敘述有明顯的謬誤,可以從「某些朋友講話很好笑」跳到「原住民是採集民族」所以「樂天知命活在當下」得出結論「很容易得到快樂」……這種分析真的是很超越民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視野吧。
Thumbnail
隨便打開網路貼文、新聞和影評,還是一堆堅持要扁平化的強調「原住民(天性)多麼樂觀幽默」的內容。雖然這種敘述有明顯的謬誤,可以從「某些朋友講話很好笑」跳到「原住民是採集民族」所以「樂天知命活在當下」得出結論「很容易得到快樂」……這種分析真的是很超越民族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視野吧。
Thumbnail
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
Thumbnail
我們一直主張原住民的身分和自我認同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抗國家與歷史不正義,而不是獲取資源的工具。從整體資源分配和保護既得利益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身分的原住民,他的認同內涵難道不可疑嗎?
Thumbnail
我們也不是說你們話當年,訴求就應該每一項都達到才叫做負責任啦,可是還我土地跟追求自治,甚至基本的命名權都還在路上,原民會25週年,請問族群主流化的目標在哪裡?階段性任務在哪裡?
Thumbnail
我們也不是說你們話當年,訴求就應該每一項都達到才叫做負責任啦,可是還我土地跟追求自治,甚至基本的命名權都還在路上,原民會25週年,請問族群主流化的目標在哪裡?階段性任務在哪裡?
Thumbnail
我們首先應該釐清一點,那就是成功或失敗的判斷就像海面的泡沫,並不是什麼穩固的東西。假設原運把取回土地、主權獲得承認當作目標,並將這目標寄託在三五十年內,那麼這運動失敗的概率約為百分之百⋯⋯
Thumbnail
我們首先應該釐清一點,那就是成功或失敗的判斷就像海面的泡沫,並不是什麼穩固的東西。假設原運把取回土地、主權獲得承認當作目標,並將這目標寄託在三五十年內,那麼這運動失敗的概率約為百分之百⋯⋯
Thumbnail
原運的所謂接受不接受,內人或外人,判准在於是否共同承擔歷史不正義,是否分享一個主權主張。由於非原住民現實上不可能與原住民共同承受歷史不正義的後果,當然也就不可能在原運場中被當作原住民來接納。
Thumbnail
原運的所謂接受不接受,內人或外人,判准在於是否共同承擔歷史不正義,是否分享一個主權主張。由於非原住民現實上不可能與原住民共同承受歷史不正義的後果,當然也就不可能在原運場中被當作原住民來接納。
Thumbnail
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基本上符合當代理論中所謂的「永續」,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與「消費」的價值背道而馳。正是因為如此,當代社會的有志之士主張「永續」理念的時候才會顯得那麼狼狽。這其實就是一個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困境。在原有的消費體系之下,似乎永遠都找不到一個平衡點。
Thumbnail
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基本上符合當代理論中所謂的「永續」,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與「消費」的價值背道而馳。正是因為如此,當代社會的有志之士主張「永續」理念的時候才會顯得那麼狼狽。這其實就是一個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困境。在原有的消費體系之下,似乎永遠都找不到一個平衡點。
Thumbnail
主流社會的觀念下,許多原住民會認為身為原住民是件很羞恥的事情,會被歧視、看不起,所以會選擇拋棄自己的身份,埋藏在主流社會裡。在現今21世紀被稱為法治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上對於原住民這個身分依舊存在許多偏見、歧視與不公平,「Microaggression微歧視」這個詞前陣子很流行,也許你只是無心的一句
Thumbnail
主流社會的觀念下,許多原住民會認為身為原住民是件很羞恥的事情,會被歧視、看不起,所以會選擇拋棄自己的身份,埋藏在主流社會裡。在現今21世紀被稱為法治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上對於原住民這個身分依舊存在許多偏見、歧視與不公平,「Microaggression微歧視」這個詞前陣子很流行,也許你只是無心的一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