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孤獨(1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網路世界,人們的感官一直被刺激,人也一直向外追求,人心是浮躁不安的,因此蔣勳認為可以給孤獨正面意義,把孤獨當作禮物,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自己一個人不管是聽風或看雲都滿好的。



------------------------------------------

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這話說得滿好的。可是和自己在一起,不是永存的狀態,在浮動的社會中,有時需要和自己在一起,那就和自己在一起吧。可是孤獨久了,有時又想要和人群在一起。那就和人群在一起吧。所以這完全要看個人的狀況,如果和自己在一起你怡然自得,那就和自己在一起吧;如果和自己在一起你惶惶不安,那就接觸一下人群吧。以蔣動為例,疫情期間,他一個人待著也滿好的;疫情趨緩,出來開個特展,把自己的心得和成果與人分享,也滿好的。

------------------------------------------

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的時日多矣,過往的熙熙攘攘宛若雲煙,你必須要做的就是如何安排、安頓好孓然一身的自己。你無法與人有實質的互動,大家都怕,怕別人是否帶菌?會不會傳染給自己?怕自己是否帶菌?會否不巧傳染給別人?整個的人際關係因而起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你不敢去找別人,別人當然也不敢來找你。於是…一切都變了,你不想孤獨也必須面對著孤獨,所以大家都想方設法的和自己好好對話,好好相處…你不想也不可能;因此剛開始一段時間,大家都有一段適應期,然後呢?慢慢的習慣一些了;可是時日久了,卻又有了想和人群接觸的念頭,因此一解封,馬上出現報復性人潮了…人生好玩的地方,就在它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不是一條直線的;而是波折起伏的,是蜿蜒曲折的。生命的豐富和多彩就在其間。既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波濤汹湧之際,痛苦歡唱,失意得意,悲歡離合交雜在一起…孤獨,滿好的;不想孤獨,也滿好的。


--------------------------------

記得之前看過一部TED的視頻,內容是哈佛花了近八十年時間所做的研究?美好生活來自何處?(What makes a good life?)結果顯示: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比金錢、名聲、成就更能讓人幸福且長壽,親密關係可以減少不滿,減緩老化;在預測長壽和幸福上,比社會階層、智商甚至基因都要來得更高。(Harvard study, almost 80 years old, has proved that embracing community helps us live longer, and be happier)換句話說:日子過得最好的那些人都是重視朋友、家人、社群、和人際關係的人。



---------------------------------

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在勉勵人用不斷苛責、勸誡自己的方式來面對逆境與苦難;再加上資本主義視人如物,必須物盡其用,因此人的情感往往被漠視,被隔離,使得大家都不太知道如何關懷自己?不太知道如何對自己慈悲?自我慈悲的核心有三:對自己仁慈寬厚,不要嚴厲批判苛責自己;平常心看待人群,不排斥,但也不渴求;尊重他人,但也不卑視自己;專注當下,有情緒就去覺察、去因應,不會置之不理,但也不會特意誇大。

-------------------------------

「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這句話分析起來有三種意思,一種是一個人自處,無他人陪伴的客觀狀況,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獨處;一種是一個人無法與他者溝通或連結時的心理狀況,通常伴隨哀傷、掛念、疏雜,孤立無援等情緒,我們或許可以把它稱之為寂寞;另外一種則是閒適的,悠然自得的心理狀況,我們或許可以把它稱之為孤獨。孤獨表示他了解自己,對自己慈悲,因此內心是強大的,是有自信的,因此反而更容易與人建立健康且有益的連結,不必擔心自己會被漠視或控制。

--------------------------------------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可能失去自我,如何取得平衡是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raw-image

-------------------------------------

如果把你關在一個不到三坪的貨櫃屋裡五天四夜,裡面有廁所和床,食物和水供應俱全,只是完全沒有娛樂設施、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家人和朋友,只有自己一個人,為了一千萬,你願意嗎?很多人可能認為,也才五天,忍一下出來就能拿到錢,有何不可?可是仔細想想,一個人被關在密室裡,這段時間都不能與外界聯繫,沒有任何人能說話,沒有電子產品,心理上和生理上會產生什麼變化呢?前些日子,英國電視台Channel 5就播出《單獨禁閉》,內容就是在進行這項實驗。活在現代的我們,很少有時間能和自己獨處。生活上總是要和人接觸,不論是家人或是陌生人。再加上現在網路的普及,甚至一天沒有手機,很多人就會抓狂。然而,或許是這樣的世界,讓我們少了能和自己對話和相處的時間。有機會的話,可以關掉手機,好好享受只有自己的生活。當然,我們也可以從實驗看到,長期的孤獨與寂寞,會讓人變得焦慮和不安,可見人還是需要陪伴的。胡睿顏(2019)


raw-image

-----------------------------------------

即使是在專門負責關人的監獄裡,單獨監禁也是比肉體懲罰還要殘忍的措施(類似的還有軍隊關禁閉)。

美國聯邦法院就曾裁定,威斯康辛州對少年犯的單獨監禁對這幫孩子造成了「嚴重、直接和持久」的傷害。(我裝,2017)

-----------------------------------------------------

既然我們有社交和人際互動的需求,那麼就了解一下如何跟人相處,並且做一個好相處的人吧。只是歸納出來的差異,還需落在實際互動中加以檢視,並且要冷眼且客觀的知曉自己的言行,看看自己屬於底下異同中的那一項,絕對不是我們知道異同,然後就會做出好相處的行為的。知道不難,但是做到不易。

  • 難相處的人:只會等待他人付出 、好相處的人:主動為他人付出
  • 難相處的人:過度在意「結果」與「對方的情緒」、 好相處的人:比起「結果」,更重視「自我認同」
  • 難相處的人:努力展現自己的優點 、好相處的人:坦承自己的缺點
  • 難相處的人:嚴格指正他人的錯誤、 好相處的人:寬容對待他人的錯誤
  • 難相處的人:惡意曲解他人的意思、 好相處的人:正確理解他人的意思
  • 難相處的人:自己永遠是對的 、好相處的人:接受不同的意見及價值觀
  • 難相處的人:負面思考、 好相處的人:正面思考
  • 難相處的人:害怕被他人討厭,否定自己的存在感、 好相處的人:喜歡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感.(yoyo su,2018)


-------------------------------------------------

對於社交,要追隨自己內心的需求,如果社交讓你快樂,你就儘快投入人群和活動;如果社交讓你不快樂,避開人群和自己在一起又何妨;對於孤獨,同樣應追隨自己內心的需求,如果孤獨讓你怡然自得,你就找個時間找個空間默默的和自己在一起吧如果孤獨讓你惶惶不安,覺得疏離又難過,那就設法找些人好好社交一下吧

-----------------------------------------------



參考資料:

yoyo su(2018): 諮商心理師發現:「好相處的人」與「難相處的人」8個決定性的差異.。2021.10.4取自 https://www.vogue.com.tw/culture/content-43643  (vogue)

我裝(2017):<有人試著5天不碰手機,隔離禁閉——結局有多殘忍>(發表於資訊)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gbbzpql.html

胡睿顏(2019) 禁帶手機、電腦,獨自關小房間5天就有千萬獎金!實驗3小時後…參賽者就出現這些驚人舉動。2021.10.4取自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058086?page=2(風傳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60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人害怕孤獨,因為身邊沒有人感到無助,甚至想放棄。如果不是看到這樣的想法,我才發現我有多愛獨處。 一個人真的很好,人生很多問題大多來自於他人,我一個人待著不會感到無力,除非沒錢。一個人舒服自在,而且安全。 我不會勸人,尊重他人生命。活著是個人選擇,你勸他不要自殺,那你要養他嗎?你要幫他解決問題嗎?
Thumbnail
人害怕孤獨,因為身邊沒有人感到無助,甚至想放棄。如果不是看到這樣的想法,我才發現我有多愛獨處。 一個人真的很好,人生很多問題大多來自於他人,我一個人待著不會感到無力,除非沒錢。一個人舒服自在,而且安全。 我不會勸人,尊重他人生命。活著是個人選擇,你勸他不要自殺,那你要養他嗎?你要幫他解決問題嗎?
Thumbnail
孤單寂寞覺得冷:疫情下的孤獨感 一般來說談到孤獨,我們只會認為這只是一種感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 確實如此,但如果成為「慢性孤獨」,其實就會和很多身心疾病有所連結,譬如憂鬱症、焦慮症、藥物酒精來用及代謝症候群。有孤獨感的人會使其惡化,甚至出現自傷的念頭。
Thumbnail
孤單寂寞覺得冷:疫情下的孤獨感 一般來說談到孤獨,我們只會認為這只是一種感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 確實如此,但如果成為「慢性孤獨」,其實就會和很多身心疾病有所連結,譬如憂鬱症、焦慮症、藥物酒精來用及代謝症候群。有孤獨感的人會使其惡化,甚至出現自傷的念頭。
Thumbnail
孤獨(Solitude)與寂寞、孤寂(Lonely)不同,寂寞是一種由於感覺缺乏與他人所期望的連結而產生的空虛或悲傷感。雖然我們通常認為寂寞是一種負面情緒狀態,但孤獨卻可以是一種正面且豐富的經歷。
Thumbnail
孤獨(Solitude)與寂寞、孤寂(Lonely)不同,寂寞是一種由於感覺缺乏與他人所期望的連結而產生的空虛或悲傷感。雖然我們通常認為寂寞是一種負面情緒狀態,但孤獨卻可以是一種正面且豐富的經歷。
Thumbnail
孤獨,也能療傷。 孤獨感,讓人害怕。為了讓這樣的感受少一點,或者,不去感受到孤獨,我們常常會用忙碌,試圖蓋過這份過於強烈的寂靜……. 其實,有時真正讓人害怕的,不是孤獨本身,而是和「自己相處」。孤獨感,正提醒著我們,需要把不斷向外追尋的心和關注力,重新移動回自己的身上,好好照顧自己了。
Thumbnail
孤獨,也能療傷。 孤獨感,讓人害怕。為了讓這樣的感受少一點,或者,不去感受到孤獨,我們常常會用忙碌,試圖蓋過這份過於強烈的寂靜……. 其實,有時真正讓人害怕的,不是孤獨本身,而是和「自己相處」。孤獨感,正提醒著我們,需要把不斷向外追尋的心和關注力,重新移動回自己的身上,好好照顧自己了。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前幾天看到蘇絢慧老師分享什麼是「孤獨」什麼是「孤單」,他說: 「孤獨是人的存在狀態,孤是一個人,獨是獨立,因此孤獨是無法迴避的。但孤單是情緒,一個人對於自己只有孤獨一人的情緒,偏負面,有時候會與寂寞感有牽連。所以,孤獨不必然孤單,如果我們內心對存在感到安穩而安在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前幾天看到蘇絢慧老師分享什麼是「孤獨」什麼是「孤單」,他說: 「孤獨是人的存在狀態,孤是一個人,獨是獨立,因此孤獨是無法迴避的。但孤單是情緒,一個人對於自己只有孤獨一人的情緒,偏負面,有時候會與寂寞感有牽連。所以,孤獨不必然孤單,如果我們內心對存在感到安穩而安在
Thumbnail
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心情
Thumbnail
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心情
Thumbnail
孤獨,就如同飲食一般,成為生活中情感的一種調味裝飾,如何與孤獨共處是人生中不可獲缺的課題。 本書分成了五大軸線,孤獨與孤立、家人、親蜜的人、職場以及如何與孤獨共處,這五大議題去做討論。 你曾感到孤獨過嗎?我想生而為人,孤獨都是我們曾經感受過的滋味。 孤獨與孤立,是如此相近又不同的感受。孤獨是物理性
Thumbnail
孤獨,就如同飲食一般,成為生活中情感的一種調味裝飾,如何與孤獨共處是人生中不可獲缺的課題。 本書分成了五大軸線,孤獨與孤立、家人、親蜜的人、職場以及如何與孤獨共處,這五大議題去做討論。 你曾感到孤獨過嗎?我想生而為人,孤獨都是我們曾經感受過的滋味。 孤獨與孤立,是如此相近又不同的感受。孤獨是物理性
Thumbnail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
Thumbnail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