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2021.10.20 鄰居姐姐的捉弄

Nakumo-avatar-img
發佈於親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在家的期間,只要不是有什麼特殊狀況,我每天都會跟Michelle視訊。我通常會關心她今天在學校發生什麼事情、帶著小狐狸跟她玩角色扮演、跟她複習一下英文單字,或是看看奶奶有沒有告狀,藉機教育一下。在時區相同的狀況下,視訊的時間會在晚上八點,但太后前兩天傳訊息給我說九點後再打,因為隔壁和對面的小姊姊似乎對Michelle講了些讓她生氣的話,所以奶奶請一位認識很久,也是兒童教育專門的老師跟Michelle聊聊並指導她該怎麼面對。
Michelle在稚園園長家的孫女出生前是巷子裡年紀最小的小孩,其他小朋友大概都平均大她1~2歲以上。我們家左手邊第二家有兩位小朋友,小男生比Michelle大一個多月,姊姊大個1~2歲,Michelle很愛跟他們兩個玩,小姊姊也對Michelle很照顧,不過今年開始,不知道怎麼了,比較會捉弄Michelle,有好幾次甚至聯合對面的另一個小姊姊一起捉弄Michelle。
要說捉弄,也不是真的「衝康」或是到欺負的程度,這次的事情就是比較鬼靈精,在玩捉人遊戲的時候,跑著跑著突然自己訂了個規則說「我現在在地這個區域你不可以抓我」之類的,Michelle也已經到了有明確的自我意識的年紀,當然不服,就被兩個姊姊說是「無聊的小娃娃」。「娃娃」這兩個字是她現在最在意的敏感字眼!因為她覺得她已經長大了,不喜歡別人叫她娃娃,她也曾好幾次告訴姊姊們不要叫她娃娃,但現在這樣子等於是戳中她最厭惡的點。
因為捉弄她或是姊姊刻意為自家弟弟護短都不是第一次,我曾經告訴Michelle說,「妳如果不開心,就不一定要跟他們一起玩;但如果想跟他們一起玩,這類事情妳就得試著不要在意」。這種事情其實不好拿捏,說都不跟他們玩?也太過火,到時搞得在巷子裡都沒朋友也很尷尬,要跟他們玩而刻意忽略不公的事情似乎又太委屈求全。
以前小時候我們自己面對這些事情時是「表現得無感」而讓別人覺得他們沒有達到捉弄我們的目的,但其實這種方式也讓自己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我實在也給不出什麼太好的建議。不過老師開導Michelle說:「如果兩個人在一起很開心,那就是好朋友了,但如果其中一個感到不開心,那就不算是好朋友了」。也許這樣有點過於一刀切,但對於五歲的孩子來說可能也是盡量簡單一點比較好。
視訊開始時我覺得Michelle的心情沒有我預想的糟,於是我讓她自己把整件事情描述一遍,然後問問老師是怎麼教她的。聽到那句「無聊的小娃娃」時我忍不住笑出來,但想想不對,這是她最在意的事情,不可以笑,也不可以當作沒事,所以我用正經但輕鬆的態度來跟她聊聊她的感覺,並順著老師的建議給她一些方向。
其實我並沒有告訴她該怎麼做,我只讓她知道這件事情裡面兩邊是什麼樣的角色。
  • 雖然小姊姊只是鬼靈精了一點,但不開心就講話傷人畢竟是不好,太后已經跟小姊姊的媽媽講過,小姊姊也被禁足。既然受到處罰了,我也不想在Michelle面前多批評小姊姊,但我告訴Michelle這可能是小姊姊年紀也還小,還不知道該怎麼照顧比自己小的小朋友,這部分小姊姊可能比較不擅長。
  • Michelle從以前開始就很願意照顧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在去年剛開始上小班的時候,Michelle年紀是屬於中班下限的,所以不論年齡和個頭都是班上排前面的,那時她在自己還在適應環境的狀況下竟然可以幫忙餵同桌年紀較小的小朋友吃飯!對於班上新轉來但還不習慣的新同學,她也會給予關心和鼓勵,這點非常有同理心,把拔在對話中給她高度的嘉許,同時也提醒她:自己有被其他小朋友捉弄的不開心體驗,那麼就不要這樣對待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喔!
  • 把拔給Michelle的結論是:別人不遵守遊戲規則,或是臨時自己改變遊戲規則,那是她的問題;我們在遊戲中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遵守遊戲規則,這樣就沒錯了,在這件事情上Michelle沒有錯。
Michelle餵同桌年紀比較小的同學吃飯
最後把拔問Michelle,妳之後還要跟小姊姊玩嗎?
她說不要,甚至這兩天連對面姊姊跟她打招呼她都不理!不過小朋友之間本來就很少有什麼長時間的怨恨,我猜過兩天又玩在一起了,但要是她真的生氣到不願意跟他們再來往,那......也勉強不來啊!
講著講著,Michelle心情越來越好,也不知道是聽把拔講太久不耐煩了還是覺得把拔所言深得她的心,突然冒出一句「把拔我愛你!」來結束這個回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75內容數
和Michelle相處與一起成長的大小事,是Michelle的成長之路,也是把拔的學習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kum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念媽咪不是自己進步的阻礙!
兩次的活動,明顯的看到女兒的改變與成長!
小朋友就是喜歡玩、喜歡動。跳床跳翻小朋友,回家好好睡!
訓練孩子耐性的同時,真的得先確定自己有足夠的耐性跟她磨啊...
同學當初「育兒如鬥智」的感嘆,如今我也深深有感啊!
實驗結果發現... 用罵的有用,用鼓勵的也有用,但後者大家都比較開心~
想念媽咪不是自己進步的阻礙!
兩次的活動,明顯的看到女兒的改變與成長!
小朋友就是喜歡玩、喜歡動。跳床跳翻小朋友,回家好好睡!
訓練孩子耐性的同時,真的得先確定自己有足夠的耐性跟她磨啊...
同學當初「育兒如鬥智」的感嘆,如今我也深深有感啊!
實驗結果發現... 用罵的有用,用鼓勵的也有用,但後者大家都比較開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和小女孩做朋友:我的夏令營故事。 50年的距離,如何跟小女孩做朋友?
我的女性朋友很少。 暫且先不要去提幼兒園的幼稚事情,臨近小學階段我會跟隔壁公寓年齡相仿的女孩玩。 但某一天在她家我們就忽然吵架了,從此再沒往來。 又一段時間過去,我跟對門社區裡的姊妹相遇了。 撿了一個流浪動物照顧,(好像還拿泡沫滅火器來玩?抱歉太久了我也不清楚我們是當事人或是聽聞傳言的人
Thumbnail
小蜜李是堂姪女飼養多年的蜜袋鼯,雖然聽過堂哥提過但卻從沒見過本尊,某天晚上姪女傳來訊息請我幫小蜜李畫一張畫像,終於找到機會懇求姪女讓我跟小蜜李聊聊天,我可是還沒有跟蜜袋鼯聊天過呀,取得同意後立刻約了時間直接到姪女的租屋處見見這位可愛的小朋友,順便感受一下到府溝通的感覺。
「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 臉圓圓的單眼皮小女孩,一直重複著這句話,但她不合時宜的,是在叔叔的房間大聲的唸著。 「胖胖,我在約會,妳可以出去嗎?」 沒有血緣關係的叔叔,無奈的要小女孩離開他的房間。 「她叫胖胖啊?好可愛喔,你這個叔叔怎麼對人家那麼兇?」 叔叔的女友先是拉著小女
處理小孩的衝突,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常常問題處理到後來,發現在過程中也會不時的與內在的自己相遇。即使我們都是大人了,內在也還有那個還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自己。 孩子的衝突過程是這樣的:小燕、小語一群人在玩,小安在旁邊看。看著看著,小安也想玩,便拉著小語教他。小語過去了,和小安兩個人玩得
Thumbnail
我和大嫂一直是很聊得來的朋友。回婆家我們只要一個眼神好像就能明白對方的苦衷。這種默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也記不清了,在我還沒有孩子之前,我跟這兩位叫我嬸嬸的小女孩就很投緣,可能是我每次回家就是陪她倆玩。
Thumbnail
在那些事發的情緒當下,我的確是只想到以自己的立場出發,去定義別人。 也因此,引發了自己更多的焦躁與擔憂,更多的是不必要的負能量。 如果我能記得,單純用孩子的眼睛去看這整個世界的運作, 也許每一個行為的背後,其實都沒有任何多餘的意義, 只有當下孩子們之間的笑臉和哭臉才是真的,但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日常。
Thumbnail
剛開始很擔心 小姪女不會講話 怕她以為這個世界上 都可以用心靈溝通 那就真的 完蛋了 就要又要教育旁邊的守護者們 開始問小姪女 依蘿是誰 小姪女回答"嗯嗯嗯"(等於姑姑兩個字) 於是教導小姪女要開口講話 首先用 好吃的食物誘惑開口 但不耐餓這件事情好像是依蘿家的特性 收場就是
我有兩個姐姐,一個是親姐姐,一個是親姐姐的姊妹淘,我都稱她酷姐姐,她們是大學同學,兩個姐姐年齡和我差了好幾歲,還很小的時候只覺得她們都很疼我,對她們來說我就是個小妹妹,酷姐姐說她只有一個哥哥,所以很想要有個妹妹,她也很喜歡我。 我姐聽到這句話就緊張了,她以為酷姐姐要搶走我,一直說不行,我妹是我
Thumbnail
很小的時候,差不多是幼稚園時期,住在外婆家,沒有跟爸爸媽媽姐妹們住一起。年紀小小的,最愛纏著表姐,跟頭跟尾的,很喜歡跟她們玩在一起,也覺得她們比親姐姐還要疼我。 我心裏一直這麼想著,但也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與姐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和小女孩做朋友:我的夏令營故事。 50年的距離,如何跟小女孩做朋友?
我的女性朋友很少。 暫且先不要去提幼兒園的幼稚事情,臨近小學階段我會跟隔壁公寓年齡相仿的女孩玩。 但某一天在她家我們就忽然吵架了,從此再沒往來。 又一段時間過去,我跟對門社區裡的姊妹相遇了。 撿了一個流浪動物照顧,(好像還拿泡沫滅火器來玩?抱歉太久了我也不清楚我們是當事人或是聽聞傳言的人
Thumbnail
小蜜李是堂姪女飼養多年的蜜袋鼯,雖然聽過堂哥提過但卻從沒見過本尊,某天晚上姪女傳來訊息請我幫小蜜李畫一張畫像,終於找到機會懇求姪女讓我跟小蜜李聊聊天,我可是還沒有跟蜜袋鼯聊天過呀,取得同意後立刻約了時間直接到姪女的租屋處見見這位可愛的小朋友,順便感受一下到府溝通的感覺。
「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 臉圓圓的單眼皮小女孩,一直重複著這句話,但她不合時宜的,是在叔叔的房間大聲的唸著。 「胖胖,我在約會,妳可以出去嗎?」 沒有血緣關係的叔叔,無奈的要小女孩離開他的房間。 「她叫胖胖啊?好可愛喔,你這個叔叔怎麼對人家那麼兇?」 叔叔的女友先是拉著小女
處理小孩的衝突,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常常問題處理到後來,發現在過程中也會不時的與內在的自己相遇。即使我們都是大人了,內在也還有那個還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自己。 孩子的衝突過程是這樣的:小燕、小語一群人在玩,小安在旁邊看。看著看著,小安也想玩,便拉著小語教他。小語過去了,和小安兩個人玩得
Thumbnail
我和大嫂一直是很聊得來的朋友。回婆家我們只要一個眼神好像就能明白對方的苦衷。這種默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也記不清了,在我還沒有孩子之前,我跟這兩位叫我嬸嬸的小女孩就很投緣,可能是我每次回家就是陪她倆玩。
Thumbnail
在那些事發的情緒當下,我的確是只想到以自己的立場出發,去定義別人。 也因此,引發了自己更多的焦躁與擔憂,更多的是不必要的負能量。 如果我能記得,單純用孩子的眼睛去看這整個世界的運作, 也許每一個行為的背後,其實都沒有任何多餘的意義, 只有當下孩子們之間的笑臉和哭臉才是真的,但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日常。
Thumbnail
剛開始很擔心 小姪女不會講話 怕她以為這個世界上 都可以用心靈溝通 那就真的 完蛋了 就要又要教育旁邊的守護者們 開始問小姪女 依蘿是誰 小姪女回答"嗯嗯嗯"(等於姑姑兩個字) 於是教導小姪女要開口講話 首先用 好吃的食物誘惑開口 但不耐餓這件事情好像是依蘿家的特性 收場就是
我有兩個姐姐,一個是親姐姐,一個是親姐姐的姊妹淘,我都稱她酷姐姐,她們是大學同學,兩個姐姐年齡和我差了好幾歲,還很小的時候只覺得她們都很疼我,對她們來說我就是個小妹妹,酷姐姐說她只有一個哥哥,所以很想要有個妹妹,她也很喜歡我。 我姐聽到這句話就緊張了,她以為酷姐姐要搶走我,一直說不行,我妹是我
Thumbnail
很小的時候,差不多是幼稚園時期,住在外婆家,沒有跟爸爸媽媽姐妹們住一起。年紀小小的,最愛纏著表姐,跟頭跟尾的,很喜歡跟她們玩在一起,也覺得她們比親姐姐還要疼我。 我心裏一直這麼想著,但也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與姐妹……