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談孤獨(10.05)

更新於 2024/10/0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心念一轉,讓情緒回到最好狀態
如果要話說從頭的話,得從2021.10.1聯合報那則有關蔣動特展的專題報導說起。報導中刊出蔣勳特展的那幅「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書法,令人深有所感。我想每個人應該都有類似的經驗,處在人群中,雖然四周的氣氛熱鬧,環境喧囂,但自己卻有些格格不入,或者無法融入,帶有一點點不獲人知,不被人懂的苦澀和哀傷。也許這些人中,你和他們行禮如儀,相敬如賓,但其實你甚至對他們一無所知,連名字都不知道,是的,你在人群中,可,你又在人群外…因此,你會去沈思:那我在人群中做什麼?我花那麼多時的間想和人群和在一起做什麼?因此你會有想回歸自己的想法,因此看到「孤獨」,很自然的就會有所感觸,因此蒐集了一些資料,整理成「談孤獨」。
可是談完孤獨後,第二天似醒非醒之際,突然想起之前看過的TED,好像是哈佛的一個研究,時間非常長,研究人員好像換了四代,是研究長壽和快樂的,印象中結論是:人際關係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特別把它找了出來,再看了一遍,果然如此。人際關係是快樂和長壽的最重要因表,因此人應該要-或者說必須要-經營好自己的人際關係,這兒所說的人際關係包括:家人,朋友,社群,甚至新的朋友。然後又記起好像看過一篇報導是BBC的,提到一則關五天給千萬的實驗,提供吃的,睡的,喝的,只是不能與外界接觸,只要五天,看起來簡單,可是完成者都絕對不願意再嘗試。換句話說,孤獨自省有必要,但非必要的獨處則傷人至深;再加上前面所提哈佛的研究,在在顯示,孤獨感和歸屬感都是人在生活中,或者生命中所不可或缺者,二者不可缺一,也不可偏廢,因此乃有「再談孤獨」。
「再談孤獨」後,突然想到:不對啊!疫情期間,每個人都關在家裡不能出門,時間長達四個多月,這段期間,你不和自己在一起也不行,每個人都儘量避免和旁人-甚至是家人-接觸,以防止可能的新冠病毒。這段期間,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和自己長相左右-頂多加上老婆或老公-但除一同用餐及追劇外,也儘量各管各的。這段期間每個人各顯神通,各有能耐,或許難過難熬,或許自得其樂,不管何種,但也都安度過來了。此時提倡「孤獨」、鼓勵「孤獨」,感覺有點怪怪的,蔣勳到底在想什麼?蔣勳到底在做什麼?的疑惑油然而生。
蔣勳這樣做是靜極思動?是心得分享?是觀念溝通?是標新立異,是真情實意?總之,不管是何者?這個特展活動本身就已經不是「和自己在一起」了,強調一件自己沒在做的活動,感覺就是怪怪的。
  特別再把聯合報的報導再細看一下,蔣勳提到他少年時期常在東方出版社裡面看大部頭舊俄時期的小說,老板睜隻眼閉隻眼的默許,讓他迄今猶感。這次疫情他也抱了許多大部頭的書回去看,宛若回到少年時期,重溫和自己在一起的快樂。他也提到網路時代訊息快速,人難專心,因此想強調「孤獨」的重要性。我猜想:不是在疫情期間,他應該有許多的活動,必須接觸很多的人群,因此沒有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去「和自己在一起」,此次的特殊狀況,讓它重溫了和自己在一起的快樂,重新認識了「孤獨」的重要性,所以有感而發吧?所以呢?他「在和自己在一起」時,很可能是在對過往生活進行反省和檢討,並且有所收穫。
可是就像之前所說的,大家都已經歷過一長段時間「和自己在一起」,現在要的應該是如何和人群重新連結、重新互動?並且要教導或者提供的更正向連結的方法,在大家都經歷過一段「孤獨」的階段,此時提倡「孤獨」,似乎有點不合時宜。然而,從蔣勳的特展,也可看出他因為「和自己在一起」時的安適快樂,使得他不會太顧忌別人的不同看法,而能有自信的舉辦他的特展。不管你的看法如何?他都影響到你了,不是嗎?
在整理完「再談孤獨」後,知道人生需要孤獨感-和自己在一起-,也需要歸屬感-和他人在一起-,因此,給自己訂了一個每天做三件讓自己高興的事;也做三件讓他人高興的事。
一早載淑琴去搭車,原本只想到載她到路口,再讓她自己走進轉運站,結果她提出了到機車停車場入口,下車即轉運站,不用走;機車不用進停車場直接回轉回去。這樣走法沒想過,添新知了。既然到了轉運站,乾脆再前行一點國小旁吃煎餃,點了三個,熱熱的,好好吃;和老板近況,恭喜他沒受到疫情影響,生意興隆,而且有兒子可接班,他很高興的多聊了好一些…
打球時,看到一上週五邀打球卻未見縱影的球友,不免責備了幾句,他滿臉愧疚的表示自己沒能及時爬起來,很抱歉…心情也好了一些-朋友相處,誠信最重要-也是自己要警惕的。打球時,有幾球他攻得用力,我擋得漂亮,引起鄰桌矚目和喝采,覺得滿不錯的。
臨走時,一球友趕過來問我能不能和他打幾球。該球友因為疫情關係,已經幾個月沒見,他說近日沒看到我所以換成下午班,如果我常來,他也會多找時間過來;攻防時又引起旁桌另一以往沒見過的球友注意。和我對打的球友還特別向他介紹和我打球有多過癮,並歡迎他找機會和我練練,受到重視和誇獎,當然是感覺滿不錯的。
發放球衣時,特別感謝工作人員的辛勞。感謝時還特別指出,訂名冊,選球衣,選尺寸,然後訂時間發放都需要費神費時費力,有了他們的服務和熱忱,才有球隊的興隆和茁壯,他們特別提及要球友領球衣的困難處,因為大家工作的時間不一樣,而且也不知道有沒有接到通知?也不知道何時會來領,因此只能把時間,把人耗在這兒了…
兩點許接到理髮店電話,問我有沒有空去理髮?去了後,她提及昨天沒能找到我,因此她特別去查了一下我以前留下的電話,確定是我…我問她如何整理電話號碼?因為她是寫在簿子上的…我也提到疫情好像對她沒什麼影響,她提到之前不敢修面…提到她沒吃過外面的較大的自助餐店,因為太浪費了…提到林盷儒小時候也曾到她的店裡…因為我誇了她電話整理得很厲害,結果可能因沒客人吧,所以話比以往要多了很多…
看維尼所著<心念一轉,讓情緒回到最好狀態>一書(2018,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出版)。重點是:想改變情緒和行為,首先要改變認知和看法。意思和:「影響我們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該事件的看法。」相類似。仔細想想,確實如此。半杯水,你可以說:「竟然只剩半杯水」、也可說是:「竟然還有半杯水」,試說看看,情緒亦隨之而異。
書中最值得深記並實際去做的是下面這段文字:「無論古今中外,人都有一個普遍的心理規律:面對挫折和失敗,如果我們覺得這個事情很糟糕、很嚴重,難以接受,那麼自然會感到沮喪、痛苦、懊惱、焦慮;但是如果能改變自己的認知-發現壞事也有好的方面,或經過努力可能會變成好事;或者事情不像想像中的那麼糟糕,可能很正常,沒什麼;或者雖然有些糟糕,但應該接受現實,努力之後可以順其自然,那麼自然會淡定平和些,也就容易坦然面對了。」(64頁)
上述的話是什麼意思呢?只要是人,都會有情緒,這個情緒的背後一定是因為什麼事,這件事或許源自他人,例如某人對你無禮,讓你很氣憤;或許源自自己,這次考試竟然沒考好,使你很難過。碰到類似狀況,首先要靜下心來,把事情看清楚,描述清楚,然後1.想想看該事能不能往好的方面去想,或者想想它有什麼優點?2.此事是不是很正常?會不會是我自己太敏感了?3.努力改善,盡力後就放下一切的牽掛。換句說,認知變了,情緒跟著變,然後你和世界也將會隨之而改變。所以<心念一轉>,一切都會好轉。
當你想到什麼的時候,實際上那個「什麼」已經影響到你了。蔣勳想到了「孤獨」,表示「孤獨」已經引發或撩潑了他的內心裡面的某個情緒,是對過往的追思?是對現況的檢討?是對未來的規畫?不管是什麼,我們看到了蔣勳所提的「孤獨」,雖然我們剛籨長期的自處中解脫出來,但也引發了一些感想,也受到了他的影響。所以呢?我們想到了孤獨,我們也想到了孤獨的對面-歸屬,我們想到了二者間的平衡。我們也想到了二者所可能帶來的情緒,並且知道:認知變,一切都將跟著變。
只要認知變,一切都會跟著變,所以佛光山的三好: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就成了我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每天都可以嘗試做三件讓別人高興的事;也做三件讓自己高興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
    聯合報(2021.10.1)有一則關於蔣動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辦書法水墨展的專題報導,展出八件作品,其中一件是裡面「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書法,相當醒目。 總之,孤獨是單獨一人的狀況,是「和自己在一起」,然而和自己在一起,也許是怡然自得,也或許是惶惶不安,也因此而有兩種不同的解讀方式,趨其吉,避其害,也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看起來我好像有點吹毛求疵了,但最少是另個角度來省思當紅連續劇在擄獲人心餘可能加入的功能。也就是說,編劇在設定角色後,似乎應更深入的了解該角色可能表現出來的言行,思想等。我記得觀賞日本動漫<3月的獅子>,顧問就是一個九段將棋手;我相信<心            
    just for today 今天打了球,看了書,健了身,解了詩,聽了歌,吃了美食,讚美了人,與親人有互動…當然也罵了政客,鄙視了一些垃圾,有正有負,正的比負的多,而且多很多,感謝又是美好的一天過去了,晚安。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只是情緒來來往往,起起伏伏,把聯語中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暫時刪除不顧,單留<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倒不失為調劑心情的良方。不管得意失意,煩燥或憤怨時,不妨走向大自然,或者接近花花草草,即使是多肉植物或小盆栽也有助於心境的平
    這種狀況,孩子是無力處理的,他們只能接受,因此唯有父母才有辦法改變…,父母知道可能後果,或者看到可能後果,或許才會去省思自己的作為吧?像小女孩的遺書,我相信就會給父母很大的刺激…最少也要讓他們看看公視改編的電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你能隨意揘塑的東西,你應該要做的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
    聯合報(2021.10.1)有一則關於蔣動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辦書法水墨展的專題報導,展出八件作品,其中一件是裡面「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書法,相當醒目。 總之,孤獨是單獨一人的狀況,是「和自己在一起」,然而和自己在一起,也許是怡然自得,也或許是惶惶不安,也因此而有兩種不同的解讀方式,趨其吉,避其害,也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看起來我好像有點吹毛求疵了,但最少是另個角度來省思當紅連續劇在擄獲人心餘可能加入的功能。也就是說,編劇在設定角色後,似乎應更深入的了解該角色可能表現出來的言行,思想等。我記得觀賞日本動漫<3月的獅子>,顧問就是一個九段將棋手;我相信<心            
    just for today 今天打了球,看了書,健了身,解了詩,聽了歌,吃了美食,讚美了人,與親人有互動…當然也罵了政客,鄙視了一些垃圾,有正有負,正的比負的多,而且多很多,感謝又是美好的一天過去了,晚安。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舒 只是情緒來來往往,起起伏伏,把聯語中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暫時刪除不顧,單留<閒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天邊雲捲雲舒>倒不失為調劑心情的良方。不管得意失意,煩燥或憤怨時,不妨走向大自然,或者接近花花草草,即使是多肉植物或小盆栽也有助於心境的平
    這種狀況,孩子是無力處理的,他們只能接受,因此唯有父母才有辦法改變…,父母知道可能後果,或者看到可能後果,或許才會去省思自己的作為吧?像小女孩的遺書,我相信就會給父母很大的刺激…最少也要讓他們看看公視改編的電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是你能隨意揘塑的東西,你應該要做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說你有,你就有,沒有也有。 時間上有點怪 「烏台詩案」的發生在時間上有一個值得推敲的地方,蘇軾由徐州被貶調到湖州,進《湖州謝上表》這個被指稱為「嘲諷朝庭」、指責變法的詩案導火線是在四月份上呈的,可是卻是在七月二日才由御史台官員群起攻之,紛紛上書彈劾蘇東坡,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這些御史們受到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人的被貶謫與永貞革新的失敗息息相關。柳、劉兩人等年輕進士之所以熱情的參與此次革新,乃因確實是想為國家做點什麼,失敗的原因也不是他們不夠努力,不夠積極,也因此,如何看待柳、劉兩人?取決於如何看待永貞革新?柳、劉兩人貶謫後的表現,也可大概看出他們
    「愛自己」除了上文提及的"人我之分"外,還有"今昔之別"。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今昔之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過去發生過的事,一直放在心上,不放過,也不放下,也因此一直受到過去發生過的事的影響,曾經提及過的童年經驗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則是過去遇到的人或遇過的事,自己認為自己受委屈了,受寃枉了,受誤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惡魔。 牠常常覺得寂寞,因為牠沒有同伴。 有天,惡魔到了一個村子,那村子的小孩常會在森林裡玩一種遊戲,叫做捉迷藏。 惡魔很想加入他們,但牠沒有形體,力量弱小的牠也無法附在活物身上。 這時,牠看見一名孩子手中抓著一隻小熊娃娃,牠想也不想就附上了娃娃,然後開口道 "我可以一
    Thumbnail
      一般所說的「三觀」,如「刷新三觀」、「毀三觀」、「三觀不正」等,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合稱。本書所指的卻是副標題的:「關於建築的本體論、知識論、實踐論」。作者為中國建築學者張欽楠(1947-),著有《中國古代建築師》及翻譯弗蘭普頓(Frampton, 1930)的《現代建築─一
    Thumbnail
    文章當作寶般悉心照顧, 異常貼心的方式去關心文章的瀏覽量, 近來成為眾多創作者關心的熱門話題。本文談論瞭如何調整創作方向來吸引更多讀者, 瀏覽量是否是唯一文章價值的衡量標準, 以及如何透過社群經營引流來增加文章瀏覽量等議題。除此之外, 作者也提及透過互動模式和引流模式來分享創作和吸引更多閱讀的方式。
    Thumbnail
    在婚姻生活中光怪陸離的事情很多。 即便專業如我,還是必須坦承:我還是有我在接案上的個人限制。
    Thumbnail
    前兩天跟人討論《三體》這本書。 我以為即使不談這本書隨處可見的對女性的偏見,其它地方也是很成問題的。 比如「黑暗森林法則」這個概念假設宇宙從本質上是匱乏的(文明不斷增長與擴張,而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卻是一定的),文明之間都會為爭資源,而對對方抱著提防與惡意,且在實力較弱時,都會保持沈默,盡量不讓別人註意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說你有,你就有,沒有也有。 時間上有點怪 「烏台詩案」的發生在時間上有一個值得推敲的地方,蘇軾由徐州被貶調到湖州,進《湖州謝上表》這個被指稱為「嘲諷朝庭」、指責變法的詩案導火線是在四月份上呈的,可是卻是在七月二日才由御史台官員群起攻之,紛紛上書彈劾蘇東坡,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這些御史們受到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人的被貶謫與永貞革新的失敗息息相關。柳、劉兩人等年輕進士之所以熱情的參與此次革新,乃因確實是想為國家做點什麼,失敗的原因也不是他們不夠努力,不夠積極,也因此,如何看待柳、劉兩人?取決於如何看待永貞革新?柳、劉兩人貶謫後的表現,也可大概看出他們
    「愛自己」除了上文提及的"人我之分"外,還有"今昔之別"。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今昔之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過去發生過的事,一直放在心上,不放過,也不放下,也因此一直受到過去發生過的事的影響,曾經提及過的童年經驗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則是過去遇到的人或遇過的事,自己認為自己受委屈了,受寃枉了,受誤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惡魔。 牠常常覺得寂寞,因為牠沒有同伴。 有天,惡魔到了一個村子,那村子的小孩常會在森林裡玩一種遊戲,叫做捉迷藏。 惡魔很想加入他們,但牠沒有形體,力量弱小的牠也無法附在活物身上。 這時,牠看見一名孩子手中抓著一隻小熊娃娃,牠想也不想就附上了娃娃,然後開口道 "我可以一
    Thumbnail
      一般所說的「三觀」,如「刷新三觀」、「毀三觀」、「三觀不正」等,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合稱。本書所指的卻是副標題的:「關於建築的本體論、知識論、實踐論」。作者為中國建築學者張欽楠(1947-),著有《中國古代建築師》及翻譯弗蘭普頓(Frampton, 1930)的《現代建築─一
    Thumbnail
    文章當作寶般悉心照顧, 異常貼心的方式去關心文章的瀏覽量, 近來成為眾多創作者關心的熱門話題。本文談論瞭如何調整創作方向來吸引更多讀者, 瀏覽量是否是唯一文章價值的衡量標準, 以及如何透過社群經營引流來增加文章瀏覽量等議題。除此之外, 作者也提及透過互動模式和引流模式來分享創作和吸引更多閱讀的方式。
    Thumbnail
    在婚姻生活中光怪陸離的事情很多。 即便專業如我,還是必須坦承:我還是有我在接案上的個人限制。
    Thumbnail
    前兩天跟人討論《三體》這本書。 我以為即使不談這本書隨處可見的對女性的偏見,其它地方也是很成問題的。 比如「黑暗森林法則」這個概念假設宇宙從本質上是匱乏的(文明不斷增長與擴張,而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卻是一定的),文明之間都會為爭資源,而對對方抱著提防與惡意,且在實力較弱時,都會保持沈默,盡量不讓別人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