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與旅遊(10.0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追尋其實沒什麼,就是一步一步走下去就對了。

喪禮有感

日昨參加一老同事的告別式,防疫剛剛放鬆,但沒想到會場擠滿了人,甚至人群都排到門外了,參加者大概都有一把年紀了,可是我幾乎都不認識,當時的同事年紀大概都已八十,來的同事只有四人,我原本以為可以藉此了解大家在防疫期間的狀況的…。該同事在校時顯得較為內向,沈默寡言,結婚時的年紀超過四十,在當時算是晚婚的…但因平常較少與大家接觸,因此不很清楚他的狀況,沒想到人緣這麼好。公祭介紹行誼時,才知道我們之前服務的鄉村學校,在初中都必須參加聯考才能就讀的年代,有幾個負責當年升學班的同事,當時是卯足了勁的硬拼,希望能夠協助鄉下孩子取得向上層社會流動的機會,此同事亦是其中之一,為了幫學生補課加強,甚至是晚上補完習就與學生睡在教室裡。我自己亦是當年須參加聯考者,當年補習的狀況仍歷歷在目,但我的情況較好,是到一個同學家的穀倉補習,並且就睡在那兒的。每天為了初中聯考,幾乎所有科目都取消了,每天就是國語、數學,每週三十多堂課,除了少數的藝文,體育科目外,其餘都由班導師負責…暑假甚至還得背作文,做練習,當年的什麼植樹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我記得做完了應用題一千題,到後來看到題目幾乎就知道答案了…
喪禮(取自方格子)
公祭關始,參加者逐一報單位獻花致敬時,才知道原來是許多他之前的學生前來向他致敬,總共有四屆之多,不下二十人。昨天聽的抖音剛好提及:生前努力追求的金銀財寶,房舍田產,到了臨走才發現,你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這一些你死後都帶不走,而且還可能給後代子孫帶來無情的爭奪,無窮的困擾;死後﹐你唯一留下的只有尚存者對你的感激和懷念。同事走了,但有了這些對他感恩和戴德的學生,值了!

旅遊作家

聽音頻,邀請的來賓是位旅遊作家。三十歲時突然想放空,決定辭職去紐西蘭打工旅行,並打算等錢用光了再回來工作…父母全都不贊成,最後無可奈何的放行,然後呢?她在旅中接到父母三番兩次的問她還有沒有錢?需不需要匯錢去給她?她在旅遊中會才找到和父母溝通的方式…她說:「年輕時,與父母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一個禮拜說話不超過十句。離開家後才懂得原來我們可以聊的這麼多,我才發現過去同在屋簷下卻不了解彼此,分隔兩地之後才知道彼此有多在乎對方。」
紐西蘭回來後,眼界已寬,因此工作一段時間後,那顆見過世面後更想再見更多世面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又有些待不住了,於是又決定出去放空,把存下來的錢花光再想辦法。因為她剛開始放空旅行時就想為自己的遭遇留下一點痕跡,因此每天都會花一點時間把當天的遭遇、心得等記錄下來,放在網路上,後來慢慢的累積了一些讀友…三年後,竟然有廠商找上她,剛開始時她連報價都不會…現在,不需花錢就可以到處旅遊,只是疫情打亂了她原先的規畫…
我佩服她,但並不羨慕她,在職時就有一個同事有類似她的想法和做法,打定主意不嫁人,然後呢?平日省吃節用,到了年底就到規畫好的不同國家去犒賞辛苦了一年的自己,把錢幾乎花光後,再回來繼續規畫下次的旅程…

各有各的人生

事實上,在我們的多元社會中,每個人的工作方式以及想法、觀念其實都不大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活法,只要不傷害人,不傷害已,那麼「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看過午夜的急診室-那些醫生、護士、警衛、清潔工等,然後設想他們一天的生活,每天都是這麼忙碌,來的人都是愁眉苦臉的,這裡傷那裡痛的,接收了那麼多的負能量,他們是如何紓解壓力的呢?我看過一早的果菜市場…;到海邊的垂釣者,就睡在沙灘上,他們在想什麼?面對著星空和浪聲,他們在想什麼?;我的一個球友,為了海釣嘗鮮,去辦了船員證,然後三不五時分享半夜垂釣的心得…山友-那些背著大背包到山中數日到近月的山友,他們在想什麼?認識一個自行車友-三天環島一周;三不五時就邀伴來個什麼行之類的;有個馬拉松友-到處參加馬拉松;到各個棒球場參觀棒球賽的…攝影賞鳥者…;舟友-買了一條小舟,為的是找一條較為平順的河,然後從上游順流而下…;山上打獵的…各處泡野溪的;山中野釣者…甚至追鐵道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喜歡的紓解方式,只要是你喜歡的,就沒有什麼好壞對錯可言,也沒有誰比誰高,或誰比誰強的問題…
喜歡,感覺到了,就勇敢去嘗試,失敗了,最少無憾。
小兒高中畢業時,突說心情不好,想騎單車去環島散心,希望我陪他去,結果?結果就連夜請人幫忙看車買車,再添購單車友特殊的服裝等,三天後就上路了,然後呢?單單北宜公路就騎了十個小時,因為我們兩人連換檔都不會,北宜公路是牽上去的。晚上七八點才走到坪林一帶,風呼呼的吹,暗暗的路燈,有一盞沒一盞的,平日傳聞的有的沒的,令人有些心驚膽跳的,也不敢休息,只能忙著趕路,還不敢東張西望的…那趟旅程中間碰到三個颱風,經過中彰大橋時,風大到只能蹲著身體把車勉強牽過去,中港路一帶只能騎在腳踝高的水中,近一小時不見人跡,還以為是騎進了鬼域…整個行程中間只換過一次檔,結果馬上脫鏈…終於騎到左營,又有颱風訊息,老婆令我們回家…是趟未完成的環島之旅,後來北宜成了重機的練習場…就因為未完成,所以回憶起來特別有感…也特別有成就感,因為我們敢於聽從內心的聲音…
準備放空,開始上路(取自方格子)
我自己喜歡騎機車環島…沈寂一段時間後,覺得有點悶、有點煩,想出去走走了,就在老婆千交待萬交待聲中或單騎或載著她上路…(她會一邊嘮叼,一邊整理行裝),在外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檢視、比較之前順遂到趨於無味的生活,總會有些心得和想法。然後呢?玩累了,就再回歸到平淡的生活…

上路吧

蔣勳說:「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旅遊正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最好安排,脫離了習慣的環境和生活,你必須為自己做出規畫來,吃什麼,到那裡,睡那裡,躺在陌生的床舖上,你想不和自己在一起都不可能。
靜極思動…起心動念之後,跟著感覺走吧…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總要活出自己認可的、最少沒什麼遺憾的一生…
我們佩服那位勇於尋夢的旅者,但不羨慕,也不會去模仿她…
我也感佩那位同事,他留下了學生的追思和懷念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你想到什麼的時候,實際上那個「什麼」已經影響到你了。蔣勳想到了「孤獨」,表示「孤獨」已經引發或撩潑了他的內心裡面的某個情緒,是對過往的追思?是對現況的檢討?是對未來的規畫?不管是什麼,我們看到了蔣勳所提的「孤獨」,雖然我們剛籨長期的自處中解脫出來,但也引發了一些感想,也受到了他的影響。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
聯合報(2021.10.1)有一則關於蔣動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辦書法水墨展的專題報導,展出八件作品,其中一件是裡面「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書法,相當醒目。 總之,孤獨是單獨一人的狀況,是「和自己在一起」,然而和自己在一起,也許是怡然自得,也或許是惶惶不安,也因此而有兩種不同的解讀方式,趨其吉,避其害,也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看起來我好像有點吹毛求疵了,但最少是另個角度來省思當紅連續劇在擄獲人心餘可能加入的功能。也就是說,編劇在設定角色後,似乎應更深入的了解該角色可能表現出來的言行,思想等。我記得觀賞日本動漫<3月的獅子>,顧問就是一個九段將棋手;我相信<心            
just for today 今天打了球,看了書,健了身,解了詩,聽了歌,吃了美食,讚美了人,與親人有互動…當然也罵了政客,鄙視了一些垃圾,有正有負,正的比負的多,而且多很多,感謝又是美好的一天過去了,晚安。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只是情緒來來往往,起起伏伏,把聯語中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暫時刪除不顧,單留<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倒不失為調劑心情的良方。不管得意失意,煩燥或憤怨時,不妨走向大自然,或者接近花花草草,即使是多肉植物或小盆栽也有助於心境的平
當你想到什麼的時候,實際上那個「什麼」已經影響到你了。蔣勳想到了「孤獨」,表示「孤獨」已經引發或撩潑了他的內心裡面的某個情緒,是對過往的追思?是對現況的檢討?是對未來的規畫?不管是什麼,我們看到了蔣勳所提的「孤獨」,雖然我們剛籨長期的自處中解脫出來,但也引發了一些感想,也受到了他的影響。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
聯合報(2021.10.1)有一則關於蔣動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辦書法水墨展的專題報導,展出八件作品,其中一件是裡面「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書法,相當醒目。 總之,孤獨是單獨一人的狀況,是「和自己在一起」,然而和自己在一起,也許是怡然自得,也或許是惶惶不安,也因此而有兩種不同的解讀方式,趨其吉,避其害,也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看起來我好像有點吹毛求疵了,但最少是另個角度來省思當紅連續劇在擄獲人心餘可能加入的功能。也就是說,編劇在設定角色後,似乎應更深入的了解該角色可能表現出來的言行,思想等。我記得觀賞日本動漫<3月的獅子>,顧問就是一個九段將棋手;我相信<心            
just for today 今天打了球,看了書,健了身,解了詩,聽了歌,吃了美食,讚美了人,與親人有互動…當然也罵了政客,鄙視了一些垃圾,有正有負,正的比負的多,而且多很多,感謝又是美好的一天過去了,晚安。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只是情緒來來往往,起起伏伏,把聯語中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暫時刪除不顧,單留<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倒不失為調劑心情的良方。不管得意失意,煩燥或憤怨時,不妨走向大自然,或者接近花花草草,即使是多肉植物或小盆栽也有助於心境的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我的人生旅程,遇見一個匆匆相遇,但我匆匆和她告別的旅客。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50歲女性開始獨自旅行的故事,分享了她的感受以及遇到的不同看法,是一篇關於自我尋找與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獨遊不是享受孤獨,只是喜歡自由自在和行程上獨立自主,還有靜靜跟自己內心相處的時光。了解自己能力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後,慢慢就能放鬆心情並盡情享受旅程。
就當我以為我這輩子都要從事會計專業到老死的時候,一個念閃過去,讓我展開了澳洲冒險之旅。
Thumbnail
生活不似預期是常態,除非邊遊邊記,事後整理都應屬結論,標題並不怪。
Thumbnail
人家問你有沒有想去哪或想吃什麼時最好不要說隨便都可以,有明確的目標反而比較好安排。畢竟妳是主角,他們的工作是讓妳快樂,而妳的工作是讓他們覺得妳很快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我的人生旅程,遇見一個匆匆相遇,但我匆匆和她告別的旅客。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50歲女性開始獨自旅行的故事,分享了她的感受以及遇到的不同看法,是一篇關於自我尋找與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獨遊不是享受孤獨,只是喜歡自由自在和行程上獨立自主,還有靜靜跟自己內心相處的時光。了解自己能力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後,慢慢就能放鬆心情並盡情享受旅程。
就當我以為我這輩子都要從事會計專業到老死的時候,一個念閃過去,讓我展開了澳洲冒險之旅。
Thumbnail
生活不似預期是常態,除非邊遊邊記,事後整理都應屬結論,標題並不怪。
Thumbnail
人家問你有沒有想去哪或想吃什麼時最好不要說隨便都可以,有明確的目標反而比較好安排。畢竟妳是主角,他們的工作是讓妳快樂,而妳的工作是讓他們覺得妳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