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夢想(10.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追尋吧!過你夢想的人生
今天翻開了文化中心借的<追尋吧!過你夢想中的人生>(天下文化出版)。
追尋吧,你的夢想呢?(取自方格子)
我不知道是怎麼選上這本書的?文化中心裡那麼多的書,眼睛掃過唻,掃過去,怎麼就看上了這一本呢?書皮、書名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當時是:拿起來翻開第一頁,內容提到作者跌跌撞撞的下了飛機,然後行李員爭搶著要幫他拎那沒什麼重量的行李…勝利者帶他走進一個小房間,裡面只有幾張釘在地板上的塑膠椅…他雖疲憊但睡不著,也不禁想起這趟旅程的荒謬,自己事業有成,交遊廣泛,還有一堆計畫,怎麼會在幾天後的大半夜的淪落到異國他鄉的塑膠椅上?…應該是覺得內容有點意思,也觸動了內心的某個區塊,所以就借了。既然借來了,那就看看吧。
----------------
人類自古就對「追尋」著迷,早期的故事幾乎都和冒險有關,一個英雄為了一項艱難的任務,無畏的展開了他的旅程…我們喜歡聽這些故事,因為在聆聽的過程中,這些故事似乎能一瞬間改變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世界和生活
上路了,無畏的旅人(取自方格子)
作者不喜歡穩定平凡的生活,喜歡突破現況,去追尋一個具有挑戰性且難以達成的目標,他立志環遊世界,並設定35歲前到訪世界所有國家/地區的目標。結果,他真的做到了,在35歲生日那天,訪問了名單上的最後一個國家-挪威。
他相信有許多人和他一樣,心中有夢,卻因種種因素的限制,而不敢去實踐,他們羨慕那勇於追尋夢想的人,卻認為自己沒有那個命,不可能做到。為了協助這些人,作者因此開始蒐羅各種平凡人完成非凡目標與夢想的事蹟。仔細了解了數十位追尋者的動機、目標、角色,成本開銷、時間安排、記錄方式等資料後,經過一番整理與歸納,終於成功將「追尋夢想」這個抽象的目標,化為此書這一本具體可行、循序漸進的行動手冊。

作者此書則認為只要起身行動,耐心堅持,每個人都有化夢為真的可能。因此歸納並列舉實際行動的發展策略。如果你有熱切想要追尋的夢想,此書是良好的參考指南。作者也認為,內心有夢,只要能勇於踏出一步,也就開始了專屬自己的精采人生之旅。
作者古利博(Chris Guillebeau)也成立了部落格(chrisguillebeau.com)推廣自己的理念,並協助那些有意於藉由旅遊來增廣見聞的讀者。
----------------
其實旅遊並不輕鬆,看 Chris第一頁所描述的狀況即可知曉,但他卻樂此不彼,一再重複,並認為是追求意義和價值的必要過程。古人也有一些旅遊的情境,但幾乎都是悲苦哀傷的,例如離別時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而在旅途中也是「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杜牧:旅宿)沒有離別前,終日在局中,現在離開了,置身局外了,「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蔣勳語)思前想後,念舊懷遠,心也柔和了,也溫暖了;原來氣憤難平、懊惱動氣的人或事,現在也較能體諒了,因為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因為種種的不方便,所以我們的想法、執念也出現了一點點容忍的空隙了。
----------------
想起了李商隱的「巴山夜雨漲秋池」,這首詩是這樣說的: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巴山夜雨漲秋池」時,李商隱在想什麼呢?感激家鄉故人的關懷?不知父老近況的掛念?官場應酬的厭煩?熱衷名利的挚烈?情人相別的傷感?…除了過往,他還想到未來哩,跟這個問歸期的友人碰面時,我要如何告訴他:在那巴山夜雨的晚上,我獨自坐在這兒,想的可多咧…但,你想:他會想什麼呢?嗯,這樣一想許多念頭就出現了,你看到了嗎?不是一定要親臨現場,身受奔波之苦,然後才算是有意義和價值的…「追尋」的…
----------------
昨天提到的雪兒,與此書作者的看法和做法都相類似,亦是旅遊的愛好者,她有幾句話我覺得深得我心:和家人在一起時,可能沒有多少話可說,直到遠離了,紐西蘭通話十分鐘只要兩塊錢,因此每天都要講到九分五十九秒,然後
原來我們可以聊的這麼多,我才發現過去同在屋簷下卻不了解彼此,分隔兩地之後才知道彼此有多在乎對方。
兒女出外後,其實經歷的辛酸苦楚不少,而我們自己可能多少有點掛心、煩憂的人或事,可是:
我們一直都在欺騙彼此都很好,也明白彼此都不夠坦承,所以用著迂迴的方式去關心彼此,最終也無法觸碰到彼此,真誠的對待。
直到遠離後。
出遊在外,總有回到房間的時候,孤燈獨坐,百無聊頼,平常覺得有點厭煩、不耐的內人的關心,此時聽來格外親切,格外感激…
----------------
兩次較難忘的旅遊經歷:
自由行時特別安排去青木原樹海,青木原樹海是日本的自殺勝地,有死亡森林之稱,2013年至2015年就吸引超過100人前來了結生命。2010年更嚴重,有247人前來,其中54人自殺身亡。裡面其實相當清幽,只是心裡毛毛的一邊走,一邊想:那些來此尋死的人,臨死前在想什麼呢…他們的家人或朋友聽到他們的死訊,又會想什麼?又會如何想呢?
怎麼會有這麼多人來森林自殺?他們在想什麼呢?(取自方格子)
到西安自由行十八天,有天查網說終南山山下有一村是全國最美的村莊,搭公車到那兒要四十四站,車資八元(日本的車資是隨站遞增的,四十四站,可能要3000日元吧?),沿途驚見操場露天擺了幾張桌球桌,還有人就這樣在打球·。…到了後,看不到美在那裡?鼓勇跑去問公安,公安說他沒聽過…走出小市區,突感內急,幾近一望無際的園子,連個遮擋的樹或坎都沒有,只能蹲在那君臨菜圃的園子裡…
----------------
我們當然會有想要改變一下一成不變的,平凡正常到近乎無聊、甚至無奈的現況之時,但不一定就要進行轟轟烈烈,浩瀚偉大的改變或追尋,我們可以來個小小的改變或追尋,例如
應該是食指用力太多吧,現在揮拍起來食指會有點痛,因此,換左手試試如何?剛開始,連拿拍都怪怪的,而且拍子的角度也無法順利拿捏,輕輕一揮就不知往那飛了,堅持一下,慢慢的就漸入佳境了,嗯,打得進了,嗯,還可換個角度哩,不也滿有成就感的…
有次家人團聚,決定換個玩法,逐步決定坐什麼?到那兒?然後要在那兒待三個小時,自找樂子。玩法是擲骰子,最贏的人決定要坐火車,或汽車;再擲,贏的人決定往左或往右;再擲,贏的人決定幾站;結果是到和平站下車…,待了三個小時後,大家都覺得滿怪誕又滿有趣的…
例如用左手寫字;五分鐘背心經;或許較久的,學一外語;也可以是背三十六計;向十個人問好…堅持練字兩個月…減肥八天…每天跑三千步,連續一個月…每天做三件好事,一星期…換句話說,只要是能對現況做些微改變的,都可以嘗試一下,也是一種小小的追尋和改變;
----------------
人家的夢想是人家的夢想,但不一定是你的夢想或目標,你的夢想應該是你真的想做,沒做幾乎無法不去想的,那才是你的夢想,那是強求不來的,也許跟著感覺走,你的夢想就慢慢的浮現出來了。
浮現出來之後,然後呢?勇敢踏出去看看…,踏出去這一步其實最難,你會想到很多,你有很多顧慮,你放不下這個那個…但,只要你敢踏出去,不管輸贏,你都贏了。因為達成了,自然歡欣、得意;沒達成,最少盡力了,所以無憾。而,不管是得意,或者無憾,你都贏了。
追尋夢想,單單這四字,就…讓人思潮泉湧了。
雪兒(2020) 離開家後才懂的三件事:路只能一個人走,家卻永遠等著你回.2021.10.7摘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688(天下部落格).
劉真儀(譯)(原作者:Chris Guillebeau)(2015): 追尋吧!過你夢想的人生.(The Happiness of Pursuit Finding the Quset That Will Bring Purpose to Your Life).天下文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追尋其實沒什麼,就是一步一步走下去就對了。 蔣勳說:「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旅遊正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最好安排,脫離了習慣的環境和生活,你必須為自己做出規畫來,吃什麼,到那裡,睡那裡,躺在陌生的床舖上,你想不和自己在一起都不可能。 靜極思動…起心動念之後,跟著感覺走吧…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總要活出自己
當你想到什麼的時候,實際上那個「什麼」已經影響到你了。蔣勳想到了「孤獨」,表示「孤獨」已經引發或撩潑了他的內心裡面的某個情緒,是對過往的追思?是對現況的檢討?是對未來的規畫?不管是什麼,我們看到了蔣勳所提的「孤獨」,雖然我們剛籨長期的自處中解脫出來,但也引發了一些感想,也受到了他的影響。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
聯合報(2021.10.1)有一則關於蔣動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辦書法水墨展的專題報導,展出八件作品,其中一件是裡面「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書法,相當醒目。 總之,孤獨是單獨一人的狀況,是「和自己在一起」,然而和自己在一起,也許是怡然自得,也或許是惶惶不安,也因此而有兩種不同的解讀方式,趨其吉,避其害,也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看起來我好像有點吹毛求疵了,但最少是另個角度來省思當紅連續劇在擄獲人心餘可能加入的功能。也就是說,編劇在設定角色後,似乎應更深入的了解該角色可能表現出來的言行,思想等。我記得觀賞日本動漫<3月的獅子>,顧問就是一個九段將棋手;我相信<心            
just for today 今天打了球,看了書,健了身,解了詩,聽了歌,吃了美食,讚美了人,與親人有互動…當然也罵了政客,鄙視了一些垃圾,有正有負,正的比負的多,而且多很多,感謝又是美好的一天過去了,晚安。
 追尋其實沒什麼,就是一步一步走下去就對了。 蔣勳說:「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旅遊正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最好安排,脫離了習慣的環境和生活,你必須為自己做出規畫來,吃什麼,到那裡,睡那裡,躺在陌生的床舖上,你想不和自己在一起都不可能。 靜極思動…起心動念之後,跟著感覺走吧…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總要活出自己
當你想到什麼的時候,實際上那個「什麼」已經影響到你了。蔣勳想到了「孤獨」,表示「孤獨」已經引發或撩潑了他的內心裡面的某個情緒,是對過往的追思?是對現況的檢討?是對未來的規畫?不管是什麼,我們看到了蔣勳所提的「孤獨」,雖然我們剛籨長期的自處中解脫出來,但也引發了一些感想,也受到了他的影響。
“Loneliness kills. It’s as powerful as smoking or alcoholism.” — Robert Waldinger  在人的生命中,孤獨和歸屬(與他人連結並被他人所接納)都是必要的。孤獨時間太長,可能對歸屬造成負面且嚴重的影響;但太過重視歸屬,則又
聯合報(2021.10.1)有一則關於蔣動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辦書法水墨展的專題報導,展出八件作品,其中一件是裡面「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書法,相當醒目。 總之,孤獨是單獨一人的狀況,是「和自己在一起」,然而和自己在一起,也許是怡然自得,也或許是惶惶不安,也因此而有兩種不同的解讀方式,趨其吉,避其害,也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看起來我好像有點吹毛求疵了,但最少是另個角度來省思當紅連續劇在擄獲人心餘可能加入的功能。也就是說,編劇在設定角色後,似乎應更深入的了解該角色可能表現出來的言行,思想等。我記得觀賞日本動漫<3月的獅子>,顧問就是一個九段將棋手;我相信<心            
just for today 今天打了球,看了書,健了身,解了詩,聽了歌,吃了美食,讚美了人,與親人有互動…當然也罵了政客,鄙視了一些垃圾,有正有負,正的比負的多,而且多很多,感謝又是美好的一天過去了,晚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追夢,不是浪漫的逃亡,而是一場荊棘中穿行的馬拉松。《驀然回首》提醒我們,追逐不僅會實現夢想,更能賦予生命意義,或者說,追逐本身就是目的。然而,無論前進動力來自何處,總會有不能避免的離別與失落。最終,電影提醒我們保持好奇之心之外,也不要輕易否定過去,才能在回首中,發現那個超越想像的自己。
Thumbnail
追求夢想,是人生中最令人心跳加速的冒險。這條路上充滿了未知的風景,彷彿站在高山之巔,俯瞰腳下蜿蜒的山路,不知前方是平坦的大道,還是險峻的懸崖。然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賦予了追夢旅程無與倫比的魅力。 那麼,當你決定投身於這場心靈的探險時,該如何應對其中的高風險和不確定性呢?
Thumbnail
每個人都曾有過夢想,然而,實現夢想的道路卻往往布滿荊棘。華倫·巴菲特曾說過:“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濕雪和很長的山坡。”這句話告訴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並堅持不懈,是實現夢想的關鍵。如果我們不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就會被別人請去完成他們的夢想。 人生的選擇 人生充滿了選擇,而這些選擇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本咚簡述了自己對於人生夢想的思考與感悟。從對於成長期的慾望壓抑到社會之後對斜槓人生的追求,對於各種夢想的嘗試和反思。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對大家提出一些啟發和思考。
Thumbnail
#前言: 你的夢想是什麼? 你還有夢想嗎? 我想多數人多少都有一些夢想, 只是隨著時間與現實生活漸漸地遺忘自己原本的初衷, 有些人非常堅持、努力與辛苦地成功開創出自己的夢想, 有些人則是已忘記自己的夢想是什麼?以致於感到一片迷惘……. 有些人也還在努力地尋找自己的夢想是什麼? 無論你
Thumbnail
我得要努力追逐夢 就如那風箏嚮往風 我想要擺脫這困窘 似小鹿逃離狼口中 即使我因夢想而痛 不希望任何人處碰 就算得和寂寞相擁 又跌落又再爬起 我想像夢是冰涼的甜筒 我把經歷存進甕 總有天能將它放入嘴中 我想像我是入繭的毛蟲 儘管我毛羽未豐 為了不能被人們玩弄 努力掙扎破繭展翅入空 我
夢想的定義:每次談起,眼中自帶光芒的那件事且能享受當下,你迫不及待的那件事:旅行,跑步,創作 這跟我一年前我的「文字夢想版」標註的第二座山簡直一樣,我需要跟自己沉澱對話完,就來好好規劃一一邁向這3個夢想目標。
文章介紹的人物,其中我很羨慕夢想實踐家:前衛生署長葉金川,不單指他能去實踐他的夢想,而是對於他去做夢想的想像跟規劃。人在工作生活忙碌之餘,要規劃你的人生目標(或是夢想)是什麼?你的每一日每一次的選擇必須跟你的渴望和夢想有關,這樣你的選擇才有意義,而每個人的人生,就是每日所做的所有選擇加總起來的結果。
Thumbnail
人生如同一場冒險 人生如同一場冒險,每一個追求夢想的旅程,都是一次對自我的挑戰。「目標不是夢想,是計劃實現夢想的過程」,這句話深深觸動著我,讓我反覆思索著人生的意義,以及我們如何面對夢想的追求。 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 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夢想是一種力量,它
Thumbnail
《半夢半醒的世界》保留了小野田故事的梗概,卻是用荷索喜愛的「夢路徑(dreaming-tracks)」方式去逼近、還原那些日子。「夢路徑」是荷索喜歡的 Bruce Chatwin 寫澳洲原住民時講的,那裡的人在歌曲裡透露了真正的移動與橫越,由此寫下屬於人的地圖,而夢亦標示著這些軌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追夢,不是浪漫的逃亡,而是一場荊棘中穿行的馬拉松。《驀然回首》提醒我們,追逐不僅會實現夢想,更能賦予生命意義,或者說,追逐本身就是目的。然而,無論前進動力來自何處,總會有不能避免的離別與失落。最終,電影提醒我們保持好奇之心之外,也不要輕易否定過去,才能在回首中,發現那個超越想像的自己。
Thumbnail
追求夢想,是人生中最令人心跳加速的冒險。這條路上充滿了未知的風景,彷彿站在高山之巔,俯瞰腳下蜿蜒的山路,不知前方是平坦的大道,還是險峻的懸崖。然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賦予了追夢旅程無與倫比的魅力。 那麼,當你決定投身於這場心靈的探險時,該如何應對其中的高風險和不確定性呢?
Thumbnail
每個人都曾有過夢想,然而,實現夢想的道路卻往往布滿荊棘。華倫·巴菲特曾說過:“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濕雪和很長的山坡。”這句話告訴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並堅持不懈,是實現夢想的關鍵。如果我們不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就會被別人請去完成他們的夢想。 人生的選擇 人生充滿了選擇,而這些選擇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本咚簡述了自己對於人生夢想的思考與感悟。從對於成長期的慾望壓抑到社會之後對斜槓人生的追求,對於各種夢想的嘗試和反思。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對大家提出一些啟發和思考。
Thumbnail
#前言: 你的夢想是什麼? 你還有夢想嗎? 我想多數人多少都有一些夢想, 只是隨著時間與現實生活漸漸地遺忘自己原本的初衷, 有些人非常堅持、努力與辛苦地成功開創出自己的夢想, 有些人則是已忘記自己的夢想是什麼?以致於感到一片迷惘……. 有些人也還在努力地尋找自己的夢想是什麼? 無論你
Thumbnail
我得要努力追逐夢 就如那風箏嚮往風 我想要擺脫這困窘 似小鹿逃離狼口中 即使我因夢想而痛 不希望任何人處碰 就算得和寂寞相擁 又跌落又再爬起 我想像夢是冰涼的甜筒 我把經歷存進甕 總有天能將它放入嘴中 我想像我是入繭的毛蟲 儘管我毛羽未豐 為了不能被人們玩弄 努力掙扎破繭展翅入空 我
夢想的定義:每次談起,眼中自帶光芒的那件事且能享受當下,你迫不及待的那件事:旅行,跑步,創作 這跟我一年前我的「文字夢想版」標註的第二座山簡直一樣,我需要跟自己沉澱對話完,就來好好規劃一一邁向這3個夢想目標。
文章介紹的人物,其中我很羨慕夢想實踐家:前衛生署長葉金川,不單指他能去實踐他的夢想,而是對於他去做夢想的想像跟規劃。人在工作生活忙碌之餘,要規劃你的人生目標(或是夢想)是什麼?你的每一日每一次的選擇必須跟你的渴望和夢想有關,這樣你的選擇才有意義,而每個人的人生,就是每日所做的所有選擇加總起來的結果。
Thumbnail
人生如同一場冒險 人生如同一場冒險,每一個追求夢想的旅程,都是一次對自我的挑戰。「目標不是夢想,是計劃實現夢想的過程」,這句話深深觸動著我,讓我反覆思索著人生的意義,以及我們如何面對夢想的追求。 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 在這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夢想是一種力量,它
Thumbnail
《半夢半醒的世界》保留了小野田故事的梗概,卻是用荷索喜愛的「夢路徑(dreaming-tracks)」方式去逼近、還原那些日子。「夢路徑」是荷索喜歡的 Bruce Chatwin 寫澳洲原住民時講的,那裡的人在歌曲裡透露了真正的移動與橫越,由此寫下屬於人的地圖,而夢亦標示著這些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