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去留無意(0930)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093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前言

昔日看《菜根譚》時,對此聯印象深刻,覺得是修心養性應有的態度,因此就把它背下來了。近日突然在書上看到此聯,(你看看,時間到了,該你處理的訊息自然就出現了),特別上網查找有無對之解讀的資料,還真不少,大略閱讀了一下,覺得與已意都有些差異,因此特就此聯略抒已見。

來源和說法

這是《幽窗小記》中記錄的明人洪應明的對聯 洪應明是《菜根譚》的作者,因此,《菜根譚》中錄入了這句話。

原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漫隨"有做"靜觀"者;"天外"有做"天邊","天空"者)--<菜根譚>

大意是:不管是榮耀和屈辱都能泰然處之,用平靜的心情欣賞庭院中的花開花落。對所有升沉和得失都不在意,用淡然的心觀看天上浮雲隨風聚散。因為身不驚,所以才有閒看的雅致。因為心無意,所以才有漫隨的風情。

二者的差異

<菜根譚>和<幽窗小記>的字句相差不多,前聯是"閒看"與"看"差了一個字;後聯則是"漫隨"或"靜觀"與"望"之別而已。可是意境卻差很大,"閒看"與"漫隨"或"靜觀"都是似有意似無意的;然而"看"與"望"則是蓄意的,有心的。前者不在意或者不很在意;而後者則是很在意的,也就是雖想<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可是因為心裡有梗,所以還做不到,只是努力想這樣做而已。


閒看花開花落(取自方格子)

閒看花開花落(取自方格子)

我不知道這樣子有沒有把兩聯之異說清楚。我的意思是"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閒看"表示心情其實是沒有什麼意念的,只是淡然無波的看著花開花落;可是"看庭前花開花落"的""看"則不然,他的心是有所屬的,"看"是有意的去看,也就是說:其實他還沒做到寵辱不驚,只是勉強的、有心的去"看"那花開花落,希冀能平息自己起伏忐忑的心境,其實心裡還是想著那與寵辱攸關的事兒


事實上,二者雖有上述的不同,然而,其實也都還是在意著"寵辱和去留"的,如果真的不在意,這四個字根本不會浮現在心頭,遑論落在筆下了。既然此四字落在筆下,也可見作者的心裡頭還是存放著"寵辱和去留"的,只是勉強寬慰自己,不要受到寵辱和去留的影響而已。

寵辱不驚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講的是職務或事功,為什麼會寵辱不驚?因為你已經耗盡鴻鵠之力,甚至拼到尿尿都會出血的地步了,所以呢?成敗榮辱都可以置之度外了,因為你無愧!花開花落表示時間漫長,你從花開時份拼到花落時節,起身準備出手之前,你會來庭前平靜一下心情;中途休息,以便走更長的路之前,你也會到庭前來,看看花朵,聞聞花香;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了,你有更長的時間可以漫步庭園,閒看庭前的花、草、樹、蝶,心裡一片平靜,毀譽與你無關,寵辱與你無涉,因為你盡力了,你無愧!


靜觀雲捲雲舒(取算方格子)

靜觀雲捲雲舒(取算方格子)

去留無意

去留無意,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去留關涉的是職位,為什麼去留無意?因為在你擔任的職位上,你戰戰兢兢,你誠惶誠恐,該你做的,不管是規畫,執行,考核,或者職務安排,領導統御,組織氣氛,員工士氣等都執行得無懈可擊,所以去留不繫於心,因為該你做的你都做了,且已做到極致了,你已盡人事了,去留非你所能左右,所以在去留之際且靜觀天邊的雲捲雲舒吧?在去留已定之時,且靜觀天邊的雲捲雲舒吧?有人說:「天空是靈魂每天的麵包。」心情有點消極、沮喪、波動之時,且仰目向天,把心放輕,你就是一朵自在的雲。


人生路上,當然會有春風得意之日,也會有坎坷不平之時,所以得失成敗,寵辱去留不必太在意,可是如若你任事留一手,任職存私心,然後在寵辱去留之際自我安慰說:「要不驚,要無意。」那不是自欺欺人之念想嗎?反之,任事時,全力以赴;任職時,盡忠職守,寵辱有何可驚?去留又何需在意?

結語

只是情緒來來往往,起起伏伏,把聯語中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暫時刪除不顧,單留<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倒不失為調劑心情的良方。不管得意失意,煩燥或憤怨時,不妨走向大自然,或者接近花花草草,即使是多肉植物或小盆栽也有助於心境的平和;更不妨望望窗外的天空,想像著自己好像聽到雲開門的聲音,又好像聞到雲歡笑的香味,嗯,人生真美。


要用影劇來比喻此聯的話,我想到的是<穿著prada的惡魔>,像劇中的"米蘭達"有必要在意去留嗎?她想"去",你還會擔心吔;像劇中的小助手,使命必達,那有時間去管什麼寵辱不寵辱。這也是我認為此聯作者其實還在意著"寵辱或去留",去除開頭四字,留下其餘,或許就是平心靜氣的小偏方。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8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種狀況,孩子是無力處理的,他們只能接受,因此唯有父母才有辦法改變…,父母知道可能後果,或者看到可能後果,或許才會去省思自己的作為吧?像小女孩的遺書,我相信就會給父母很大的刺激…最少也要讓他們看看公視改編的電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你能隨意揘塑的東西,你應該要做的
是我做的,我負責到底,即使沒人要求。德國人是這樣想的。 上海有一座橋,是一家德國公司在清朝時期興建的,然後呢?前些日子上海市政府收到一份通知,是該家德國公司發出的,意思是該座橋已達百年,需要整修了,裡面問說要由誰來整修?如果中國政府想自己整修,那他們會把該橋的興建圖紙寄來,如果要他們來整修,他們會。。
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碰到友人時他能回答的都讓他自己答;平日的生活作息有規範,有情緒也知道會被看到被瞭解,而且身邊會有人幫助自己;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感受得到,自然也較能尊重自己從而尊重別人,有了情緒父母已教導如何減溫,如何因應,那麼獨立後,有了情緒,其因應也就不會太離譜了。
  人,離不開別人,離不開與人的交往和互動,影響你我最大的,就是他人,這個影響當然是好壞兼俱,有好人就一定有壞人,有好事就一定有壞事。但影響是好是壞,我們管不了別人,卻可以掌控自己。別人對我們如何我們管不了,但我卻可以主動向人釋出善意和真誠,當我先釋出善意和真誠,或許別人也因此而敢於釋出真誠和善意…
吉卜力繪製<魔女宅急便>的整個過程中,困難重重,問題多多,其情節似乎也可套用前面的公式,而且將會與<魔女宅急便>的故事同樣精彩。有興趣的話,可點閱註五所附的網址,並且試著自行套用看看。 總之,只要是與故事相關的行業,在發展故事時似乎都能套用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
人生苦短,而且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不管如何已經來了,總要活出不愧此生的人生,那要怎麼活呢?神經大條一點,凡事向上向善看吧?有首禪詩是這樣說的 落葉已隨流水去,春風未放百花舒。 青山面目依然在,盡日橫陳對落暉。 萬事萬物如同葉流水,春風百花,來來往往,或許就像需要時時勤拂拭的那些塵埃,但本來無一物,因
這種狀況,孩子是無力處理的,他們只能接受,因此唯有父母才有辦法改變…,父母知道可能後果,或者看到可能後果,或許才會去省思自己的作為吧?像小女孩的遺書,我相信就會給父母很大的刺激…最少也要讓他們看看公視改編的電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你能隨意揘塑的東西,你應該要做的
是我做的,我負責到底,即使沒人要求。德國人是這樣想的。 上海有一座橋,是一家德國公司在清朝時期興建的,然後呢?前些日子上海市政府收到一份通知,是該家德國公司發出的,意思是該座橋已達百年,需要整修了,裡面問說要由誰來整修?如果中國政府想自己整修,那他們會把該橋的興建圖紙寄來,如果要他們來整修,他們會。。
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碰到友人時他能回答的都讓他自己答;平日的生活作息有規範,有情緒也知道會被看到被瞭解,而且身邊會有人幫助自己;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感受得到,自然也較能尊重自己從而尊重別人,有了情緒父母已教導如何減溫,如何因應,那麼獨立後,有了情緒,其因應也就不會太離譜了。
  人,離不開別人,離不開與人的交往和互動,影響你我最大的,就是他人,這個影響當然是好壞兼俱,有好人就一定有壞人,有好事就一定有壞事。但影響是好是壞,我們管不了別人,卻可以掌控自己。別人對我們如何我們管不了,但我卻可以主動向人釋出善意和真誠,當我先釋出善意和真誠,或許別人也因此而敢於釋出真誠和善意…
吉卜力繪製<魔女宅急便>的整個過程中,困難重重,問題多多,其情節似乎也可套用前面的公式,而且將會與<魔女宅急便>的故事同樣精彩。有興趣的話,可點閱註五所附的網址,並且試著自行套用看看。 總之,只要是與故事相關的行業,在發展故事時似乎都能套用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
人生苦短,而且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不管如何已經來了,總要活出不愧此生的人生,那要怎麼活呢?神經大條一點,凡事向上向善看吧?有首禪詩是這樣說的 落葉已隨流水去,春風未放百花舒。 青山面目依然在,盡日橫陳對落暉。 萬事萬物如同葉流水,春風百花,來來往往,或許就像需要時時勤拂拭的那些塵埃,但本來無一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